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漢盛唐是如何擊敗強敵,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的?

紅紅火火講歷史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空前強大的帝國,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明,因此,常被稱為“強漢”,並與後來的唐朝並稱“強漢盛唐”,唐朝人亦有“以漢代唐”的現象。漢朝與公元前一世紀興起於意大利半島的羅馬帝國東、西遙相併立。後世多將漢朝和約略同時期在歐洲的羅馬帝國並列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及文明的強大帝國。在漢武帝期間,又開疆拓土,漢朝陸續攻滅南越、閩越、衛氏朝鮮,在河西走廊和西南夷聚居地建立郡縣。西漢後期,其疆域除了今西藏、東四盟、吉林、黑龍江、青海大部分及蒙古國外,基本上包含現今遼寧及長城以南在內的中國疆域。

漢高祖在平定異姓王韓王信的叛亂時雖三次野戰打敗冒頓。匈奴越過句注山逃跑,採取誘敵之計包圍劉邦,劉邦看出了端倪,派人前往打探情況,婁敬認為不可攻擊,但數萬漢軍已越過句注山追擊,劉邦不想打擊漢軍高漲的士氣,部署追擊,為了防止不測,派周勃南下攻打樓煩的三座城池,再跟主力會合,以備後援,後來劉邦被冒頓包圍在平城,劉邦堅守白登山,冒頓一時不能攻下,7日後周勃的軍隊趕到,攻打冒頓的包圍圈,為劉邦解圍,漢軍打敗匈奴,由於國力虛弱無法大規模反擊匈奴從此以後,漢朝採用和親政策,以婚姻和財寶換取和平。

呂后掌權,對外政策上亦能理性冷靜處理,繼續“和親”政策,避免戰爭。

文帝二年(前178年)和十二年(前168年)分別兩次“除田租稅之半”,即是租率最終減為三十稅一。文帝十三年,還全免田租。同時,對周邊敵對國家也不輕易出兵,維持和平,以免耗損國力。這就是輕徭薄賦的政策。文帝生活也十分節儉,宮室內車騎衣服沒有增添,衣不曳地,帷帳不施文繡,更下詔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物。因此,國家的開支有所節制,貴族官僚不敢奢侈無度,從而減輕人民的負擔。這就是休養生息的政策。

景帝在位時和匈奴的戰爭始終控制在一定的規模內,依然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

在與匈奴和南越國(南粵)保持和平的同時,也在積蓄國力,透過馬復令等措施來積極備戰;此一時期史稱“文景之治”。

漢武盛世期間,先後出現衛青、霍去病等名將,經過武帝、昭帝、宣帝三朝數十年用兵後,終於徹底擊潰匈奴單于,使其“漠南無王庭”;又吞滅南越國,征討朝鮮,使漢朝成為當時的東方霸主。外交上,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絲綢之路,並先後以兩位公主劉細君、劉解憂和親西域大國烏孫,而達到離間西域和匈奴關係,進而聯絡西域的目的。

到了東漢光武中興時期,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下令整頓吏治,同時清查土地、新定稅制、振興農業,使人民生活逐步穩定下來;另外提倡儒術,建立太學,設置五經博士,與尊儒並行的便是表彰氣節對匈奴等外部勢力實行防禦的策略,對外戚嚴加限制。

漢明帝和漢章帝在位期間,東漢進入全盛時期,史稱“明章之治”。期間,竇固以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長駐三十多年,不僅善於使用武力威懾各國,更善於運用外交手段去聯絡距離較遠的國家。但匈奴人亦同樣在開展類似的行動,推翻各國親漢的政權,再與新政權結盟。雙方不斷地反覆攻防,一直到20年後,班超之子班勇才完全掌控西域。章和二年(88年)十月,車騎將軍竇憲領軍出塞,擊破北匈奴,登燕然山,令班固作銘命,史稱燕然勒石。二年後,永元三年(91年)竇憲派兵再次出擊,出塞五千裡進攻金微山,大破北匈奴單于主力,斬名王以下五千餘人,俘虜北單于皇太后,北單于倉皇逃竄不知所終,從此掃除數百年來匈奴對漢朝北方邊境的威脅。

