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侃历史
每个人的生死贫富,其实跟这个人一生所作出的事情,是有分不开的关系的。商鞅、张仪、范睢、吕不韦,这四位可以看成是帮助秦国从弱小走向壮大的四位丞相。那么为什么他们的结局并不好呢?<strong>
商鞅动了太多人的奶酪,当然必死无疑。
商鞅在秦国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是秦国大良造,掌握军政大权。秦孝公几乎把所有的权力都交给了商鞅,希望他能够通过改革,让秦国变得强大起来。
- 商鞅也的确是这么做的,他着手于改革,不怕得罪任何人,使得秦国的军力和经济实力逐渐壮大。不过他在改革的过程中,却得罪了这么一帮得罪不起的人。
- 这帮人就是秦国的贵族们,秦国的这些贵族自古以来都是享受贵族待遇。他们的子孙一出生就已经注定是要在秦国做官的了,所以这些贵族们一个个都心宽体胖,即使国家再弱小,只要他们的子孙能够做官,那就没什么问题。
- 这种思想跟现在很多弱小的君主制国家很相似,他们明知道君主制度是落后过时的制度,可是掌权者担心子孙丧失权力,所以宁可不进步,宁可整个国家落后,也不愿意选择改革。一旦改革,皇权一定会旁落,贵族们利益也一定会得不到保障。
商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对贵族的世袭制度下手了。没有军功的贵族后代,一律不可以继续担任官职,这是铁一样的纪律。
尽管秦孝公活着的时候,很多贵族对此都严重抗议,可是没有用啊。秦孝公对商鞅是非常信任的,什么都听他的。
此外商鞅还推行了严格的法制,不管谁犯罪都要受到惩罚,这又伤及到了贵族们的优越权。他们过去犯罪可能给点钱就了事了,但是商鞅上台以后,必须要惩治这些人。甚至连秦孝公的哥哥也未能幸免。
这两件事情触碰的蛋糕实在是太大了,这帮人自然是要找商鞅拼命的。所以秦孝公去世以后,失去保护伞的商鞅,立刻被五马分尸。
张仪没有建立强大的团队,一直都是单干。
张仪在秦国做丞相,是一件非常特别的事情。因为他不喜欢团队合作,毕竟个人能力太强悍,所以就算是团队合作也未必就有他个人行动效率高。
- 他的一张嘴皮子,简直能够把死人给说活过来,所以深受秦惠文王的赏识。张仪也不辱使命,常常独自出使各国,为秦国争取最大的利益。
- 尤其是那件著名的欺骗楚王事件,让张仪一度成为了千年老赖,但是他对秦国是忠心耿耿的。就算是去别国做丞相,那也是为了给秦国争取利益。
- 结果张仪却被秦惠文王给出卖了,被欺骗以后的楚王,声称愿意割让土地来换取张仪。秦惠文王居然眼红了,主动要把张仪送到楚国接受严刑拷打。
- 这个时候张仪主动要求去楚国,这才化解了这次的尴尬。其实张仪早就心寒了,自己为秦国如此努力,却始终敌不过几座城池。
但是没办法啊,他做事情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所有事情都是他一个人在思考,一个在做。没有一个强大的团队力量作为张仪的后盾,那秦国随时都可以舍弃张仪。
张仪的可替代性实在是太大了,这才是他真正没有好下场的原因。怪只能怪掌权者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绝不会顾及其他。
范睢为了一己私利,自作孽不可活。
范睢也是很有才华的秦国丞相,秦昭襄王时期,范睢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得到了秦昭襄王的认可,成为一统天下的大策。
可见范睢的能力是比较强大的,但是这个人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善于妒忌。当时他已经是丞相了,但是他妒忌白起在军中的功劳太大。
所以当白起在长平之战战胜,直奔邯郸而去的时候,范睢居然在秦昭襄王跟前说白起的坏话。
目的就是为了把白起从前线给调回来,从而使得白起失去灭亡赵国的天大功劳。
这件事对秦国的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如果范睢没有这么做的话,那么秦昭襄王一定可以灭亡赵国,说不定可以提前一统天下,毕竟有战神白起在。
可惜范睢为了个人的私利,把秦国的利益放在了脑后,这件事彻底触怒了秦昭襄王。
试想一下,秦昭襄王一旦灭了赵国,那天下就没有敌手了,他完全可以在这个时候称帝了。所以是范睢阻挡了他称帝,他当然要灭了范睢这家伙。
