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仁宇,美国华裔历史学家,师从余英时,以中国历史、明史专家,大历史观的倡导者而为世人所知。
2、万历十五年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的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3、黄仁宇“大历史观”就是指:历史并不是一人一时,或者一朝一世的孤立事件,而是有它的内在规律和联系的。要发现这种联系和规律,就不能拘泥于单独的大小事件,必须将它放在大视野下,才能看得明白。
4、在黄仁宇眼里,万历十五年,这一年虽然发生的都是所谓的小事,但是如果把这些小事,放到更大的时间和空间里,就会发现这个时期的中国,实际上已经陷入到一种社会困境里,整个中国社会不但不能进一步增长,反而越来越崩坏。
5、它不是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人的责任,它的本质是:精细的工商业社会和小农社会之间的冲突。
6、在这本书里,作者将这些冲突具体反映在六个具有代表性的人身上。这六个人分别是,行政首脑张居正和申时行,万历皇帝朱翊钧,军事将领戚继光,还有道德楷模海瑞和思想家李贽。
7、张居正改革,表面上看,就是进行制度改革。但是他的改革,有很高的技术性要求,比如说对官员的绩效考核。表面上看,就是给各个官员设定任务,让他们去完成,但是,怎么对任务进行合理化的制定,既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有效的调控,很容易死板僵化。
8、万历可以处罚一些具体的官员,但是他不可能和整个文官集团为敌,所以无论万历皇帝怎么抗争,在立太子这件事上,他也只能无可奈何的妥协。
9、万历可以处罚一些具体的官员,但是他不可能和整个文官集团为敌,所以无论万历皇帝怎么抗争,在立太子这件事上,他也只能无可奈何的妥协。
閱讀更多 講讀社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