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智经》,由明代名臣徐阶总结出的求迁、免谪、建功、化难、释疑、远谤、藏拙、去患,称为官“八智”,寓万千道理于其中。与徐阶同时代的大改革家张居正十分推崇,称其“道尽朝堂之秘,破尽宦海之机。”
一.求迁
愚不逐上焉,智不厌下焉。贵荐得贵,贱谤得贱。官无至贤,官无至理也。用心于事者隐,用心于人者显,尊必见贵,卑必见辱矣。
【解读】
不谙熟人情世事的人,不要去追求名声和权势,急于得到升迁。为人之道,在于先学会做人,再学做事,然后求利。盲目挤进仕途的人,切忌未强先出头。人世间最珍贵的不是朝思暮想得到的东西,而是已经得到,却随时都可能失去的东西。
有智慧的人,不嫌弃不排斥地位低下的人。得到社会地位高的人举荐,因为起点高,就有可能获得较高的职位。受到地位低下人格卑鄙的人指责,就会更加令人轻视。
官有贤者,但谁也不能说贤能到了顶点。得一贤官庶民有幸,地方全靠有贤官,但谁也不能说哪个官员,把自己管辖的事治理得最好了。明初霍州学正曹端,以公廉著称。西安知府郭晟,曾向他请教从好政、做好官的秘诀,曹端回答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欺,公则民不敢犯。”
用心做事的人,埋头实干却默默无闻;用心于个人名誉地位的人,当欲望未得到满足时,还要显摆自己,欲望得到满足就松懈懒惰了。受人尊敬推崇,必定升迁高位。遭人唾弃,将无法立足,必定在社会上被人侮辱。
二.免谪
无过亦谪也,无计固害也。事由己为,罚由上決。恶堪加之,罪堪赦之。远结君子,近纳小人。善言善出,善念善行焉。
【解读】
没有过错,也被无缘无故地降职外放。胸无良策,必定有碍仕途的发展。
办事靠自己尽力施展才能,惩罚却由上级一口决定。人的过失,本来没有的可以随意罗列,犯法的行为由上级一句话就可以赦免。正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
远结交君子,近压制小人。好的政令、高明的计策、美好的言行,必定产生好的结果。好的念头,必定产生美好的行为。
三.建功
以功为本,不智也;以庸为恥,非诈也。功为始,庸为终,运为辅,智为主。势孤无显,性懦无果。君子寻机,小人制机亦。
【解读】
把功劳当作可以依仗的资本,这是很不理智的;把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当做耻辱,这并不是虚伪。
功绩与德行完美,是仕途畅通的基础。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是仕途生涯的结束。人的遭遇命运,从旁推波助澜。智慧谋略,预示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与前程。
力量孤单无援,独自支撑局面,不可能建立显赫的功绩。性情软弱胆小怕事,不能克敌制胜。
君子千方百计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小人限制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
四.化难
无官不险也,无智不孰焉。言祸降忠,天谴予奸。诚有其哀,直有其惨也。天灾求己,人祸求人。莫测为心,莫言为忌矣。
【解读】
官场具有磁场一样的吸引力,但官场不比自家的后花园。官场的事太多了,无论你怎么想怎么做,都会感觉不周全不安全,正所谓无官不险。历史也毫不留情地证明确是如此。韩信助刘邦“攻完三秦,劫取五国”,最终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不是聪明人,难以看清官场的险恶。
因言致祸,往往发生在言出于心、忠心耿耿的人身上。元代学者许名奎在《劝忍百箴》里,列举了一百件应忍的事,并把“言之忍”作为开篇之章,强调“口三五之门,祸由此来”,认为不该说的绝对不能说,不得不说的要尽量少说,尽量后说。一生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的曹振镛,当官52年,可谓官场的长青树。门生请教他为官的秘诀,曹曰:“无它,但多磕头,少说话耳”。
天怒人怨,遭受上天谴责的,必定落在奸人头上。