吕不韦好事多磨,最后把自己给搞死了。
吕不韦是这四个人里面最特别的一个,他最初是做买卖的出身,所以脑筋非常活络。但是他心里有野心啊,为了能够达成自己的政治目的,他不惜花费重金,帮助秦国公子异人回到秦国。
- 等到异人继承王位以后,吕不韦也水涨船高,成了秦国的丞相。这个时候的吕不韦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是坏就坏在他的梦想之上,据说他居然想要学习楚国的春申君,把自己已经怀孕的女人送给异人做媳妇儿,结果生了个儿子被立为了继承人。
- 就这么着秦始皇上台了,他极有可能是吕不韦的儿子。反正他老妈跟吕不韦前前后后都有不少瓜葛。尤其是嬴政年幼的岁月,吕不韦时常出入后宫赵姬的寝宫,两个人彻夜长眠的日子数不胜数。
- 这件事给了嬴政非常大的心理阴影,他不知道吕不韦可能是自己的生父,他只认为吕不韦侵犯了自己的母亲。
所以嬴政长大以后,依旧还想专权的吕不韦,自然是被嬴政不断打压。最终吕不韦居然打算要谋逆,结果被赐死也是很正常的了。
江湖小晓生
战国时代的名士为了理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只要国家需要他们会死不旋踵!秦国的崛起,有赖于全国君民的奉献:文臣不惜死,武将不贪生,秦军将士浴血沙场,秦国百姓勤耕农田。功成身退,弃国保身不是名士们的立身之道,因此商鞅以身殉秦!张仪是功成身退了,范睢犯国法当处死,当秦国没有杀他。吕不韦犯国法亦当处死,秦王政没有处死他,他自己畏罪自尽了。
商鞅变法强秦,得罪了老世族的利益,尽管秦国富强了,但是秦国的社会撕裂了,造成了新老阶级的严重对立。所谓新阶级就是农民,他们从奴隶变成平民,获得了土地,耕田出色有农爵,作战有功有军爵。所谓老阶级就是老世族、贵族,他们从世袭制变成了军功制,无功者不得继承祖上爵位。新老碰撞十分激烈,拥护商君的人多,想杀商君的同样多。
要弥合新老阶级,要分两步走,其一杀商鞅泄恨,其二将变法中的第一代老世族诛杀。消化老世族主要是将在变法中利益受到最大伤害的第一代杀掉,之后的世族在变法环境中成长起来,就不会反对变法。商鞅的血可以弥合新老阶级,让世族们无话可说,不得不适应变法后的环境。商鞅的死是秦国需要他死,所以他不得不死,并不是因为商鞅谋反了。
张仪在秦惠文王一朝受到重用,他是纵横家的著名士子。作为大秦第一丞相,张仪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也就是给秦国指出了破合纵的方法——连横!惠文王死后,秦武王痴迷于武力,他认为秦国军队无限强大,完全可以直接攻灭周王室,并取而代之,从而实现秦国王天下的理想。张仪的外交才能用不上了,所以他隐退了,并没有被秦国处死。秦武王洛阳举鼎后,才明白九鼎之重,不是灭一个周王室就可以实现的。
范睢犯法了,而且犯了很严重的法,虽然不是他亲自犯法,但是他推荐的人犯了国法,作为大秦丞相,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年范睢被魏国丞相魏齐羞辱,他被当众打得半死,仍到女厕里被尿淋。魏齐让郑安平将范睢尸体扔到山中喂野狗,结果郑安平救了范睢,还护送他入秦。范睢能入秦,全靠秦国使者王稽,秦国丞相魏冉在路上查六国士子,严禁六国名士入秦,王稽从中打掩护范睢才得以顺利入秦。
范睢当了大秦丞相后,重用他的恩人郑安平、王稽,尽管两人能力不行,但都身居高位。邯郸之战时,范睢推荐郑安平当将军,领五万人支援秦军,结果郑安平率军投降魏无忌的联军。王稽作为秦国河东郡郡守,在魏无忌大军来袭时,也叛国投敌。按照秦国法令,举荐了官员而被举荐的官员犯了罪,那么举荐人也同样按被举荐官员的罪名治罪。这样应侯范睢应判逮捕父、母、妻三族的罪刑。
秦昭襄王一生铁血执法,从没有放过一个犯法之人,包括他儿子蜀侯叛乱也被斩首了。但是秦昭襄王放过了范睢,严令任何人谈论郑安平降敌一事。王稽叛国被处死后,范睢觉得自己无脸呆在秦国,就举荐计然派名士蔡泽当丞相,自己回封地养老。范睢在封地后悔自己推荐郑安平、王稽,羞愤交加,不久病死了。
吕不韦是秦国四朝老臣,在秦昭襄王丧事、秦孝文王继位及丧事、秦庄襄王继位及丧事方面居功至伟。吕不韦主政期间还攻灭了周王室,打败了六国最后一次合纵,可以说功劳大大的有。吕不韦犯了什么法?他私通太后,还将大阴人嫪毐献给太后,导致了秦国王室蒙受了巨大耻辱,被天下列国所耻笑!在平定嫪毐的过程中,他还持观望态度,甚至因政见不同,有废除嬴政的行动。嬴政将其罢官,放回洛阳养老,吕不韦还聚集天下名士,诸侯公子议论秦国大政。最终嬴政给了他一封王书,令他迁到秦国腹地巴蜀养老,吕不韦愤而自尽。
