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的一次人民戰爭——戰勝“瘟神”、消滅血吸蟲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1958年,毛澤東的《七律二首·送瘟神》在全國引起巨大反響。圖為1970年代初,江蘇省鎮江市召開血防小組會議。

“瘟神”——危害性血吸蟲病,是由於人或哺乳動物感染了血吸蟲所引起的一種疾病。人得了血吸蟲病,會嚴重損害身體健康。1950年代以前,我國血吸蟲病流行十分嚴重,疫區居民成批死亡,無數病人的身體受到摧殘,田園荒蕪、滿目淒涼,出現了許多“無人村”“寡婦村”“羅漢村”和“棺材田”。圖為1970年代初,血防動員大會。

鎮江地處長江南岸,屬江灘型血吸蟲病流行區,區內蘆葦雜草叢生,疫情曾相當嚴重。中央發出“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號召後,鎮江男女老少齊上陣,千軍萬馬“送瘟神”。圖為1970年代初,被集中治療的女血吸蟲病人。


血吸蟲的唯一寄生處是釘螺,只要消滅釘螺,處理好病人的糞便,血吸蟲便無處存身。圖為1970年代初,醫務人員正在檢驗血吸蟲。

查螺是血防工作的重點,為了最大限度地查清釘螺,鎮江各級領導到普通群眾都參加了義務查螺,場面十分壯觀。男女老少,一手拿著鑷子、竹夾子或竹筷子,一手拿著小瓶子或紙袋,排成長長的一排,拉網式地向前移動,每個人都睜大眼睛,一步一步仔細尋找著非常細小的釘螺。一旦發現有釘螺的地塊,立即做上記號,上報血防站核實後,實行統一滅螺。圖為1970年代初,人們在查釘螺。

滅螺方法,主要採取土埋法和“五氯酚鈉”藥物浸泡兩種。那時多采取藥物浸泡滅螺,由所在生產隊組織勞力在有釘螺地塊四周築壩,然後用水泵灌滿水,將一定劑量的“五氯酚鈉”放入糞桶,按比例加水,用木棒攪拌溶解,再用糞勺在灌滿水的有螺地塊依次潑澆。圖為1970年代初,人們在查釘螺。


儘管當年的血吸蟲防治,不可避免地帶有那個時代特有的烙印——以“人民戰爭”般的氣勢和規模,廣泛調動全社會資源;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是有史以來,鎮江地區對於血吸蟲病的一次勝利,創造了疫控奇蹟,獲得了很有價值的治理經驗。圖為1970年代初,圍堰滅螺。

目前,在鎮江市七個區中,丹陽市達到血吸蟲病傳播阻斷標準,其他六個區達到傳播控制標準。但是,由於血吸蟲病流行因素十分複雜,血防工作形勢依然嚴峻。戰勝“瘟神”,遠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還需要人們齊心協力,才能夠真正根除血吸蟲病,徹底告別“瘟神”。圖為1970年代初,藥物滅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