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提問官——不死太
“地痞無賴”翻身把家當,振臂一呼將士謀臣千千萬。到底是“流氓”有魅力,還是將士謀臣忘記滴眼藥水?
自然都不是!
劉邦能駕馭很多比自己厲害的人,用我們現代人的觀點來說,劉邦這叫有“領導力”,字面意思,所謂領導力就是可以領導人。在多數普通人的印象中,領導都是些啥都懂一些,又懂得不深,但很會挑刺的存在。其實不然,領導的專長在於識人用人,用我們現在的話說是“管理專業”。
要做號召群雄的“領導者”,劉邦自己不是不學無術的“流氓”,而是有謀略的領導者。
一、知人善任,部下各司其職
劉邦不過是中陽裡一戶農家的兒子,不事農作,還喜好戲耍周圍人。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出身,故而劉邦更有容人之量。不妨以己度人,做個選擇題。項羽與劉邦各開一家公司,同時向你發出了offer,你會選擇哪家?有如張良般有遠見的直接選擇劉邦,有如韓信般渴望到強盛公司發展選擇項羽的,可惜進了項羽的門你才發現,沒有完善的晉升機制也就罷了,老闆還是個任人唯親剛愎自用的大哥大。縱然胸有奇貨,也只能轉掉車頭去劉邦那瞅瞅。
劉邦則是與項羽完全不同的管理方案。
你行!你想幹!那就給你機會,最典型的例子,劉邦需要選擇一位大將軍統率三軍,心裡惆悵 的不行,跟著自己的兄弟手心手背都是肉,給誰都不合適,再者劉邦也清楚自己這些兄弟沒有多少軍事才能。於是就敢用蕭何推薦的韓信。
一方面是相信蕭何,另一方面也是劉邦有識人之能。
二、懂得取捨,洞察人性
劉邦捨得給官職,從後頭“創業”成功,一群人按勞分配。劉邦心中再不樂意設立異姓諸侯,也給了。且對蕭何、曹參、樊噲這些這跟自己打江山的老功臣也是仁義之至。彼時“漢王 ”起義,打得也是仁義的旗號。
劉邦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光從這一點上來說,他在籠絡人心方面就比項羽強。
還有一出經典案例,“鴻門宴”前的安排。
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史記》
劉邦在得知了張良與項伯的關係後,在超短的時間內就抓住了項伯的心思,主動與項伯結為親家,後在鴻門宴上項伯以一己之力救下了劉邦。劉邦對人性的洞察,對部下的管理,無一不透露著自己雖然能力不足,但你們跟著我有肉吃這一理念。
這樣的領導者誰又能抗拒?
三、性情豁達,不失威嚴
劉邦若是隻有仁義,為籠絡人心嘔心瀝血而不會有後來的成就。劉邦不是軟柿子,他待部下的好,是來自上位者的關懷,讓部下心懷感恩,卻不會心生取代之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劉邦的性格決定了在那個群雄並起的亂世他能崛起。
仍舊是一個典型的事例。
呂公剛到沛縣定居,因與縣令是故交,故門前總有人拜訪,劉邦當時還是別人口中“不學無術的無賴”也去了!還謊報了極高的拜賀禮金。有人向呂公戳破真相,呂公卻不以為然,認為劉邦非比尋常,面相也不是普通人。後果真器重劉邦,將自己的長女呂雉嫁給了劉邦,劉邦也確實如呂公期盼的那樣,非比尋常,成為了漢朝的開國皇帝。
劉邦區區亭長,卻能憑藉自身的氣場征服人,也算是一項不得了的專屬技能了。
綜上所述,劉邦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當時大勢所趨下的必然,能駕馭比自己厲害的人亦是劉邦綜合能力的體現。
雲發學院
從以下幾點分析劉邦如何駕馭比他厲害的人:
第1點:首先是知人善用。和張良怎麼認識的?張良的觀點其他人都不認同,只有劉邦贊同,然後就跟著劉邦了。說明什麼?其他的所謂諸侯,給他們個張良他們也認不出來,有什麼用。只有劉邦把張良帶身邊當第一謀士,這就叫英雄惜英雄了吧。
