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陳麗冰
每當夜幕降臨,位於菲律賓棉蘭老島的考斯瓦根市也跟著進入了黑暗。這裡許多村子至今仍未通電,手電筒可能是許多當地人家中的唯一電器。不過,待中企投資建設的考斯瓦根燃煤電站竣工投產後,在不久的將來,整個棉蘭老島都將迎來驅走黑暗的“光明”。
棉蘭老島是菲律賓南部最大的島嶼,也是東盟東部增長區的分屬區域。近年來,隨著《東盟東部增長區2025願景》及“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可以看到有越來越多中資企業進入到包括棉蘭老島在內的東盟東部增長區投資興業,既深化了中國與整個東盟的合作,也拓展了“一帶一路”合作空間。
東盟最具發展潛力的增長區
東盟東部增長區成立於1994年,是東盟內三個次區域合作組織之一,旨在通過經濟互補以及資源和市場共享促進欠發達和地緣相近地區的發展,其範圍包括文萊全境、馬來西亞東部的沙撈越州、沙巴州(Sabah)和納閩島,印尼東部的加里曼丹、蘇拉威西、伊裡安查亞和馬魯古群島,以及菲律賓南部的棉蘭老島和巴拉望島。
這一地區地理相鄰,經濟、宗教和文化聯繫密切,穆斯林人口集中,儘管社會經濟發展相對滯後,但自然資源極為豐富。文萊的石油和天然氣、加里曼丹島全島的森林資源,棉蘭老島、蘇拉威西島北部的海洋資源和豐富的觀光資源等,若開發利用得當,將釋放極大的經濟增長潛力。
因此,該地區也被專家學者評為東盟最年輕、面積最大、自然資源最豐富、最具發展潛力的增長區。“目前東盟東增長區經濟發展基礎較弱,但是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先天的資源稟賦很好。合作基礎弱,合作成效還不明顯,但是合作目標明確,合作進展在加快。雖然是次區域合作,但是在次區域合作更趨向自由流動,從而帶來資源的有效配置和生產效率的提高,我相信只要資金到位,東部增長區是非常有潛力。”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國際政治系主任李皖南如是評價。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東盟東部增長區自成立以來,積極促進區域內國家相關地區在航空、海運、電信、旅遊等領域進行合作,並取得了一定進展。數據顯示,近年來東盟東部增長區總投資年平均增長31.4%,其中外國直接投資佔比超過70%,形成以農產品和資源的初級加工為主的製造業,以及具有很強的自然景觀優勢的旅遊業。
不僅如此,為了打造一個具有彈性,包容性,可持續性和經濟競爭力的(R.I.S.E.)增長區來縮小發展差距,在2017年4月29日在舉行的第12屆東盟東部增長區峰會上,成員國領導人通過《東盟東部增長區2025年願景》,提出打造綠色、有競爭力的製造業;發展可持續、競爭力強、氣候適應性強的農工產業和漁業;發揮東增區作為可持續、發達和多國互聯的旅遊目的地優勢,促進欠發達地區發展。
攜手“一帶一路”倡議,共享發展紅利
儘管東盟東部增長區與中國隔海相望,距離較遠,但雙方卻有著廣闊的合作前景。而中國自2005年正式成為東盟東部增長區發展夥伴以來,與該區域保持了良好的雙邊關係,雙方在農業、能源、漁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合作勢頭良好。據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與東盟東部增長區4國貿易總額達2116億美元,佔中國與東盟貿易總額的41%。截至2017年底,中國對東盟東部增長區4國累計投資總額已超過160億美元。
不僅如此,如今,由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正致力於與東盟國家加強在基礎設施、港口、旅遊等方面的合作,而這正是《東盟東部增長區2025年願景》所強調的,因此,業內專家認為,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深耕東盟東部東增區,不僅有助深化中國與整個東盟的合作,同時東盟東部東增區也可以在港口合作建設、旅遊合作、工程承包等方面獲得紅利。
“中國與東盟東部增長區的合作應該在中國與東盟合作以及‘一帶一路’建設的大框架下推進,當前雙方需進一步加強在組織機構、金融、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合作。”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表示。
而文萊大學副校長張秀燕則認為,抓住當前數字化轉型的機遇,積極融入到供應鏈發展進程中將是東盟東部增長區與“一帶一路”倡議合作的下一個經濟增長點。“如何把供應鏈的一端與另外一端整合在一起,需要更多的基礎設施的建設,這些都是數字化轉型的一些部分。另外,食品加工業、海洋工業、漁業以及物流業等,都是能夠去融入到供應鏈4.0當中去。”張秀燕說。
閱讀更多 東博社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