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業大學
2019年10月1日
祖國七十華誕盛典
36個方陣、70組彩車、10萬餘群眾
在長安街上書寫出一幅流動的壯麗史詩
以“同心共築中國夢”為主題的群眾遊行
執行總導演
就是咱們北京工業大學的楊嶸老師!
快跟隨工小V一起來了解一下
楊嶸老師與他在群眾遊行表演中的
幕後故事吧!
基本介紹
教師
楊嶸老師,1998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來到北京工業大學執教已經21年。曾任北京工業大學學生舞蹈團指導老師,期間帶領舞團連續三屆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舉辦的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優秀指導教師獎,舞蹈一等獎,創作一等獎等諸多殊榮。2008年舞蹈團被教委授予“北京大學生舞蹈團”榮譽稱號,代表了北京普通高校舞蹈團的最高水平。目前面向全校開設公選課,深受學生喜愛。
導演
楊嶸導演,作為一名職業導演,一直是業內的佼佼者,曾任四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舞蹈編導;中華人民共和國第12屆全國運動會
開閉幕式總導演,2011年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開幕式執行總導演;兼任朝陽區文聯理事,舞協副主席;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客座教授。代表作品《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印象西湖》、《煙雨鳳凰》、《鳥巢吸引》、《絲路秀》、《關雎長歌》、《夢迴韶山》等。“這次慶祝活動是國之大典,氣勢恢弘、大度雍容,綱維有序、禮樂交融,充分展示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輝煌成就,有力彰顯了國威軍威,極大振奮了民族精神,廣泛激發了各方面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國慶慶祝活動總結報告時對此次遊行的效果評價
精心設計 反覆打磨
(導演組緊鑼密鼓地推敲創意方案)
今年二月,楊導受邀借調至國慶70週年慶祝大會服務保障和群眾遊行指揮部,擔任群眾遊行執行總導演一職。作為執行總導演,需要與總導演一同帶領整個導演組,對群眾遊行的整體方案進行創意設計,並對彩車、音樂視頻、廣場互動、服裝道具等部門設計方案進行藝術指導。對於此次履職,“無上榮光,責任重大。”是楊導最切身的體會。中央對群眾遊行明確要求需要圍繞“自由、生動、歡愉、活潑”的主題展開,如何在群眾遊行中鮮明精準地體現這八個大字,迴歸群眾遊行的本體,使群眾成為廣場的主人;如何自由且嚴整,歡樂而不散亂,使群眾真實情感流露的同時又富有美感。這些問題,成為導演組設計之初最艱鉅的挑戰。
(指揮部倒計時牌前)
“每一個時代都有著代表這一代人的特別情懷,每個時代都應表現出人民群眾最真實的風采。”楊導介紹道,今年的群眾遊行中,設計了以下幾個類別。第一是儀式性方陣:展現國旗、年號、領袖畫像。展現國家形象,和幾代領導人風貌。第二是還原歷史時期的表演性方陣:如開天闢地,春潮滾滾、圓夢奧運等,體現那個時期人們經歷的大事喜事。第三類就是自由表達當代人民群眾真實情感的方陣:例如美好生活、立德樹人、民族團結、脫貧攻堅、凝心築魂等方陣。第四類也就是今年創新的三個情景表演方陣:青春萬歲、東方雄獅、同心追夢。十一當天,在情景表演方陣中,當一群騎著自行車的青年男女熱情的揮舞著雙手出現在廣場時,很眾多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都激動地熱淚盈眶,“自行車”作為這一代人的青春象徵,通過導演們巧妙的設計,在那一刻一下就將他們拉回到屬於自己的青春時代,通過細節展示讓情懷展現出她最本真的色彩 。
(50、60、70年慶祝活動中的楊導和團隊成員)
說起今年的獨特創意,作為參與了國慶50週年、60週年慶祝活動的一名“老前輩”,“如何讓真正的防沙護林工人,千名快遞小哥,百名廣場舞大媽,一百對剛剛成婚的新婚夫婦等各行各業的真實人群 ,在經過天安門城樓時,展現出他們的真情實感並真實表達。這些都需要導演組在前期設計中對中央八字方針的反覆解讀、準確把握、大膽嘗試,直至最終完美呈現。”楊導思考著說到。
這次群眾遊行最核心的整體設計理念,一是讓遊行群眾迴歸遊行本質——即誰的故事誰來講;二是要讓群眾遊行迴歸真情,去掉程式化的表演和技術化的手段,讓群眾表達出真感情;三是體現了一種“素樸”的美學追求,即表現時不追求高精尖或浮華的表現,而是迴歸群眾,讓他們表達與自己身份相符、與自己的情緒合適的情感,讓他們自然而然形成一種對祖國母親情愫的表達。