第2點:眼光和信任。蕭何,誰能知道他有這麼大的能耐,所有事物管理的井井有條,這種能力寫在臉上的嗎?把後勤交給他,把他當左右手,這也是知人善用。眼光和信任最終會得到回報。
第3點:籠絡人才。什麼也不是的韓信,從項羽那叛逃而來,對各路諸侯來說算什麼?其實劉邦的出身不比蕭何韓信差,劉邦最起碼在張耳門下做過門客鍍金,算是混過名企。蕭何是地方小吏,遇見劉邦這種大企業返鄉創業的人才,當然要選擇籠絡,且劉邦從小在地頭上有些勢力,蕭何算是客座官員,未必比劉邦在本地號召力強。
第4點:主要還是靠的能力。而劉邦的出身,談不上低微,只是不太高貴,但是至少對的起一個豪強加遊俠加秦吏的身份吧,對飈一下當時同時期的一些勢力,有這類身份的勢力也不是個例啊,所以這就是劉邦的聰明之處,其實劉邦出身不算低,特別是劉呂聯合後,要人有人,要錢有錢,有朋友有朋友,要人脈有人脈。
行善有道善行天下
這裡是芒果論史!
這個問題提得其實並不太準確,劉邦之所以能夠駕馭一大批優秀的人才(比如漢初三傑)本就是由於劉邦要強於他們。
正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世界上不存在全知全能的人,當張良在謀略上強於劉邦,蕭何在理政上強於劉邦,韓信在軍事上強於劉邦的時候,劉邦在領導力上強於他們所有人。
這才是劉邦能夠駕馭比他“厲害”的人的原因所在。
劉邦曾經和韓信探討過帶兵之事,劉邦問韓信,你覺得我能帶多少兵,韓信回覆他,“最多十萬”,劉邦又問韓信,你能帶多少兵,韓信回答,“多多益善”。話題聊到這裡,劉邦就覺得有些不開心了,他冷笑一聲問韓信,“那你怎麼被我擒拿了?”
韓信回答說,“我善於帶領士兵,陛下善於統率將軍!”
我們不排除韓信有拍劉邦馬屁的可能,但從客觀上來說,韓信說得確實有道理,劉邦最強大的地方就在於他的領導力,關於這一點我們從漢初三傑的其中二傑身上進行分析。
蕭何:害怕表現自己
劉邦能夠當上沛公,成為諸侯,蕭何的主動退讓是起了不少作用的。當時劉邦唆使城內百姓擊殺縣令,沛縣的反秦鬥爭因此逐漸啟動,這個時候就急需選出一個帶頭人領導沛縣人民作鬥爭。
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蕭何,因為蕭何以前在沛縣是二把手,他的個人能力有多強大家都很清楚明白,選擇蕭何當首領,大家都是服氣的,但是蕭何拒絕了,為什麼呢?
因為蕭何覺得反秦這件事能不能成功還是個未知數,如果不隨起義軍起義恐怕無法在沛縣待下去,但如果帶頭起義,一旦失敗必定死無葬身之地,倒不如繼續做二把手,天塌了有一把手撐著,自己大不了到時候換個老闆,總不至於連累家人。
因為蕭何的退讓,劉邦最終當上了沛公,成為了沛縣起義軍的領頭人,他相對於蕭何、曹參、樊噲等人的統治地位由此開始,直到他死才算結束,而這當中體現出的正是蕭何“不敢表現自己”的心裡。
除了這件事之外,蕭何早年的一件事也可以體現這一點,由於蕭何在沛縣的工作非常出色,一個秦朝中央官員希望可以把蕭何提拔到中央工作,但是蕭何拒絕了,他還是願意留在沛縣這個小地方。
也就是說,蕭何的個人能力極強,但他不敢,或者說是不願意進入陌生的環境之中去挑戰自己,突破自己。如此性格註定了他不適合成為一個領導者,他沒有劉邦身上透露出的那股自信,更沒有劉邦身上強大的領導力。
張良:不願交流,沒有號召力
張良在刺殺秦始皇失敗後亡匿下邳,他花了十年時間去研究《太公兵法》,但是他與人談論《太公兵法》沒有人能夠理解。後來遇到了劉邦,張良所言劉邦總是可以頓悟,於是張良把劉邦視作知己。
後人冠以張良“謀聖”之名,他在楚漢之爭中為劉邦獻出的諸多計謀也足以證實他的能力。但當他跟隨韓王成的時候,他們連一座小縣城也打不下來,這是因為張良的計謀不頂用了嗎?