官场有场规,场规又有明规与潜规。明规挂在嘴上,潜规落实在背后的行动上,彼此心照不宣。对官场规则不熟悉,爱说实话说真话的老实人,对此有不胜的郁闷与哀伤。
一个好人,不一定在官场混得好。坦诚正直的人,多无好下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慈禧太后公然在朝堂之上对大臣们说“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
天灾求自己,人祸要求人。深沉稳重一点,心思让人捉摸不透,把不乱说话当做禁戒,才有可能化解自己的灾难。
五.释疑
上无信者,下无托者。不疑不强,不敬不立也。私勿害公,情莫悖义。智者念远,愚者顾近也。君子疑己,小人疑人焉。
【解读】
上级长官不讲诚信,朝令夕改,下属官员就不敢承担责任,缺乏开拓精神。不问出处去处,不问过往将来,只知道人云亦云,这种人不可能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不尊敬长官,不尊重同僚,不以物敬人,就无法在官场立足。
私心不要危害公利,感情不能违背道义。
聪明的人,心中盘算着长远的利益;不懂得人情世事的人,只顾眼前小利。
在甚为重视颜面的官场中,君子也要常常自设疑问,深刻地总结反思自己,以责人之心责己,以合乎礼义要求别人,就少有过失;小人只会怀疑别人、责怪别人,所以一错再错。
六.远谤
智者谤智也,奸者谤奸也。无利则无谤,无果则无行。上不拒贵,下不疏贱。事可无成,心必人知。恶语或善,褒言或贬矣。
【解读】
有智慧的人指责别人的过失,善于运用才智计谋。奸滑狡诈的人,恶意攻击别人,善于运用虚假不实的东西,扰乱视听。
没有厉害冲突,就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要闲言闲语去惹是生非。没有成效的事,不要白费力气,勉强去干,甚至冒险去干。
地位高的人,不拒绝与人协商共事。地位低的人,不疏远地位低的人。
不是事事都可能成功,即便没有成功,自己的主观努力与良苦用心,必须让人知晓。
听起来使人讨厌的话,或许含有善意;赞扬的话,有的也含有指点过失的意思。容言勿苛求,听到直言规劝或暗中讽喻的话不怒,听到赞扬的话不喜,听到有失偏颇的话不怨,听到不置可否的话应当感到不安。
七.藏拙
人忌无优焉,官忌拙显焉。大拙不明,小拙不悟。难为不为,能为有让也。君子内忍,小人内凶,以优为拙,至明也。以拙为优,至愚也。
【解读】
一个人最害怕一无所长,要是那样,就没有肥差美缺。做官要独具慧眼,有独到的见解,有创新的方法,最忌讳表现平庸拙劣。太笨拙的人不明事理,辨别不出是和非。稍显笨拙的人没有悟性。
不易做到的事、使人为难的事不做。能够做到的事、有功可居的事,要多表示谦让。
好差事,大多是在陈规陋习较多的地方,是竞争最激烈的地方,也最容易受到攻击。谋得好差事不一定就是好事,天天有人欢喜有人悲,日日有人开心有人愁,求官不成保官不住是常事,所以必须更加谦虚谨慎。
君子内心能够克制,以忍让的态度面对各种事各种人。小人心狠手毒,专挑毛病,一旦有机可乘便蜂拥而上。
好的差的,应各得其所。故意不露锋芒,使人看起来笨拙愚钝,这是极其聪明的表现。平庸拙劣装作优秀,这是愚蠢。
八.去患
民智憎患也,官智去患也。上患为上,下患为下。不与命斗,不与形逆。大利在安,小利在幸,人争弗争,人怨弗怨也。
【解读】
社会不缺有识之士,民智大开的表现,就是不迷信,不盲从,监督官员,讨厌祸患。官智的表现,就是具有忧患意识,立解忧之志、践去患之行。
高官的担忧与祸患,在于官高位显,飘摇不定。小官员的担忧与祸患,在于身份低下,人微权轻,说话不受人重视。
自古圣人,只不过找到了适应社会的最佳生存方式而已,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所以,智者不与命斗,不与法斗,不与理斗,不与所处的形势抗衡。大势所趋,如排山倒海,斗之无益,反而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人为财死,很不值得,人生大利在于安,有幸得到好处,小利而已。别人争夺的不要去争,别人抱怨的,不要跟着去抱怨。走自己的路,去患为安。
閱讀更多 歷史掃地僧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