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磊:比特幣等代幣不應被稱為“貨幣”加密數字幣從嚴監管成趨勢

外匯天眼APP訊 : 連月來,北京、上海等多地對加密數字幣交易平臺重拳出擊,打擊不法行為。比特幣等代幣到底有何價值?未來監管趨勢如何?帶著這些問題,《證券日報》記者專訪了港股上市公司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全球金融科技實驗室顧問鄭磊博士。

郑磊:比特币等代币不应被称为“货币”加密数字币从严监管成趋势

比特幣等代幣只是數字資產

並不具有貨幣屬性

《證券日報》:您在區塊鏈科普讀物《區塊鏈+時代:從區塊鏈1.0到3.0》中,提出關於“數字貨幣”或“加密數字貨幣”的通俗稱謂均不準確,應叫做“數字幣”或“加密數字幣”,背後邏輯是什麼?

鄭磊: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基於經濟學有關貨幣的理論。比特幣這類所謂的“加密數字貨幣”,根本不具備貨幣的基本功能和特徵,這其實也是翻譯成中文過程中的誤譯。這些幣,在英文裡用的是“COIN”,硬幣可以是“COIN”,但是“COIN”本身的意思並不僅僅侷限於硬幣。中文將其理解為貨幣,可能是由此產生的誤會。

比如以貴金屬貨幣和貴金屬紀念牌為例。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既生產有面值的紀念幣,也生產無面值的紀念牌,材質均可用黃金或白銀、甚至鉑金,但是前者是貨幣,後者只是紀念品。紀念牌就類似COIN(幣),由於貴金屬本身有價值,所以這種幣是有價值的,卻無法當做一般貨幣進入流通交易領域。比特幣等加密數字幣可以具有勞動價值和某種使用價值,但是不具有貨幣一般等價物特徵,因此它們不是貨幣,而是數字化資產。國內一直在誤用,將“加密數字幣”說成是“加密數字貨幣”,從嚴格意義來講,這種稱謂並不準確。我一直堅持正本清源,還其本來面目。

《證券日報》:您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比特幣沒有未來,請問原因何在?

鄭磊:比特幣具有數量上限,耗電量大(這個耗電量指的是比特幣挖幣時耗費的電力),不夠環保,而且難以監管,實際主要用於洗錢、暗網、逃避外匯監管等不合法的交易領域。這就決定了它投機性過強,易受操控,價格波動劇烈,而且具有通縮經濟屬性。從貨幣經濟學角度看,這種東西類似黃金,而黃金本位制早已被時代淘汰。

其中,尤其突出的問題是比特幣用於洗錢、資助恐怖活動等非法用途,是全球各國聯手治理的對象,這就表明它的應用十分有限。如果各國聯手共同打擊比特幣的非法使用,它的命運將會終結。

虛擬幣監管

將以不影響創新為前提

《證券日報》:業內普遍認為,現階段國內最適合發展的是聯盟鏈。請問您如何看,這是否意味著“發幣”的公有鏈目前在國內並沒有價值?

鄭磊:我認為,我們不能因為目前加密數字幣是區塊鏈公有鏈應用,就徹底否定加密數字幣的所有潛在的使用場景。從更廣的角度來看,加密數字幣屬於通證範疇,我一直在研究通證經濟,發現有很多公鏈應用場景必須用到通證,但是這些通證不會成為類似貨幣的東西,有些可能只作為一種結算記賬工具,所以也不會對已有貨幣金融體系造成衝擊,那麼,這樣的公有鏈應用並沒有問題。

另外,我們在應用公有鏈時,需要注意的是“去中心化”理念的實現,要結合應用場景和社會實際情況,不要過於理想化地去中心化,比如有人誇張地宣稱人人都可以自由發幣,這是錯覺,稍有歷史、政治和經濟常識的人,都知道這並不具可行性。當然,也有人與我的觀點相左,這種認知差距不容易彌合,大家可以多聽聽、多想想,自己找出答案。

《證券日報》:今年11月份以來,北京、上海等多地監管機構重拳出擊加密數字幣交易及平臺。據央行發佈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顯示,2018年以來,國內173家加密數字幣交易及代幣發行融資平臺已經全部實現無風險退出。您如何看待未來的監管趨勢?

鄭磊:需要注意的是,在當前階段,完全“去中心化”不具有穩定存在的社會文化和政治基礎,因此公有鏈產品的開發應該慎重,政府應該嚴格監管,嚴防投機者肆無忌憚地欺騙矇蔽普通民眾、造成嚴重的負面社會影響。

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這種類比特幣的應用非常混亂,國家一開始就做了多次風險提示。但是由於清理不夠徹底,導致很多人只是將服務器和技術維護人員轉移到了境外以逃避法律制裁,實際上他們仍在國內十分活躍地發展不明真相的客戶,以至於大量民眾上當受騙。現在國家採取了更徹底的清理手段,我認為非常必要且非常正確。

我認為,資產數字化是大勢所趨,這個概念也非常清晰,即被數字化的一定是有價值的,或者是會持續產生價值的資產。這可以是收益權或是可見、不可見的財富(比如數據、知識),只要數字幣是與這樣的有價值的資產結合的,就應該加以引導和支持,將其納入一個常規化的監管體系之中,這是監管趨勢。這就迫切地需要國家極大地提高監管科技水平。

金融科技的健康發展,需要明確兩個維度,即創新與監管。這是一個硬幣的兩個面,要在法律和倫理框架下有序發展,這樣才能減少風險、少走彎路,利國利民。我相信未來監管趨勢是在以不影響創新為前提下的從嚴治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