大秦铁鹰剑士
简要言之:
商鞅得半世孝公支持变法,伤及旧有贵族势力,待孝公薨,惠文王即位,被疯狂反扑。
张仪得秦惠王支持拜相,因纵横术霸之,秦武王立,失宠而逃魏国。
范睢得秦昭王支持拜相,后失宠病故。
吕不韦得秦庄襄王支持拜相,后流放途中饮鸩自尽。
若是按奉献论,此四人不可沦为奉献,而是贡献,毕竟为其自身生前皆获得了无上之荣耀。若说为何没有好结局,其实也不必愤恨不平,此四人皆人中龙凤,哪个不是奇巧专营之士。所谓狡兔死走狗烹,下场又有何感慨。自古谋士多无甚好下场,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你让帝王怕了。用你时,你为师傅,不用你时,你就是砧板上的肉。
切莫感慨,历史是本读不尽的书,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见解,于每个人都有可以参考的,所以没有对错,只要能吸取有益的便可。
八级钳工
秦皇年迈,放任赵高乱国而已。
秦发源地甘肃,陕西不过是当年东出最先征服的地方。
周幽王被犬戎杀死后,丰镐(西安)被犬戎杀得片甲不留。
秦国发源地在甘肃天水,秦公墓在甘肃陇南礼县大堡子山。
秦攻破丰镐(西安),赶走犬戎,代替周幽王定都咸阳。
秦准确说是灭七国,还有当时杀死周幽王后,占据陕西西安(丰镐)的犬戎一国。
只不过当时占据陕西的并不是汉人,而是杀死周幽王这些汉人败类的游牧部落犬戎。
秦武公灭陕西的时候更快。
秦王仁厚,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秦王灭六国,靠的是割地,真正攻城的有几个?
人屠白起败坏秦王名声,被秦王直接赐死。
秦王嬴姓赵氏,秦王杀白起是为赵报仇;白起死后,秦王四十年未攻赵。
用户67724358697
“有功于前,不为损刑。有善于前,不为亏法”,这是每一个没有善终的秦国功臣悲剧根源。是否真的违法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君主是否认定他们违法,这是每一个秦国功臣无法逃避的陷阱。在秦国崛起及统一的过程中,商鞅、张仪、魏冉、范雎、吕不韦、李斯等大才名相,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甚至是关乎成败的决定性作用,说他们为秦国奉献了毕生的才华一点也不为过,若没有他们,纵然秦人再是英雄善战,也不能建立巍巍赫赫的大秦帝国。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些为秦国立下不世奇功的名相们,结局竟然都很凄凉,商鞅、范雎、吕不韦等连姓名也没保住,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商鞅
商鞅因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这对明主强臣将秦国由一个偏居西陲,被魏国打的几无立锥之地的穷弱小国,变成令诸侯色变,人人畏惧的虎狼之国。商鞅是秦法的缔造者,是秦国崛起的根源,也是秦国强大的保障。然而,秦孝公死后,商鞅的威望威胁到了秦惠文王的威严,这让他打压过的贵族看到了复仇与复辟的希望,所以仅用了一句“商君欲反”就击垮了商鞅。不管商鞅是否真的谋反,至少秦惠文王认定了他反,而秦法之中,对待反者就是要诛族车裂,“有功于前,补位损刑”,商鞅的功劳,不能减免他该受的惩罚。
二、张仪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张仪在惠施、公孙衍等人拉开合纵大幕之后登上历史的舞台,为秦国带来了连横之法。在纵横的大潮中,秦国能安然无恙,甚至能在缝隙之中攫取巨大利益,张仪功不可没。秦惠文王死后,张仪的结局相对于其他几位要温柔一些,纵然他与秦武王存在情感和政见上的裂痕,但终究是靠着自己的才能全身而退,相对优雅的退出秦国的政治舞台,回到魏国,虽不免凄凉,终究得以保全。
三、范雎