當然不是,其實原因在於張良和韓成都沒有足夠的領導力,他們不能夠把手下人凝聚起來,軍隊也就沒有足夠的戰鬥力。張良知道一件事情應該怎麼去做,但是他做不到,他是強大的謀士,卻不是強大的政治家,因為政治家需要足夠的領導力。
看完張良的一生,我們其實會發現張良是一個孤獨的人,他每次獻計都是和劉邦直接交流,他的朋友很少,大臣、將軍、平民,張良知道他們,但是沒有和他們做朋友,張良和他們始終是一種平淡的,很疏遠的關係。
這也是為什麼劉邦猜忌韓信,懷疑蕭何,但始終信任張良的原因。因為張良沒有凝聚力,沒有號召力,更沒有領導力,他只是劉邦手下一謀士,沒辦法也沒能力靠自己組織起一個強大的勢力。
蕭何、張良乃至於韓信都有他們各自的強項,在這些方面劉邦拍馬也不及他們,但同樣的,劉邦也有他們拍馬也不及的本領,那就是強大的自信,強大的領導力。
駕馭人才不靠軍事,不靠政治,也不靠謀略,靠的是領導力,這就是劉邦為何能駕馭比他“厲害”之人的原因了!
喜歡別忘了點個關注哦!
芒果論史
漢高祖劉邦平民出身,文不能書,武不能戰,“智不比張良、勇不如韓信、才不敵蕭何”,連項羽這樣一代霸王都沒能爭得過他,不得不說,劉邦的厲害之處還是讓人欽佩。但是,畢竟他的出身不高,能夠接觸到的也不是特別有本事有背景的人,他又是靠著什麼,能夠吸引那麼多人跟隨他,甚至有一部分還是從項羽的陣營跑過來的。
劉邦到底有什麼樣的人格魅力呢?
劉邦集團中的人物,大抵有兩類。
一是其嫡系—豐沛功臣集團,如蕭何、曹參、周勃、灌嬰、樊噲等。
二是逐漸從對手吸收到的優秀人才,如張良、陳平、韓信、英布、彭越等。
這類人又分為三類,一類是因為“士為知己者死”而對劉邦效忠的張良、陳平等人;第二類是既對劉邦的知遇之恩心懷感激,又有投機心理的韓信等人;第三類是完全是投機分子的英布、彭越之流。劉邦能夠讓自己的小夥伴—豐沛功臣集團對自己效忠,是因為他敢於承擔政治風險,敢為他人所不敢為之事,這是他最初起兵時能成為領袖的根本原因。從此以後,蕭曹等人與其確立了牢固的君臣關係,之後自然終身追隨。
一、能夠分享,出手大方。
劉邦平定天下之後,有一次在洛陽南宮召集群臣,置酒相樂,並閒聊起能夠奪取天下的原因。他問大家,我為什麼能得到天下?項羽為什麼會失去天下?高起、王陵二人就說了一段話,其中有一句是這樣說的:“陛下派人攻城掠地,得了地,便封賞給有功之臣,說明陛下能與天下同利。”所謂與天下同利,即是與手下人同利,得地封地,得金銀當然更會分金銀,跟著他出力即有封賞,所以人人歸心,以死相效,這天下還會不是他劉邦的?
