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儲政策落地 旨在“保”棉價?

11月14日,市場關注了大半年的收儲政策終於落地,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聯合發佈公告計劃,於2019年12月2日至2020年3月31日的國家法定工作日,輪入50萬噸高質量2019/20年度產新疆棉。但該消息似乎對期現市場提振有限。那麼,收儲政策的公佈,將會給市場帶來怎樣的效應呢?且聽筆者一一道來。

棉價小幅上揚 供應仍顯寬鬆

下表是近期國內外價格行情變動情況。從表中我們看出中國棉花價格指數上揚趨勢明顯,主要原因在於棉企新棉多走期貨套保,現貨資源缺乏,採購商、紡企一單難求,加之近期宏觀環境相對穩定,價格逐漸走高。從價差情況來看,期現、內外棉價差都有收窄趨勢,整體行情基本趨於穩定。

收储政策落地 旨在“保”棉价?

表近期國內外價格行情(單位:元/噸)

因新花持續入市,市場供應仍顯寬鬆。據我的農產品網持續跟蹤調查,截止11月8日,全國商業庫存在294.46萬噸,較上週增加了26.01萬噸。目前新棉公檢入庫總量在190.5672萬噸,較同期減少3.89%。市場關於減產預期有所減輕,全國總產量減少至多不超過50萬噸,整體皮棉供應量對棉價上漲空間仍形成制約。

收储政策落地 旨在“保”棉价?

圖1 2018-2019年新棉累計加工量走勢圖

紗廠行情相對穩定庫存呈下降趨勢

收储政策落地 旨在“保”棉价?

圖2 2019主流地區紡企紗線庫存天數統計

據我的農產品網統計,截止11月15日,全國主要地區紡企紗線庫存為22.3天,較上週減少0.3天,庫存天數小幅減少。受前期降價促銷模式,紗廠庫存基本趨於穩定。部分紡企適量補充原料庫存。

現階段大型紡企接單量尚可,部分廠家已經開始著手來年的春夏訂單。多數中小型紡企訂單量尚不樂觀,主要受制於布廠需求低迷。原料棉花價格上漲,紗廠漲價不易。

紡織服裝出口終端仍顯疲軟

收储政策落地 旨在“保”棉价?

圖3 2016-2019年紡織、服裝出口金額統計

據海關總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0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228.68億美元,環比下降6.74%,同比下降1.67%。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數據已經連續三月同比下調。

2019年1-10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額為2248.15億美元,同比下降2.64%,其中紡織品累計出口額為993.103億美元,同比增長0.33%;服裝累計出口額為1255.047億美元,同比下降4.86%。

收儲政策預期落地市場反應有限

此次收儲政策落地,市場較為關注的是收儲數量以及收儲方式。首先50萬噸新疆棉的收儲量。對於現階段的棉市來說,可能只是鳳毛麟角。

據我的農產品網調查顯示,截止到10月1日,18/19年度棉花商業庫存在195萬噸左右。按750萬噸棉花預測消費量來估算,紗廠原料月消耗量約60萬噸。假設從十月份以來,紗廠消耗的全是陳棉,目前陳棉商業庫存大概在100萬噸左右,遠高於50萬噸的收儲量,加之新棉持續入市,供應仍顯寬鬆。

其次是收儲方式、質量把控嚴格。輪入方式以市場公開競價原則,且高等級19/20年度新疆棉方有入儲資格。

儲備棉輪入競買最高限價(折標準級3128B)=上一週國內市場棉花現貨價格指數算術平均值×(1+2%),即價格有上限。今年受前期播種影響,高等級棉花數量較往年減少,這樣的輪入方式也意味著,在一定程度上打壓了市場高等級棉花抬價的心理。

其中因為計算輪入競買最高限價(到庫價格)與國內棉花現貨價格掛鉤聯動並上浮一定比例,所以需在內外棉價差範圍在800元/噸之內,既對棉價底部起到支撐作用,也防止棉價過度上漲溢價。

總的來說,政策的落地多半是為了起到調節市場的作用,因前期減產預期加上現貨市場資源缺少,價格上漲趨勢超出新棉上市前的市場預期之外。因原料漲價,紗廠漲價意願明顯,但難敵下游布廠需求不足,市場略顯僵持。收儲主要還是為了能讓價格穩定在合理的區間的區間波動,後續國際關係和需求的變動才是影響棉價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