范雎入秦,为秦昭襄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大策,为秦国走向统一指明了方向,使秦国蚕食三晋、鲸吞楚国时没有了齐、燕的后顾之忧。另外,在范雎的谋划之下,秦昭襄王摆脱了以宣太后、魏冉、华阳君为首楚系外戚势力的控制,成为一个乾纲独断的君王。关于范雎的结局,《史记》之中说他辞官归隐,而《云梦秦简》中说他和王稽一起被杀,个人比较倾向于第二种。在秦法之中,举荐非人,当以其罪罪之,范雎举荐的郑安平、王稽所犯的都是死罪,所以它本身当难逃秦法制裁。
四、吕不韦
吕不韦号称“买国巨商”,在他“立国之主,获利无数”的梦想下,用金钱与指挥将一个与君位毫无关联的嬴子楚推上王位,立下拥立之功。除此之外,吕不韦还曾亲自率兵攻灭东周,夺取了赵国、汉国的大片土地,为秦国设立了三川郡、太原郡、东郡等,为秦始皇的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秦王嬴政长大,吕不韦变成了他亲政的障碍。终于,在嬴政平定嫪毐之乱后,夺取牵扯其中的吕不韦的权力将其迁往洛阳,随后又将其迁往巴蜀。吕不韦不堪其辱,饮鸩自杀。
有意思的是,自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文臣之首也就是相国或者丞相,都没有比较完美的结局,而武将的结局都相对较好,当然白起除外。同样的,以客卿身份入秦的六国名士,在秦国为相的结局都不太好,但秦国宗室之中的丞相结局一般不错。战国之世,丞相开府理事,权柄极大,若不能得到国君的支持与信任,自然会面临极大的危险。“有功于前,不为损刑。有善于前,不为亏法”,在严苛的秦法面前,一旦被君主认为有罪,无论之前做过多大的贡献,下场难免凄惨。
历史花布雨
其实不仅是秦国,中国历朝历代的君主都容不下功勋卓著的功臣。秦国历代的君主确实杀了不少的功臣,但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却没有诛杀功臣。功臣功高盖主,严重影响了君主的权威,为了自己的统治,秦国的君主诛杀了很多的大臣,我们就来具体看看。
秦昭襄王时期的大将白起,担任秦国大将30多年。帮助秦国打败了楚国,攻陷了楚国首都郢城,后来又在与赵国的长平之战中,打败了赵国,坑杀了40多万赵军。因为白起的功绩,他被封为武安侯,可后来因为功高盖主,得罪了秦昭襄王的舅舅,被赐死于杜邮。秦始皇的大将王翦,率领大军攻克赵国,统一了三晋。随后又带领60万大病,灭了楚国,实乃嬴政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可王翦为了避免和白起落得一样的后果,无论秦始皇怎么挽留,都坚持告老还乡,不问政事,才落得一个好结果。
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带领秦国走向了富强,却因为变法触及了国内贵族的利益,最终被车裂而亡。吕不韦是秦始皇父亲从赵国回到秦国的最大功臣,嬴政继位以后,吕不韦被封为丞相,权倾天下。可后来吕不韦却因为秦国内乱受到牵连,不仅被罢官,还在流亡途中饮酒自尽。
其实,总的来说,秦国并没有怎么杀功臣,很多官员和大将最终都得到了善终。相比于朱元璋和刘备,在对待功臣这一方面,秦始皇可谓是相当仁慈。
时针
这些人都是外来者。秦国看中的是他们的利用价值,一旦没有利用价值了,很容易就会想到过河拆桥。
这些人根基浅薄。她们能够得到重用主要是得到了君王的赏识,并没有得到秦国世族大家的信任,所以一旦君王更换,一朝天子一朝臣,就大祸临头啦!
这些人性格张扬。有才者自古都有傲气,这些才华横溢的人无一例外,性格都很张扬,容易遭到秦国世族大家的嫉恨,遭到报复。
这些人都是改革者。改革就会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这些人主导改革,自然就会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锦沐
秦朝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西陲弱国,秦国没有高贵的先祖、没有富庶的土地、没有安定的环境,但能跻身前列,在战国后期成为“虎狼之国”,其余山东六国皆不敢小觑,依靠的不仅是秦国国君的励精图治,还有贤臣良将的忠心陪伴,而为秦国奉献了毕生才华的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为什么没有一个好结局?