二、不怕失敗,沒死再來。
劉邦打過許多勝仗,也打過很多敗仗,但他有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無論敗到何種程度,他都不氣餒、不放棄。比如,彭城之戰,他帶領56萬大軍攻打項羽,被項羽3萬輕騎兵給幹了,最後丟盔棄甲,全軍覆沒,他多年積累起來的一些家當,幾乎喪失殆盡。但他一點也不灰心,甚至逃跑的路上,他還有心思收了個美人戚姬,後來又白手起家,重新再來,竟然最後把項羽給滅了。跟著這樣從不放棄的人,就如同跟隨了希望,所以跟隨者越來越多。
三、用人廣泛,知人善任。
關於用人,劉邦是中國歷史上最會用人的老闆,他的手下,有貴族,有遊士,有平民,有官差,有布販,甚至有狗屠、強盜、車伕,形形色色,什麼人都有,他收來就用,一用就靈,所以他的隊伍越來越壯大,別人也心甘情願,死心塌地。
四、沒有牽掛,當舍就舍。
我覺得劉邦的這個特質,是與其他成功者有點差異的。他只有自己的目標,為了目標,什麼都可以捨棄,什麼道德人倫,什麼父慈子孝,這些與打天下、坐江山發生衝突時,當舍就舍,當棄就棄,他在親情上從不婆婆媽媽,沒有什麼東西比目標更重要。項羽要烹他父親劉太公,劉邦說,烹吧,記得分我一杯羹。孩子們在戰爭中逃跑,坐在他車上,他怕被抓到,順手就把自己的親生兒女推下車,絲毫也不猶豫。對目標這樣堅定、這樣能割捨的人,無論多大的事情,都有希望成功。所以,跟隨的人自然就多。
縱觀劉邦的人才管理,大致有六方面的特點:
用人不疑
做一個領導最忌諱的,就是一天到晚看見所有的人都很可疑,今天猜忌這個,明天猜忌那個。劉邦他就有這個魄力,他一旦決定用某某人,絕不懷疑,放手使用。
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首在於知人,其次是善任。知人之先在於知己,其次在知彼。劉邦非常清楚地知道,一個領導最重要的才能是什麼,如何調動部下的積極性,他用韓信帶兵,張良出謀,蕭何保後,一切工作都安排得有條不紊,由此他就成為這個集團的核心。
不拘一格
劉邦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他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他把貴族張良、遊士陳平、縣吏蕭何、狗屠樊噲、商販灌嬰、車伕婁敬、強盜彭越等各色各樣的人組合起來,使其各就其位,使所有的人才都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歷史證明,他的用人策略是十分英明的。
不計前嫌
劉邦的隊伍裡面,有很多人原來曾經是在項羽手下當差的,因為在項羽的部隊裡面待不下去跑過來投奔劉邦,劉邦敞開大門,不計前嫌,一視同仁表示歡迎。如韓信、陳平,韓信原來是項羽手下的人,因為在項羽手下不能發揮作用,來投奔劉邦。其實,一個領導者如果老是小肚雞腸、計較甚多,能招募來好的人才嗎?恐怕連帳下之人也會離他而去。
坦誠相待
坦誠相待,不僅僅是反映一個人的素質問題,更是為人處事的一條原則。對於人才,他們不僅需要應得的酬勞,而更需要尊重和信任。劉邦之所以能夠得到張良、韓信等人的幫助,就是由於劉邦信任對方,尊重對方,得到了對方同樣的回報,同樣的信任和尊重,以致於才盡心盡力地幫他出謀劃策。這也是我們非常值得借鑑的經驗。
論功行賞
使用人才,首先是要信任他,尊重他,同時也應該獎勵,因為獎勵是對一個人才的貢獻是實實在在的肯定。劉邦奪取天下以後,根據各個人的不同功績,對功臣論功行賞,不但封賞了蕭和、張良、韓信、彭越等一批人,還封賞了他最不喜歡的人——雍齒。
