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段祺瑞?

鬼神童子ZENKI


近代合肥,政圈出了兩個名人大佬。一位是大清相國李鴻章,另一位則是北洋軍閥頭腦段祺瑞。

段祺瑞,北洋二號人物,號稱北洋之虎,是皖系頭目。他生前曾多次組閣,即便是在北洋那幫人中,都算少有的鐵腕人物。我們過去的歷史評價,是逢北洋軍閥必反的。段祺瑞作為此中大佬,自然不能倖免。不然,我們都不好給人民欽定的正面大佬如孫中山、魯迅等人一個合理的交代吶!

所以,他長期是作為反面人物、逆流丑角受到批判,遭到嘲諷的。可但凡大腦不太直線的朋友,估計都會想一想:實情真的如此絕對嗎?


可以說,他這樣一個人,曾經堂堂首腦人物,若說完全一無可取,肯定才是不可取的極端言論。

我們當知道,諸如推動中國參與一戰,爭取國際主動權;力主收回關稅的自主權,盡力收回租界,不懼強權限制西方帝國的治外法權等等,都是段祺瑞在做的事。近代史家也已經基本有共識,他作為國家元首時,部分路徑還是比較好的,咱們不能全盤否定他做出的貢獻。

在我看來,他最大的問題,可能是貪權,為此可以不擇手段,不惜炮彈四射,讓百姓淪為炮灰。比如,跟著袁世凱為虎作倀;比如,直皖大戰,同室操戈,流毒百姓;比如“府院之爭”,搞得國事日非,雞飛狗跳;

比如,組織御用國會,作為自各的政治工具,為一己之私破壞國家民主體制;比如,從《閻錫山日記》日記看,他下臺後依然熱衷於權力爭奪,為再度出山,曾經也想過利用日本人再搞政治投機,準備組織“華北自治”漢奸政府,他是在眾人勸服下才懸崖勒馬的。

所以,現在人矯枉過正,總希望重新抬出段祺瑞,加以喬裝打扮,打造成道德楷模一般的聖賢人物,也是不對的。強盜偶爾也會見義勇為,但不能說他過去那些齷齪事都可以抵消掉。

(圖:馮玉祥,張作霖,段祺瑞,1924年天津會議後合影)

北洋軍閥,確實是為了權力搞得民不聊生,手上沾滿了無辜人的鮮血,“翻案”還沒有資格。當總體認定他們為倒行逆施、禍國殃民的組織,我意並沒有多大問題。


只是說,得公平的講,民國時的好多軍閥,確實不像我們後來渲染的那樣壞。

最典型是如吳佩孚與段祺瑞。他們作為官員的人品,作為中國人的民族大節,還是靠得住的,大體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

他們都是當了數十年大官的領袖級人物,可是兩袖清風;在民族大義上也沒問題,經得起誘惑和打擊。北洋軍閥一堆粗人,吳段二人,委實算得上當中優秀楷模。尤其是段祺瑞,官作的更大,政務搞得更多,面目更加複雜,也就有更多的事蹟可說。

北洋三傑中,馮國璋家境好,是科舉考試出來的,而段祺瑞則徹底是底層起家的。他自小也受過點儒學教育,15歲那年家裡突遭劫難,分崩離析。他只好揣著極少的錢,獨自離家,徒步跋涉2000裡找到堂兄,參軍入伍,並以軍功逐步升遷。亂世出梟雄,他是真有才幹的。

他論私德,也有值得後世稱讚處。他當官時,作風算很正派,號稱“六不沾總理”。說是為官期間,是位清官,生活作風很清教徒式,“不煙、不酒、不賭、不嫖、不貪、不佔; 他的外孫女後來寫文章,說他“不吃空缺,不收禮,除了好家風,什麼也沒留下”。

他也有特別人情味的一面。比如,他叔祖曾是同鄉李鴻章部屬,段祺瑞年老都不忘李家恩情,一直很熱心幫助李家後人,也曾費盡心思為李鴻章的長孫擺脫牢獄之災,完全是無利可圖的知恩圖報。袁世凱女婿薛觀瀾,說段祺瑞其人,是“對文人,尚有禮貌,對武將,不假辭色,不修邊幅,不貪財貨,耿介拔俗”,評價是相當高的。

