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康锐
随着国产075型两栖攻击舰的惊艳亮相,引发了诸多媒体和军事爱好者对其性能指标、装备配置的各种猜测和设想。最初的争议主要集中在075型两栖攻击舰的吨位上面。有的人认为类似美国的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4万吨级,也有的人认为类似法国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2万吨级。根据对卫星图片的研判和跟071型船坞登陆舰的尺寸对比,绝大多数人还是更加倾向于075型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4万吨级的观点。
既然075型两栖攻击舰有了至少堪比黄蜂级的高起点,那么配备的舰载机应该都有哪些种类以及数量规模呢?我们不妨先看看黄蜂级的载机能力,黄蜂级的满载排水量是41000吨,最大载机量30架,包括直升机、倾转旋翼机、垂直起降战斗机,配有两部大型舷侧升降机,以便容纳F35、AV8B等尺寸较大的固定翼舰载机。然而075型两栖攻击舰却并没有看到舷侧升降机的身影,只有类似西北风级的舷内升降机(分别位于舰岛后方和舰尾)。
很显然这样的设计布局并不方便固定翼舰载机的运作,虽然舷内升降机不代表肯定就不能装载固定翼舰载机,但是最起码说明075型两栖攻击舰并没有像黄蜂级和美国级那样强调固定翼航空兵力的运作能力,在短时间内也没有配备F35、AV8B等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打算。对此许多军迷难免感到有些失望,这种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大家对于国产两栖攻击舰望眼欲穿,都希望能够尽善尽美、一步到位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其实一双鞋子好不好,只有自己的脚才知道。任何一款武器装备必须首先满足自身的实际需求,而不是为了跟别人盲目攀比,一味追求华而不实的鸡肋功能。目前我国海军的两栖作战范围和主要假想敌,无非就是大陆沿海附近的离岸岛屿,以及南部海域的岛礁,距离我们的本土都不是很遥远,在实施两栖登陆作战的时候,我军数量众多的岸基固定翼战斗机和航母舰载固定翼战斗机完全可以提供有效的空中掩护和火力支援。
另外我军海军陆战队也不是独立军种,除了登陆巩固滩头阵地以及小型岛屿攻防作战以外,也不承担向敌方防御纵深推进的任务。因此075型两栖攻击舰无需像黄蜂级和美国级那样,搭载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独立实施战区空中打击,这项工作交给空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来完成足矣。075型两栖攻击舰更多的是搭载各种运输直升机、武装直升机以及大型气垫两栖登陆艇,与船坞登陆舰、坦克登陆舰组成两栖突击集群,在对手的海岸防线上撕开口子。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贪大求全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晨曦谈兵
▼来瞅瞅,这就是075型两栖攻击舰性感的舰尾,这个黑洞洞的位置就是舰载机升降机,里面就是机库。船身底部的则是船坞舱门,内部是船坞,装载气垫登陆艇,水陆两栖装甲车的位置。可以看出,075采用的是和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类似的舷内升降机,位于船身尾部。图中075刚刚出船坞下水,升降机还没装上去,这个位置还是一个巨大的缺口。接下来进行栖装,升降机会安装上,这个位置缺口就会被补上。
为什么075不采用垂直起降战斗机呢?其实答案很简单,我们国家现在还造不出来这玩意儿。目前世界上已经成功研制垂直起降战斗力的国家有三个,分别是英国,前苏联和美国。按道理来说,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克服垂直起降战斗机技术的国家会越来越多。但实际发展却有点出人意料,原本已经掌握垂直起降战斗机技术的三个国家,如今只剩下美国还有研发能力。其中英国因为依靠美国,再加上经济滑坡,已经停止相关研发。而前苏联解体成几个国家之后,也再没有继续垂直起降战斗机的研制。
研制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STOVL)有两个难点,第一是大推力航空发动机,第二则是极为特殊的升力布局。这两个难点中,最关键的还是需要性能极为出色,机械结构极为复杂的旋转喷口发动机。没有一台推力足以将几十吨战斗机推上天的航空发动机,短距/垂直起降就是天方夜谭。回头看这三个成功研制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国家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都拥有世界顶级的航空发动机研发实力。
