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活于世
清朝能控制蒙古,要先从明朝开始说起。
明朝初期,蒙古是这样的↓
当时的蒙古仍然是一个完整体,控制着整个草原。如果清朝碰到的是这样的蒙古,别说是控制了,连自保都很难。
不过好在明朝为了打击蒙古,在客观上替清朝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明朝驱逐元朝后,一开始想灭了蒙古,但发现不成功,于是就改变思路,仿效当年元朝打南宋的策略,既用军事手段打击,又以金钱攻势相拉拢,搞得蒙古内部离心离德,不断有人跳槽到明朝。
虽然明朝并没有打败蒙古,但经过明朝长时间的分化之后,蒙古各部落的小首领对大汗的领导能力不信任,纷纷自立门户。到了明末清初时,原本是一个整体的蒙古汗国就分裂成了三大块:漠南蒙古、漠西蒙古、喀尔喀蒙古。
而这三大块本身也只是联盟性质,每一大块中还分为若干小部落联盟,每个部落联盟之下又还有若干个小部落。这些小部落相互之间没有从属关系,互不相干,打起仗来各顾各的,一点都不团结。
所以努尔哈赤兴起时,跟他同时代的蒙古部落看似人多势众,但只是一盘散沙,没有强有力的领导人。而正是这种形势,才给清朝后来逐步击破,最终控制整个蒙古创造了前提条件。
下面按征服顺序逐个的说,先说漠南蒙古。
内蒙古由于离清朝最近,所以跟清朝最早开战的就是居住在内蒙古的漠南蒙古联盟。当时漠南蒙古大致分了七八个小部落联盟,有一个名义上的首领叫林丹汗,他是成吉思汗的正根后裔,是所有蒙古人的首领。但是他这个身份没卵用,根本没人搭理他。林丹汗当时的地盘很小,只有察哈尔一隅之地。
面对这种日落西山的局面,不能忍的林丹汗发动了一系列统一蒙古的战争。结果他忙乎了大半天,一个部落都没有被他降服,而像科尔沁等部反倒还跑到了后金一边,与努尔哈赤结成了生死同盟,一起揍林丹汗。
截止到努尔哈赤病死之前,漠南蒙古基本都跟后金眉目传情,就差拥戴努尔哈赤取代林丹汗当蒙古大汗了。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崇祯元年,皇太极征讨察哈尔,在后金军西征前,林丹汗得到消息,他知道自己打不赢,就提前率部逃到了内蒙古的河套,只留一小部分人守察哈尔。可这点人怎么可能抵得住后金军呢?
所以在当年九月,察哈尔就被皇太极带兵吞并了。林丹汗失去根据地,势力大大受挫。
被后金军揍了,无家可归,林丹汗就昏了头的打明朝的大同,想在明朝身上把自己损失的再找回来。结果大同没打下来,自己损兵折将不说,还得罪了明朝,为后来明朝对他见死不救埋下了伏笔。
崇祯五年,屡攻关宁防线不克的皇太极调转锋头,二征林丹汗。临行前,皇太极传令归顺后金的蒙古各部开会。这些归顺后金的小部落不敢不去,便凑了十万人,配合皇太极一起浩浩荡荡围剿林丹汗,打得林丹汗丢盔弃甲,狂奔三千里,逃到了青海。
当时,后金军倾巢出动,明朝是可以趁机偷袭后金老巢的。但是明朝方面由于愤恨林丹汗五年前打大同之举,便故意不救,这导致林丹汗最终病死在了青海。
林丹汗死后,后金军撤回。看到后金军走了,林丹汗的儿子额哲就偷偷率残部返回河套地区,想东山再起。
不久后这个消息被皇太极得知,他立刻派多尔衮、岳托、萨哈廉、豪格各领兵一万,以斩草除根之势,痛殴额哲。
最后额哲抵抗不住,便带着元朝的传国玉玺向后金军投降。延续了四百多年的蒙古帝国也正式宣告灭亡。
额哲投降后,带领漠南蒙古四的十九个封建主一同尊奉皇太极为“博格达彻辰汗”。皇太极成为蒙古大汗。(也就是说,漠南蒙古人堕落到给自己找了一个女真人当大汗)
皇太极成为蒙古大汗的第二年,将国号从金改为大清,建立了大清帝国。
清朝建立后,皇太极将漠南诸部分化,分设左右翼察哈尔八旗,封额哲为亲王,并将皇女马喀塔格格嫁给他。三藩之乱时,察哈尔部的首领布尔尼举兵反清,遭到清军镇压并屠杀。因而林丹汗的后裔现在就没有了。
