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糖尿病併發症出現,血糖控制要趁早

糖尿病最為致命的,莫過於是隨著病情進展所出現的併發症,而對於患者來說,什麼時候控制好血糖才能有效延緩併發症發生呢?對此,廣州市糖尿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肖正華教授表示,從預防急性與慢性併發症而言,血糖控制得越早糖尿病患者獲益越高,如果等到出現併發症再想到控制血糖,這可能為時已晚,下面我們聽聽肖教授怎麼說。

糖尿病的特徵是慢性持續地血糖增高為特徵,區別於沒有糖尿病的患者來講,他的特徵是慢性持續高血糖,所以從理論上來說,糖尿病無論是大宗血管併發症還是微小血管併發症,就是慢性併發症,肯定與高血糖有關係,但這種關係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關係,目前還是有很多不同說法。

因為高血糖引起了糖尿病患者的慢性併發症,控制高血糖能否控制慢性併發症呢?之前有很多研究,例如英國的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為期20年研究觀察)及美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與併發症的研究(DCCT,為期5到10年研究觀察),一個以2型糖尿病為研究對象,一個以1型糖尿病為研究對象,他們的觀察顯示,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把患者血糖積極控制下來後,微小血管的併發症,例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及糖尿病神經病變等,這種併發症的風險發生是顯著下降了,然後威脅生命的大宗血管併發症能否減少呢?以UKPDS研究為例,10年的時候二者沒有顯著差異,但是在20年以後再觀察,發現控制好血糖的患者,其心腦血管併發症是明顯減少的,而DCCT也發現好像有效果,但不是那麼明顯。

與之相對的,在2006年到2008年間,先後有三項大型研究,這三項研究共同特點是什麼呢,納入研究的患者為2型糖尿病,病程約合10年左右,有心血管高危因素及心血管疾病,但是對於這些患者把血糖降低以後能否獲益?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理論上來說控制血糖心腦血管併發症會減少,同時死亡率降低,但是這三項研究卻發現,其心腦血管併發症沒有顯著減少,而在一項研究中還發現,控制好血糖的人死亡率甚至高於對照組,對於糖尿病病人好像控制血糖不能積極帶來好處,反而死亡率增高,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其實,上述三項研究的預選對象來看,入組的研究對象為68歲至70歲左右的老人,病程也超過10年,不是新起病的患者,而UKPDS和DCCT入組者都是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積極控制血糖可以對慢性併發症發生有顯著延緩作用,而對於病程長、年齡大且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糖尿病患者來說,嚴格控制血糖獲益度卻相對較低

所以中國有句古話:“亡羊補牢未為晚也”,大家想象一下,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羊”都跑完了(併發症都出現了),“牢”補起來(血糖控制)還有多大意義呢?所以我個人主張未雨綢繆,就是準備“下雨”(併發症)之前,把“房子蓋好”(控制血糖)以應付淋雨。

從這些研究來說,無論是大宗血管併發症還是微小血管併發症,是越早越好,不要等到很長時間才想起去控制,否則不但沒有獲得良好的效果,可能還會得到很多副作用。

對於急性併發症,如果積極控制急性併發症肯定會減少的,比如10mmol/L的血糖,患者很少發生酮症酸中毒等併發症問題,如果血糖一直偏高,搞不好一個小病就會帶來急性併發症。

監製 謝豔霞

統籌 馬建忠

主播 黃麗佳

製作 南都記者 貝貝

通訊員 黃月星

預防糖尿病併發症出現,血糖控制要趁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