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語"是1歲內寶寶對外交流的特有語言,包括身體語言、行為語言和心理語言等。有不少媽媽都喜歡曬寶寶說"嬰語"時可愛的樣子,比如嘟起小嘴、做個鬼臉。可是當寶寶1歲後,媽媽就該嘗試培養寶寶的語感啦,讓寶寶少說"嬰語"。否則,"嬰語"就會限制寶寶語言能力的發展。
通過朗誦,培養寶寶的語感
朗讀是培養語感的最簡便靈活的方式。寶寶還沒有讀書識字的能力,媽媽可以朗誦故事、詩歌、兒歌給他聽。媽媽朗誦的時候要發自內心地喜歡,這樣更能感染寶寶,讓他感知到語言文字的美,為將來形成良好的語言風格打下良好的基礎。
多用正式詞彙,給寶寶模仿的榜樣
有些媽媽覺得"嬰語"很可愛,自己就喜歡使用"嬰語",比如說:"吃飯飯啦""喝水水啦。""吃果果啦。"寶寶的語言模仿能力很強,自然就會跟著媽媽這樣說。長此以往,寶寶的詞彙量會增長緩慢,很難學到更好的語言表達。
所以,媽媽們要給寶寶營造一個活躍的生活氛圍和良好的語言環境,多使用完整、正式的語言。比如用"喝水"而不用"喝水水",用"吃蘋果"而不用"吃果果"。別擔心生詞太多,寶寶聽不懂、學不會,寶寶天生是模仿大師,他的學習能力可永遠不要小看哦。
讓寶寶在多種環境下體驗語感
單純依靠日常中的語言來培養寶寶的語感是遠遠不夠的,周圍的人、物及社會現象,都是培養寶寶語感的課本。多讓寶寶體驗這些環境,直接感知,通過聽、看、觸、嘗、聞等,能夠讓他更好地培養語感,積累詞彙。
另外,問答是一種親切和有效的語言交流方式。在寶寶體驗周邊環境時,媽媽可以多通過問答來和寶寶進行交流。比如逛動物園的時候問寶寶:"小貓喵喵叫,小貓在哪裡?""長頸鹿脖子長,長頸鹿藏在哪裡?"讓寶寶在豐富的場景中學習不同的名詞、動詞,從而提升語言使用能力,逐漸形成語感。
閱讀更多 candy醬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