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允炆為何不採用推恩令的辦法來削藩呢?

梔子花的微笑


推恩令是元朔二年(前127)﹐主父偃向漢武帝提出的建議,旨在名義是上施德惠﹐實際上是剖分其國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這一建議既迎合了武帝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諸侯王武裝反抗的可能﹐因此為武帝所採納。漢武帝制詔御史:“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條上﹐朕且臨定其號名”﹐這就是“推恩令”。



建文帝朱允炆之所以沒有采用推恩令來削蕃,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明朝初年朱元璋冊封的這些藩王與西漢時期所封的宗室諸王性質截然不同,不能簡單地套用推恩令削弱各路藩王的勢力。



先說說西漢時期所冊封的諸侯王。西漢建立後,漢高祖劉邦認為秦朝之所以這麼快就滅亡,主要是在於沒有分封宗室子弟為王,以便在危難之際拱衛皇室,於是,陸續分封自己的兒子和近親為王。按照劉邦的分封設想,這些諸侯王不但封地廣大,而且在自己的封國內具有行政軍事民事統治權力,可謂是“國中之國”,逐漸具備相當強的政治和軍事力量,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如劉邦的長子劉肥受封齊王,劉邦為彌補劉肥不能當皇帝的遺憾,下令“講齊語者皆與之”,劉肥的齊王國坐擁七十多城。劉邦的侄子劉濞受封吳王,坐擁肥膏之地,鹽鐵之力,富甲天下。在漢景帝即位之初,天下各封國所佔郡縣地盤快佔到西漢疆域的一半,各諸侯王對皇權的侵襲已經快達到臨界點。漢景帝在晁錯的建議下推行削蕃,引發“七國之亂”,在周亞夫的強力鎮壓下,最終撲滅了“七國之亂”,並趁機將作亂的諸侯王的封地大幅度縮減,但是,諸侯王國的勢力仍然很強大。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有志於加強中央集權,於是,便採納主父偃的建議,允許各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國土地進一步分封給自己的兒子們,這就是徹頭徹尾的陽謀,各諸侯王看到“推恩令”可謂是有苦說不出,只得領旨謝恩,經過“推恩令”,原本佔據多個郡數十個縣的強大諸侯王,弱化為只有數個縣甚至一個縣的列侯們,力量得到分散瓦解,再也無力單獨對抗中央政府。此外,漢武帝再輔以“酢金令”,以進貢的酢金成色不足為由,一口氣廢除了列侯106位,進一步削弱了諸侯們的勢力。

反觀明朝皇帝朱元璋分封的二十多位藩王,到了建文帝朱允炆即位時,就蕃封國的藩王將近二十位。按照朱元璋的分封設想,為了防止宗室力量過弱,導致外部力量篡奪政權,朱元璋決意廣設宗室藩王拱衛皇室。朱元璋並未不知道以往朝代因宗室子弟力量過強給皇帝帶來的問題,如“七國之亂”和“八王之亂”,因此,朱元璋採取的藩王分封制,既不同於西漢時期的諸侯王國,也不同於僅擁有虛權俸祿的清代親王,其分封原則為“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意思就是這些分封的藩王雖有就蕃封號,但是沒有實際封地;擁有王爵但是不直接統治人民;享受優厚待遇而沒有管理政事。

這一分封原則就決定了藩王們沒有實際的封地,但是仍掌握有數千到數萬不等的武裝護衛,總有崇高的政治和軍事力量。由於明朝藩王沒有實際的封地,自然無恩可分,畢竟只有一個子嗣可以承襲親王爵位,漢朝推行的“推恩令”在明朝也就沒有用武之地。

但是,作為削蕃的備用手段,在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之初,就有大臣提出參照漢朝“推恩令”,將藩王們掌握的武裝護衛推恩給他們的子嗣們,進而採取漸進的方式削弱藩王們的軍事力量,以達到漸進式削蕃的目的。由於“靖難之役”的爆發,此等建議便沒有實際採用。


滄海拾遺錄


之所以不採用推恩令,是因為無恩可推。漢朝推恩令要求諸侯王把屬於王國的地盤分給所有兒子。這樣一代一代諸侯國範圍越來越小。沒辦法與中央對抗。

明朝王爺手裡就沒有地盤。你叫人家怎麼分?