不过,漠南蒙古人虽然打不赢满清,但是在嫁女人这方面很成功。清朝的前三任皇后都是科尔沁部落的郡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孝庄皇太后。
而当八旗子弟堕落之后,漠南蒙古的骑兵部队也成了满清统治中原的绝对中坚力量。比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僧格林沁率领的部队就是科尔沁的蒙古骑兵。
再说喀尔喀蒙古。
喀尔喀人其实不是正根的蒙古人,他们的祖先是“札剌亦儿部”,早年为了争夺牧场跟蒙古人多有矛盾。后来札剌亦儿人被成吉思汗七世祖海都打败,成为蒙古部的世仆。
蒙古人征战四方,离开草原后,这些人就霸占了草原,成为漠北草原的新主人。
明朝末年,喀尔喀蒙古分化,一部分留在了草原,一部分则南下,被称为“内喀尔喀”。
皇太极征服漠南蒙古时,“内喀尔喀”东部诸集团也臣服于清朝。而在草原上的喀尔喀人则只是接受了册封,没有正式归顺清朝。
后来准噶尔汗国兴起,噶尔丹率三万精兵突袭喀尔喀,把喀尔喀打的大败,这部分蒙古人顶不住,便开会决定举旗投清,寻求清朝出兵保护。(《康熙王朝》里面的宝日龙梅就是喀尔喀人)
康熙皇帝听说喀尔喀蒙古归顺,很高兴,他出兵十万,逼走噶尔丹,然后与内外蒙古各部首领齐集于多伦诺尔举行会盟。在会盟期间,康熙宣布保留喀尔喀各部首领汗号,在喀尔喀地区实行札萨克制。于是外蒙古便成为清朝的一部分,正式并入清朝版图。
PS:札萨克制是一种官制,用蒙古人的话说就是执政官的意思。清代将蒙古族住区分设为若干旗,每旗旗长称为札萨克,由蒙古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贵族充任,管理一旗的军事、行政和司法。受朝廷的理藩院和地方将军、都统的监督。
喀尔喀蒙古并入清朝后,外蒙古北部还有很多鞑靼人,这些鞑靼人没有归顺清朝。后来沙俄东扩,雍正皇帝便与沙俄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签了两份条约——《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共同瓜分了外蒙古以北地区。
注意了,这两份条约清朝做了巨大让步,放弃了很多土地。但条约本身是平等的。因为在雍正的眼里,这不是割地,而是清朝和沙俄共同瓜分不归顺的蒙古部落的条约。
接连征服、吞并漠南和喀尔喀蒙古后,最后就只剩下漠西蒙古了。
漠西蒙古主要有两群人,一群是成吉思汗当年册封在西域,并在西域建立察合台汗国的蒙古人,这群蒙古人后来被突厥化了;二是明朝末年从漠北草原西迁的瓦剌人,当时这股西迁的蒙古人又分成了五大部群,史书上称为“厄鲁特蒙古五大部”。
这五大部中,名气最大的是准噶尔部和土尔扈特部。不过这两部名气虽然最大,但起初实力最强的不是这两部,而是和硕特部。并且和硕特部首领是成吉思汗弟弟的后裔,因而和硕特部凭借实力和血统的优势,就担任了漠西蒙古的老大。
皇太极暴揍林丹汗的时候,漠西蒙古受到了喀尔喀蒙古和沙俄的两面夹击,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为了寻求清朝的支持,就采用了远交近攻的计策。在皇太极荣登蒙古大汗的时候,也遣使向皇太极归顺。于是清朝建立伊始,漠西蒙古在名义上也归顺了清朝。
之后,和硕特部向青藏高原发展,并在西藏建立政权。而它原先的地盘就留给了准噶尔汗国继承。
准噶尔吞并和硕特故地后,实力大涨,汗位传到噶尔丹时,疆域面积达到了大约四百万平方公里。
噶尔丹是个很有雄才大略的人,他认识到准噶尔地盘虽大,但扩展空间有限(受到清朝和沙俄的两面夹击)。如果居安不思危,日后必然完蛋。于是噶尔丹就以成吉思汗当年创立的伟业为目标,挑起了统一蒙古诸部的战争。
按他的设想,先打服喀尔喀蒙古,然后招揽漠南蒙古。待统一蒙古后,再灭掉清朝。就像当年成吉思汗消灭金国一样。
