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是日本海上自卫队隶下的大型直通甲板直升机驱逐舰,日本将其称之为“护卫舰”,根据英文原名“Helicopter Destroyer”而简称为“DDH”。
本级舰共两艘,根据其预算编列年度,首舰日向号在建造时的,曾使用过16DDH的暂时代号。日向号于2006开工,2009年3月18日就役。 二号舰伊势号于2011年3月16日就役。
为了取代70年代建造的两艘榛名级直升机驱逐舰,日本防卫省在2000年提出的2001至2005年度中期防卫力整建计划中,首度提出了新一代的直升机母舰,名为“平成16年度直升机驱逐舰计划”。
日本防卫省对16DDH型的要求包括:标准排水量13500吨左右,必要时可收容并操作整个护卫群的8架直升机,具备全天候的直升机起降能力以及完整的航空器补保能力;作业时,16DDH型至少能同时让2架直升机起降,并让4架直升机保持在随时运用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早在50年代以及60年代便有建造一万吨级直升机反潜母舰的构想,但先后都因为能力、财力不足以及社会舆论难以接受而遭到搁置,最后只好退求其次建造了只能搭载三架直升机的榛名级与白根级直升机驱逐舰。
日向级定型之初有三种方案: A方案:构型与日本现役DDH类似,将上层结构设于舰体中段,上层结构后方有机库,飞行甲板设于舰尾,上面并设有通往舰体内部的飞机升降机。武装方面,A方案拥有奥托·梅莱拉127mm舰炮与MK-41垂直发射系统,都安装在舰体前方甲板。
B方案:此种早期16DDH的构型与日本海自既有的两型DDH差不多,单一的大型上层结构位于舰体中央,留下平坦光滑的舰首与舰尾甲板。不过不同的是由于吨位比现役DDH大非常多,因此16DDH在舰首与舰尾均设有一个直升机起降区。上层结构前方有一个大型直升机库门。
C方案:构型类似美国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拥有航空母舰式的长方形全通飞行甲板,位于舰体右侧的舰岛也是航母设计的典型,航空器起降效率居于三种方案之冠;而MK-41 VLS则位于舰岛前端,此外也没有舰炮。C案的构型最接近航空母舰,作业效率最好,也被认为是最可能的方案。
2003年9月17日,日本防卫省公布新版本的16DDH型设计,此版本几乎奠定了今日16DDH型设计的所有主要特征与布局。此版本大致上与前述“C构型”类似,主要差别在于全通式飞行甲板到了舰首便向内收缩,此外上层结构设计也有所更动。
日向级的舰体总共分为七层甲板,舰体前段设有下甲板机库,长幅125m,挑高占两层甲板,并由一道防火门划分为第一、第二机库;机库后方是航空机维修甲板,挑高占三层甲板;前段与后段舰体中轴线上,各有一具直升机升降机。
飞行甲板下方的第二甲板是综合功能区,设置了船舰战情控制中心、军官生活起居空间与医疗设施,此外还有一间多用途规划区,平时并无任何摆设,舱壁上设置三面50英寸液晶显示屏与若干较小的平面显示器,并设有一具多功能终端机。
多用途规划区可用来容纳舰队司令部的人员,或设置舰队作战中心,而在人道救灾、撤侨等作业中,也可供民间人员作为行动指挥中心来用,或者用来收容难民。
舰岛前、后方部靠近舰体中线处,各设有一座大型直升机升降机,采用液压电力操作,前升降机长20米、宽10米,后升降机长20米、宽13米,两者载重能力皆为30吨, 能载运重型直升机与甲板勤务车辆。
舰体两侧分别各设有数处开口,位于舰体中段两舷各有一个开口用来容纳高速橡皮突击艇,舰体后段两舷也各有一个开口来收容舰载小艇,这些开口平时以机械化升降的网帘与外部隔绝,降低雷达截面积,这些开口与舰内也以水密舱门封闭,不影响水密性能。
为了降低雷达截面积,日向级不仅采用倾斜的上层结构设计、封闭式轻型合金桅杆以及较为简洁的舰体轮廓外型,细部结构也做了降低雷达截面积的考量,例如侧舷许多开口设置遮帘,舷外充气救生艇外部也有平板遮蔽。
舰载机方面,早先日向级标准配置的官方数字依旧为3架反潜直升机加上1架大型扫雷/运输直升机,不过随后防卫省便公开承认日向级最多可搭载11架自卫队的各型直升机,其中七架可收容至下甲板机库,另外四架则停放于飞行甲板。飞行甲板设有四个起降点,能同时操作4架直升机。
标准排水量13950吨,满载排水量17000吨;舰长197米,舷宽33米,吃水7米;4台LM-2500 IEC型燃气轮机,双轴推进;最高航速30节;编制347人。
2座八单元MK-41型垂直发射装置,装备海麻雀ESSM防空导弹与07式反潜火箭;2座MK-15 Block 1B密集阵近迫武器系统;2座三联装324mm HOS-303鱼雷发射器;4挺12.7mm机枪。
舰载机标准配置为3架SH-60K反潜直升,1架MCH-101扫雷/运输直升机。最多可搭载11架自卫队的各型直升机。
日向级在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服役前是日本在二战结束、日本帝国海军解散后所造过排水量最大的军舰。出云级出现后日向级在日本海自中屈居第二大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