法国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
▼这便是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界最有名的鹞式战斗机配套的飞马-11发动机,由罗罗公司研制,推重比7.01。观察图片可知,最前端有风扇,是一台小涵道比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其推力喷口有4个,分别位于发动机中部和末端两侧,可以实现0-98.5°的旋转。这四个喷口可不是普遍旋转的,是需要配合飞控系统转动的,否则很容易导致飞机在垂直降落/起飞时出现重心丢失,而机毁人亡的事故。
除了英国的这种设计,还有另外一派,即美国和前苏联的一派。美国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发动机和升力布局设计技术是来自前苏联,这一点是美国人自己公开承认的,F-35的垂直起降升力布局参考自当年前苏联的米格1.44战斗机。▼这便是F-35的升力风扇布局。牛X不,几十吨的飞机,在垂直起飞/降落的时候就靠三台风扇和尾喷管的推力将其抬起来。这台F-135发动机的改进型推力超过20吨,是人类目前最推力最强的发动机。而且使用寿命达到10000小时以上,几乎与F-35战斗机本身同寿。
F-35的这套升力风扇设计和鹞式战斗机不一样,鹞式战斗机在起飞时4个喷口全部旋转,向下产生推力。而F-35则是背部打开,升力风扇吸气启动,然后机翼上的两个平衡风扇启动,同时发动机尾喷管再向下旋转产生向下的推力,将飞机抬起。接着飞机升空后在飞控系统的控制下,升力风扇和平衡风扇分配的发动机功率慢慢下降,尾喷管的推力增大。最后随着飞机加速,机翼提供的升力足够之后,升力风扇关闭,转换为常规战斗机气动布局,正常飞行。F-35的这个起飞过程,哒哒哒个人觉得可以理解为一个空中滑跑起飞的过程。F-35战斗机升力风扇复杂的机械结构
要造出垂直起降战斗机这套东西有三个难点。第一,需要一套推力足够的航空发动机,目前我国这一点已经实现,珠海航展的歼-10BTVC使用的涡扇10B发动机推力已经踏进大推力发动机序列,更不用提后续的涡扇-15发动机,所以第一点我们已经解决。第二,需要一套复杂的传动系统。这一点需要复杂的机械结构设计和大量的试验以及计算,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我国还处于技术空白阶段。第三点,需要一套超级无敌可怕复杂的飞控系统。我国的飞控软件编写能力其实已经有了一定水平,矢量发动机已经开始应用,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一点也可以实现。
说到底,要研制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还是要有性能出色的航空发动机。目前航空发动机界有三个巨头,分别是美国的普惠动力,通用动力和英国罗罗。当年同样成功研制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前苏联航空发动机也非常强悍,性能参数甚至可以超过美俄的发动机。后来前苏联解体,后继的俄罗斯和前苏联已经无法同日而语。现如今俄罗斯的航空工业资金不足,人才流失,发展已经陷入困境。从最新的苏-57战斗机以及配套的产品30发动机和美国F-35战斗机还有配套的F-135发动机性能对比就可以看出,俄罗斯航空工业的发展已经和欧美的差距越拉越大。
我国的航空发动机是在前苏联的帮扶下发展起来的,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自己的技术积累,航空发动机走上自主之路,到21世纪的今天已经颇具中国特色。但其实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发动机在推力和机械结构设计方面赶不上欧美,和俄罗斯相比也有一定距离。不过我们在发展,我国的航空工业正在加大投入。随着经费的增加,人才的待遇会越来越好,相信不久之后航空发动机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那个时候075型两栖攻击舰就可以像题主所说的一样,用上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
赤焰哒哒哒
我是东斯坦因,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
目前,首艘075目前正在沪东造船厂的船坞内总装。该舰舰长250米,宽30米,排水量约为4万吨,具有4个直升机起降点,2台升降机,在机库下还设置有巨大的坞舱,可以搭载20-30架直升机和至少3艘726A型大型登陆艇,整体性能相当强悍。
不过与美国现役主力两栖攻击舰,可起降F-35B的“黄蜂”级相比,075缺少垂直起降战斗机,成了一大遗憾。
那为何075两栖攻击舰不考虑上垂直起降战斗机呢?