然而,噶尔丹运气很糟糕。他率三万精兵刚离开准噶尔,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就在后方就篡位了,断了他的退路,导致他失去后援,只能靠自己带去东征的几万人跟整个大清帝国血战。
后来,噶尔丹战死。其实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如此悬殊的实力差距,他要是不输才不正常。
噶尔丹死后,策妄阿拉布坦在一段时间内与清朝保持了友好关系。
不过由于沙俄蚕食准噶尔地盘,北面压力越来越大,策妄阿拉布坦为了转移压力,便向南灭掉了和硕特汗国。(历史上的十四阿哥出征西藏,就是因为这件事)
前面说了,和硕特汗国当年臣服了清朝,准噶尔灭和硕特,一方面是在挑衅清朝,一方面也壮大了实力。所以从康熙末年开始,清朝和准噶尔就断断续续的打了几十年。
一直到1760年冬天,乾隆当皇帝的第二十五个年头,清朝才彻底灭掉准噶尔汗国。
准噶尔灭国后,其领土的西北部和北部,很多都被沙俄蚕食。这些领土属于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和俄联邦的一部分。中部、南部和东部则并入清朝,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清朝对付蒙古部落的策略主要是三点。一是靠联姻和分封拉拢,漠南蒙古和喀尔喀就是靠此稳定的;二是武力征服,漠西蒙古就是这样被消灭的;三是持续性分化瓦解,不允许蒙古人拧成一股绳。整个清朝时期,草原上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
Mer86
很简单,采取了满蒙同盟共治中国的政策,一下就解决了蒙古族的独立分裂思维根源,满蒙联盟、通婚联姻,再给上几顶铁帽子王顶戴,把蒙古族就拴在满族的战车上!
民国初年的民族政策很扯蛋,叫驱逐鞑虏恢复大明!这个大汉族主义的保守倒退政策一出笼,各少数民族都开始离心离德!
以后改为五族共治,就是汉回藏蒙滿,但仍然显得小家子气!不能尽容天下各民族共聚一堂共享天下!
毛主席的民族政策就大不一样,56个民族共组中华共享天下,一下就把天下给稳下来了,这就是差距,这就是治国的高水平!
天马行空第三
作为同样的少数民族,满清入关后,对于北方的蒙古,采取了与汉政权完全不同的政策,所以,北部在满清时期未形成较大的隐患。
1.同样是少数民族,清政权对待蒙古不再采取轻视或者敌视的态度。更能够放下身段来和蒙古人交流,也不存在隔阂。相对而言,蒙古人的逆反心理也就弱化了许多。
2.清政府强化了对蒙古人精神控制,由于蒙古人信奉藏传佛教,清政府于是加强了对西藏的控制,拉拢藏传佛教两大活佛,并由此控制蒙古人的精神,对蒙古人进行精神驯化。
3.利用满蒙贵族相互联姻制度,各级满蒙贵族通婚,把蒙古人拉入自己的统治集团内部,这种政策与汉族单方面和亲不同,这种和亲是双向的,一方面加强了对蒙古的渗透和监视,一方面也导致双方由此血脉交融。比如历史上著名的孝庄太后就是蒙古人。
4.笼络王公贵族。清朝给蒙古王公贵族高官厚禄,不吝爵赏。甚至授以清朝中央至地方的各级军政要职。据乾隆三十一年(1766)统计,清廷对外藩蒙古王公俸银高达十二万两。此外封赏、赐赏花费更大,仅康熙年间,理藩院供外藩蒙古赏赐的支出,每年高达八十万两。通过这种手段达到清朝皇帝"世世为天子,尔等[蒙古王公]亦世世为王,屏藩百世"的目的。
5.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强化对蒙古细务管理。设置蒙古衙门,后改称理藩院,对蒙古及回族等异族事务进行管理。管理事务包括王公升降、俸禄、袭爵、钱粮、军械,喇嘛的度牒、路引、寺庙名号以及捕盗等事务,完全对蒙古进行了控制。
6.对蒙古部落分而治之的既定方针。对蒙古部落采取或按地域划分,或以归附先后为序,或以"叛服"始终为依据,将蒙古部落划为内属蒙古和外藩蒙古,设立盟旗,编设佐领,委以官员,各不统属,旗与旗之间或以山河,或以鄂包,划分旗界,不得私自越旗放牧、畋猎,即便王公贵族进京朝见也有固定进关道路,不得混杂结队而行。
