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黄陂、新洲朋友的吐槽,说是两地没一条8车道大马路。但去年江北快速路的建成,让新洲朋友开始扬眉吐气,黄陂朋友却还是很郁闷,南部那么多马路,别说8车道,6车道的都少得可怜。
至于前川,更是被称为“4车道大都市”。
个人一直不太理解他们为什么那么渴望宽阔的公路,难道在他们看来8车道大马路才是发达繁荣的标志?
殊不知,西北很多县城宽阔的马路上冷清的可以放羊。
8车道迷思,不仅只是黄陂人有,东西湖、江夏、新洲和蔡甸的部分朋友心里也都存在。
有条8车道的马路才能证明繁荣吗?
我看不见得,大名鼎鼎的,号称中华第一路的深圳深南大道很多路段也才6车道。它名气的得来不是在于宽,而是在于畅通、绿化和维护;
深南大道虽是城市主干道,横穿深圳东西,但却能做到和快速路一样大部分路段无红灯,这种设计,武汉完全可以学习。
车道越多,通行效率越高吗?
实践证明,城市道路越宽,通行效率越低。
车道数N=1、2和3时,其机动车通行效率会随着车道数量的提高递减为1、0.8和0.6,也就是说,当单向为3车道时,其通行当量仅相当于1车道的0.6,2车道的0.8。
说白了,一条6车道的公路其实通行效率是不如4车道的,当然前提是不堵车。
宽马路造成的结果就是稀疏的路网,这种模式主要问题是,通过交叉口的瞬时聚集车辆很多,交叉口通行效率低;疏路网同时造成车辆出行选择性降低,导致主干道车辆过多,一旦堵就全盘堵。
宽阔的马路对城市居民也是不亲切的。
比如,解放大道上的武汉剧院和青少年宫,明明相距不过100米,没有地下通道前,你需要绕行1公里才有地方可以过去。
明明是鸡犬可以相闻,但一条大马路却让你老死不相往来。
窄马路,密路网有哪些好处。
专家早就证明了,要想公路畅通不堵车,道路不需要宽,但必须密集。
让我们看看号称“美国的武汉”-芝加哥的公路情况吧,城市道路密如蛛网,令人叹为观止。
普普通通的双向4车道,大部分连绿化隔离带都没有,和武汉的4车道马路比起来,芝加哥比武汉的路多,但没武汉的路漂亮。
看看芝加哥的公路,你觉得发生堵车的几率有多大?
同时,窄马路有利于行人通过马路,路网越密,人行过街横道就越多,街区就分的越小,城市功能更集中,出行成本和时间就能减少。
当然,宽马路也必须要,毕竟某个地方车流密度非常大,需要扩大道路面积来承载。
上面讲了这么多,不知道朋友们理解了没有。
宽阔的马路不是不要,而是要和现状或者预估的车流量结合起来,明明6车道就足够的车流,你非要搞个8车道出来,浪费了钱和土地不说,其通行效率甚至更低。
城市最佳规划还是窄马路,密路网,比如现在的前川城北路网规划就基本有这个意思。
部分黄陂朋友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而是觉得人家有了8车道马路,我们没有会显得落后不如人。
这不能说是要面子,而是家乡自尊心作祟吧。
能否学学广东人?只要自己口袋里有钱,照样可以耷拉个拖鞋,穿个短裤到处走。
假如你开的是宝马,穿的是阿玛尼,难道你走黄陂的4车道就哭,走东西湖的8车道就笑?
如果是,那你的车和衣服肯定是借来的,呵呵。
因为自己不够强大,所以才需要外界的不属于你的东西来抬升和装扮自己,如此而已。
******
当然,黄陂的马路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对已有道路,相对于拓宽,我认为当务之急还是完善功能,搞好道路的美化和维护。
比如:
巨龙大道和盘龙大道的非机动车道好好清理一下,让电动车和自行车有路可走,这样他们才不会占用机动车道。
川龙大道的灌木和花草修剪一下,挺好的6车道城市主干道,搞的像乡村公路。
比如新十公路,现有4车道士完全是能满足车流量的,但是需要搞好功能分区,机动车和非机动一定不要混行,要严禁车辆随便变道,管理好了,4车道照样发挥主干道作用。
就算你拓宽了,但管理跟不上,8个车道只是让某些人开车在上面随意变道扭麻花,或者占两个车道行车,你还是畅通不起来。
不贪大,求精致,才是黄陂现阶段公路建设应有的方向。
如同汉口的街道和巷弄,虽没有东西湖的街道宽阔,但其城市细节的精致(比如草地,花坛和树木的品种和修建等)却是东西湖的公路所不能比的。
閱讀更多 黃陂觀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