首先,垂直起降战机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对跑道条件要求低,能在前沿和攻击舰上跟随地面部队部署和攻击,对前方支援回应速度快,使用非常灵活和方便。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导弹等制导武器的精度逐渐提高,而生产成本却是逐渐降低。原来需要,飞行员冒着生命危险去执行的支援任务;现在只需在后方按几个按键和开关就解决了。
其次,垂直起降战斗机受制于起飞方式,使它的起飞重量与固定翼飞机相比差了很多。从而导致了内置油料少、武器挂载过少,机载航电设备性能不足(如,雷达体积小,重量轻,导致雷达性能在探测距离、分辨率和灵敏度等方面性能较低)等诸多缺点。这些缺点的存在使得垂直起降战斗机在空战性能方面与常规起降战斗机相比差了很多。例如,F35B在F35A/B/C三个型号中,空战能力指标排在在末尾。空战能力上的先天不足,也使得垂直起降战斗机逐渐沦为鸡肋。要知道在现代战争中,制空权是决定性因。
垂直起降战斗机在现代战争中作用并不是很重要,所以075有没有配置垂直起降战斗机对战斗力 不会产生质的影响。如果有需要,航母一起去就是了。两栖攻击舰上的几架垂直起降战斗机能起到多少作用。
其三,我国缺少研制垂直起降战机的经验。我国与西方老牌国家相比基础很弱,虽然经过了三四十年的高速发展,但也不可能在全部领域上都追上西方老牌强国。垂直起降战斗机,对我国航空工业来说就是短板。我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探索研制垂起战斗机,并在歼-6基础上研发除了“四号任务”垂起战斗机,简单点说就是在机身四周安装升力风扇,创意很足。后来受制于国家经费的不足,项目下马了。此后,我国垂直起降战机的研制工作就基本陷入了停滞。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想要装备先进的垂直起降战斗机。我们还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
综合来看,075两栖攻击舰没有上垂直起降战斗机,是各种主客观因素综合的结果。但是未来还很长,075服役之后,再配备垂直起降战斗机也是有可能的。因此,075的后续还需我们进一步观察。
就到这里,以上是本人个人观点,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东斯坦因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因为我国还没有成熟的垂直起降战斗机。
这是一个大话题。
我国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搞到了一架英国鹞式战斗机。
当时一种观点是,直接山寨鹞式战斗机,搞定我国的垂直起降战斗机。
毕竟当时马岛海战中,鹞式战斗机表现出色。
然而,一种观点却认为,鹞式战斗机技术已经过时。我们仿制至少需要10多年时间,仿制成功的时候正好赶上鹞式战斗机大面积退役。
研发仿制战斗机可不是小事,要花费巨大,投入巨大。
所以,当时就否定了鹞式战斗机的计划。
而战斗机的发展,都是一个长期计划。你10年前不做规划,想要10年后迅速出成果根本是不可能的。
很多人认为歼20是最近几年研究的,其实早在1988年歼10项目开始的时候,相关工作就已经开始了。
到了1998年,歼20项目成为重点,全力发展,宋文骢总师立刻带来一个团队投入四代作战飞机前期技术准备之中。
这样到了今天差不多30年,到今天才有歼20的生产。
而垂直起降战斗机当时放弃了,导致后面很多问题。
垂直起降战斗机的技术其实相当复杂,相当困难:最简单例子垂直/短距起降飞机要经过垂直/短距起飞、空中悬停、正常飞行这几个状态,在这些状态下气动设计、控制规律、飞行品质以及这些状态如何进行转换、对于飞控/操纵如何要求等等,美国及英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进这方面研究,试制了多型研究机,进行相关技术探索,在此基础上花费20年,实现了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实用化,并且在实战之中进行了运用。这些都是F-35B上马基础,对于这些领域国内几乎是空白,很少涉及,如果从头开始技术攻关,短时间难以解决相关问题,难以为型号上马提供坚实技术储备。
鹞式战斗机采用的技术比较成熟,是所谓发动机推力矢量。
这种技术接受了实战考验,证明是颇为有效的。
但它的发动机结构非常复杂,难度较大,而且性能受限。
另外就是比较先进的推力矢量加升力发动机,最有名的就是雅克141。
但是我国也曾试图学习雅克141的技术。
这种飞机主发动机采用推力矢量,座舱后面再增加两个升力发动机。
但是雅克141设计有缺陷,升力发动机升空之后就成为一个负担。
F35B为此进行大幅度技术改进,采用利用它为主发动机增加一个驱动轴,驱动座舱后风扇,为飞机垂直起降提供动力。
但是,这些技术不但研发难度大,而且对于发动机制造、材料和工艺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而我国还是不具备这些能力。
严格讲起来,垂直起降战斗机的设计和制造难度,至少不亚于歼10这种战机。
当时我国排斥鹞式战斗机技术,但更先进的又学不会、造不出,导致现在青黄不接。
目前075两栖攻击舰没有垂直起降战机可以使用,所以严格来说不能叫做攻击舰,应该叫做两栖登陆舰。
这种登陆舰也就是传统登陆作战使用,性能也是足够了。
萨沙
舰载机长时间停放在甲板上,忍受风吹日晒和高盐高湿的环境,零部件很容易锈蚀老化,如果长时间不使用,必须将其回收至机库内存放,方便维护保养。升降机就是军舰用来运送舰载机在飞行甲板和机库甲板之间活动的,安装升降机的一般都是航母或者两栖舰这类携带舰载机较多,专门设置了舰载机机库的大型军舰。我国刚刚下水的075两栖攻击舰分别在尾部和中部设置了两部舷内升降机,那么舷内升降机和舷外升降机有什么区别?难道两栖舰安装了舷内升降机就意味着不能配置固定翼垂直/短距起降舰载机吗?