而他的一生功業,又是四個字可以打點:“三造共和”,即通電逼迫清帝溥儀退位,讓民國順理成章得立;討伐張勳辮子軍復辟,共和再造;不惜和老上司袁世凱翻臉,陰奉陽違抵制他稱帝。


可以說,老段這人,剛愎自用,貪權如命,但人品大體靠得住,最後的出處經得起歷史考驗。

當了數十年大官,兩袖清風;在大節上也沒問題。北洋軍閥一堆粗人,他和吳佩孚,委實算得上當中優秀楷模。只是說,關於他的故事,有兩則軼事,一直是被我們掛在嘴邊的,確實值得辨析一番:

1,傳聞中,在1926年3月18日的三一八慘案發生後,他曾當眾長跪不起,並誓言終身食素以贖罪,一直真假難辨。我們所知道是,這件事比較早的出處,是2009年第5期《炎黃春秋》刊發的段祺瑞外孫女張乃惠女士的訪談,真的是否有此事,確實沒有定論。

2,都說段祺瑞的民族氣節始終如一,1930年,日本人雖極力拉攏他下水當漢奸,他從來不為所動,嚴詞拒絕云云。從現有史料看,也不大符合實情。

最重要的證據來自於《閻錫山日記》(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的記錄:1930年“九一八”事變前後,段祺瑞在天津時,頻頻會晤日本關東軍土肥原賢二,企圖在東三省與華北傀儡政府中謀得執政大權。

直到1932年,下野多年,已67歲高齡的段祺瑞,還並不死心做寓公,為爭權奪利,不惜挑唆閻錫山發動國內戰爭,而且明確要借重日本人的勢力重新上臺。是1933年1月18日,國內各團體聯合通電,忠告他勿受日人利用,且蔣介石以門生身份寫親筆函委派親信到天津苦勸,段才懸崖勒馬,保全晚節的。

(圖:晚年段祺瑞——1933年1月22日,69歲的乘火車抵達南京,免為漢奸,蔣介石執弟子禮迎接)

稱頌段祺瑞的朋友,這些內情不可不知。我們始終要明白,這個人確實操守可以,大節也都沒有出錯,但是他的權力慾,確實是至死不忘的。這個人,是很複雜的,徹底否定不對,可魯迅當年肯定也沒有罵錯他。


劉愚愚


我認為,段祺瑞一生是維護共和的,反對君憲制。當袁世凱謀求洪憲皇帝時。他是力主反對的。我們要知道,段祺瑞是袁世凱一手栽培起來的。成為北洋軍三巨頭之一。段祺瑞除了李鴻率有提拔之恩外 .其次就是袁世凱了。當府院之爭時。段祺瑞與黎元洪雙方請張勳出面調解,而張勳卻帶兵請溥儀復宣統皇帝位。大拉歷史倒車。段祺瑞劍指張勳,不到十天功夫。把皇帝趕下臺。張勳逃離北京。這對推動中國歷史前進是有功勞的。當時他力主武力統一中國。平心而論,對中國群雄肆起,軍閥混戰。改變中國混亂政局,也無可厚非。晚年,不被日本舊友利用,去充當漢奸,賣國求榮,這也是國人值得稱道的。個人生活儉樸,克己共和,他的人品,也是稱得上厚道人。舉一例。小妾他嫁,他以孃家身份操辦。一般人難做的到。官至國家總理,離開政治舞臺後,居無定所。還是蔣介石念他愛國,讓他定居上海。他的心腹愛將徐樹錚處事粗暴,居然把陸建章槍殺了。陸建章外甥女婿馮玉祥為報仇,把徐樹錚槍殺在蚌埠車站。段祺瑞也沒有過份為難馮玉祥,因為是徐樹錚有錯在先,段祺瑞辦事頗為公正。當然這是我個人見解,有不同意見者,歡迎提出對我的批評意見。


張哥說歷史


段祺瑞是民國初年皖系軍閥的首領,他曾經留下了“三造共和”的美譽,也因為“三一八慘案”而被世人唾罵。


對於段祺瑞的評價,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是他的歷史功績,另一方面則是他犯下的錯誤。段祺瑞最大的功績是“三造共和”,雖然很多人指出“三造共和”並不是出於段祺瑞的本意,只是段祺瑞為了實現個人利益,而產生的附帶影響。