精精益求精 萬萬無一失
(楊導在指導訓練)
導演組在群眾遊行的整體工作共分為前期創意設計,中期指導訓練與製作,以及最後的合成演練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各有重點,各有挑戰。前期設計就花費頗多心血,後期演練時更是挑戰重重。群眾遊行方陣,毫無章法當然不可取,但強求陣列橫平豎直又與“自由、生動、歡愉、活潑”的理念相違背。如何能夠把握“自由度”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楊導在指導訓練)
這次群眾遊行每一個方陣都需要在長安街上經過500米的核心表演區,如何使這500米的表演能夠持續歡騰、高潮迭起,是這次遊行的極大考驗。群眾遊行就像一條歡騰的河流,每一個方陣就像一朵朵奔騰的浪花。楊導憑藉自己在大型活動演出的導演經驗,把這500米劃分為“我來了,我是誰,向城樓和觀眾揮手致意”的三段體表演形態。通過這樣的編排,讓每一個方陣的表演都層次突出、主題鮮明。“變陣”這一楊導設計的科學隊列行進方式,使方陣呈現出“形散而神不散”的絕佳效果。方陣橫排1、2、3、4報數,1號每人上前一步,2號退後半步,3號4號類同。如此一來,隊列行進時橫排面出現的“蛇形”排面不見了。大隊集合的時候整齊走,到達音樂線要進入廣場中心500米核心表演區時,即刻“變陣”,隊伍便隨之放鬆、飽滿起來。使在場每個人在都可以盡情地去表達自己真實情感,發自內心地為祖國歡呼喝彩。
披星戴月 不辭辛勞
(雨夜通宵彩排)
從去年12月起,楊導幾乎全年無休,光是指揮部層面記錄在案的大型會議就達到了180多次。在方案設計結束後的執行階段,所有的設計方案都要形成執行臺本下發到各部門。然而一紙文件無法精準地傳達出全部生動的設計思路,在執行過程中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亟待解決。
一共36個方陣,他就帶著導演組的十幾個導演,分頭去給所有的方陣一一落實。每個方陣的動作、節奏、表情、服裝、道具都需要反覆解讀,說明,指導。說起那段時光,楊導的眼神中露出堅定的目光;雖然疲憊,但忙碌地心甘情願。“你們會覺得北京很大,每天要平均開車300多公里,最多一天連開了380多公里。早上6點鐘開始到最西面的海淀機場,9點又趕到最東頭朝陽區金盞鄉,下午跑到北面順義馬場,最後衝到南六環外的武警訓練基地。一天訓練結束後,又回到指揮部,大會、小會溝通第二天的排練方案直至凌晨。”整個訓練階段,楊導帶領的導演組下沉到各個方陣200餘次進行藝術指導,大量的溝通都是為確保每一個方陣能夠準確地把握、理解遊行各部分之間的主題展現,以確保最終表達出的畫面準確自然。(駐紮長安街)
國慶遊行觀之振奮人心,讓全體華人為之感動,在幕後卻是無數中華兒女堅持不懈的努力。到了最後的合成演練階段,為了群眾遊行的順利進行,導演組多次在長安街指導點位劃線工作,帶領各方陣標兵現場定位。“今年是這30年慶典中在長安街駐紮時間最長的一年,每天清晨看到國旗班從天安門城樓闊步走來,我們今天的工作就基本告一段落了。”在電視機前觀看國慶遊行大典的我們無一不被每一幀的畫面感動著、震撼著,這些鏡頭都是導演組每一幀、每一秒與電視臺轉播團隊共同策劃的結果。每個畫面的準確位置與分配時間,每個拍攝點位與畫面機位,都經過了精準的設計,提前做好細緻規劃,才有了國慶當天電視上所呈現的中華盛世。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金盞合練現場)
在高強度的工作中,楊導從來都沒有忘記自己北工大黨員教師的身份,多次帶領導演組來到學校,對學校彩車設計方案提出參考建議,指導學校“建國偉業”方陣的日常訓練,尤其對於方陣的動作、口號及情緒表達進行了細緻設計和耐心指導。國慶當天,北工大作為帶頭方陣出場亮相時,整個集體所展現出的精神面貌讓全場為之驚豔。“當北工大師生熱情澎湃地走過長安街並高喊‘祝福祖國,祖國萬歲!’的口號時,我想說:‘北工大!你是萬眾矚目的焦點!’”
(楊導與北工大)
今年恰逢北工大建校59週年,60週年校慶倒計時一週年。楊導感慨北工大校園的華麗蛻變,從前出了北工大西門的時候還是一片荒草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到後來慢慢修了路、建了樓,發展南區奧運區規劃建設;到如今成為北京CBD的“後花園”,擁有如此美麗、現代化的校園環境。“這些日新月異的變化,都是北工大人一點一滴踏實奮鬥出來的,北工大就是我的家。”楊導真心地祝福北工大越來越好,同時作為北工大的一名普通教師為學校今天的成就無比驕傲自豪!
採 編:劉格菲 陳柯燃 崔葆莉
排 版:浦秋然
閱讀更多 大學生雜誌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