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中国742
不会的,因为苏联坚信城市包围农村政策,他们的前身也是这么建立的。他们依然会再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等大城市展开武装斗争,最不济也是像亡国的法国一样,以海外流亡政府的形态继续反抗。
镜中史
一点一滴学历史。
苏联当时的确有东迁计划。从历史上看,俄罗斯人政权在沙俄与苏联的内战时期也曾东迁。但是对于当时的苏联来讲,欧洲部分优先于亚洲部分,节节抵抗才是选择。
一 东欧是俄罗斯人的发源地区
(俄罗斯-乌克兰族群的早期政权基辅罗斯的领土扩张)
尽管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关于谁才是基辅罗斯的继承者的问题上存在争议,但这更像是翻后帐。不可否认,基辅罗斯时代奠定了东斯拉夫人的早期历史。他们在那个时代接受了东正教,建立了封建王朝。通过地图可以看到,从基辅罗斯时代起,东斯拉夫人与德意志民族的代表族群普鲁士人就存在领土上的竞争关系。太阳底下无新事,苏德战争实际上是俄德两个相邻民族的又一次对于欧洲领土的争夺。对于俄罗斯族群来说,自己的发源地区是不能轻易放弃的。
二 俄罗斯族群种族与文化中的接近西方属性
任何一个民族都是融合而成的,俄罗斯族群也不例外。苏联历史上出现过一艘航母叫做瓦良格号,那瓦良格又是什么意思?值得苏联人骄傲的用这个词命名他们的航母?
瓦良格人是维京人的一支,最终他们融入了俄罗斯族,被认为是俄罗斯族的重要源头之一。
(维京战士绘画作品)
(维京势力在历史上最大殖民范围)
(维京战船复原图)
得益于出色的平底船驾驶技术,维京人是河道与海岸线上的霸主。但是他们尚不具备成熟的远洋航行能力。维京战士的主要武器其实是大长矛。他们乘船出现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利用自己强壮高大的身体投掷这种沉重的大长矛,给敌人致命一击。
维京族群的扩张对欧洲早期历史影响巨大,他们的后代形成了众多子族群。而瓦良格人就是维京人的后裔。他们一度被古罗斯人请来当王,主持公道。
有趣的是,在瓦良格人的问题上,苏联与西方同样存在争议。西方人认为基辅罗斯就是维京-瓦良格人直接建立的。而苏联坚持认为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瓦良格人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不管怎么说,古代俄罗斯族群中有维京人的血统,这是肯定的。争议的只是主从关系而已,但是一滴血中又怎么能分辩出哪些是你的,哪些是我的?
(现代欧洲Y染色体单倍群比例)
无独有偶,纳粹德国之中也有人崇拜维京人,而且,纳粹德国还组建了以北欧仆从国兵力为主的维京师。只不过纳粹的维京师没有像他们的祖先那样叱咤风云,难逃败亡命运。
由此可见,少部分欧洲文化中有崇尚扩张,乃至歌颂侵略的潜意识。当然实力能不能达到是另一回事。
到了近代,罗曼诺夫王朝皇帝彼得一世通过大北方战争击败瑞典,他清除国内保守势力,镇压了反对外国人的暴动。将首都搬到了出海口的圣彼得堡地区,在这个几乎荒凉到只有石头和森林的地区建立了新首都。从此,俄罗斯族开始了全面西方化的历程。这是历史上一个民族第一次自上而下的西方化改革。这场改革更加奠定了现代俄罗斯族群接近西方文化的属性与心理特点。
(身穿西装一手持剑一手掌握世界地图的彼得一世)
有趣的是,一部分西欧人却不认为俄罗斯人是西欧人,他们认为俄罗斯人有蒙古血统。是鞑靼人。由此可见,俄罗斯族群与西欧族群的争议非常多,而且涉及到各方面。
洛曼诺夫王朝奠定了现代俄罗斯的版图,这个王朝从所有,没错,是所有,从所有邻国那里控制土地,将它们变成俄罗斯的领土。据说造成这一情况的心理因素是因为俄罗斯人是在平原上发展起来,他们是一群平原上的农民,饱受侵略且无险可守。他们为了自己的心理安全,只有不断扩张,获得新的缓冲地带。
这么说你信了吗?