漢和明諸侯王的區別

漢朝和明朝的王那是不一樣的好吧。劉邦時期削了異姓王,並殺白馬為誓: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在秦朝短暫統一的基礎上實行郡國並行制,有一定的不得已,畢竟秦朝之前一直沒有天下一統的先例,而且剛開國的漢王國沒能力直接控制整個天下。

漢朝前期的諸侯國那可是獨立的政治實體。諸侯王在封地內擁有獨立的行政權、財權和軍權,除了名義上認可漢朝中央,和獨立的國家也沒有什麼區別。所以地盤強大而且財源豐富的吳國,楚國經過幾代之後漸漸就不想鳥中央了。

而明朝的王爺,主要是為了防備北方,主要是蒙古的力量,大部分王像燕王,秦王,寧王,遼王等都封在與蒙古人戰鬥的最前線。朱元璋為他們定的功能就是為國屏藩,保衛大明。戰時可以節制諸將。但平時屬於王爺親領的軍隊就是他們自己的王府護衛而已。

明朝王爺可沒有行政權和財權,換句話說。朱元璋封的王不掌握封地!

所以現在應該知道為什麼不實施推恩令了吧。

靖難時朱棣的處境

其實細品歷史。朱棣的造反成功,真的是歷史的奇蹟。在靖難之前。朱棣能控制的就是他的燕王王府。北平佈政史和都司建文都特意換了自己的心腹,朱棣不得不靠裝瘋賣傻躲過朱允炆的第一波猜忌。然後依靠王爺尊貴的身份把北平地方官叫到王府解決掉,才算控制了北平作為根據地。

所以朱允炆即使想要叫朱棣推恩,可以怎麼推?把燕王府的房間一分為三,不可能吧


丁強888


朱允炆即位後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地方武裝和中央集權的激烈矛盾。按照朱元璋的美好願景:

“諸王臨國中,毋得至京。王國所在,文武吏士聽朝廷節制,惟護衛官軍聽王。”

安排藩王們負責守護邊疆捎帶著吃喝玩樂,不允許回到京城、沒有兵權只有護衛隊指揮權。朱元璋的本意是好的,有效的避免了兒子們爭權奪利,又能維護國家統一。

如果朱標不死順利繼位,他爹的這種安排是最合適的。可偏偏朱元璋不走尋常路,朱標死後把皇位過繼到嫡長孫朱允炆頭上,原本心懷希望的兒子們一瞬間又心如死灰。朱允炆年幼、根基尚且,又怎麼讓他的叔叔們服氣?

於是朱元璋自認為是的治國良策,成了扔給朱允炆的定時炸彈。

1398年,年僅21歲的朱允炆登上皇位,削藩成了首要問題。此時得朱允炆還在糾結剪藍線還是紅線,這時候翰林學士黃子澄提出一個關鍵建議:

“諸王護衛兵,才足自守。倘有變,臨以六師,其誰能支?漢七國非不強,卒底亡滅。大小強弱勢不同,而順逆之理異也。”

黃子澄站在國家大義,綜合國力的角度分析,認為藩王得護衛隊並沒有造反實力,一支私人保安團怎麼是我們正規軍的對手?順勢列舉漢朝七國被削不就那麼回事麼?削藩沒有皇上你想的那麼複雜。我這裡不介紹兩人之間怎麼有的過人交情,反正朱允炆聽到這些話後心裡非常踏實,並且按照黃子橙的建議付出行動。結果黃子澄的這次致命引導,讓朱允炆盲目判斷藩王實力,在暴力削藩的問題上越走越遠,最終逼迫朱棣打著靖難的口號,浩浩蕩蕩殺進南京搶走皇位。