7.对蒙古威胁性苗头进行迅速打击。对具有威胁性质的蒙古部族采取高压打击政策。如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对准格尔部的打击,直到将这一可能威胁北方的蒙古部族彻底平定。
通过这些措施,清政府取得了对北方的控制,北方在清朝不再成为清政府的大患。当然,在清政府衰弱时,蒙古仍然有再次崛起的机会。但是到这时,蒙古北方已经被俄罗斯控制,而只会骑马射箭的蒙古人在攀升了科技树的俄罗斯人和清朝人面前,将不堪一击。从此,蒙古彻底失去再次崛起的机会。
張振军
首先是分旗制度-分化部落。
在前蒙古的各部中,他们能够相对自由地放牧,但清朝根据旗将蒙古诸侯定为固定的牧区。旗帜只能在其牧区放牧,从而切断了各部之间的传统联系。更重要的是,过去属于领导者的大部落被划分为几个旗。每个旗都有其自己的领地,直接对清政府负责。这大大削弱了原始的大部落首领的实力。
联盟由清政府严格控制,每三年举行一次会议,主要是为了调解各个旗帜之间的争端。
宗教控制
蒙古人信仰西藏的黄教格鲁派。清朝以此来纠缠蒙古各部的宗教力量,但与此同时,清政府试图阻止蒙古发展统一的宗教领袖。为了防止贵族与宗教领袖结盟,清朝还规定,不得从贵族家庭寻求活佛的转世。
从十六世纪开始,来自欧洲东部的沙皇俄国开始不断向远东地区扩张。这就直接导致了蒙古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最终,喀尔喀蒙古选择举旗投向和自己信奉同一宗教的清朝。
另外,随着武器技术的发展,枪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过去,无敌的蒙古骑兵成为枪支前的靶子。 因此,蒙古的实力越来越弱,自然也无能为力。
乐呵呵吐槽
这个问题其实有个误区。就是清朝看似解决了漠北的问题,其实只是利用了蒙古各部本身的矛盾,进行区分管理。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面对先进而强大的明朝。合作抢劫,事半功倍。
先说一下明朝情况。明朝始终认为对于国家最大的威胁在于北部的游牧民族。不管中原腹地如果变幻,帝国也可以应付。只是北部的游牧民族的威胁,是帝国需要注意的。
判断了主要威胁后,明朝的200多年中,终其一朝,都在不停的研究着北部的威胁。如果现在去军博。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明朝的武器研发都是为了平原对抗骑兵作战而使用的。
(图为拖地炮与一窝蜂和万虎齐奔)
这么先进的武器,打的鞑靼根本头都抬不起来。每年的秋东两季的打劫,从土木堡之后,根本就没有过过宣府和大同。所以,从这里看,蒙古鞑靼对于明朝的仇恨是极大的。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之后,先跑到蒙古科尔沁部那边说了。我的敌人和你们目的相同,长城以南的汉民。敌人的敌人,自然就是朋友。所以,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都是合作抢劫。因为合作之后实力大增,双方可以翻过长城打劫河北,山东和山西。
谁的拳头大,谁才是大哥。
皇太极时期,改国号为清,追努尔哈赤为清太祖。皇太极强于努尔哈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皇太极除去是一个优秀的统帅之外,皇太极更懂政治。对于汉民,或者逃民更多的包容。
使用和明朝差不多的手段,进行了远交近攻的政策。同时派出了整个满清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多尔衮所部在蒙古人面前秀了一下肌肉。