秦国国君礼贤下士,从秦孝公到秦始皇,每一任都得到一位当世之才的相国辅佐。例如商鞅在秦国的变法,让秦国的实力大大提升,为以后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张仪两为秦相,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游说诸国横强而瓦解了六国合纵攻秦;范雎帮助秦昭王加强王权、剪除四贵,并且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以图东出;吕不韦在秦国任相,稳定了主少国疑的情势。这几人为秦国的强大功不可没,但是他们的下场却不是那么尽人意:商鞅惨遭车裂、张仪被逼走、范雎抑郁而终。他们都将自己毕生的才华全部贡献给了秦国,他们虽然都不是秦国人,但为了秦国呕心沥血,结果最后却落到了如此结局。难道真的是秦国刻薄寡恩吗?
一、孝公既没,大秦只知商君而不知新主。
秦国自立国以来,国势起起伏伏,而秦孝公时期可以说是秦国最重要的转折点。那时秦国衰弱,被邻居魏国欺负,不仅被占据了老祖宗拼命换来的河西之地,还时常遭受侵扰,其余山东诸国像对待夷狄一样对待秦国,秦孝公继位后以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为己任,广施恩德、救济孤寡、招募战士、明确论功行赏的法令,并在国内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说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商鞅正是应了这份求贤令而来,提到“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其变法之策与孝公不谋而合,这对君臣也成了“最铁”搭档。在孝公的全力支持下,商鞅重修法律,“徙木立信”,为秦国变强可谓是真的竭智尽力。但可惜的是,新君秦惠文王登台后,没有念及商鞅的功绩,而是直接以谋反的罪名将其处死,可怜商鞅最后的下场却是车裂分尸,株连全家。
二、张仪为横,反复无常而为武王所惮。
惠文王既立,继承孝公遗志,慧眼识珠、任贤用能、甄拔人才,不仅重用自己的母族兄弟,也重用大量外籍能臣,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张仪了。秦惠文王重用张仪连横破合纵,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亮点。对张仪,嬴驷求之,试之,任之,信之,在秦与到列国间复杂的邦交斗争中,多次逆转危势,击溃五国灭秦之兵,继孝公用商鞅之后谱写了又一页君臣合璧华彩篇章。<strong>
同样,张仪游说六国,以横强破合纵,在返回途中,还没走到都城咸阳,秦惠文王就去世了,秦武王即位。武王重武好战,有问鼎中原之志,于是不喜“只逞口舌之力”的张仪,在武王继承王位后,许多大臣进言:“张仪不讲信用,反复无定,出卖国家,以谋图国君的恩宠。秦国一定要再任用他,恐怕被天下人耻笑。”不过张仪也早早想好“退身之策”,离秦使魏,下场要比商鞅好得多。
三、应侯睚眦必报,可惜盛衰无常。
应侯范雎,助秦昭襄王扫除四贵、加强皇权,进献远交近攻之策:“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缪乎?”秦昭襄王评价:“昔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范君亦寡人之叔父也。”得到君王的支持,范雎也是如鱼得水,剪除四贵加强王权、献言献策破解合纵,成为秦国的丞相登上了权力的巅峰。
范雎虽然不是一个小人,不过也不是一位君子,他睚眦必报,得势后百般打压曾经欺辱过自己的人,甚至连一些功臣都不放过;但他有秉承“受人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凡是给过他一顿饭吃的小恩小惠他是必定报答的,而瞪过他一眼的小怨小仇他也是必定报复的。也正是这样的待人处事害了他,因妒忌武安君白起而向秦昭王进言杀了他,推举的郑安平、王稽也都犯下大错,他也越来越惶恐,最后辞去相位,抑郁而终。
四、吕不韦“奇货可居”,可不懂君主之心
吕不韦靠着“投机倒把”起家,家缠万贯,投资秦异人可以说是其一生最聪明的决定。在秦庄襄王死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吕不韦的口才可以说是极好的,每次他都正中游说对象的下怀,都能够使对方欣然接受。然而其难逃商人本质,贪恋权位,帮助太后与下人私通暴露后,还不懂得低调而被秦王嬴政忌惮,最后服毒自尽也是咎由自取。
几位秦国的相国,都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早年都不受重用,但都能得到秦国在位的国君的支持,对于他们而言,秦国就是自己第二个母国,自然全力辅佐之,甚至身败名裂也在所不惜。秦惠文王杀商鞅,但商鞅的变法并没有被废除,可以说商鞅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张仪离秦,献上最后一策,既是保命,何尝不念及旧情?范雎虽睚眦必报,但对王上可谓尽心尽责;吕不韦虽然“重利”,但他对秦国的稳定有着不可否认的功绩,只可惜世事难料,虽然都没有安享晚年,但秦国也无愧四人。
邓海春
在当初几国的布局之中,秦国算是边陲小国,在众多国家中根本不起眼。可是没有想到,这个国家最后却能如此强大的崛起,灭掉了其他六国,成为了天下之主。秦国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并不是嬴政他一人努力后的结果,而是有无数为秦国献尽了毕生才华的人物。商鞅、吕不韦、范睢、张仪这些人在其中的表现就最为突出。可是,秦国的这些大功臣,最后却没有获得一个好的结局。为什么会这样呢?