但是不管段祺瑞是真心為國,還是段祺瑞無心插柳,“三造共和”都促進了民國時期社會的進步。

段祺瑞“一造共和”是在辛亥革命時期,武昌起義爆發後,清廷派遣馮國璋南下平叛,馮國璋打仗非常的賣力,在武漢附近大敗革命軍,攻佔了武漢兩鎮。


袁世凱命令馮國璋按兵不動,馮國璋卻向裕隆太后索要糧餉,想要跳過袁世凱直接平定叛亂。


袁世凱當機立斷,命令段祺瑞接替了馮國璋的職務,段祺瑞對於共和一直有所好感,在進軍的時候只是虛張聲勢,卻不真正賣命平叛。在袁世凱逼迫溥儀退位的時候,段祺瑞聯合四十多名將領上書,為辛亥革命的勝利立下了大功。

段祺瑞“二造共和”是在袁世凱稱帝時期,袁世凱稱帝之前,段祺瑞多次登門拜訪,想要勸阻袁世凱稱帝的愚蠢行為。袁世凱稱帝之後,段祺瑞又主動辭職,沒有同袁世凱同流合汙。


袁世凱去世後,段祺瑞推舉黎元洪做了總統,恢復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避免了南北分裂的局面出現。在段祺瑞掌權期間,段祺瑞派遣徐樹錚收復外蒙古,維護了國家的領土完整。

段祺瑞“三造共和”是在張勳復辟時期,段祺瑞和黎元洪爆發府院之爭後,張勳打著調停的名義帶領辮子軍北上,支持末代皇帝溥儀復辟。在張勳復辟的消息傳出後,段祺瑞在馬廠誓師,擊敗了張勳的辮子軍,又一次恢復了共和。


在“三造共和”後不久,段祺瑞被直係軍閥曹錕和吳佩孚擊敗,逐漸的淡出政壇。


侵華戰爭時期,日本人想要請段祺瑞出山,段祺瑞嚴辭拒絕了日本人的拉攏,並且偷偷地從天津南下上海,至死都沒有做漢奸。

段祺瑞主要的錯誤是西原借款和三一八慘案,西原借款是段祺瑞為了消滅盤踞在南方的護法軍勢力,向日本人進行的一次抵押貸款。


在西原貸款的條例中,段祺瑞給予了日本人一定的特權,並且將部分國有資產抵押給了日本,不過這些抵押都是形式抵押。三一八慘案發生在1926年,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描述的就是三一八慘案的情景。不過在三一八慘案發生的時候,段祺瑞並沒有在北洋政府內部,而且1926年北洋政府的控制者是張作霖,段祺瑞只是一個傀儡。

用梁啟超先生的話來評價,段祺瑞固然有一些短處,不過他能夠不顧個人利害,為國家盡職盡責,這種行為也的確值得欽佩。


而且段祺瑞為人簡樸清廉,不貪、不嫖、不賭、不喝、不佔、不抽。從他為了民族大義南下上海,寧願客死他鄉都不願為日本人做事的行為來看,即使段祺瑞有一定的缺點,他的人品還是應該值得肯定的。


歷史總探長


對於北洋三傑之一的“北洋之虎”段祺瑞,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並不陌生。不同於過去幾乎眾口一詞的“反動軍閥”的評價,如今對於段祺瑞的評價,變得愈發兩極分化。有的人依然視其為北洋反動軍閥,是禍國殃民的元兇,有的人這個開始將其瘋狂美化。

段祺瑞

例如三造共和、收復外蒙等等,都是在這一階段叫響的,段祺瑞儼然成為了亂世之中挽挽狂瀾於既倒的民族英雄。而其私德方面,更是大加讚譽,大名鼎鼎的“六不總理”,說的就是擔任中華民國國務總理的段祺瑞,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評價段祺瑞,他到底是禍國殃民的軍閥,還是亂世英雄呢?其實我認為這兩種評價都過於極端,段祺瑞沒有如今有些人美化的那麼完美,儼然潔白無瑕的民族英雄,當然,也不至於如許多人斷言的那樣不堪。

北洋之虎段祺瑞

段祺瑞的履歷十分清晰,他平民出身,少年時代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武備學堂,並得以留學德國。後來,段祺瑞受到了在天津小站練兵的袁世凱的賞識,而段祺瑞卓越的軍事能力,也讓他有了飛黃騰達的資本。

