工會,拖死美國汽車製造業的罪魁禍首

在電氣化和智能化加速發展的時代,變味的美國工會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長達40天的罷工結束了!

這是通用汽車與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UAW)簽訂的新勞動合同換來的,新合同部分內容包括為工會成員每年增加一次獎金或加薪,以及1.1萬美元的簽署獎金,時效長達4年。以此作為交換,通用汽車獲得了在美國關閉四家工廠的自由。

這次罷工是自1970年以來汽車工人針對所有底特律製造商歷時最長的罷工,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此次罷工給通用造成了超20億美元(約141億人民幣)的損失。UAW週五還表示,下一步將把福特汽車作為談判對象,然後是菲亞特克萊斯勒(FCA)。

工會,拖死美國汽車製造業的罪魁禍首

毫無疑問,UAW看似是在維護工人的利益,但長久的罷工和“作梗”引發雙方的矛盾讓原本在全球車市中處於艱難發展狀況的美系車雪上加霜。雖然目前外界並沒辦法得知UAW將會向福特和菲亞特克萊斯勒提出怎樣的要求和條件,但無疑,面對全球汽車產業鉅變,電動化和智能化帶來的用工數量的減少,未來工會與汽車製造商們之間的勞工矛盾會愈發緊張。

“變味”的工會

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稱,工會將以與通用達成的協議作為模板,與底特律其他汽車製造商進行談判。目前,福特和FCA兩家公司都已經同意延長合同,工會更是與福特在許多問題上的談判取得了“重大進展”。

福特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作為美國最大的汽車生產商和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的最大僱主,我們期待達成一項公平協議,幫助福特增強競爭力,並保護高薪的製造業工作崗位。”福特汽車公司執行董事長比爾·福特(Bill Ford)也表示,汽車工人聯合會不僅使工人變得更好,也令福特變得更好、更強。

工會,拖死美國汽車製造業的罪魁禍首

與通用汽車想要關閉工廠不同的是,福特並沒有表示要關閉工廠,但公司高管曾表示,未來生產電動汽車需要的工時將減少30%。UAW對這一現象恐帶來工會成員失業表示擔憂,這種擔憂的背後不僅是工人階級利益的受損,更是擔憂UAW是否還能夠真的繼續在工人階級中發揮重要作用。

回顧歷史不難發現,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成立於1935年的羅斯福“新政”時代,UAW成立的初衷是為當時處於汽車工業高速增長期的工人謀取更好的工作環境,更合理的工作時長,更公平的待遇和福利。

十分肯定的是,早期的UAW對工人階級來說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它為工人謀福利的初衷更是得到了工人們的擁戴。比如聯邦規定最低時薪為8.04美元,發達地區可以達到14美元以上,但底特律汽車工人時薪可以達到了70美元,這比美國南部各州沒有工會的汽車工廠每小時高出13美元。

工會,拖死美國汽車製造業的罪魁禍首

猶如中國古話“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嚐到甜頭的UAW自1936年開始強勢作風便展露無遺。比如罷工持續44天的“弗林特靜坐罷工事件”、迫使通用汽車高管重返談判桌的“奔牛之戰”,以及工會成員與福特保安在天橋上發生流血衝突的“天橋之戰”等。時常發生的罷工和暴力衝突徹底征服了整個底特律車企製造商,也讓UAW在與美國汽車巨頭的博弈中全部佔據上風。

甚至可以說從成立之初起,UAW就與底特律製造商們樹立起了敵對關係。這種敵對關係對正常經營的汽車製造商們無疑是沉重一擊。UAW曾與三大車企簽訂了一項“Jobs bank program”人力銀行(人才儲備)計劃,在這個計劃內的閒散工人可以不必再上班,並在一段時間內繼續享受全薪和相應的福利。韋恩縣福特卡車廠一位叫Ken Pool說:“我們每天就是來玩玩填字遊戲,看看同事帶來的錄像帶或者看看報紙,要不就是乾坐著。”

工會,拖死美國汽車製造業的罪魁禍首

毫無疑問,如果UAW一心為工人們謀取福利,那它針對底特律發起的罷工和“漫天要價”行為可能還值得理解,但其實在更多人看來,UAW早已“變味”,它已經逐漸演變成了一股破壞市場經濟的強大力量,成了為工人提供鐵飯碗的強權組織,甚至逐步成為了一個貪得無厭、腐化墮落,為了自身利益不擇手段的官僚組織。

美國工會成員羅伯特·費奇就在它的書中寫到,“美國的兩萬多個地方工會,就像封建領主一樣,大多有自己壟斷的地盤,而且很多被黑幫滲透。”

工會,拖死美國汽車製造業的罪魁禍首

前不久,UAW的工會領導階層的腐敗被揭露,現任主席與前主席的住所在不久前遭聯邦調查局搜查,原因是他們涉嫌挪用工會基金購買高爾夫球用具、私人別墅與雪茄等奢侈品。2018年年初,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的3名員工指控UAW成員勾結集團高管,以干預集體談判協議而導致產生上億美元的損失。

拖垮美國汽車工業的“活癌症”

“這裡有工會嗎?”