(沙俄的扩张堪比欧洲对美洲的殖民)
当然,造成俄罗斯大面积扩张的客观因素是蒙古族群政权的整体衰落,俄罗斯扩张的地区基本都是蒙古族群的旧有领地。从经济上看,远东皮毛贸易与寻找气候合适的农业耕作区是经济动因——整个西伯利亚唯一的产粮区是黑龙江流域,这里因为夏季温度高出西伯利亚,所以可以种植一季粮食作物,所以沙俄拼命想要得到黑龙江流域,因为西伯利亚虽然大,但是在蔬菜大棚出现之前,养活不了大量人口。
Ok,加粗划重点了,西伯利亚养活不了大量人口,那么从农业角度讲,苏联东迁有可能继续抵抗德军吗?
显然不太现实。
三 苏联的工业布局是欧洲部分重于亚洲部分
(前苏联化工布局)
看图可知,苏联的化工生产都在欧洲部分,虽然二战中东迁了一部分,但是欧洲的重心不可能短期改变。如果苏联的欧洲部分被德国占领,苏联会迅速变成一个农业国。
苏联在远东的生命线是西伯利亚铁路。
(沙俄时期的西伯利亚铁路)
沙俄以及苏联在亚洲部分的所有建设,工业,乃至人口聚居区,都是围绕在这条铁路两边的。这这条铁路,因为气候环境等原因,紧靠苏联南部边境,实际上从地缘上看,极不安全。而苏德战争时期,苏联在远东需要面对一个极为好战的对手。
旧日本,陆军军阀集团。
(旧日本侵略的顶峰 当然没几年)
(伪满的合影 也没几年)
在当时,旧日本对苏联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苏联要和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就是为了稳住日本。按照日本的战略习惯,假如苏联东迁,日本是一定会突然发动进攻的。历史上苏联内战时期,日本就曾出兵西伯利亚干涉。
OK,那么如果日本占领苏联的太平洋沿岸,苏联会怎么样?
连农业都没有了。
苏联由工业国变成畜牧业国。
用骑兵对付德军坦克?
四 巷战是苏联的战术手段
当时苏联已经通过远东情报体系得到了日本不会进攻苏联的情报。所以他们抽调善于在冬季作战的西伯利亚部队支援欧洲。
苏联为什么一定要死守斯大林格勒?
除去政治考虑。军事考虑也是重要选项。
德军的战术特点是什么?
依托装甲集团军群的高机动性,在大平原上两翼包抄下底传中,打身后球。
如何能化解德军的优势?
巷战。
依托己方熟悉而又复杂的城市地形,可以抵消德军的速度优势,把运动战转化为阵地战。依托高楼,地下管道,可以把射击角度由平面改为立体360度。有效抵消德军坦克的平面火力优势。而到了亚洲部分,没有了大型城市,巷战恐怕无法实施。
巷战不要说德军,就连21世纪身处伊拉克费卢杰的美军,想起来也是后背发凉。
当时,斯大林的确有将政府东迁乌拉尔地区的计划,但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苏联当时有1.6亿人口,二战损失了2000万人,占人口数的八分之一,按这个比例简单地说,青年男性基本都有伤亡。
五 斯大林格勒是二战欧洲战场的抵抗之都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从夏末打到深冬,历时七个月。
普通苏联士兵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的平均生存时间只有十几到二十个小时左右。这些普通士兵就是在用自己不到一天的生命去战斗,最终粉碎了国家的灭亡,展开反攻。
参加过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德军曾经说过:
苏联人不是人。
他们是火焰。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年轻的普通苏联士兵们)
个人整理创作如有不足欢迎指正
有时聊人文历史
苏联虽然在二战时一度差点守不住莫斯科,但是原则上他们是不会进行东迁计划的,这里面既有客观因素,也有斯大林的主观因素。
一、客观因素
苏联时期的国土面积虽然非常大,但是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现在的俄罗斯也是如此。这个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东部的西伯利亚等地区根本不适合人居住,也不知道当时的俄罗斯帝国要这么些国土有什么用。
苏联的主要重工业也全部分部在西部