公元1904年,即清光緒30年時,段祺瑞已經擔任了北洋新軍第三鎮統制官,並獲得了北洋三傑的稱號。到清朝滅亡之際,段祺瑞更是擔任了第一軍統領兼湖廣總督的高位,成為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

清朝滅亡,民國成立後,袁世凱在稱帝失敗、迅速病亡之後,段祺瑞依仗其在北洋軍閥中深厚的根基,基本把持了北京政府,成為當時中國政府的實際統治者。

軍閥割據的北洋軍閥時代

中國曆朝歷代,幾乎所有亂世中崛起的英雄和梟雄們在擁有雄厚的實力之後,都毫不猶豫地將目標指向了統一全國。而把持中央政府的段祺瑞也不例外,他雄心勃勃地提出了武力統一全國的目標,決心成為中國真正的統治者。

必須要說,段祺瑞提出這個目標並沒有什麼不妥,清朝滅亡之後,中國就迅速陷入了軍閥分裂和混戰的局面,中國人民苦不堪言,中國殘存的一些工業技術正在戰爭之中迅速消亡。中國的國際地位更是一落千丈。當時,除了極少買辦官僚,絕大多數中國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因此,從無論從哪方面說,段祺瑞作為當時中國實力最強的一方領袖,完成統一全國的大業都是利國利民之舉。然而,正所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一個人有雄心和野心,並沒有什麼不好,但最怕的卻是沒有相匹配的實力。

段祺瑞

段祺瑞在北洋軍閥之中,能力毋庸置疑,勢力也出類拔萃,其領導的皖系軍閥更一度堪稱當時中國實力最強勁的勢力。但是,這已經是段祺瑞的極限,他的實力和能力不足以讓他跨入最關鍵的一步——武力統一全國。

段祺瑞只沉醉於自己實力強大的盟友和自己手握中央大權的快感之中。他從來沒有想過,皖系軍閥之外,無論是張作霖的奉系,還是吳佩孚的直系,實力都絲毫不弱於他,而即便是他領導的皖西內部,也是軍閥實力派林立。段祺瑞根本無法真正有效指揮這些實力派們。

袁世凱

他雖然跟著袁世凱混了幾十年,但卻沒有學到袁世凱的精髓——真正擁有完全屬於自己的嫡系部隊。因此,存在這個根本性缺陷的段祺瑞,雖然看似“鮮花著錦、烈火烹油”般的強盛,但是,實際上卻如建在沙灘上的城堡,直皖戰爭之後迅速崩潰。此後,勢力四分五裂、再沒有自己嫡系部隊的段祺瑞雖然並未因此放棄自己的政治野心,但卻從此大勢已去,再沒有左右中國政局的實力和可能。


鳶飛九天2018


這個並不難界定,所謂蓋棺定論。段祺瑞首先是個軍閥。然後才是北洋政府最高執政。他沒有當漢奸,不過是恪守了政治人物的最低底線。再者,北洋軍閥幾乎都沒有當漢奸的。我們也不能就僅僅去讚賞他。


段祺瑞,皖系軍閥(1865年—1936年),字芝泉,袁世凱北洋三傑之虎北洋之虎”。在1916年至1920年為北洋政府的實際掌權者。1924年至1926年為中華民國臨時執政。後背被馮玉祥政變趕下臺。晚年拒絕當漢奸。素有“六不總理”,之說。四度出任北洋政府四任總理,四任陸軍總長,一任參謀總長。是北洋政壇常青樹。不倒翁。

必須指出,段祺瑞沒有為民國作出貢獻與成績。於國於民無尺寸之功,實在是難以接受為何如此美化於他。段祺瑞沒有在三一八悼念大會上當眾長跪不起。 段祺瑞也沒有就此吃素而懺悔, 段祺瑞也不廉潔更不貧困。並非節儉。一套房子就價值四十萬銀元。他的一切“光輝“形象都是親屬和故舊的美化。為此不惜編下種種謊言。謠言的真正危害在於,即使當時被證偽,但數十年之後就是重要史料。



段祺瑞自稱燒不起煤,但他的家族卻是華北最大煤礦的股東,虛偽可見一斑。說段祺瑞賣國他至於。說他愛國更不至於。他和他同一時代的軍閥只愛自己。個人利益高於一切。梁啟超評價段祺瑞“其人短處固所不免,然不顧一身利害,為國家勇於負責,舉國中恐無人能比。


梁啟超的評價不可謂不高,梁啟超所對比的是和他同時代的軍閥,而不是全面比較。就個人操守,軍事能力,他確實要比其他軍閥強。但如果僅僅以此相比較,是否過於渺小?我們對於歷史人物評價是否過低?

