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為什麼總是張雲雷被抓住“小辮兒”不放,我想我找到答案了

風平浪靜了一段時間,張雲雷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節目中公開調侃京劇表演藝術家張火丁,用涉及搓澡、姓名梗等內容開葷段子玩笑”,隨著有心之人的傳播,“張雲雷”這個名字再次陷入了輿論風暴的中心地帶,“不尊重藝術大家”、“侮辱梨園女前輩”、“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等批評聲音比比皆是。

德雲社為什麼總是張雲雷被抓住“小辮兒”不放,我想我找到答案了

時間彷彿過去了很久,其實,距離上一次“圍剿”,不過幾個月而已。

五月的時候,張雲雷因為一則在跨年表演中涉及拿汶川地震等作梗的視頻,陷入了輿論風口。遭到各大官微批評,凌晨張雲雷誠摯道歉,可仍攔不住流言蜚語的甚囂塵上,“張雲雷”的名字掛在高高的熱搜榜上,熱度久久不下,那兩天,對於張雲雷是黑色的。

今天面對類似事情,人民日報直接點名批評張雲雷,“受過查處卻仍然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曾經道歉卻一再挑戰底線”,“人氣、流量和粉絲,絕不應是藝人恃寵而驕、侍寵而狂的資本”,點開官微的評論區,隨處可見“沒有藝德”、“飄了”、“得意忘形”等字眼。

德雲社為什麼總是張雲雷被抓住“小辮兒”不放,我想我找到答案了

相聲演員那麼多,德雲社四百多個大老爺們,為什麼總有人想搞張雲雷?

既然發生了事情,既然做了錯誤的事情,就沒有什麼好逃避的,張雲雷本人是難辭其咎的。

德雲社為什麼總是張雲雷被抓住“小辮兒”不放,我想我找到答案了

每一個相聲演員都有屬於自己的表演風格,比如高峰欒雲平的穩、小嶽嶽孫越的賤萌、孟鶴堂周九良的恰到好處的互補,張雲雷的表演風格偏向於自由,經常出現即興表演的時刻,搭檔楊九郎一個現掛,就能打亂張雲雷相聲的節奏,再加上觀眾的起鬨,張雲雷往往會忍不住笑耍袖子轉身耍賴,觀眾彷彿也愛看小辮兒這個樣子。

這樣一來,相聲的連貫性就被完全破壞掉了,需要花更多的時候來找補,一場節目很容易沒頭沒尾讓人摸不著頭腦,對於上年紀的觀眾或者第一次聽相聲的觀眾,會不明白笑點在哪裡,讓人產生張雲雷說相聲不專業的錯覺。

都知道,搭茬≠幫忙,胡說≠現掛,像相聲演員這種靠一張嘴生活的職業,更需要謹言慎行多多磨練自己。

德雲社為什麼總是張雲雷被抓住“小辮兒”不放,我想我找到答案了

張雲雷第一次登上輿論風波,是因為粉絲帶著熒光棒聽相聲,新京報發表相關批評文章,至此,新式追星文化與傳統曲藝圈的碰撞越來越強烈。張雲雷算得上相聲界的新流量,因為俊朗的外貌形象,贏得了一眾女粉絲的追捧,大量粉絲的湧入使張雲雷成為了德雲社的“偶像派”演員。

小辮兒的粉絲遍佈各個年齡段,上到五六十歲的阿姨,下到十幾二十還在上學的學生,什麼演唱會式綠海、專場活動應援、商業活動氪金、扛著長槍大炮拍照修圖,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自成一派,飯圈習俗就此進入相聲圈。

德雲社為什麼總是張雲雷被抓住“小辮兒”不放,我想我找到答案了

跟隨人氣而來的還有爭議,喜歡張雲雷的原因有千萬種,可是千不該萬不該有“傷害”這一條,粉絲保持理智很難,與其盲目跟風隨波逐流,不如選擇閉嘴沉默,雖說藝人和粉絲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但是一些無腦粉絲的發言,很容易讓藝人替你背鍋,畢竟你的一言一行都牽動著張雲雷的態度。

