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闕之戰,作為殺神白起的出山成名大會戰,在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此戰之中,白起號稱全殲韓魏聯軍24萬人。然而由於先秦史料記載的缺失,關於此戰過程的記錄堪稱寥若晨星。
《戰國策·卷三十三·中山策·昭王既息民繕兵》:伊闕之戰,韓孤顧魏,不欲先用其眾。魏恃韓之銳,欲推以為鋒。二軍爭便之利不同,是臣得設疑兵,以待韓陣,專軍並銳,觸魏之不意。魏軍既敗,韓軍自潰,乘勝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
由於白起有這樣的陳述,很多人便以為白起是使用了與歐洲著名的斜線戰術類似的戰法,以寡擊眾,大破韓魏聯軍。然而我們如果從軍事地理的角度入手,結合當地的地形,會發現這一戰中的機巧決斷,要遠比人們想象的複雜。
戰前形勢
周赧王十七年(公元前298年),齊相田文、大將匡章率多國聯軍攻打秦國,經過三年苦戰,到周赧王十九年(前296年)攻破函谷關,秦軍損失慘重,秦昭王被迫割地求和。
周赧王二十一年(前294年),稍稍恢復元氣的秦國重新向關外出擊,老將向壽奪取了武始(今河北省武安市南),年輕的左庶長白起奪取了新城(今河南省伊川縣西南)。
韓國不甘受秦欺凌,聯合魏國,兩國發傾國之兵,並得到東周支持,集結起優勢兵力,開往伊闕,準備與秦軍決戰。
伊闕即今河南省洛陽市區南約2公里處的龍門,是環繞洛陽的八關之一,兩岸香山、龍門山對立,伊水中流,是天然的險隘。聯軍在此駐紮,顯然是為了防備精銳的秦國車騎偷襲。
以國力論之,已經在秦惠文王時代奪取巴蜀的秦國,很可能堪比韓魏的總和。但實際投入資源到戰場又是另一回事。
如圖所示,秦國當時在函谷關外,黃河以南的疆土頗為逼仄,除了洛陽以西的澠池之外,主要的重鎮便是秦武王時代奪取的宜陽,以及剛剛由白起奪下的新城;這個方向的邊界大致如粉線所示。
秦國在函谷關以內的人力和物資,較難轉運到函谷關以外。尤其是經過之前與齊國為首聯軍的苦戰,國力損耗慘重,無力進行大規模的轉運。
而韓魏兩國在伊闕以東以北則有著大片的平原疆土,兵力物資可以長驅而至。指望不上援軍的秦軍統帥白起,不得不憑著自己手上少量的兵力,面臨己方兩倍以上的韓魏聯軍了。
白起的戰略
按照秦昭王和秦相魏冉的想法,應當是固守宜陽、新城等據點,不斷派遣少量援軍壓迫韓魏聯軍,拖到對方撤退,以保住既得的戰爭成果較為穩妥。但他們也信任白起的能力,給了白起充分的戰場自決權。
白起則認為,秦軍剛打了勝仗,士氣高昂,且單兵戰鬥力強,如果快速進擊,便能待聯軍立足未穩,出其不意將其擊破。而如果固守新城待聯軍穿過狹窄的伊闕,在平原上展開地形將新城團團包圍,己方很容易被切斷支援,全軍覆沒。
伊闕之戰爆發前,白起首先發兵攻下了伊闕以南,新城以北由周王室控制的城邑高都,堵住了伊闕的出口。這樣一來,聯軍便無法南下攻擊新城,只能在伊闕一線與秦軍對峙。
之所以筆者認為伊闕之戰並不是簡單地雙方鋪開全軍陣勢,秦軍正面交戰大破韓魏聯軍的關鍵就在於,伊闕作為一個狹長的山谷,僅長3.1公里,寬一公里不到,還被伊水分割為兩半。
就容納力論,伊闕山谷本身只能容納2-3萬兵力。根據“魏恃韓之銳,欲推以為鋒”,以及韓是主軍,魏是援軍,我們推測山谷內放置的是三萬左右的韓軍。
而魏軍呢?他們應當在伊闕以北倒三角形的平原當中,考慮到魏國國力強於韓,數量要多於韓軍。可能在4-5萬。