可見朱允炆失敗得削藩方式才是罪魁禍首,加速點燃藩王這顆定時炸彈的催命符。

其實早有人就削藩事宜向朱允炆提出更具格局性得建議:

獨巍與御史韓鬱先後請加恩曰:“賈誼曰:‘欲天下治安,莫如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今盍師其意?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如此,則藩王之權,不削而自削矣。”

高巍和韓鬱建議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削藩。這裡我再簡單的解釋下推恩令,漢朝分封后諸侯國獨立為政,形成名副其實的國中國,嚴重威脅到君主中央集權,於是漢武帝時執行主父偃的推恩令,以前只有諸侯王嫡長子才能繼承爵位和封地,現在分封諸侯國庶子為列侯,也有權利繼承諸侯王土地,這樣子諸侯國一分為多勢力大減,自然而然土崩瓦解。再通俗點解釋就是:激化內部矛盾,以前只有一個人吃的蛋糕,現在人人都可以吃,自然吃的更快。

明朝的藩王雖然沒有封地、行政權力、稅收權力並不和西漢一樣形成獨立王國,情況不同應對的方式也該不同。高巍提出的推恩令中,關鍵要素“以地分之”轉變成“以權分之”,讓藩王的兒子也能享受獨立待遇包括獨立護衛隊、國家福利等,藩王庶子們勢必會因為權利打的頭破血流,間接達到削藩目的。更可怕的是高巍提出異地分封的策略,從根本上拔除藩王根據地,強勢如朱棣也只能望皇位興嘆!



此“推恩”,非彼“推恩”。但在削藩問題上高巍等人的建議更合理、更誅心。

高巍的削藩策略應了兵法中的上者伐謀,需要時間來慢慢消化,而朱允炆本著嬸嬸可以忍,叔不可忍的原則已經迫不及待,還是決定暴力削藩。另一方面高巍影響力比黃子澄還是差點,黃子澄是鐵桿太子黨,朱元璋默認的輔政大臣,他從入宮起便不離朱允炆前後,不管讀書寫字,還是生活起居。在朱允炆即位後,便立刻提拔黃子澄,很多重要政務也要和其商議,包括削藩。而黃子橙本著國強兵壯的上位者理論,自然傾向暴力削藩,和朱允炆的心思不謀而合。

除了高巍、韓鬱就削藩問題看的通透,戶部侍郎卓敬也提議讓朱棣改封南昌:“北平形勝地,士馬精強,金、元年由興。今宜徙封南昌,萬一有變,亦易控制。”結果這件事卻被朱允炆當做屁放了,最終被朱棣篡位。

朱允炆在削藩問題上犯了四個錯誤:

  • 第一,低估藩王實力。按照明朝規定藩王的護衛隊最多擴招近5萬7千人,而類似燕王、晉王、寧王之流還兼職守護邊疆的任務,手裡都有十幾萬人馬,而且這些部隊常年征戰,訓練有素。
  • 第二,沒有判斷力。朱允炆受黃子澄、方孝儒等人的影響太多了,完全沒有自己的主見和判斷力。朱元璋在世時,兩人談過削藩問題,朱允炆提出,以德感化、以禮約束、最後動刀子的方式獲得朱元璋讚賞,結果事到臨頭,早忘的一乾二淨。
  • 第三,激進式的削藩。朱允炆採取先弱後強的秩序進行削藩:“會有言周王橚不法者,遂命李景隆帥兵襲執之,連湘、代諸府。於是廢橚及岷王楩為庶人;幽代王桂於大同;囚齊王榑於京師。湘王柏自焚死。”這一波逼的叔叔們不得不死,難免讓剩下的藩王兔死狐悲,不得不反。
  • 第四,愚昧式優柔寡斷。朱允炆從小到大一直受儒家教育,即使當上皇帝也沒改掉骨子裡的迂腐,甚至朱棣造反後朱允炆曾放出豪言,莫要傷我叔叔,要抓活口!免得被天下人坐實殺叔上位的惡名。

結語:綜合以上原因我們可以看出,朱允炆在削藩問題上存在投機成分,如果接受山寨版的“推恩令”完全可以把藩王勢力不動聲色的瓦解,奈何小子鼠目寸光,丟了皇位。另一方面來看,朱棣打著“清君側”的名號發動靖難,也不算名不符其實,黃子澄、齊泰之流難道沒有誤國之嫌?