時間到了唐朝。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過隋朝極盛時的版圖。唐朝也是自秦漢以來,第一個不使用前朝所築長城及不築長城的統一王朝。其鼎盛時期為7世紀,當時中亞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羅伏州(今越南河靜)、北括玄闕州(今俄羅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東臨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遼闊疆域,國土面積達1076萬平方公里。盛唐時尚能保住和漢朝全盛同等的版圖,但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完全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

唐太宗採取積極防禦、以戰止戰的策略,以及用羈縻與武力的方式安撫四方。隋末唐初之際,北方東突厥汗國十分強大,時常南下侵擾,並且介入中原各勢力。唐朝初期百廢待舉,626年東突厥突然襲擊長安,率軍抵達距離長安不遠的涇陽(今陝西咸陽涇陽縣)。對此唐太宗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在渭水隔河與突厥可汗對峙,定下渭水之盟。之後,唐太宗積極對付突厥,挑撥頡利可汗與突利可汗的關係,以及突厥與周圍諸部的關係。627年東突厥的藩屬薛延陀、回紇、拔也古、同羅諸部因為不認同頡利可汗的政令與改革國俗,紛紛脫離,改立薛延陀部為可汗,突利可汗也歸降唐朝。628年朔方人梁洛仁殺盤據夏州的梁師都,歸降唐朝。而東突厥在分裂後又遇到大雪侵襲,牲畜大多被凍死餓死。629年李靖率騎兵奇襲攻滅東突厥,隔年北方各族入貢長安,諸民族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635年派李靖攻佔吐谷渾,657年派蘇定方西征攻下西突厥汗國,641年派文成公主與吐蕃贊普松贊干布通婚。這些都穩定唐朝與四方各國的關係。

貞觀時期國家安定,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史稱“貞觀之治”。

戰爭打的是經濟,所以,只有國力強盛才能開疆拓土。


往劫虛渡


現如今人們都知道強漢盛唐,其次就是時至今日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存在“唐人街”,這一點就證明了唐朝的厲害。那麼唐朝到底有多強大呢?要想知道唐朝有多強大,看看它滅過的國家就知道了。當時的唐朝是很輝煌的。

西域是唐朝的領土,不過在後來的發展中,唐朝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權。西域有一個大國叫做高昌。高昌在歷史上的存在感是比較高的,原因就是西遊記的播出,讓高昌成為了眾人皆知的王朝。不過最終的高昌國被唐朝所滅。

高昌國位於今新疆吐魯番東南之哈喇和卓,是古時西域的交通樞紐。同時也是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要想通過西域,必須走高昌國。隋大業五年,高昌開始向隋朝進貢,由此可見,高昌國一直是中原各個王朝的小弟。可是換了高昌國王之後,發生了變化。

到了鞠文泰當國王的時候,高昌對中原王朝的態度發生了改變。這時候的高昌國沒有強大的實力,只有四千人作為軍隊,這樣的高昌敢與中原王朝叫板,簡直是雞蛋碰石頭。在唐朝的商隊經過高昌時,高昌的軍隊竟然攔截了唐朝的商隊。

故意找茬的高昌,很快就得到了大唐的軍隊,不久之後高昌滅亡。這就是當時鞠文泰攔截唐朝商隊需要付出的代價。除了高昌國之外,還有兩個國家被唐朝滅亡。在西域各國中,高昌的實力不可小覷,但是與唐朝相比,它就差太多了。

突厥在當時是很厲害的存在,突厥屬於歷史上的遊牧民族,與其它遊牧民族相比,突厥的戰鬥力更為強大。突厥分為了東、西突厥,在唐朝李世民時期,派往重兵征戰了東西突厥。貞觀四年,蘇定方追隨大將李靖征戰東突厥的頡利可汗。

蘇定方率領二百名手持弓弩的騎兵為先鋒,在征戰的過程中,蘇定方斬殺數百匈奴人,頡利可汗僅帶數十騎隨從逃跑,餘眾都俯伏投降。後來東突厥的頡利可汗被斬首,東突厥從此滅國,其地盡歸唐境。滅完了東突厥,下一個就是西突厥。

