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有女,人称子柒,年芳二九,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当我情不自禁地吟起诗来,不得不承认,我与当前国内外数千万的“漆粉”一样,对这种“日出而耕,日落而栖”的农村传统生活“上瘾”了!
没错!你别误会!“漆粉”们真不是贪图美色,而是对“东方美食生活家”的艺术深陷其中,如痴如醉!我们上瘾的,其实是那个尘封数千年的农村艺术!
▲争议:农耕生活,风吹日晒,没那么美
我也是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每个农村子弟,干农活简直就是童年里“梦魇”,唯一不用体验那种汗流浃背,风吹日晒的农务,都是农村里那种会读书的孩子。
其实,真正的农耕生活其实是每天起早摸黑,杠着锄头,赤脚奔波于田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夕阳西下,才能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家的。
其实,京东的刘强东就是典型的代表,相信小时候他的梦想就是能够彻底摆脱这种农耕生活,过上不用劳作的好日子。
- 当然,这种真正的农耕生活只有农家子弟才能深有体会。但是这种人间烟火,在古人的诗词或者电视剧展示的田园情境里,显然是让人蠢蠢欲动的!尤其是陶渊明的创造的“桃源世界”激起无数人的遐想。
人性都有“围城”的心理,城里的人总是幻想着城外的美好,如果展示真实的农耕生活,日复一日,根本无法激起人们的兴趣。
更何况,城里人周末到乡下体验农家生活,看到农民伯伯满脸汗水在锄草,都会跃跃欲试地借来锄头体验,这就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人性的向往。
- 如今,我们不用亲自体验了,李子柒作为一名农人,也是一名演员,既要有农耕的真实,又要有演绎的加工,她本身就是个“双面人”,何必那么多计较呢?
因此,农耕生活,风吹日晒,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没那么美,但也是一种艺术!
▲上瘾:艺术是小众的,商业才是大众的
我们曾经都记住了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艺术又是高于生活。
真正的艺术,它其实是小众的!比如字画、交响乐等,往往都只是在“圈子”内流动,并未能最大化地走入大众。
- 那么,农耕生活也是一种艺术。李子柒在自己设计进入“田园牧歌”的场景,用传统手工的技艺进行展示,制作出一道道精致的美食,画面感十足!
其实,这种艺术感与文化内容,很多人都能操作,只是如果没有当下的视频网络平台,没有商业“网红”的包装,没有“漆粉”的欣赏,它一完工也就意味着寿终正寝了。
有人常说,艺术就是高山流水,我们“下里巴人”不想掺和!其实,商业就是让艺术走进大众的唯一选择。
- 农耕生活有了李子柒的表演,让海内外的“漆粉”趋之若鹜,带动李子柒相关产品品牌的输出,把隐藏在农村里的美食小吃等传统出去,带动消费,带动内需,响应国家“大文娱”战略的号召,一举两得。
因此,李子柒知道这种农耕生活是艺术,只是她不想只是传承,而是要让它商业化,保留原汁原味的文化输出,又能为自己谋生,可见,价值可观。
▲反思:“文化输出”这道菜,急需商业的“调味剂”
我们每天处在一种高度工业化和标准化的气息下,已然让人感受到物质生活的饱满度,精神生活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文化输出”就是一道上等的美味佳肴。
- 这方面,北京故宫的“品牌IP”打造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原本厚重的文化宝藏,通过策划各种商业活动与产品包装,瞬间变得活生生的,既有亲和力,又讨人喜欢。
故宫600年,所有的过去,皆是未来!农耕生活,从原始猿猴就已开始,文化的积累与沉淀更是丰富多彩。
在当代的时间长河里,李子柒只是当下的一个符号,一个文化品牌,只因为它有了商业的“调味剂”,有了网络平台的工具,注定会在历史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 许多人都在质疑李子柒背后的商业团队如何强大与造假,这只能说是“吃不到葡萄只能说葡萄酸”。对于文化输出这道菜,我们恰恰需要有更多的商业团队,能够不辱历史文化的使命,包装出更多的李子柒,让更多的人“上瘾”。
因此,如果让我坐在电脑前看李子柒的劳作,那是多么无趣无味。但是商业“调味剂”的触动,我承认我已经“上瘾”了。
▲结论
别闹!我们已经步入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弥红的灯光,繁华的都市,哪里还有那么多的“兴奋点”呢!
- 反之,“走进艺术”与“回归淳朴”才是让人心驰神往的!中国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丰富多彩,百家争鸣,我们不要再一手端着,天天只是小众的“独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因此,多给时代一点时间,多理解文化的商业包装,毕竟“文化输出”很需要让你“上瘾”,否则哪里来那么多的“漆粉”呢?
- 城市套路深,我对李子柒很“上瘾”,我要回农村,有一起的吗?
醉井观商,以小见大,善于思考,乐于分享,更多的商业点评、行业趋势分析等,欢迎关注,一起探讨沟通,共赢共生,谢谢!
閱讀更多 醉井觀商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