我不是易中天


時移則事異,不同的情況要採取不同的手段。

一、漢朝分封制與明朝分封制有本質的不同。漢朝的分封制其實是周朝的分封制,諸侯在藩國權利很大,不僅有軍事權,還有鑄幣權,在封底之內就是土皇帝。而明朝則不一樣,明朝雖也分封諸王,但諸王不能干預地方政事,軍權也僅限於護衛王府的三衛;只有防衛蒙古的燕王和寧王手下才有超過三衛的大軍;

二、推恩令適合西漢但不適合明朝。西漢諸藩王在等地內就像土皇帝,封地的大小直接決定了諸侯的強弱。嫡長子繼承製保證了諸侯的封地不會減小,諸侯的勢力就只會增加而不會衰弱。漢武帝頒佈推恩令,就是為了打破這種制度,讓藩王的兒子都有封地,這樣諸侯的封地就會越來越小,直至消亡。而明朝藩王,沒有封地,所以推恩令就不適用了。建文帝採用的削藩方法是沒錯的,只是用人不當,方孝儒、黃子澄等人做學問是可以的,但是治理國家、削藩這種大事卻實在不稱職。再加上朱重八殺人太多,把功臣宿將都殺光了,致使朱棣造反的時候,朝中無人可用。


燕然居胥


進擊de策略師為你解答:


我的回答:漢朝和明朝雖都有藩王,卻在本質上有根本不同。醫生在看病人的時候,要對症下藥,這樣才能治好病人,治理國事亦遵循此理。


漢朝削藩的推恩令是主父偃的建議:


主父偃,漢武帝時大臣。臨淄(今山東臨淄)人。出身貧寒﹐早年學長短縱橫之術,後學《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因直接上書漢武帝劉徹,被拜為郎中,不久又遷為謁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遷四次,最終成為劉徹的政治顧問。


漢朝藩王的由來:漢高祖劉邦艱難創業,在成功以後為穩固政權,先是誅殺異姓王,後又採取郡縣制+分封制並行的治國理念,是為“郡國制”。分封同姓子弟九王,加強劉氏在邊疆的控制力,意在謀求劉氏“家天下”的長遠格局,卻也給後世藩王割據、反叛埋下了種子。




漢文帝時期:劉恆執政後,依舊延續呂后尊崇的“無為而治”的治國理念,這使得各諸侯王的實力得到進一步擴張。


濟北王劉興居、淮南王劉長先後發動叛亂,雖被平息,鑑於中央實力太過薄弱,沒有強力對抗諸侯王的本錢,採用賈誼的“治安策”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諸侯王的實力,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漢景帝時期:劉啟即位後,大力推行削藩。吳王劉濞不願坐以待斃,聯合其他諸侯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叛亂,史稱“七國之亂”。


叛亂平定後,漢景帝趁機收回各諸侯王的行政權和司法特權,大量裁撤諸侯國的官吏數量。諸侯領郡由漢高祖時的42郡減為26郡,而中央直轄郡由漢高祖時的15郡增加至44郡。這一系列操作雖然仍舊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極大的削弱了各藩王的勢力,使其再不具備與中央政權叫板的硬核實力。




推恩令的目的和內容:


推恩令,是漢朝漢武帝時期推行的一個旨在減少諸侯的封地,削弱諸侯王勢力範圍的一項重要法令。主要內容是將過去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傳給嫡長子的情況,變更為強制諸侯王把土地採用諸子均分制,把封地分成幾個部分傳給各個兒子,分別形成直屬於漢廷的更小的王國與侯國,達到分化、削弱諸侯王國勢力的效果。