有功有過,功過相抵。這是毛主席對他的評價。這個評價對於舊軍閥,也可以說是很高。但不能過分地拔高於他。如果用最簡練的語言來描述的話,就是,在大節無虧,總能正確把握時代方向,往往在歷史關鍵時刻扮演重要角色。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段祺瑞,人稱“段合肥”,是民國時期重要軍政人物,皖系軍閥首領,一生經歷諸多重大事件,要想對其有一個評價,可以從以下幾個數字來一窺端倪。

第一個數字是3,三造共🈴

一造,指的是武昌起義後,段祺瑞領銜幾十名在前線將領通電施壓,最終清帝退位,實現共和。二造,作為心腹大將,堅決反對袁世凱稱帝,最終袁在各方壓力下取消帝制。三造,張勳復辟,段祺瑞馬廠誓師,驅除張勳,恢復了共🈴。



第二個數字是4,四任總理四任陸軍總長

段祺瑞是中國第一任陸軍總長,後來又接連三次任此職。1916年袁世凱死後,段祺瑞任國務總理,實際操縱北京政府,一直到1920年,先後四次出任總理,這四年時間實際是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掌控北京政府,直到1920年直皖戰爭失敗,段祺瑞下野。



第三個數字是6,六不總理

段祺瑞在那個年代裡算是比較廉潔的人,有“六不”之說:不貪汙、不賣官、不嫖娼、不賭博、不抽大煙、不酗酒。他身居高位,送禮的人大有人在,他一概拒絕,也算是難能可貴。晚年一度要靠接濟度日。



第四個數字是10,十年在野保持氣節

1924年直係軍閥出身的大總統被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囚禁。隨後成立了中華民國臨時執政府,請出了在野的段祺瑞出任臨時政府執政。段祺瑞有兵有權時沒能做上大總統,現在沒了地盤和軍隊,反倒做上了國家元首。1926年三一八慘案爆發,執政府衛隊向請願學生開槍,打死打傷幾十人之多,被魯迅稱之為民國史上最黑暗的一天。雖然據說段祺瑞當時並不在場,但輿論矛頭自然還是指向他,馮玉祥趁機又把段祺瑞趕下臺。段祺瑞1926年下臺到1936年去世,整整十年沒有大的政治作為,基本是做寓公,日本妄圖侵略華北,想讓他出來做偽職,段祺瑞嚴詞拒絕了,保持了民族氣節。並在蔣介石的邀請下,南下上海。


磨史作鏡


第一,袁世凱之後最堪大任的人。袁世凱蹬腿之後,表面上繼承總統大位的是黎元洪,其實掌權的是段祺瑞,老黎不過是橡皮圖章,負責為段祺瑞的決策蓋章。袁世凱臨死,有幾位接班人可供考慮,但老袁實際上中意的是段祺瑞。第一個選擇是徐世昌,這人威望高,和袁世凱關係好,但有一個致命缺陷——和北洋那幫武人有隔膜;第二個是王士珍,這是個老好人,人緣特別好,而且辦事能力強,但很大的毛病是缺乏政治眼光;第三是馮國璋,這傢伙打仗是把好手,曾在武昌把革命軍打得節節敗退,但也缺乏政治頭腦。最合適的就是段祺瑞了:唯一有政治頭腦、政治眼光和政治手腕的接班候選人,軍事上曾留德2年,北洋軍校總校長出身,與北洋眾將關係不錯,而且大事不糊塗,度量也大。這樣的人,適合接班。

第二,大事明斷,私德不虧的人。段祺瑞在三件大事上站穩了立場:一是逼清帝退位,二是反對袁世凱稱帝,三是反對張勳復辟。對此,梁啟超很讚賞,連段祺瑞的對頭吳佩孚也表示欽佩:“天下無公,正未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奠國著奇功,大好河山歸再造;時局至此,皆誤在今日不和,明日不戰,憂民成痼疾,中流砥柱失元勳。”關於段祺瑞的私德,有個很著名的細節:“三一八”事件之後,身為總理的他到現場對著死者長跪不起,還決心以後不吃葷只吃素。這個可能有些“虛假宣傳”,但他“六不總理”的稱號卻非浪得虛名: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