劉邦之所以能夠成就漢室大業,與他善用人才有很大的關係。
古今將來
看了很多評論,把劉邦是一頓好誇啊。客觀的說,還是毛主席說的“決策對頭,用人得當”,可為什麼劉邦能用那些比他利害的人呢?就要從六韜中說的大象無形,大工不工了。劉邦這個人看上去什麼都不是,好像對任何人都不存在威脅性,連他的對手項羽都對他懷有幾分不忍下手之心。可他老丈人怎麼就偏偏就看上了這麼個“不著調”的女婿?一個字,膽。康熙給乾隆的一句話,“大丈夫若無膽就像國無明君”。劉邦不服老子管,整天遊手好閒。不聽聖人言,什麼雞零狗碎的事他都敢幹。敢打破階層,和什麼人都能混到一起。前提是除了無賴就是有膽。古時候不是有句話叫做“肝膽相照”嗎?大臣的忠肝,就是為有義膽的伯樂君王服務的。劉邦恰恰還有一個心胸,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和劉邦在一起,所有人的特色都是鮮明的,唯獨就是看不到劉邦自己的長處,甚至和任何人相比,他都是一無是處。就連樊噲都能把他罵得狗血淋頭。試問一個無限展示自己的平臺,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任正非說,“我其實什麼都不行,全是他們幹出來的”。這裡劉邦也是一樣的,我什麼都如人,我怎麼就得到了江山?一句話,就是決策對頭了。劉邦反抗強秦,是眾人的願望。劉邦幹掉項羽,也是眾人的希望。所有人單打獨鬥都不是強秦和項羽的對手,又不能融合到一起,偏偏劉邦能把所有人的能力聚集起來,讓所有人有了展示的平臺,這就是用人得當。就像今天的華為,老任也不是什麼高科技人才,為什麼就能領先世界,推行5G技術?無非就是用人得當。所以,決策者的大我無我,敢於挑戰和拼搏,不是什麼人都有的!再就是嚴格的管理,和賞罰分明的制度,才能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有說多了(個人觀點[呲牙][祈禱][祈禱][祈禱])
天空昊主
管理就服古劉邦,能取各人那所長,各方利益兼顧到,還讓眾人服氣上;劉邦斬那一白蛇,新聞輿論那導向,當時民不聊生苦,一經忽悠有信仰。劉邦做人有耐性,三次接納那張良,只為張良潛力可挖掘,只是時機沒逢上;蕭何拜相懂治國,多年秘書經驗講,曹參因感沛縣恩,忠心跟隨一路闖;樊噲勇猛有衝勁,鴻門宴上幫大忙,韓信甘受胯下辱,軍事才能發揮上。多名文臣那武將,就不一一那言講,籠絡天下那百姓,兼容幷包眾豪強。攻心為上是智慧,避其鋒芒則更強,項羽之所那戰敗,只因太過牛氣上;管理是一那系統,統籌區分協調講,不是一味高喊叫,作好權衡自信上。
用戶田俊勝
古代帝王中出身最低的是朱元璋,真正的“草根皇帝”,比朱元璋有點優勢的就是劉邦了,劉邦屬於基層的公務員,家裡有點閒錢,讓很多好奇的是,出身中下層的劉邦,是如何駕馭韓國相門的後代張良、韓國王室的後代韓王信?今天為大家揭秘一下。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拉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六國百姓殺掉了秦朝派到當地的行政長官,相應起義,劉邦當時在沛縣,劉邦也是害怕被殺,於是劉邦就和蕭何、曹參商量,相應起義軍,從沛縣反抗暴秦。
漢高祖斬蛇
蕭何認為如果從沛縣直接反抗秦朝,很多人可能不會響應,於是召集了很多流亡在外的反秦人士,有了他們的加入,事情就很順暢了。然而沛縣的縣令卻忠於秦朝,就逮捕了蕭何、曹參的家人,也下令通緝劉邦。劉邦慫恿反秦人士,殺了沛縣縣令,響應自己。