先说商鞅,有名的商鞅变法,大家都有所耳闻,就是这个人大力推广的。也因为推广的这个变法,才使得秦国实力不断的提升,最后有了一统天下的力量。可是他后来死的非常的惨,是遭受了车裂之刑而亡的,这是历史上有名的酷刑之一,也是我们常常说的五马分尸。他会死是因为他最忠心于前任君主,这就让新君主不满,所以秦惠文王一上位,就直接以谋反的罪名将他处死,并且祸连全家。 接着来说吕不韦,他曾经担任秦国的宰相,政治方面做的还是很突出,在帝王还年少的情况下,稳定下了国家局势。但这个人特别爱权,而且和嬴政的母亲还有着私情,所以不管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私人情感来看,嬴政都不可能留下他,他最后是服毒而死。
范睢他曾经辅佐秦昭王巩固皇权,清除妨碍他的贵族皇亲,还提出了不少建议性的策略,故而能力方面,他也是相当强。可他这个人太直,属于有仇必报,有恩也必还的人。这样的人很容易得罪小人,所以后来有人向秦昭王进了谗言,希望能除掉他,而他一看到自己身边的人都因为犯错而被害。所以他觉得待在皇帝的身边不安全,最后选择辞去相位。但他虽然是主动辞官,但还是心有不甘,最后郁郁而终。
最后这一位张仪,曾任职两朝秦相,口才那是相当厉害,多次担任出游诸国的交际官。就是因为他的口才好,最后才解了秦国被六国围攻的问题。但是这么一个有才华的人,最后却辅佐了一个喜好战斗的秦武王。好武的人,通常都是一根筋,不喜欢那种有口才的人才,故而他对张仪这人是没有存什么好感。再加上朝中有大臣多次向他进言,说张仪这种人很反复,而且又游走于多国之间,所以根本不值得信任。还好张仪聪明,早就想好了退路,他选择退隐,这才保了一条命,他这也算是四个人中结局最好的了。
合肥历史
商鞅的死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呢,商鞅变法的核心就是废分封,开郡县。然而秦国变法大成之后,商於之地被封为商鞅的封地,这明显有悖于秦法。面对胸怀大志的秦惠文王商鞅必须得死。
张仪在秦惠王时期凭三寸不烂之舌合纵连横斗诸侯,为秦国东出立下汗马功劳。然而秦武王继位后,秦国经过孝公,惠文王两代治理国力已经很强大了,此时秦武王认为列国伐交只凭秦剑,张仪伐交呈口舌之利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秦国了,所以张仪黯然落幕也是必然的。
范睢帮助秦昭王推倒“三贵”,让秦昭王真正掌权,后期又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打垮了六国,深得秦王信任。然而自“长平之战”之后白起的威望已经对秦昭王产生威胁,此时的六国已经无法再和秦国抗衡了,所以秦王的焦点从国外转移到国内。不管是范睢还是白起一个是自己对内维护统治的工具,一个是对外扩张的工具,此时打压白起才是秦昭的当务之急,范睢自然是秦王打压白起的马前卒。对于秦军在“邯郸保卫战”中惨败,秦昭王把一切责任都怪罪到白起身上,白起一死岂容范睢一家独大。所以范睢的落幕也是必然的。
吕不韦本来就是奇货可居的一个商人,带着不纯的目的来到秦国,更兼他和始皇帝生母赵姬说不清的关系,始皇帝为了证明自己纯正的秦人血统必须铲除吕不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