顯慶二年蘇定方被任命為伊犁道行軍大總管,這時候的蘇定方選擇出兵,大破西突厥,可汗賀魯率其殘部逃亡,在這之後西突厥一蹶不振。後來蘇定方“收其人畜前後四十餘萬”, 西突厥由此滅國。這就是唐朝滅亡的三個國家。

這還沒有完,唐朝還滅了很多國家。比如說古代的東北建立的百濟就被唐朝所滅。其次王玄策滅了天竺國,天竺國就是玄奘法師取經的國度,也是西遊記中師徒四人的目的地。王玄策滅了天竺國之後,於公元648年的時候帶叛亂者阿爾裘那王獻俘於唐太宗李世民。

這就是強漢盛唐的原因!


笑面小黑虎


在公元6世紀,隋朝時期,當時強大的匈奴已經開始走向衰落,但卻有一部分匈奴人,向阿爾泰山和葉尼塞河上游地區的遷徙了。後來,就是這一部分突厥人,在其首領“伊利可汗”阿史那土門的帶領下,竟然神奇般地崛起於亞洲北部。

在短短的三十多年間,他們就建立了一個疆域約一千餘萬平方公里的帝國:西突厥。包括“東至遼河上游、西至裡海沿岸、南至大漠以北、北至貝加爾湖”的廣大地區。真可謂是控弦百萬,戎狄之盛,近代都未所有也。後來,公元618年,唐朝正式建立了,但是,由於唐朝剛剛興國,實力並不強大,於是,這個西突厥帝國就趁機連年襲擾內地,掠奪人口和財富。

於是,公元635年,大唐王朝為了穩定邊疆地區,就派兵降伏了以青海為中心的吐谷渾地區,打通了向西突厥用兵的道路。緊跟著,公元640年(貞觀十四年),唐軍在當時的大將軍蘇定方的率領下開始正式發起攻擊,開始直取西突厥的高昌地區,這一戰,唐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不但佔領了西突厥的諸多地區,還又設置了安西都護府於交河城(吐魯番西雅爾和卓),從而進行針對當地的行政管理。

此後,在公元642-648年,在唐軍接連打敗西突厥的軍隊後,天山附近的各個國家,逐漸紛紛擺脫了西突厥的控制,歸附了大唐王朝。大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西突厥斷斷續續又有十多個部落投降了唐朝。這種情況下,西突厥王實在沒有辦法了,就一下子調集了全國約二十萬的精兵,將大唐王朝的將軍蘇定方,以及他手下的兵馬一萬多人包圍在了今天的新疆額爾齊斯河西地區。

然而,大唐名將蘇定方面對強敵卻毫不畏懼,命令手下人馬固守南原陣地,在西突厥的軍隊三次衝鋒,都沒有打贏大唐軍隊的情況下,蘇定方親自率領騎兵部隊,乘勢反擊,結果,經過激烈廝殺,大敗突厥軍,並追擊出30多里地,斬獲敵軍數萬人。於是,西突厥王被迫倉惶逃竄,但蘇定方則命令部隊,奮起死追。當時,正好天降大雪,諸將都建議蘇定方等待天晴再出徵。但蘇定方卻說服部下,利用西突厥軍以為唐軍遇到大雪必然休兵的僥倖心理,晝夜兼程,繼續追殲。結果,在西突厥毫無戒備之際,突然發起襲擊,一下子就將對方的二十多萬部隊打的潰不成軍,狼狽逃竄。

最後,西突厥王與其子、女婿等趕緊逃往石國(今天的蘇聯塔什干一帶),至此,西突厥這個強大的敵人徹底滅亡,大唐王朝也成為了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開始進入了全盛時期。








唯史學


在中國漫漫的歷史長河之中,誕生了許許多多的強大王朝。通過中外歷史對比我們不難發現,泱泱華夏五千年,中原大地經歷了無數次的王朝的崛起與沒落。這種歷史現象不是任何一個外國王朝的歷史可以相比擬的。

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漢帝國和唐帝國這兩個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而輝煌的王朝是如何擊敗周邊強敵,變成超極大國的。