楚漢之爭壁畫
劉邦就成為了蕭何、曹參的首領了,劉邦之所以能夠收服蕭何、曹參,主要是劉邦救下了蕭何、曹參的家人,再一個反抗秦朝是滅族的大事,蕭何、曹參那麼聰明,肯定拿“劉邦當替罪羊”。《史記》記載,在沛縣的時候,蕭何、曹參就暗地裡讓劉邦“領導”。
劉邦壁畫
劉邦成了領導人以後,沛縣當地的富豪支持,這隻反秦隊伍很快佔領泗水,以豐邑為根據地,隊伍也達到了三千多人,劉邦的反秦事業做得如火如荼的時候,豐邑的雍齒反叛劉邦,劉邦和雍齒打戰結果失敗了,劉邦只能求助反秦的張良,張良打算去投奔景駒。
劉邦雕塑
劉邦和張良聊得非常投機,張良對劉邦這個人非常信服,就這樣張良又投奔了劉邦,又過了一段時間,劉邦又投奔了項梁,劉邦投奔項梁以後,張良認為劉邦成不了氣候,於是離開尋找新的靠山,然而項梁死後,張良沒有想到,劉邦蒐羅了酈食其、灌嬰、酈商等人才,隊伍也發展到了幾萬人。
張良看到劉邦的實力以後,再一次投奔劉邦,然而這個時候的劉邦,卻被項羽打發到巴蜀,張良再一次離開了劉邦,回到了韓王成身邊。然而劉邦當了漢王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打敗了項羽所封的三個秦王。項羽也殺害了韓王成,張良走投無路,再一次地投奔劉邦,再也沒有離開過劉邦。
段奕宏飾演的韓信
古人云: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劉邦能夠收服蕭何、韓信、張良、曹參等天下英才,主要是他知人善任,人盡其才;不拘一格,用人所長;不計前嫌,兼容幷包;招降納叛,一視同仁;坦誠相待,以心換心。有了張良、韓信、蕭何這樣的文官武將,可以得天下,也可以治理天下。
劉邦還是一個善於籠絡人心的高手,他根據不同的人,說出不同的話,他會讓人信服他,讓人死心塌地的跟著他,劉邦駕馭人才是一種天生具有的特長,想要成為皇帝就要學會駕馭人才。劉邦做到了,他才能開創漢朝,在中國封建歷史上留下輝煌的一筆。
一點快看
說道劉邦,那就得與項羽一起談。
劉邦得天下是因為不仁,項羽得的是人心。若項羽不仁,那鴻門宴時,劉邦已經在西天的路上了。
所以,我們要明確一點:劉邦不仁,不義,同時也沒文化,完全是個粗人。這是早期的劉邦。
至於,他能駕馭或者說能打敗項羽,也屬一種巧合。他們二人都崇尚武力,只是劉邦下面多了許多謀臣。後期,他殺韓信可證:他不是一個智者。同時,我們也能看得到他只重視眼前的利益。在利益面前,其它的對他是工具。
那麼,為什麼這些人跟隨他呢?為利益。西漢初,劉邦封的諸侯多得如麻。其中,殺項羽的那幾個人也被封了侯。在這裡我們要注意了:項羽與劉邦可是拜把子的兄弟啊。從中,我們可以更加肯定劉邦重利,其它人也同樣重利。
綜上,不是劉邦駕馭了他們,而是利益掌控了他們。
劉邦只有到了晚年時,開始重文,並作為家規。以致,後來有文武二帝,成就西漢盛世。
豬哥觀世界
這得益於他的一個突出能力——善於識人、用人。在這方面,無人能與他相比。
在劉邦還未發達的時候,他就認識了一幫好朋友,與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其中有蕭何、曹參、樊噲、夏侯嬰、盧綰、王陵、張耳等。這些人在劉邦創業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後都成為了王侯將相。難道劉邦是偶然間與這些人相識的嗎?非也。最大可能是劉邦慧眼識英雄,早就發現這些人是豪傑人物,所以主動前去結交。在還是平民的時候,劉邦就已經有了一個強大的“朋友圈”。