推恩令的實際操作:


讓諸侯王各分為若干國,使諸侯王的子孫依次分享封土,地盡為止;封土廣大而子孫少的人,就虛建國號,待其子孫生後分封。齊國分為七,趙分為六,梁分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為王,王子支庶為侯,百有餘焉。


不發一兵一卒以賞賜的名義分解諸侯的勢力,各諸侯也都欣然接受。我推測背後的原因有三個:一是有文景二帝平定叛亂的威名在前;二是諸侯的實力大不如前,再沒了和中央叫板的本錢,也喪失了爭奪皇位的野心,索性踏踏實實的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富貴日子;三是長子繼承的制度使得家中其他的兄弟姐妹無法獲得爵位和封地,生活上的一應所需必然會仰仗自家的長子,長此以往極易產生間隙。漢武帝以賞賜的名義施行推恩令,也正好給了這些人一個體面的順應機會,難得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真要搞得皇帝興師動眾,那就沒個活路了。


漢武帝漢武帝在施行推恩令的同時,亦設立“刺史”一職作為配套,用於監察諸侯和地方官員,防止他們相互勾結,欺壓百姓,行不正之舉。



明朝的藩王制度: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以“尊王攘夷”為指導思想。


翻譯過來的意思:分封爵位卻不賞賜土地,給予爵位卻不管理百姓,享受俸祿卻不處理事務。這意味著他們享有世襲爵位的特權和等同的福利待遇,雖不參與國家治理,但要承擔拱衛中央和對抗外敵的責任,有較高的軍權。


題主說朱允炆為何不採用推恩令的辦法來削藩,我想說的是,朱允炆沒有恩澤可以推,取消爵位和收回兵權這兩個事要當成恩澤來推,打破腦袋我也無法把這兩個關聯到一起。


漢武帝劉徹採取的辦法是進一步的內部分化,通過時間來最終處理掉這個燙手問題,這是溫和的操作手法,一點都不激進。後期通過發動漢匈大戰,軍隊的指揮權就全部收回來了。專權獨斷的漢武大帝對削藩都謹慎行事,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


可反觀朱允炆,直接動藩王的奶酪,還挑軟的柿子先捏,這一頓操作,我也是醉了。削藩這種極易動搖國本的大事,必須慎之又慎,稚嫩而又冒失的做法,只會是自己挖坑埋自己。


稚嫩的帝王遇見迂腐的儒家人,這樣的碰撞,會產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呢?這大概是朱允炆始料未及的吧。




進擊de策略師


推恩令,是漢武帝按照大臣主父偃的建議,對勢力強大的諸侯王進行削藩的方法,號稱是古往今來第一削藩陽謀。

推恩令的具體內容是:將諸侯國分為若干小國,諸侯王世子繼承王位和一塊主要的土地,諸侯的其餘兒子也可以得到土地和人口,改變了以前只有世子繼承全部資源的情況。

這樣一來,王侯越分越多,可各人的地盤就越分越小,實力也越來越弱,推恩令後,漢朝幾乎沒遇到過諸侯之亂。像光武帝劉秀,他父親到西漢末年也只能做到一個小縣的縣令,如果不是王莽的話,或許劉秀也只能當一個地方小官,做皇帝那是想都不用想的。


那推恩令這麼好,為什麼建文帝朱允炆卻還要用強暴的手段削藩,導致了燕王靖難之役呢?

