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年号制度源远流长, 与中国的年号制度有密切的关系。最初起源于孝德天皇的“大化”时代,当时正处于中国的隋唐时期,日本这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学习中国的方法对其文化、政治、经济等进行全方面的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年号便是随之产生的。从“大化”时代到如今的“令和”时代,日本共用过240多个年号,其中大部分年号可考证来自于中国古籍,甚至有一些相同的,本文将简单讨论一下其原因。
一、起源的影响
日本的年号制度的出现是受到中国年号制度启发的结果,可以说日本的年号制度从一开始就有着浓厚的中国色彩。日本最初的年号“大化”便是取自于中国的古籍《易经》中的:“大化流衍,生生不息,阴阳相动,万物资生。”这是《周易》中描绘万物起源的画面,也象征着日本在向中国学习全面改革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自此之后日本的年号大多取自于中国的古籍,有深深的中国烙印。例如影响深远的“明治”年号是取自中国古籍《易经·说卦传》“圣人南面听天下,向明而治。”这代表了日本人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改革自强的决心。而令中国人民印象深刻“昭和”取自于《书经·尧典》中的“百姓昭明,万邦和谐”这一年号充分暴露了其野心,为其后期的侵略埋下伏笔。
日本的年号是伴随着“大化改新”出现的,革新改变的不仅仅是年号制度,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全方面的改变。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繁荣鼎盛的唐朝时期,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前往长安交流学习。这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将从中国学来的东西加以整理改进用于自己的国家,于是便有了大化革新。改革并非一簇而就的。
在“大化改新”之前,日本的圣德皇太子就对中国的文化制度等很感兴趣,尤其是大一统理论。他曾多次派遣使者、留学僧等前往中国观察学习,将中国经济、社会、文化、佛教等方面的内容带回日本学习研究。在摄政之后他便运用从中国学到的知识进行改革,史称“推古改革”。但由于当时贵族奴隶主的权力依然较大,这场改革在圣德皇太子去世后便夭折了。
但这场改革为后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革新派政变成功后,他们将孝德天皇扶上皇位。这位天皇运用自己的权力,借鉴中国学来的经验开始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改革。改革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将原本属于奴隶主的土地和财产收归国有,削减奴隶主的权力加强皇权的统治。以实现中央集权的目的,推动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发展,这是日本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而这场改革是以中国为老师进行的,在年号中也有着深深的
中国烙印。二,发展的相似
中国于日本的年号制度有着极为相似的发展历史。中国的年号制度始于汉武帝的“元狩”直至清朝的“宣统”结束,这见证了中国的封建制度由兴起到消亡的过程。而日本的年号起源于孝德天皇的
“大化”一直流传到现代,见证了日本从封建制度的确立发展到君主立宪制的过程,见证了皇权的逐步削弱。日本与中国在年号的个数上也极具相似性。在中国从汉武帝到到明朝之前的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数量取决于统治者的个人爱好。例如李治曾有过14个年号,武则天更是在位的21年间换了18个年号。而到了明清之际实行的是一世一元制,即一位皇帝使用一个年号,只有新皇登基时才会更换年号。
与中国类似,日本从"大化"到"明治"时代间一个天皇往往可以用多个年号,例如孝明天皇就曾用过"弘化","嘉永","庆应"等年号。而明治时期之后,为了社会的稳定发展往往与中国一样采用一世一元制,即一位天皇使用一个年号。在更改年号上也有想似之处。
中国往往会在出现祥瑞或政治需要
时更改年号。例如中国的第一个年号"元狩"便是由于汉武帝狩猎是捕捉到一只独角兽白麟,当时认为是祥瑞,于是改元"元狩"以纪念,而武则天因为觉得年号不能表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而在21年间换了18个年号。无独有偶,日本也有因祥瑞而改元的例子。例如孝德天皇统治期间发现了一只白色的鸡认为是祥瑞而改元"白雉"。三、文化的影响
古代的中国对周边的国家有很强的影响力,中国文化传播到了周围的东南亚各地形成了汉字文化圈。虽然日本与中国没有过藩属关系,但日本在中国文化圈之内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个文化圈中的国家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较深,中国的汉字、儒教、佛教、律令制都对周边产生了巨大影响。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从中国学习了政治,文化,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
在日本的文化中有这强烈的中国色彩,日本创造的字体为"假名","假"便是借的意思,这是相对于他们借鉴的文字汉字而言的。而日本的佛教也是由中国传入后加以改进的。由此可见日本的文化中的中国影响,日本的一些著名的古籍中也有中国的痕迹,日本天皇的年号往往取决于中国的古籍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四、小结
日本天皇的年号大多取自中国古籍,这也体现了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相似关系,是日本不断学习中国文化的结果。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日本文化中也有强烈的中国色彩。从唐朝开始,日本不断的派遣人员来到中国参观学习,
将中国的文化、制度等与自身结合改进后化为己用,日本文化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发展壮大的。参考文献
《易经》
《书经·尧典》
《日本史》
閱讀更多 知行路上話歷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