第三,用人失策的人。段祺瑞繼承了袁世凱的理想——武力統一全國,但最後失敗了,他主要敗在一個人手裡——吳佩孚。當年,段祺瑞的部隊南征本來打得挺順利,尤其是吳佩孚所在的曹錕一路,已經拿下湖南,到了廣西門口。但這個時候,段祺瑞犯了一個大錯:任命張敬堯而不是吳佩孚為湖南督軍。段祺瑞三路大軍南下,張敬堯等2路打得一塌糊塗,要不是吳佩孚能打,湖南都拿不下來。吳佩孚功勞最大,正等著湖南督軍的任職命令呢,結果卻是人家張敬堯,他的任務只是繼續往南打。也就是說,他段祺瑞只讓吳佩孚幹活,好處都是張敬堯的,理由只有一條——張敬堯是段祺瑞的人。段祺瑞用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任人唯親!其實只要張敬堯能幹,吳佩孚也沒話說,但張敬堯偏偏是個“飯桶將軍”,這回吳佩孚就不幹了。他不僅不聽段祺瑞的話往南打,最後乾脆和段祺瑞翻臉,直接撕逼,把段祺瑞的皖系趕下臺!

可以說,段祺瑞是被吳佩孚毀掉的。一個總理毀在一個師長手裡,老段用人之失敗,可見一斑。


腦洞大開的歷史


民國時期,“北洋三傑”之一“北洋之虎”段祺瑞,是皖系軍閥的老大。

他曾三次擔任國務總理,擁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但一生信仰“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贏得 “六不總理”的美稱。

不僅如此,他還有一段奇聞:拱手將自己貌美如花的姨太太像嫁女兒般送給了情敵。

段祺瑞有兩房太太和五房姨太太,四姨太是買來的窮人家的女兒,不僅有花容月貌之色,還知書達理,段祺瑞甚是喜愛。但得知四姨太早已心有所屬,便忍痛割愛,促使有情人終成眷屬。

將軍真心出嫁太太的事,歷史上少有耳聞,段是為有情之人也!

拋開這些“風花雪月”的逸事,段祺瑞一生功過,其實難以評斷。他一生最引人注目的功績,乃是三造共和。宣統遜位,他有功勞;袁世凱稱帝時,他毅然決然地反對;張勳復辟,他領導軍隊挫敗之;但作為一名舊軍閥,他又不可避免地有著侷限性。他為了與其他軍閥爭權奪利,放縱張勳入京。

再比如,操縱安福國會,以軍餉和賣國借款收買國會會員,將直系總統馮國璋趕下臺,選舉徐世昌為總統。實際上,這個舉動最終的目的,就是讓段祺瑞掌握中央政府的實權。

權力的鬥爭往往很殘酷。因此,引發了直皖戰爭。一個政治鬥爭發展成戰爭,黎民百姓深受其害。此是過。府院之爭也幾乎讓辛亥革命的成果,讓民國名存實亡。但為官時,不置私產不貪腐受賄,918後拒絕與日本人合作,也可見其人風骨。段祺瑞一生經歷傳奇,功過難以評說。


蔡駿


如果問北洋軍閥中誰的實力最強,無疑是段祺瑞。跟著袁世凱混的段祺瑞,歷任陸軍總長,內閣總理,手握重兵和實權,都是其他軍閥首領所不能比的。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段祺瑞的地盤控制著北京,當時中國的首都也是在北京,因此段祺瑞頗有一種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感覺。

段祺瑞真的是一個傳奇人物,不僅僅被稱作北洋軍閥的“北洋之虎”,還是皖系軍閥的領軍人物。擔任過4次總理,4次陸軍總長,一任參謀總長,一任國家元首,還是中國現代化軍隊的第一任陸軍總長和炮兵司令,還擔任過中國第一所現代化軍校,保定軍校的總辦。

像蔣介石,白崇禧,葉挺,薛嶽,傅作義等等等都是從保定軍校裡畢業出來的,僅憑這一點就能看出段祺瑞是有多麼的厲害。

而且在那個混戰的年代,段祺瑞還能做到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被稱之為“六不總理”,真的是十分難得,很多人都做不到像他那樣。

