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一邊是3秒鐘完成30例住院患者近200個處方的靜脈輸液調配系統,一邊是來自全國十家醫院的臨床藥師、審方藥師對同樣的處方進行人工調配,最快的用時29分鐘。11月7日下午,在合肥市濱湖醫院,一場“人機大戰”精彩上演,現場PK住院患者輸液順序的調控速度和質量,結果機器完勝。
據悉,在我國,約70%的住院病人選擇靜脈輸液的給藥方式,人均每天使用靜脈輸液約4~5袋,而輸液的調配卻非常有講究。輸液順序不當可能會導致連續輸注有配伍禁忌的兩袋輸液在輸液管內發生化學反應,輸液管內出現渾濁、沉澱或變色等現象,無法確保患者用藥安全;沒有考慮藥物的時辰藥理學、順序依賴性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會增加不良反應,降低治療效果,因此,規範臨床輸液順序勢在必行。
以合肥市濱湖醫院為例,原來每天由一位臨床藥師和一位審方藥師組合,對全院近4000袋用藥進行調配,所有的配伍禁忌、藥物順序等全靠經驗和記憶,效率較低,一般需要一個半小時以上才能完成。經過兩年探索,目前,合肥市濱湖智慧醫院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輸液順序調控系統已正式上線運用,僅需3秒便可完成全院43個病區住院患者輸液順序調控全覆蓋,然後再由藥師審核,提高了用藥安全性和有效性。
據悉,當天下午,上海長海醫院、陸軍特色醫學中心重慶大坪醫院、中科大附一院、安醫大一附院、黃山市人民醫院、六安市人民醫院等全國十家醫院的臨床藥師、審方藥師與該系統開展“人機大戰”,發現人工智能調控技術的應用能夠成功解決臨床輸液調控的難題,在確保用藥安全的基礎上,最大限度提高治療效果,降低藥物對人體產生的不利影響。
(費秦茹 蘇潔 合肥晚報 ZAKER合肥記者 唐萌/文 鄭成功/圖)
閱讀更多 安青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