有些人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優越感,覺得相聲演員就比其他流量明星高一級?這是誰給你的勇氣說的話?嘴上說著不屑與粉圈文化為伍,自己還不是照樣追專場,大家都一樣,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粉絲最忌戾氣重,千萬不要把自己的位置看得太高,要時刻保持清醒,張雲雷就是一名普通的年輕相聲演員和歌手,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有師父有師兄弟有搭檔,一味地吹捧,只會讓不瞭解的人對張雲雷生不起好感,甚至覺得可笑。

德雲社為什麼總是張雲雷被抓住“小辮兒”不放,我想我找到答案了

當面對危機時,張雲雷的粉圈也很難形成統一和成熟的處事態度,後援會威信不夠,一些大粉煽動情緒,粉絲傻傻相信,誰也不聽誰的,覺得自己做得才是對的。

就比如說這次張雲雷調侃張火丁事件,不少粉絲的第一態度是緊急為張雲雷“開脫”,在官微和營銷號下面控評,強調這樣的段子很正常,還說批評的都是看不懂相聲的人,上一次的教訓還不夠嗎?這是在幫張雲雷還是親手把他推向火坑?

心疼張雲雷很正常,畢竟那是你們放在心尖尖上的人,可是,衝動永遠比理智來得容易,但是兩者的結果卻是完全相反的,按兵不動不給態度和眼神才是應該做的事情,相信他能吸取教訓,相信他能再次站起來,相信自己不會看錯人,等風雨過後,不就是彩虹嗎?

德雲社為什麼總是張雲雷被抓住“小辮兒”不放,我想我找到答案了

你們喜歡的是一個成年人,不是幼稚園小朋友,做錯了事情就要承擔,你需要做的,就是仔細想想,這個男孩,還值不值得你等待?

要走要留,權利一直在你手裡,愛不是捆綁,喜歡不等於傷害,愛他的人都懂這個道理啊。

德雲社作為最大的相聲團體,本來就樹大招風,張雲雷很容易就被一些同行嫉妒的人拿來當靶子,郭德綱和徒弟的新式相聲表演風格,一些人並不接受,他們認為相聲作為一門傳統藝術,就應該保持它的原生態,不應該被網絡文化所迫害。

張雲雷兩年之間人氣暴漲,德雲社內部顯然還沒有做好張雲雷從半地下走到公眾面前的準備,團隊工作人員都算不得成熟,網絡媒介的發達無時無刻不在盯著這個“亞洲最大男子天團”,張雲雷以超高的人氣自然更加被關注,一旦有什麼不恰當的地方,就被拿著放大鏡無限放大,釘在十字架上,接受來自公眾的建議和意見。

與其說他們是在眼紅張雲雷,倒不如說是在眼紅德雲社。

德雲社為什麼總是張雲雷被抓住“小辮兒”不放,我想我找到答案了

郭德綱從刀山火海中而來,早就已經刀槍不入,張雲雷成了他們下手的首要對象,德雲社要進步的地方不僅僅有業務,還要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人怕出名豬怕壯,明裡暗裡那麼多人盯著,不得不謹慎,小心駛得萬年船。

相聲是一種比較自由的藝術,玩梗兒、抖包袱是很正常的事,可是,萬事都有一個度。

張雲雷在不紅的時候,沒有多加控制,才造成了在臺前沒能快速適應觀眾苛刻的考驗,很多觀眾現在都抱著一種找茬的態度聽相聲,與其鋌而走險選擇那些容易產生歧義的包袱,還不如老老實實從原有節目中創新,萬變不離其宗,相聲是有根的,豈能隨意改變連根拔起呢?

德雲社為什麼總是張雲雷被抓住“小辮兒”不放,我想我找到答案了

最後希望小辮兒否極泰來,吃一塹長一智,像以前一樣,站起來繼續走。

喜歡張雲雷是層層見喜的過程,打不倒他的,只會讓他更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