一,漢王朝的崛起

漢朝是由漢高祖劉邦費盡一生心血所創立起來的。漢朝時期通過漢初的幾代帝王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漢王朝的人口,糧食,賦稅得到空前補充。國庫充裕,人民生活水平遠遠超過先秦時期。

可以說到漢武帝劉徹統治時期,漢王朝無論是人口,國庫,軍事力量都是空前絕後的強大。

二,漢帝國對外政策的改變

漢武帝是一個雄才大略,野心脖脖的君主。有了如此雄厚的家底,誰不翻騰一下誰心裡會舒服。匁奴是我國北方的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他們擅長騎射,屬於一支強大的騎兵機動作戰部隊。在秦朝初年至漢武帝時期這漫長的歲月裡。匁奴騎兵對我中原大地虎視眈眈。多次舉兵進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所以秦將蒙恬才會揮師三十萬一舉擊潰匁奴,取得了斬敵首萬餘人,追擊匁奴七百餘里的驕人戰績。

漢朝初年匁奴奪取我河套平原地區,漢高祖劉邦親自率軍三十三萬北擊匁奴。此時匆奴單于是著名的冒頓單于。他的勢力己經是非常雄厚甚至是超越了漢王朝。漢朝初期的軍隊體制是以步兵為主體的。而白登城之戰匁奴參戰人數是四十萬,皆為擅於騎射的控弦之士。所以才會有白登城慘敗,漢軍被圍困七日無糧可食的境地。幸虧謀士陳平出了一條妙計,才讓漢高祖劉邦帶領殘軍從白登城一路逃回到長安。

此戰之後漢高祖劉邦,漢惠帝劉盈,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皆是採用公主和親,簽訂和平協議等手段延緩匁奴的攻勢。

到了漢武帝執政時期。漢帝國實力空前強盛,對匁奴的進犯實現了由防禦轉入進攻的策略。漢匁大戰再所難免。

三,漢帝國徹底掃清了匁奴的威脅

公元前178年,匁奴人再次撕毀條約,左賢王部十幾萬人對漢邊境城池朝那城發動了突然襲擊,朝那城全軍將士五千多人在與敵人作殊死搏鬥之後全軍覆滅,朝那失陷之後,匁奴大軍沿著河西走廊:攻城略地。

邊境陷入戰亂的情況震驚了大漢朝野,漢武帝當即下令對匁奴開戰。以主帥衛青,霍去病為首的青年軍官首次亮相於戰場上。二十萬漢軍兵分兩路。對來犯之敵進行了迂迴包圍,兩面夾擊的有效作戰戰術。這是漢帝國對匁奴人的首戰,漢軍一舉擊潰了來犯之敵,並追擊逃躥之敵,此戰俘虜和斬首敵軍七萬餘人。

此戰讓匁奴人徹底明白了,大漢才是這片土地的主宰。之後經過多次大規模對匁奴的攻勢。一部分匁奴人降服於大漢天子,另一部分匁奴人則逃躥到歐洲大陸去了。

所以說漢帝國能夠擊敗強敵的有效方式就是不服就打,打到你服為止。

四,唐王朝的興起

大家都看過隋唐演義等一系列以隋唐為歷史素材的電視劇。唐朝開國皇帝唐太祖李淵和唐太宗李世民兩代人的努力,大唐實現了大一統。實力也是空前雄厚。

五,突蹶的折服

唐朝初年,北方強大的國家突蹶在吉利可汗的率領下以十萬大軍長驅直入,進攻長安。當時的唐太宗實力不及突蹶人,他一人一騎擋在十萬敵人的面前,用自己過人的說服能力和膽魄讓吉利可汗折服,並率軍退出大唐境內,雙方還簽訂了和平條約。

後來突蹶人野心澎漲,再次侵犯唐境,唐太宗以二十萬人的兵力一舉殲滅突蹶軍隊主力。用一場戰役維護了唐王朝近三百多年的邊境安寧。

從中我們可以得出面對強敵該出手時就出手,只有將他打痛了,打怕了。他才會甘願折服。換來來之不易的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