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學習行書,行草識別技法點


行草書又被稱為“連筆字”,核心在於一個“連”,因為行草書是方便快速連續書寫的產物,簡便、迅捷是核心意義。正是如此,所以行草書在書體演變中發展出了它獨特的技術體系,尤其在映帶使轉部分。


怎樣學習行書,行草識別技法點


行書草書最重要的是筆順


怎樣學習行書,行草識別技法點

筆順是行草書學習中最重要的環節,沒有筆順則無從談筆法,因為筆法就是為了在順序書寫的過程中調整筆鋒而存在的動作,使連續書寫能夠自然、方便。筆法依存於筆順,但同時又服務於筆順。


怎樣學習行書,行草識別技法點

如上圖趙孟頫“隹”部與黃庭堅的筆順區別,就產生了不同的技法。趙孟頫在第四橫收筆處產生了向上翻筆,藏鋒寫豎的筆法;黃庭堅在第一橫收筆處也產生了相同的筆法,但在豎畫收筆處產生了上挑藏鋒寫橫的筆法。且末筆的收筆方式也會給下一筆的起筆形態帶來影響,趙孟頫下一個字很可能是順勢的尖峰入筆,黃庭堅則因為在橫畫末端收住了筆,下一筆很可能會重起一筆,不發生連帶關係,查帖則果不其然。

怎樣學習行書,行草識別技法點


“虛尖”其實交待清了技法運筆路線



怎樣學習行書,行草識別技法點

技法最重要的無非是起行收轉折,起筆是為了打開筆毫,收筆是為了攏住筆毫,方便下一筆再寫出想要的狀態。而起筆的技術無非三個層面,首先是運筆路徑,其次是頂紙與中側轉換,最後是提按。運筆路徑其實在紙上能夠看得很清楚,只是少有人注意“細枝末節”,忽略了圖中指出的“虛尖”,他們其實就已經完美展示了運筆路徑,而在《蘭亭序》摹本中被加以誇張,形成了一種“筆法”,其實這些虛尖就是筆尖上最長的一根毛在入紙過程中的路徑體現,行草書(尤其是小字),都是從一根筆毫開始入紙、頂紙,打開筆毫,最後收攏成這一根筆毫,往復循環。


怎樣學習行書,行草識別技法點


收筆與轉折,其實就是調整筆鋒


怎樣學習行書,行草識別技法點

若想連貫書寫,長期保持筆鋒為錐狀則是必要條件,,收筆處無論是頓收還是出鋒都要將筆毫恢復到錐狀,這才能連續書寫,否則無從談“連筆”。收筆與轉折處能攏得住筆鋒的條件有二,第一是行筆時基本保持中鋒或輕微側鋒,第二筆毫與紙面一直有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這樣才能操控住毛筆。如果行筆過程中偏側嚴重,則收筆處容易擰成麻花狀;如果不是頂紙書寫,而是簡單的“平刷”,則收筆時筆毫將“挺不住”,收成掃把狀。


怎樣學習行書,行草識別技法點


轉折形態、換面與絞轉


怎樣學習行書,行草識別技法點

折畫與弧轉最大的區別在於毛筆鋒面的應用區別,總的來說,折筆往往用“換面筆法”,轉筆往往用“絞轉筆法”,用兩組圖解釋。


怎樣學習行書,行草識別技法點

手指為筆毫鋪開的形狀,書寫橫畫的時候為手背面,到了折角出,筆鋒(手指)頂起來,轉過去後換另一面(手心),這就叫換面。注意,在轉折處把手指立起來(也就是將筆毫立起來)就是換面動作中最重要的一步,立不起筆毫,無從談換面。


怎樣學習行書,行草識別技法點

而在書寫中,只使用一面筆鋒,通過整個毛筆錐面自轉的運筆的方式,就叫做絞轉,它的用筆方法與篆書中的弧線類似,只是在書寫時加上了提按變化。在書寫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毛筆立起來。

而關於轉折的形態,中書匯曾推出系列文章《二王筆法秘在何處(轉折篇)》(連接本文在下方),裡面歸納總結得相當清楚,這裡就不做贅述。令還有同系列文章與配套視頻,並列文中,作為引申。


怎樣學習行書,行草識別技法點


總結歸納識別一個行草書技法點的順序



怎樣學習行書,行草識別技法點

①首先識別單字筆順,如圖中“毒”字。

②逐筆分析起收筆形態。第一橫為轉入,提起後豎畫為藏鋒圓筆,第二橫起筆切筆,第三筆可以看做圓筆折,也可以看做藏鋒......最重要的是從起收筆信息中讀出運筆路線。

③把筆畫中最粗的和最細的筆畫部分挑出來,記在心裡,其它部分在這兩者之間變化,遇到最粗最細的部分一定加以強調。

④讀清轉折處的方圓,是換面還是絞轉疑惑兩者參半,在其過程中又有什麼提按變化......

行草書的技法識別方式,就闡述到這裡,下一篇文章為楷書技法的識別。

關注中書匯書法學苑微信公眾號,更多好文。zshsfx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