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衣是真的有效果嗎?該怎麼選擇?

青絲編


每年的4-9月是紫外線強度最強時節 ,因為紫外線知識的普及,人們也越來越注重保護皮膚和防禦紫外線。在夏天被曬黑,沒錯就是紫外線乾的!這其實就是因為長時間受到陽光照射。目前市面上的防曬產品非常繁雜,效果也參差不齊。防曬霜今天就不說了,很多人出門應該都會穿防曬衣,今天就來說說這個防曬衣,到底有沒有抵禦紫外線的效果了?平時又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防曬衣


什麼是防紫外線紡織品

“防曬衣”,其實就是能夠阻擋或減少日光照射到人體皮膚的衣物。防曬衣,規範的稱呼是防紫外線紡織品。防紫外線紡織品是通過防紫外線功能整理,將紫外線反射或吸收,達到減少紫外線投射的效果。一件真正的防曬衣就像太陽傘一樣,能夠可以阻擋95%的紫外線光,但是僅限於真正的防曬衣。

目前“防曬衣”沒有統一標準,如果商家都聲稱自己賣的是防紫外線紡織品,則必須符合國家標準GB/T 18830-2009《紡織品 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的要求,標準裡規定只有當樣品的UPF大於40,且T(UVA)AV小於5%時,方可稱為“防紫外線產品”。


如何選擇合適的防紫外線紡織品

其實普通紡織品都具有防曬功能,而那些質地輕薄透明的所謂的防曬衣卻不一定具有防紫外線功能。我們平時選擇防曬衣的時候一定要從正規渠道、正規商家處選購註明“防紫外線紡織品”的產品。正規防曬衣需特殊處理,價格較高,低價防曬衣多是噱頭,大多隻是起到了普通長袖衣的防曬作用。

此外,從產品面料來看,常見的有聚酯纖維面料、棉面料、錦綸和絲質面料,聚酯纖維的效果最好;密度較大的織物好於結構鬆散的織物;同時紡織品色澤越深,防紫外線輻射性能越高,換句話說,一件相同材質與款式的衣服,深色比淺色防紫外線效果更好。

最後,要特別注意標識內容,根據國家標準GB/T 18830-2009《紡織品 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要求,防紫外線產品標籤上應標有以下3個內容:

1、採用的標準號:GB/T 18830-2009;

2、UPF值,當UPF大於40小於等於50時,標為UPF 40+;當UPF大於50時,標為UPF50+;

3、防曬衣的透射率即UVA指數低於5%

3、長期使用以及在拉伸或潮溼的情況下,該產品所提供的防護有可能減少。

參數不達標,不能買,如果沒有標籤的那就更不能買了


然後再推薦幾種防曬效果好的品牌,僅做參考:探路者、北面、哥倫比亞、諾詩蘭、狼爪、始祖鳥、駱駝、凱樂石、牧高笛、迪卡儂等等!


西安允朵


經濟條件允許就直接上coolibar,不然就選臺灣的uv100。

兩個都是做專業穿戴防曬的,在面料裡面加入了玻璃纖維以達到永久防曬,簡單暴力就是產品都很難看 。coolibar就不多說了有錢就直接買這個,uv100多囉嗦兩句,灣灣這種奇奇怪怪的產品還蠻多的,可能跟他們的機車文化有關,又處於熱帶,所以覺得灣灣挺多防曬品牌都不錯的你看臺灣妹子都還挺白的吧,

uv100我自己用下來感覺不錯,就是要挑款。有些款防曬效果並不理想,有些防曬又超強,但總體要好過市面上那些所謂皮膚衣。而且就重量方面很輕,摺疊完不怎麼佔位置適合放包裡隨身帶,這點對硬防曬來說很重要。

uv100現在有分廣東產臺灣產和越南產的,個人用下來臺灣產的效果要好一些不懂是不是心理作用。買的時候記得挑輕薄透氣系列,不然夏天哪能穿得住。其他微博推薦的那些花裡胡哨的營銷產品都不要信就對了,特別是又好看價位又不高的,基本白瞎,你想想做設計也是要成本的,做技術也是要成本的,價格不高總會剋扣一方的。又或者很多網紅和明星推廣的都不要買,這些經驗都是用錢買的教訓。示範一下手上常帶出門的帽子和防曬衣摺疊後的尺寸,摺疊完可達氣墊差不多大小。


穿搭技巧穿衣搭配


多少有點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