在反秦起義以及楚漢戰爭中,劉邦善於識人用人的優點發揮的淋漓盡致。如張良、陳平、韓信等人,在其他人手下都是無用之人,但在劉邦手下卻發揮了驚人的力量。比如韓信,他在項羽手下只是普通士兵。但到了劉邦那裡,他成為大將,平定了趙國、燕國、齊國,擊敗了楚國20萬大軍,成為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細考劉邦的人生經歷,驅策蕭何、曹參、樊噲等沛縣豪吏看似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在有了蕭何、曹參、樊噲等一眾核心班底之後,再驅策張良、韓王信等貴族則變得比較順理成章了。
劉邦初起時,已非沛縣的泗水亭長,而是流亡於芒碭山間的山大王,且身上有著眾多荒誕不經的“神蹟”。
那一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振臂高呼,而後,陳勝舉事的消息傳遍山東六國,六國百姓紛紛殺掉秦廷派到當地的行政長官,響應陳涉的舉事。
在劉邦工作的沛縣,沛縣縣令擔心被殺,於是跟主吏椽蕭何、獄椽曹參等商量,打算打起響應陳勝的旗幟,據沛縣反秦廷。
蕭何、曹參認為,沛縣縣令為秦廷服役多年,突然改弦更張,百姓未必會跟從。於是,二人建議沛縣縣令招募流亡在外的反秦人士回到沛縣,有了反秦人士的輔助,百姓一定會認為,沛縣縣令是真心實意地造反,才能聽命於沛縣縣令。
於是,沛縣縣令派劉邦的連襟兼好友樊噲去請劉邦,劉邦到達沛縣城外,沛縣縣令已經返回,逮捕了蕭何、曹參的家人,不準劉邦進城,劉邦使了一個計策,慫恿沛縣百姓殺掉沛縣縣令,響應自己。
劉邦進城之後,接下來的工作便是推舉新的話事人。
蕭何、曹參等人基於三點原因不願做話事人。
第一,他們的家人是劉邦救下來的,劉邦於他們有恩,且百姓也多支持反秦人士劉邦,他們應當推舉劉邦;第二,他們和沛縣縣令一樣,是沛縣的大官,為虎作倀多年,恐怕沛縣百姓不聽他們的號令;第三,反秦乃亡族滅種的大事,成功了是為王為帝,失敗了則是誅九族,如果不做話事人,就沒那麼顯眼,若是失敗了,或許還能逃過一劫。
另外,當時的劉邦已有百十來號骨幹分子,如果其他人想要做話事人,這百十來號骨幹分子會答應嗎?蕭何、曹參等人不是沒頭腦的愣頭青,自然不想跟劉邦針尖對麥芒,而是順水推舟,推劉邦做話事人了。
在大概決定了劉邦做話事人之後,他們又開始占卜,卜者表示,劉邦做話事人,最吉利。沛縣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也推波助瀾,說以前就聽說劉邦身上有諸多神蹟,所以劉邦是做話事人的最佳人選。
其實,從《史記》的記載中,我們能夠發現,當時在沛縣,蕭何、曹參本就跟劉邦交好,甚至可能名面上蕭何、曹參的職級比劉邦高,但暗地裡卻都是管劉邦叫老大的主,所以蕭何、曹參等人當然會推舉劉邦做話事人。
但當時也有其他人想做話事人,如王陵
對方暱稱太長無法顯示747
這個事,說起來是很簡單的,做起來非常的不容易,不過有些人天生就有這個本事的除外。
打個比方說,刀劍的鋒刃無論有多尖銳,都要受制於柄。有人就好比刀劍,鋒刃就是尖端人才,鋒刃後面的鈍重的如劍身、刀背之類的是大眾支持型的人。柄,或者說是持柄的人,才是決定刀劍有沒有用的人。
劉邦手下人才眾多,單論個人能力比拼,劉邦可能都不如他們,但是有一樣卻是他們不具備的,就是把握能力。這樣一來,大家都成了刀劍,掌握方向的柄就是劉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