不過,魏軍的戰鬥力不如韓軍。韓國雖小,危機意識很強,韓國不但弩強,其堅甲、美盾、青銅頭盔、鐵幕,也都精良。而魏國著名的魏武卒因為國內嚴重的土地兼併、貧富分化,已經嚴重衰退,而因為是支援韓國,魏國派出的王牌部隊數量也不甚多。
雖然《史記》記載伊闕之戰秦軍斬首24萬,但這個數據顯得過於浮誇。三國時有“破賊文書,以一為十”的說法,如果這個制度在先秦就已經推行的話,伊闕之戰實際斬首為2.4萬級,不過考慮到秦國對於首級審核嚴格,實際殲敵可能在這的兩倍。
秦軍數量明確記載不到聯軍一半,那麼戰鬥人員應該是3萬左右。考慮到當時人口不多,這個數據也顯得合情合理。
百里奔襲
既然伊闕河谷極為狹窄,聯軍不可能在此拉開陣線和秦軍正面交戰,也就不存在所謂的斜線戰術。我們對白起的實際戰術,應該有另外的解讀。
在高都一線建立防禦工事與聯軍對峙的白起,“設疑兵以待韓陣”,既擺出要在伊闕前方與聯軍長期對峙或直接會戰的架勢,多張旌旗,增加炊煙,迷惑聯軍。
而聯軍貌合神離,都想保存實力,加上被白起搶先佔領高都堵住伊闕出口,不敢冒險出擊,加上白起當時年輕尚未成名,聯軍的主將韓將暴鳶和魏將公孫喜雖然都是老將,卻也對秦軍失去了警惕。
此外,白起應當還對伊闕南口的韓軍發起了數次試探性進攻,而被韓軍強弩擊退,越發令聯軍不再生疑。
而“專軍並銳,觸魏之不意”,應當指的是挑選精銳奔襲迂迴,抵達在倒三角形平原地區佈陣的魏軍後方。
秦國地近戎狄,多出戰馬,富於銅鐵,擁有強勢的車騎。而關中多山,秦人往往雄健逸足,擅長翻山越嶺。於是白起親自率領精銳部隊,繞過龍門山谷,穿過起伏崎嶇的地形,奔襲百里,清除沿途的暗哨斥候,無聲無息地抵達魏軍後方,從倒三角地形的北面進攻,正是易攻難守。
以當時的軍制論,魏軍駐紮時分為前軍、中軍、後軍、左軍、右軍,如果魏軍按5萬戰鬥人員計算,正好一軍一萬人,軍營長三里又二百四十步。
魏軍的五軍營分散在伊闕山與洛河之間方圓七十里的範圍內,由於處於聯軍後方而放鬆警惕,彼此不能策應。秦軍最先攻克的必然是在最後方的後軍,也以此獲得了魏軍囤聚的糧草輜重,這樣一來,本就平均素質弱於韓軍的魏軍在得知秦軍奇襲得手後,軍心就會開始動搖。
在平原地區,秦軍車騎的優勢得以發揮出來。雖然當時不但沒有馬鐙,連衝擊騎兵戰術也很不完善,然而馳驅騎射的秦軍騎手配合精良迅猛的戰車,威力是驚人的。此外,秦人也擅長利用小隊步兵戰術,“散陣自鬥”,來消耗敵軍的兵力。
魏軍很可能各營被秦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各個擊破,而後敗兵洶湧擠向南方,崩潰的魏軍被秦軍以“倒卷珠簾”的戰術擠壓,衝擊狹窄山谷當中的韓軍,最後韓魏兩軍自相殘殺或墜入伊河淹死,幾乎全軍覆沒。
顯然,這時在伊闕谷地南口留守的大部分秦軍就起到了堵塞出口並夾擊的作用,這也意味著白起用來奇襲的秦軍很可能不到萬人。而向南衝擊的韓軍一頭撞在了秦軍的營壘上,其困獸之鬥不過是在堅固的營壘前徒然增加無謂的亡魂。而隨著越來越多潰兵從北面如同洪流碾壓下來,還在堅持抵抗的韓軍也轟然崩潰。
魏軍主帥公孫喜在此戰中被俘,魏軍應當幾乎全軍覆沒。但韓軍主帥暴鳶得以逃走,那麼應當有一定數量的韓軍從伊闕南口得以衝擊而出,畢竟秦軍兵力終究有限,包圍做不到天衣無縫。
即便史書中記載的斬首經過了以一為十的誇張,伊闕之戰放在先秦時代仍然是一場令人目眩神池的經典殲滅戰。韓、魏兩國被鐵血大秦一戰打斷了脊樑骨,就此出山一戰而言,白起不愧戰神之名。
兩千年歲月如轉蓬,洛水伊水依舊滔滔,殺伐氣落盡,大地之上仍有無盡英雄氣奔走,讓我等留下茫茫回想。
閱讀更多 有歷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