而且段祺瑞還有一個稱號,名為“三造共和”。因為他逼迫溥儀退位,抵制袁世凱稱帝,討伐張勳復辟,這每一件事,都是大事中的大事。

而在1917年的時候,段祺瑞又做了一件大事,就是找日本借錢。

當時的段祺瑞推行“武力統一”,還想著要鎮壓孫中山的護法運動,因此他就需要更多的軍隊更多的武器。但這些都是要錢的,而段祺瑞偏偏沒錢,於是他就找到了日本。

而日本呢,當時正處於一種暴發戶的存在,因為剛剛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從同盟國那邊瓜分了大量好處,正處於有錢沒處花的狀態,此時有人找他借錢讓他賺利息,日本高興都來不及。

於是乎,從1917年開始,段祺瑞以中國的鐵路,森林,礦產,電信,銀行等權益做為抵押,前前後後共向日本借了5億日元。

有了這筆錢,段祺瑞別提有多高興了。當時的段祺瑞政府可以說是瀕臨破產,日本的這5億日元簡直可以說是雪中送炭。要知道那時候的日元是很值錢的,不像現在這麼水。

按照匯率,當時的5億日元相當於2.5億美元,1973年的時候,日本的GDP也就70億美元,由此就能看出這筆錢有多麼的巨大。

當時的日本是很開心的,因為借錢給段祺瑞,第一可以收利息,第二還有中國那麼多的權益當抵押,可以說是沒有風險的。

但日本不知道的是,段祺瑞根本就不打算還這一筆錢。

段祺瑞用了一年的時間找日本借了5億日元,可是等日本讓段祺瑞還錢的時候,段祺瑞卻是兩眼一瞪,壓根就不認這筆賬,愣是從來沒有找日本借過錢的態度。

這可把日本無語的,但是轉念一想,段祺瑞不是把很多東西的權益抵押給他了嗎?但是別忘了,這些東西都在中國,都在中國軍隊的額控制範圍下,日本如果真的想要,除非就得發動戰爭。

再等到後來段祺瑞下臺,其他軍閥控制政權,段祺瑞就說,想要錢就去找其他軍閥的人拿。

可其他軍閥的人卻說,錢是段祺瑞借的,找他們幹嘛?反正就是兩邊都不認賬,這可把日本給氣的,但就是沒有辦法。

再等到1927年,國民政府推翻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更是宣佈“所借外債概不償還”,這下子日本就更不可能拿到錢了,除非日本那時候就想發動戰爭。

等到1929年,日本爆發經濟危機,一夜之間就回到解放前,日本想拿錢出來拯救經濟,都沒錢。就連拿錢借給段祺瑞的西原龜三,都不得不切腹自殺。

但對於這個,段祺瑞他才懶得管。不過令人唏噓的是,段祺瑞雖然坑了日本5億日元,但晚年的時候卻生活窘迫,以至於段祺瑞不得不親自主持家務,來減少開支。

後來蔣介石知道段祺瑞的情況,還讓人鬆了2萬元過去,等到1933年,國民政府更是每個月撥款給段祺瑞,雖然不富裕,但生活還是夠的。

可是想想段祺瑞一生輝煌,晚年卻連棟房產都沒有,還要依靠他人接濟才能生活,真的是令人唏噓。


狼群講歷史


“其人(段祺瑞)短處固所不免,然不顧一身利害,為國家勇於負責,舉國中恐無人能比。”

這話是思想、政治家梁啟超形容段祺瑞的話,從這段話可以看出梁啟超等人對段祺瑞的評價之高。但真實的段祺瑞遠比梁啟超所說的“有短處、愛國”,更豐富。

段祺瑞雖是軍閥頭子,卻同時又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佛教徒。一個人的宗教信仰能對其行為構成影響,段祺瑞一生的所作所為也都受到他所信仰的佛教影響。作為“北洋三傑”之一的段祺瑞,在軍事才華之外,最大的特點是吃素、清正廉潔、愛國。

在具體剖析人物前,我們來看一下段祺瑞的個人簡畫像:

姓名:段祺瑞(外號:六不總理)