其中的乌克兰是苏联主要的粮食产区,二战前苏联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就是乌克兰的粮食出口。这个地方的丧失不仅仅是影响苏联经济,还直接影响苏联生存问题。
在丧失了人口稠密区、经济发达地区后,德军的目标直指苏联主要能源区,如果这个地区再丧失,苏联可能就完全丧失反击能力。
另外,苏联光靠自己在那个时期是挺不住的,他的工业已经完蛋,连正常的军事补给都无法满足,所以有大量的物资是美、英援助,援助的最重要一条路线就是北冰洋航线,终点是摩尔曼斯克,这是苏联北方唯一的不动港,如果此港口再被放弃,苏联就不仅仅是东撤一点点了。
二、斯大林因素
斯大林在二战前后对苏联实行了绝对独裁统治,他为了排除异己(因为斯大林在列宁逝世前与列宁的矛盾已经半公开化,所以在列宁去世之后有许多苏联元老与斯大林有严重的政治分歧)、推行工业化改革(一五计划)以及附带的农村公社改革,开始了大清洗运动。在此期间被杀害和流放的人数有100多万,用于收容流放人员的劳动营有很多位于东部。
当时进行的农村公社改造直接剥夺了许多农民的土地,造成了农民的激烈反抗,甚至暴动,而苏联东部的人口多数为农民。
斯大林在大清洗的同时,个人崇拜也达到了高潮(大清洗运动和个人崇拜都不是斯大林发起的,但是他也并没有制止),德国入侵苏联初期,苏联军队一溃千里,斯大林早期的反应是有些恐慌。他那时可能也有些崩溃,但是在后来朱可夫取得一些战果之后,他的态度迅速转变,变得坚决和自信。尽管德军已经进攻到莫斯科,而且有关人员已经给斯大林安排好了撤退计划,但是此时斯大林坚决要留守莫斯科,他不同意就没人敢再提东撤的方案。我认为斯大林此时坚决不撤离莫斯科除了他的爱国热情和做为一国领袖的职责所在之外,莫斯科一旦失守对他的威信打击他是可以预测的到的,他个人非常喜欢历史,所以他可能预见到了,一旦他从莫斯科撤离,他用残暴和独裁建立的统治力就会土崩瓦解,那时他能不能活着到达东部都难保证。
三、德国综合因素
德国看似在二战在非常强大,那是因为他们有一群实力超绝的将领,如曼施坦因(奇袭法国计划缔造者)、古德里安(闪电战之父)、隆美尔(沙漠之狐),德国当时军队的机械化程度、先进程度和数量都并不占优,只是他们战术太超前。可是到了苏联,由于苏联当时的基础化建设太落后,道路从是土路,极大的限制了德军半机械化部队的推进速度。后来由于德军运输车辆的不足,随着战线的拉长,德军补给也出了问题。再一个由于希特勒的个人偏执,非要分兵攻打斯大林格勒,因为那个城市叫斯大林,影响了德军的兵力分配和战略。而且在之前进攻莫斯科的问题上,德军的战略也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影响了战机。
另外,西线的战事原本不在德国计划之内,德法之战是意外触发,西线的战事不但使德军推迟了进攻苏联的时间,还减少了德军投入的人数,从而减轻苏联不少压力。了解这一点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敦刻尔克希特勒要坐视大批英法军队撤退,让戈林的空军去解决而不是陆军。
所以从这些方面看,当时的苏联不大可能进行东迁计划。
唐格林奇
那么我们假设一下,假如莫斯科反攻没有成功,莫斯科真的被攻陷了,难道斯大林愿意战死在莫斯科吗?我觉得也未必,俗话说,此一时彼一时,莫斯科真的被奉献了,我想作为苏联的领导人,也会想办法逃脱,好有机会再次领导苏联人民和德国法西斯斗争到底,至于说她们逃到哪里,当然不好说了,但是我想他绝不会坐以待毙。
骄然
会,苏联与德国的社会政党不一致双方又在前期战争中打红了双眼,说血海深仇也不为过,仇恨的积累使的双方没有调解的余地,政府要是下令投降就是民族的罪人,政府就会被人民所唾弃推翻,只有战斗下去像中国一样抵抗到底拖垮敌人才是唯一出路,要是投降苏联只会四分五裂,共产主义名存实亡。
面具皇冠
考虑到斯大林格勒为苏联高加索方向防线最后的大城市,所以假如苏联失去了它,德军将获得整个中东以及高加索,以及他们上面的石油,德国也就不会陷入了资源困乏,美国能不能打赢这样的德国,将成为一个未知数。
文哥哥江西
肯定会的,俄罗斯民族是战斗的民族,加上本身俄罗斯特殊地理形态,东西地理沿线比较长,就像我国一样,大西南和大西北永远是我国的战略防御最后的阵地!相信俄罗斯民族也会战斗至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