首先是實行的環境不同,漢朝推恩令的實行是在漢武帝時期,之前的漢文帝和漢景帝都採取過削藩,景帝時期還發生過吳楚七國之亂,差點就把皇帝給拉下馬了。漢景帝靠著名將周亞夫平定亂事後,當時起兵的七王都死光了,封國也被廢除,後面漢武帝實行推恩令的時候,才幾乎沒有遇到任何阻力。

可是朱允炆所處的卻不是和漢武帝一樣的時代,朱元璋時期分封的王爺多達二十個,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寧王朱權各個驍勇善戰、武力過人,獨當一面,燕王甚至還多次擊破蒙古軍隊,立下了不小的戰功。可以說朱允炆的時代,實際上和文景兩帝的時代一樣,是需要面對數十個強大的藩王的,而朱允炆不是漢文、漢景,手下也沒有周亞夫,多是李景隆、黃子澄這樣口氣大過底氣的人,失敗自殺也是情理之中的。


其次,好方法用一次是天才,再用一次就是蠢材了,三國演義裡諸葛亮也只用了一次空城計而已,推恩令可以起到分裂諸侯的效用,這情況不止我們知道,身處其中的古代人心理更是明鏡似的。朱允炆如果真的用推恩令來削藩的話,那隻能導致諸侯並起,釀出比靖難之役還要大的禍事。

而且建文也不是漢武,他削藩太急切了,面對同樣是朱家人的叔叔們,建文帝用雷霆手段削藩,結果導致了四王被廢為庶人,湘王朱柏全家自焚而死。建文也不是朱元璋,他在諸侯面前始終只是小輩,朱元璋再狠也沒對自家人下過毒手,如此殘酷的手段自然會導致諸侯的反抗。要是朱允炆能緩慢削藩,讓諸侯們慢慢適應的話,或許靖難之禍也就不會發生了。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漢武帝實行的推恩令,可謂是中國歷史上削藩的典範。所謂推恩令,指:諸侯的王位只能由嫡長子繼承,可推恩將王國的一部分土地分給其他子弟為列侯,列侯隸屬於郡,與縣的地位相當。漢武帝通過此方法,將諸侯的獨立封地逐漸納入國家的統一行政體系之中,極大削弱了諸侯封地。在元鼎五年,漢武帝剝奪了列侯的爵位,徹底將其土地劃入中央直接管理之下。此後,諸侯雖然名義上存在,但實際上掌握的土地已經非常有限,且不再過問王國政事,可謂是名存實亡。

可以說,漢武帝的這套措施,是符合西漢時期實際情況的。但這個方法,絕對不能簡單地套用在其他朝代,因為各個朝代存在的紛紛制度,其內容和形式都存在較大的差異。

以明朝為例,很多人可能會疑惑,為何朱允炆不借鑑漢武帝推恩令的做法,來實現逐步削藩,而非要進行暴力削藩?實際上,明朝的藩王制度之下,是根本無法執行類似推恩令的政策的。推恩令執行的基礎,是藩王必須掌握土地,只有如此,才能通過逐步分解藩王土地的方式,達到削弱藩王,最終消除割據諸侯的目的。然而,明朝的藩王,是不掌握封地的,他們只擁有兵權。

朱元璋之所以重新恢復消失已久的藩王制度,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們拱衛帝國的邊疆地區,老朱家的子孫保衛老朱家的江山,小農出身的朱元璋,認為自己的子孫,比外姓武將更加值得信任,他們一定能夠履行好職責。因此,明朝藩王的設置,本身即是出於軍事目的。因此,藩王擁有所謂的“護衛”,即私人武裝,以起到對外作戰,對內鎮壓的作用。但藩王並不具備地方的行政權力,地方官員的任免權屬於皇帝,甚至在藩王的駐地,都另有是屬於國家的軍隊(藩王護衛本質上屬於藩王的私人武裝)駐紮。比如朱棣的燕王府所在地北平,便有明朝中央的駐軍,朱棣起兵,正是從收拾掉這些中央官兵開始的。

因此,明朝的藩王,根本無法運用推恩令進行削弱。


庭州行者


所謂推恩令,是指漢武帝為了削弱藩國,鞏固中央集權,下旨要求各個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和稅收分給所有兒子的詔令。