(清朝初期真正的战神,多尔衮,身先士卒,有勇有谋,主要还长了一张帅脸)。
在此,蒙八旗的录编才完成。很多人说努尔哈赤时期已经完成了蒙古八旗的录编。其实这个是不准确的。
收编了蒙古八旗之后,满清联合蒙古八旗尊皇太极为大汗,即天可汗。
而后,皇太极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和改革。在相对落后的蒙古政治结构和先进的明朝政治结构中选择了后者,即儒家模式的政治体制。由4大贝勒共政的模式中,提出了改号立国的改革。确立了自己尊贵的地位,由议政选举制变成了明确继承人的制度。纵观整个清朝,嫡出庶出地位和长幼有序都没有汉民族政权的区别对待那么大。
这个决定先避免了蒙元的悲剧,同时也相对的迎合了汉民的伦理纲常。
顺治入关,北亲不断,不修边墙。
其实,在明朝出现内乱之前,满蒙联军其实根本没有控制全国的能力。当时他们实际控制和生活的范围是宣府大同以北,山海关以东。在现在的地图来看,就是内外蒙加上东三省。
可是,天灾人祸不断的明朝,为他们创造了这个机会。李自成破北京,张献忠割据西南。明朝只能偏安富庶的江南,中南。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手下万余关宁铁骑,其实背靠明朝是完全不给满蒙一丝机会的。问题是李自成带着数十万骑兵杀入北京,大索京师。自绝于“士”这个阶层的联系。一步登天的李自成并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与觉悟,在他看来,国家,只是为了让他愉快享用人生的道具。
(李自成的创业口号,放在今天,都觉得是一个神奇的营销成功案例“迎闯王,盼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一句口号,就团结了中国人数最大的阶级—“农”,放到今天,不知道还有谁可以有如此的号召力。)
很多人说,吴三桂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当然,陈圆圆确实是吴三桂叛变的原因之一。不过,李自成对于前明遗臣的做法是不是让吴三桂彻底铁了心倒向了满清呢?
(各种细节,可以查看其他人的关于明清两朝的内容,我就不赘诉了。)
顺治入关之后,并没有犯蒙元建国时候的错误。他清楚的认识到,所有的鞑靼人和大部分的满族,其实并不适合进关与汉民杂居生活。
于是,他提出了”北不断亲、南不封王(这里是说不封蒙古王)、分封以制“<strong>的祖训来告诫后世的统治者对于蒙古鞑靼人的管理政策。
(满蒙和亲一直都是满清的民族政策,从未改变)
分封割化
北元覆灭之后,黄金氏族的短命,就像血咒一样,笼罩在成吉思汗后人的身上。
满清朝廷,就利用了黄金氏族之间矛盾重重,各怀鬼胎的间隙,进行了有目的的分封。
更多的利用了本来就存在于蒙古各部之间的对立。简单的说,就是给你一个舞台,让你们拼个死去活来,我最后再来收拾残局。所以,当噶尔丹叛乱之后,南蒙各部更亲近满清。
这里要说的一件事是,和亲与分封都会搭配一些嫁妆或者财礼。查阅清朝的史料,你会发现清朝的这些个皇帝都是糟老头子,坏的很。给强大部族的一直都是锅碗瓢盆,奇珍异宝。给弱小部落的都是甲胃火炮,马匹军备。可见分化之心。
大清的皇帝也对于蒙古各部进行了长达百年的威逼利诱。以至于到了清朝末期,蒙北部族已经很清朝间隙很大,不过,又碍于清朝和南蒙各部的强大,所以只能忍气吞声。
喜欢历史的导游大Ben为您作答,如果觉得还有那么一点点道理,请您点赞+关注。
游说游听
因为清朝也是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朝代,北方的蒙古游牧民族与之有很多渊源,比汉民族更亲一些,蒙古人更容易接受女真人对中国的统治,故清朝也就比较容易解决蒙古边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