(这两个开口就是升降机位置)
所谓舷内升降机就是直接在甲板上开孔,以这个孔作为升降平台的移动位置,这种升降机一般是小型航母和两栖攻击舰使用的较多,好处就是由于这类军舰的船舷离海面较低,舷内升降机可以有效防止海浪的侵袭,并且移动起来也较为方便平稳。不过舷内升降机的坏处也是显而易见,舷内升降机需要在甲板中部开孔,不仅削弱甲板整体强度,而且会占用飞行甲板和机库位置,在使用时还会影响舰载机的调度和周转等等,因此舷内升降机的尺寸通常会受到限制而承载量较小,大部分都是用来运送直升机(也有不少例外)。所以配备固定翼舰载机较多的大型航母一般都会选择在远离航母甲板核心区的舷侧开一个开口向外的半封闭式孔设置舷外升降机来进行飞机的上下移动。
(英国和意大利航母的舷内升降机都能用来起降固定翼舰载机)
例如我们熟悉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其在舷侧一共设置了四台升降机,面积达到374平方米,最大提升重量为65吨,能够同时进行两架F/A18舰载机的升降。而库兹涅佐夫级包括辽宁舰航母在内,只设置了两台舷侧升降机,平台面积为224平方米,最大承载重量为40吨,只能同时运送一架歼15重型舰载机。尼米兹级和库兹涅佐夫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就是尼米兹所搭载的舰载机数量远远超过后者,使用更多的升降机才能够高效得调度这么庞大的机群。(尼米兹航母舷外升降机)(辽宁舰舷外升降机)
目前刚刚下水的075两栖攻击舰一共拥有两座升降机,一个是位于舰体中部的舷内升降机,根据之前曝光的施工照片可以看出,这一升降机的开口较小,容纳空间和承重有限,应该只能用来进行直升机和弹药的移动。而另一座升降机则是位于尾部的舷尾升降机,这类升降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属于舷内升降机,因为其开口位置有一边是无封闭状态面向舷外的,所以可以认定为舷外升降机。从其开口位置看,尺寸比中部的舷内升降机要大不少,并且由于一边没有封闭,平台内仿制的机体可以外飘,能够容纳比平台本身更大的物体,因此用来运送可折叠机翼的固定翼舰载机应该不成问题。
(法国西北风级和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级两栖舰都采用了舷尾升降机的设计)
075目前刚刚下水,还要经过舾装、海试、验收等一系列程序才会服役,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短距/垂直起降舰载机还未曾露面,因此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075的主要武器配置依旧是直8、直9、直20等运输直升机,主要用于机降垂直登陆,与075坞舱内的登陆艇共同组成形成急需的两栖快速登陆战斗力。不过很多军迷朋友们可能会有所着急,毕竟美国的黄蜂级、美国级都已经配备了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战斗力直逼轻型航母,我们怎么能没有呢?其实大家不用担心,既然075已经设置了能够容纳固定翼舰载机舷尾升降机,那么未来075上固定翼垂直/短距起降机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实际上我们在这方面早就已经开始了研究,只不过出于保密的原则,现在是不能公布进度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未来075两栖舰一定会配置国产的垂直/短距起降规定翼战斗力!相信祖国,美帝有的,我们也都会有,一样都不会少!