實行推恩令前,西漢藩國土地和稅收只傳國王的一個嫡子,其餘的兒子無利可分。而實行推恩後,諸子都有地、稅可分。



由於推恩令是一項對諸侯王庶子和無利可分的嫡子有利的政策,所以推恩令在藩國的落實情況非常順利。而通過落實,諸侯國最終被拆得四分五裂,由若干個強國變成幾十個小國。這些小國因為實力弱,對中央不再具有威脅,最終也被武帝逐一收拾。

應該說,西漢能完成中央集權,推恩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到了明朝建文帝時期,前軍都督府左斷事高巍與御史韓鬱曾經上書,懇請建文帝效仿當年主父偃推恩之策,勿行晁錯削奪之謀。也就是建議朱允炆實行推恩令,別搞強行削藩之舉,導致昔日西漢七國之亂的禍事重演。

不過建文帝沒理會他們的建議。至於沒理會的原因,主要是出於兩方面的考慮。

一來,建文帝當時很自信。他早就憋著勁想要收拾他的那些叔叔們了,他有削藩這個念頭不是一天兩天。從他本人的主觀意願上來說,他就不想把這事和平解決。畢竟他的權柄優勢極大,削藩的資本很足。

他當時根本就沒想過自己會輸,自己有“飛龍騎臉”的優勢,怎麼可能會輸呢?


二來,明初實行推恩令,作用也不大,朱允炆深知這一點。

西漢推行推恩令有三個前提,一是漢景帝打贏了七國之亂,中央威信很大;二是漢代藩王的權力過大。當時的藩王不僅有軍隊,而且還有封國的治理權和徵稅權,實際上就是獨立的國家;三是當時的遺產分配製度不合理。(遺產分配製度是中央制定的,其實部分藩王也不滿這種制度)

而相比之下,明朝就沒有這些前提了。

首先,朱允炆只是眾藩王的侄子,他在叔叔們的眼裡,固然有皇威,但威信不足。

其次,明朝的藩王沒有封地,沒有藩國的治理權,只對土地有所有權以及對土地的產出有支配權,沒有在土地上任命官員和直接收稅的權利。比如說朱元璋讓朱棣當燕王,是讓他到燕地負責戍邊,只有打仗的時候才管軍隊,不打仗的時候就回家抱孩子。除了他自己的親兵衛隊外,其他兵馬還是歸朝廷指揮。這種權力遠不如西漢早期的諸侯王。

第三,明朝藩王的兒子都有繼承權。朱元璋怕朱家子孫受苦,就規定親王嫡子可以繼承親王位,庶子封郡王。郡王的嫡子繼承郡王位,庶子封鎮國將軍,相當於正一品。再往下依次類推,最低的一級是奉國中尉,年俸兩百石,相當於從四品官員的年俸祿。老實說,這個待遇不低了。



所以說,明朝如果實行推恩令,實際效果其實不大。畢竟藩王只有土地的所有權和產出支配權,另外就是還有一點衛隊和俸祿,難道要分這個嗎?亦或者說,難道要分他們的戰時兵權嗎?如果連這給都分了,那誰來負責戍邊呢?

當然,削藩還是要削的,藩王節制邊地軍隊過久,容易在邊軍中樹立起威信,導致邊地軍隊唯藩王之命是從,不聽皇帝命令。所以建文帝最終選擇了削藩,而且是強行削藩。


Mer86


明太祖朱元璋有26個兒子,分封到各地做藩王。但是朱元璋搞的分封制和漢高祖劉邦分封的同姓王不是一回事。劉邦實行郡國並行的政治制體,王國有自已的軍隊,任免官吏權,有禱幣權。後來發展狀大了,對中央構成危脅,才用“推恩令"手段分化瓦解。朱元璋並沒有裂土分封,只是給了藩王守邊衛國的軍權。

劉邦剷除七個異姓王的同時,又大封同姓王,並和群臣殺白馬對天盟誓,非劉姓不王,違反者天下共誅之。諸候王受封后忙於安撫百姓,同中央政府相安無事,幾十年後做大做強,同中央政府矛盾加巨。

