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龍勝:“黃金”紅薯幹喜結“脫貧果”


廣西龍勝:“黃金”紅薯幹喜結“脫貧果”

為了加快推進村集體經濟發展,龍勝各族自治縣樂江鎮金坪村第一書記龔長義和村“兩委”班子在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礎上,堅持走綠色生態產業與創造就業機會相結合的發展思路,正視困難、直面矛盾、敢於創新、迎接挑戰,引領當地貧困群眾培養“脫貧奔小康當先行”的思想自覺和行為習慣,以強有力的擔當作為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廣西龍勝:“黃金”紅薯幹喜結“脫貧果”

圖為紅薯幹家庭作坊。

金坪村是“十三五”時期的貧困村,位於龍勝縣西北部,距樂江鎮政府12公里,距縣城37公里。由於地形限制,當地群眾大多以種植杉樹、柑橘、羅漢果等傳統農作物和外出務工為主要經濟來源。通過2015年精準識別及動態調整後,全村貧困戶65戶239人,其中退出戶20戶77人,建檔立卡貧困戶45戶162人,貧困發生率20.2%,主要由交通條件不便、發展動力不足等因素引起致貧返貧。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金坪村黨支部通過土地入股、產業優化、小額信貸多方面幫扶,實現61戶220人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2.36%,金坪村於2018年底成功摘掉了貧困帽。

2018年,在第一書記龔長義和村“兩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建成第一家紅薯幹家庭作坊,探索總結出新型產業發展的思路和經驗,年銷售額突破50000元,利潤達25000元。2019年,群眾從猶豫不決變成斬釘截鐵,決定在相短組荒地上新建村集體紅薯幹大烘房。“看到群眾主動出讓土地建設村集體大烘房,我感到非常欣慰,這說明脫貧成效顯著,群眾開始形成“團隊意識”,發展村集體經濟才是硬道理。”龔長義很是驚喜。建村集體大烘房的想法雖好,卻也讓他在寂寥的場地上不知所措—— 經預算資金投入概算需要6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才5萬元,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甚至寢食難安,深夜開會研究籌措方案更是家常便飯。

廣西龍勝:“黃金”紅薯幹喜結“脫貧果”

圖為烘乾的紅薯幹。

功夫不負有心人,龔長義志在研究總結紅薯幹家庭作坊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創新性提出“以大帶小”( “大烘乾房帶好小家庭作坊”)和“兩個萬”( 貧困群眾“雙項收入‘上萬’鞏固脫貧” ,加工紅薯幹成品實現2萬斤)的“紅薯乾產業鏈”發展思路,得到上級黨委、政府和後盾單位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自治區江濱醫院、自治區婦幼保健院的大力支持。經過短短6個月,新建400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完善基礎設施和購置設備,總投入資金60多萬元,嚴格把握紅薯幹生產的標準和流程,每日投入1200-1400斤鮮紅薯,產出200多斤紅薯幹,日產值5000元,確保“大烘乾房帶好小家庭作坊”發展促進貧困群眾“雙項收入‘上萬’鞏固脫貧”,加工紅薯幹成品實現2萬斤,僅此一項,201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就增加10萬元。

“來這裡做工,收入提高又穩定,近家又方便照顧家人”貧困戶粟遠香揚起笑臉說道。今年自己已經45歲了,能在烘乾房工作賺到自己的生活費,感到很知足。以前在龍脊景區做清潔工的工資也就2500元/月,如今烘乾房開了之後,月收入提升到3000元以上,可以在忙完家裡的事情之後再來烘乾房工作,家庭工作兩不誤,她笑著如是說。龔長義介紹,目前,村級烘乾房熟悉掌握技術的有9戶農戶,其中貧困戶5戶,每天收入100到150元,工作時間8小時,人均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

廣西龍勝:“黃金”紅薯幹喜結“脫貧果”

圖為村民在加工紅薯幹。

目前,村集體烘乾房經濟效益突顯,自治區婦幼保健院訂購2600件紅薯幹,營業銷售額達26萬元,龔長義也有自己的想法:下一步將增加家庭作坊的數量,這樣一來村民可以嚐到自己當“老闆”的甜頭,同時也能吸引更多的貧困戶加入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隊伍中,打通脫貧攻堅的“最後一里路”。(圖文來源:廣西扶貧網 秦文婕)

廣西龍勝:“黃金”紅薯幹喜結“脫貧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