军武吐槽君
075两栖攻击舰的下水让中国海军两栖作战能力和远程投送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该舰满载排水量约3.5~4万吨左右,飞行甲板长约240米,宽约35米,最大航速可达25节/小时。075设有6个直升机起飞点,2部升降机,最多可以携带28架各型直升机,舰尾坞舱内可以携带4艘726型登陆艇以及2个两栖合成营的人员和装备。075两栖攻击舰所具备的两栖投送能力已经远超现有的071型大型船坞登陆舰。虽然该舰搭载了武装直升机和运输直升机,但是却没有考虑装备类似F35B之类的垂直起降战斗机,这又是为什么呢?
(075型两栖攻击舰顺利下水)
(075型两栖攻击舰满载想象图)
垂直起降战斗机确实比较适合075两栖攻击舰,它也可以为登陆部队提供对地攻击、战场遮蔽和近距空中支援等任务,而且其武器载荷和作战能力也要强于直升机。比如,美国的“黄蜂”级和“美国”级两栖舰所装备的垂直起降战斗机就是美国执行地平线登陆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垂直起降战斗机的研制难度却非常大。当年,苏联人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出个雅克38,但由于性能太差,结果落了个“桅杆保卫者”的绰号。美国直接进口了英国人“海鹞”战斗机(也就是现在的AV-8B),自行生产配给海军陆战队使用。有了多年的使用经验和深入理解后,才有了F35B。总而言之,没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很难完成垂直起降战斗机的研制。
(美国黄蜂级两栖攻击舰)
(英国装备的海鹞战斗机)
(苏联研制的雅克38战斗机)
(雅克141战斗机)
受起降方式的影响,垂直起降战斗机对发动机技术和飞行控制系统的要求很高,可是我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却一直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此前,我国虽然也接触过垂直起降战斗机,但是由于没有正式进行过相关研究,所以对垂直起降战斗机的理解有所欠缺。最终,这些都影响了垂直起降战斗机的研制与发展。
(“海鹞”战斗机所使用的飞马发动机)
(雅克38战斗机的发动机喷口偏转示意图)
(F35B战斗机使用的F-135发动机)
目前075两栖舰主要用于满足东南方向的需求,这就要求它不仅要具备在短时间内投送大量登陆部队和装备至滩头阵地的能力,还要能够为登陆部队提供尽可能多的近距离空中支援。不仅如此,它还要具备投送少量侦察部队至敌方纵深和纵深结合部的能力,以及执行侦察和特种作战任务的能力。就目前情况来看,075上的直升机足以完成这样的任务。并且相比于垂直起降战斗机来说,研制重型直升机显然有着更低的技术风险和更短的时间优势。
(075型两栖攻击舰极大的提升了中国军队两栖作战能力)
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在中国海军急需提升两栖作战能力和投送能力的大背景下,搭载直升机才是目前最现实、最为划算的办法。不过,鉴于垂直起降战斗机在两栖作战中的优势,如果未来075能够搭载垂直起降战斗机,那必然会让它的两栖作战能力提升一个层次,从而在未来可能爆发的两栖作战中占据更大的优势。
(美国黄蜂级两栖攻击舰)
战情解码
首先,075型两栖攻击舰的下水,让中国海军最重要的短板获得补齐,这对我海军装备体系绝对是里程碑式的意义。毕竟,中国海军目前最缺乏的不是航母,而是适合两栖作战的登陆舰艇,而075型两栖攻击舰的加入,将中国航母抢滩登陆转化为立体式登陆,这对我海军在南海作战尤为重要。
而075型两栖攻击舰在吨位和建造标准上来说,跟美国级和黄蜂级两栖攻击舰吨位相差无几,都超过四万吨,远远大于法国西北风级和日本出云级直升机航母。因此,075型两栖攻击舰也将部署中国最先进的舰载直升机,其吨位远远超过日本和法国的同类型装备。075型两栖攻击舰也是海军最重要的一环,跟美军两栖攻击舰地位相同。