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4年),漢景帝接受御大夫晁錯消藩的建議。吳王劉濞等打著"清君側,誅晁錯”的旗號發動叛亂。叛軍雖然勢力強大,但僅三個月就被鎮壓下去。除楚國被改組外,其他六國被除國。

到漢武帝實行推恩令時,各個王國已無實力對抗中央,只能聽從擺佈。明太祖朱元璋廢丞相權分六部,又設錦衣衛,成為中國歷史上權力最大的皇帝。他對諸將都不信任,幾乎殺盡開國功臣。朱元璋對兒子非常信任,封以王爵之位,有能力的手握重兵,守衛邊疆地區。

朱元璋活著的時候,能夠鎮住手握兵權的兒子,朱允文則對手握兵權的叔父們則相當忌憚。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允炆登基後即開始對叔父們動手。朱允炆消藩有個特點,專拿軟柿子捏。周王,代王,湘王,齊王和岷王等五個弱小的王都被收實啦!

接下來的是實力最強的燕王朱棣,假如,朱允炆開始拿朱棣下手,燕王一點反抗的機會都沒有。退一步說,朱允炆逼朱棣主動造反也沒毛病。清康熙皇帝三藩之亂時,有大部分省分參與叛亂都沒有成功。朱棣僅以北京城的力量對抗一個國家是不可想象的,既使後來有朵彥三衛的蒙古騎兵加入實力也不行。

朱棣發動靖南之役時,也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在南征時屢戰屢敗,幾次差點兒丟了性命。朱允炆勝利在握,他既要打敗朱棣,又不想擔殺叔父的罪名。多次告誡諸將:"勿使朕背殺叔之名。"明軍不敢打,朱棣有了免死牌,則有侍無恐衝在軍隊的最前邊。

朱元璋把開國功臣削滅殆盡了,齊泰和黃子澄等人不是朱棣的對手,李景隆無乃父之勇,為了身家性命獻城門投降了朱棣。朱允炆沒有漢武帝時的王國割據的困境,只想剝奪叔父們手中的軍權,確功虧一匱,丟了皇位,消失的無影無蹤,悲矣!


關東俠客


建文帝,為什麼不用推恩令來削藩?首先要了解什麼是推恩令。推恩令是什麼?

推恩令是什麼?

在漢朝的時候,漢武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削弱諸侯王的實力而頒佈的一項政令,政令的內容便是由以前的嫡長子繼承的諸侯王的遺產,變成了所有人都可以繼承諸侯王的遺產。

如此一來諸侯王的實力自然而然的就下降了,因為以前是一個蛋糕一個人吃,推恩之後,變成了一個蛋糕,三個人吃,或者四個人吃。自然每個人吃的蛋糕就少了,諸侯王的實力就是這樣下降了。

朱允炆為什麼削藩?

首先我們來看看朱允炆為什麼要削藩?根據《明史紀事本末》中記載,朱允炆在還沒有當皇帝的時候便已經有了削藩的想法。

一日,太孫坐東角門,召侍讀太常卿黃子澄告之曰:“諸叔各擁重兵,何以制之?”

從這裡便可以看出來朱允炆在皇太孫時期便已經有了削藩的想法,而削藩的動機便是他的叔叔們擁有的兵力太多了,讓他感覺到了不安全的因素,這便是他削藩的動機。

為什麼不用推恩令來削藩?

有道是前有車輪後有軌,順著以前的來就是,朱允炆為什麼沒有和漢朝一樣用推恩令來削藩呢?因為推恩令的內容和朱允炆要削藩的內容有本質上的不同。

削藩削的是他的各位王叔的軍事實力,也就是王府三衛,而推恩令的主旨是把諸侯王的封地減少。一個是火車軌道,一個是高鐵軌道,雖然他們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都是軌道。但終究是不同的,所以這就是朱允炆為什麼沒有用推恩令來削藩的,因為他削藩削的不是王府封地,而是王府三衛。

上圖為朱允炆的四叔,朱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