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化街子工一位即將赴新郎家的新娘,美國傳教士何佩道拍拍攝。拍攝的時間是1932年2月。新娘戴著面紗,站在正房和廂房交界的角落,新娘穿著顏色鮮豔的大襟綢長袍,下身穿長褲,腳穿繡花鞋。這種繡花鞋比較特殊,做工精細。鞋面、鞋幫都繡有花卉圖案,鞋尖翹起,成一鉤形,並綴以絲穗,所以又叫“鉤鉤鞋”。
民國22年,撒拉族新娘和陪娘,帶著銀製同心結,過去陪孃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婚禮的整個過程中陪伴新娘,一直送她到新人的洞房。因為撒拉人的婚禮是非常隆重,有一整套儀式,比如,“撒谷”、“放水炮”、“擠門”、“開板箱”、“交鞋”、“駱駝舞”等。
1932年,拍攝的循化撒拉足婚禮,新娘家送給新夫婦的禮物展示在庭院裡,注意到上面這麼多雙鞋了嗎,按照撒拉族的習慣,姑娘出嫁時,要給男家所有人各送一雙鞋,對叔伯至親還要加送繡花襪子一雙,特別要給公婆另送繡花枕頭一對哦
1933年,循化,一個普通的撒拉族穆斯林婦女。她把頭髮盤在腦後,並繞腦後幾圈,將盤在腦後的頭髮固定。這就是所謂的“包頭”,一般都是比較長的紗布。撒拉族人認為,婦女的頭髮屬於羞體,不可外露,所以須用包頭包起來,不使其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