“沒有,我們希望不組工會,但我們知道要善待員工。”

這是在今年9月引起全世界熱議的紀錄片《美國工廠》裡,失業的工人在俄亥俄州曹德旺投資的福耀玻璃招工時的情景。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工會深入每個美國工人的內心。

但曹德旺對工會的態度卻並不像美國工人那樣熱衷,也可以說是到了極其反對建立工會的程度。“如果成立工會,我就把工廠關掉,不做(投資)了。”曹德旺在《美國工廠》裡對工會的態度作出了明確表示。

工會,拖死美國汽車製造業的罪魁禍首

在紀錄片播出後,曹德旺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直言不諱地說道,“通用是怎麼倒的,它就是死在工會上面的。”

實際上很多人認為,2009年通用的破產是由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造成的,但其實在這之前,通用已經在工會工人罷工和停產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特別是一份昂貴的4年勞資合同成為壓死通用汽車的最後第二根稻草。

直到今天,工會依然對美國車企帶來持續性的影響。處在轉型和巨大勞工壓力下的通用和福特們,不得不通過瘦身來緩解壓力,所以通用放棄耕耘了90年的歐洲市場,出售陷入困境的歐寶(Opel)和沃克斯豪爾(Vauxhall)品牌;而福特則宣佈將在歐洲進行較大規模裁員、停產車型、關閉部分工廠等。

曾經輝煌的美國汽車三巨頭遭遇如今的境況,更加加劇了工會的擔憂,持續向汽車製造商們施壓,而底特律的汽車高層們也因為高額損失不得不與UAW不斷簽訂新合同。不僅如此,工會還不遺餘力地阻撓美國企業到人力成本更低的海外建廠,這就更加損害了企業的發展,同時削弱了美國車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工會,拖死美國汽車製造業的罪魁禍首

拒絕工人成立工會,這是曹德旺到美國投資建廠時認定的“鐵則”,不僅是中國企業,日本汽車製造商早在上世紀80年代進入美國市場時就是採取的這種做法。UAW曾試圖與本田在日本的高管層簽署協議,但最終因為本田在俄亥俄州的管理人員和工人的干涉而以失敗告終。此後25年內,所有其他日本汽車製造商也都緊隨本田的步伐,在美國修建工廠,但它們都未曾與UAW簽署合同。

沒有工會從中作梗,日系車在美國取得了飛速發展。據統計,日本車企工人每人每年生產汽車67輛,而美國的通用汽車公司工人年產汽車只有21輛。並且日本的生產設備更新也比美國要快得多,前者14年,後者39年,更新速度相差2倍之多。

一個數據也顯示,日系品牌在美國為工人支付的工資是48美元/小時,通用則為73美元/小時,這直接帶來了日本車的高性價比。

後來人們在解讀日系在美國實現超越時,不再只是強調石油禁運帶來的消費者對低油耗車的追求,而是從汽車工會上找到了更多原因。《紐約時報》記者米什萊恩·梅納德在《底特律的沒落》中寫道,“”工人們鉅額的福利待遇無形中使每輛車的成本增加了1200美元”。

工會,拖死美國汽車製造業的罪魁禍首

毋庸置疑,如今的工會成為了隨時導致工人罷工,影響美國三家汽車巨頭生存發展的“活癌症”,再加上汽車電動化成為趨勢與潮流之後,零部件的減少、自動化、智能化的運用,無疑會讓製造業的工人變得更少,失業率也會大大提高,工會與汽車製造商們的矛盾勢必還會進一步加劇。

《美國工廠》在影片結尾的時候表示,全球三億七千五百萬人必須在2030年前因為自動化而去找全新的工作。那麼那個時候的美國工會,又將怎樣維護“工人們的利益”呢?

或許備受質疑的工會,是時候在時代的推波助瀾下,發生一次質的改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