出生時間:1865年。

愛好:除了愛國,什麼都不愛。

性格:勇於任事、冷靜謙遜。

相貌:身材偏瘦、長相還行。

智商、情商:都高。

必殺技:他不喜歡殺人,無必殺技。

缺點:太倔了,生氣的時候鼻子會被氣歪。

座右銘:個人進退得失是小,國家安危是大。

死亡原因:吃西瓜導致鬧肚子,身體缺乏營養,又拒絕吃肉,因而致死。

信佛,是段祺瑞最大的特點,他對佛教的信仰程度,達到了令常人難以想象的地步。也正因此,一度自詡為菩薩轉世的段祺瑞,還一度被批為“封建迷信”。

佛教徒通常都吃齋唸佛,段祺瑞也不例外。他的吃素,可不像普通俗家弟子那般意思意思就好,他的吃素,甚至比寺院的僧人還要嚴苛。

有一段時間,段祺瑞的身體不是很好,家裡人很擔心他的營養跟不上,於是他們建議他吃點雞蛋。但段祺瑞怎麼也不肯,最後還是家裡的僕人說:沒有公雞下的蛋是敷不出小雞的,所以不算葷,是素蛋。這以後,段祺瑞才開始偶爾吃雞蛋。為了能吃上素蛋,段祺瑞在家裡養了幾隻母雞,為了保證雞蛋“素”,段祺瑞還禁止這些母雞跟公雞來往,說來,這些母雞也當真是委屈壞了。

吃素的段祺瑞在為官時期始終堅持六不原則,這六不分別是:不抽菸、不喝酒、不嫖妓、不賭博不貪財、不賣官。這六個“不”,段祺瑞一直堅守著。也正因此,曾四任總理,四任陸軍總長,一任參謀總長的段祺瑞,被尊稱為了“六不總理”。接下來重點說說段祺瑞六不中的一不:不貪財!

不貪財的段祺瑞,一生沒有不動產,這在民國初年的軍閥政客中是絕無僅有的,這無疑是今天很多人的榜樣啊!

不貪財的段祺瑞還破除了清朝以來大官門口“收紅包”的門規,他從不收禮,即使逢年過節,他也只象徵性地收不貴重的特產等禮物。

張作霖送給他東北特產江魚和黃羊,段祺瑞只收下兩條江魚,這已經是他收的禮物中最貴重的,足見段祺瑞清廉。一次 馮玉祥送給段祺瑞一個大南瓜,段祺瑞很中意,這次收下了。

為了讓自己始終保持清正廉潔,段祺瑞對身邊的親屬也管得分外嚴苛。很多人見段祺瑞這邊無處著手,就找他的身邊人下手,這歷來是很多行賄者的套路。但段祺瑞可堅決不吃這套。

有個老媽子託段祺瑞的老婆幫自己的親戚找差使,剛張口,段祺瑞鼻子就氣歪了,說:“好啊,你們想賣官怎麼著?你拿了人家多少錢?快說!”從此再也沒有人敢走段祺瑞的後門。

段祺瑞的第三個特點,就是梁啟超口中的愛國。段祺瑞一生忠於國家,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的落腳點都是從國家出發考慮。這點,在他與日本人對抗和三造共和上,有最集中的體現。

袁世凱與日本人簽署二十一條時,段祺瑞為了阻止袁世凱據理力爭。之後,也是他從日本人手裡借來了1.45億鉅款,可當日本人要求他還時,他擺出一副“我憑本事借的錢,為何要還”的架勢,最終讓日本人吃了一通啞巴虧。

當時,一直在探索救國路的段祺瑞深知,在當時的情況下,走向共和,才是實現救國的必經之路。於是,他上演了歷史上有名的“三造共和”。

於是,民國二年(1912年)1月26日,段祺瑞聯名握有重兵的46名將領,致電清廷內閣、軍諮府、陸軍部,一致要求"明降諭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體。民國四年(1915年),段祺瑞反對袁世凱稱帝,所以被迫卸去職務。民國六年(1917年)2月16日,段祺瑞力主加入協約國,黎元洪表示反對,因對德宣戰問題府院發生激烈衝突,段祺瑞主張宣戰,黎元洪不同意,爭執不下,段祺瑞去職。

可以肯定,段祺瑞一生的所為所為,確實正如梁啟超所言,從未從自身出發,而全是基於國家利益考慮,這點是難能可貴的。

1934年,段祺瑞因貪吃西瓜導致腹瀉繼而大病,在身體極度虛弱的情況下,家人勸他開葷,但他斷然拒絕說:“人可死,葷不可開”。

這以後不久,即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病逝,年72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