075型两栖攻击舰采用平直甲板,而舰载机部署在甲板上很容易受到海浪和恶劣天气的影响。而升降机作为从机库甲板通往飞行甲板舰载机进出机库的最主要渠道。而中国辽宁舰和国产航母都装备升降机,携带更多舰载机。而075型两栖攻击舰采用舷内升降机,而非舷侧升降机。
现在军迷很关心075两栖攻击舰是否配备类似于F-35B这样的隐身战斗机。其实,按照两栖攻击舰用途可分为直升机两栖攻击舰,两栖支援辅助舰。而装备垂直起降战机,这是美军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正在测试的F-35B垂直起降战机。而且,按照日本直升机航母该转也可以变身成搭载F-35B的轻型航母。
而美军黄蜂级两栖攻击舰采用舷侧升降机,可以极大地降低升降机对飞行活动的干扰。因此,美军黄蜂级摇身一变成“闪电”航母。但是,中国两栖攻击舰没有采用舷侧升降机。因此,短时间装备垂直起降战机不可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国海军最缺乏的是两栖登陆作战,特别是夺岛作战,搭载直升机进行抢滩登陆是重点,在中国空军战机和航母舰载机掩护下,执行登陆作战体系。因此,对垂直起降战机需求并不迫切。
2、中国一直缺乏大推力的军用发动机,而且按照美军F-35B装备发动机,中国不可能在短时间研制出来,这也导致我们不可能短时间研发垂直起降战机。因此,装备歼-15舰载机或者是五代隐身舰载机依然是首选,蒸汽弹射或者电磁弹射等。
总体来说:根据我国垂直起降战机优先级,在未来十年内也不可能装备 F-35B 这类飞机,所以对于这种能够起降固定翼舰载机的两栖攻击舰,我们并没有急切的需求。075型两栖攻击舰将来搭配重型舰载直升机,对我国两栖作战能力至关重要,投送中坚和骨干,负责把主力部队、弹药物资、重装备等运上岸,加强登陆部队作战能力,以便巩固和扩大战果。
目前,我国尚未完成统一大业,075型两栖攻击舰专为登陆和登陆做准备,完成兵力输送和装甲,坦克的输送。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未来中国075其他改进型,毕竟装备垂直起降战机,如军迷期望中国版 " 美国级 " 两栖攻击舰,让我们用时间去验证。
沐风谈兵论道
对于如何使用两栖攻击舰是一个国家战略部署的考虑。
简单来说现代海军大致分成三类,第一就是美利坚,不用多说。全球海军,全球部署,全球响应,是全球霸权势力的拳头,所以对于航母和两栖舰上的战斗机要求很高,除了自卫以外,对敌打击更是主要战斗方针,所以需要更多的战机。
第二类就是区域海军,我国,俄国,法国,日本,意大利,英国,韩国。其海军主要是保卫海岸线和专属经济区利益。还有就是协同美利坚,做其爪牙和走狗,限制中俄。他们的两栖舰功能很专一,平时都是维护自己海域权益,救灾等等,战时和主子一起横行霸道,担负反潜巡逻等二鬼子工作,但是有主子能提供垂直起降战机,就能嚣张跋扈。中国海军主要任务还是南海和台湾,依托沿海机场和填海造陆的机场,可以减少两栖舰上战斗机的需要,毕竟落下太多,就算现在下饺子生产战舰,也不可能很快补齐,再说经济上也不可能无限扩大生产大型战舰,主要能有制空权,两栖舰把重装甲和人员放到对岸就行了。俄国是穷,养不起两栖舰和垂直起降飞机。
第三类海军有两栖舰纯粹就是为了自己门口那点利益,吓唬吓唬邻国,根本养不起战机。
80X大杂烩
首先,咱们并没有掌握垂直起降战机的技术,造不出来。
其次,咱们也没办法买到此类战机。目前唯一在役的垂直起降战机就是美国的F35B,他是不可能卖给我们的。
第三,我个人觉得垂直起降战机的作用不大,没必要发展。虽然说垂直起降战机不依赖跑道就能起降,但它也存在着腿短、难操作和载弹量少的毛病。例如大名鼎鼎的AV8B“海鹞”,在陆地上采用常规的方式起降,它可以携带3吨的武器装备,拥有400公里的作战半径。但如果采用垂直起降,它只能携带800公斤的武器装备,作战半径也降到了120公里。另外,由于垂直起降要同时兼顾直升机和常规飞机的操作,所以操作起来非常难,很容易出事。所以,AV8B“海鹞”也有个“寡妇制造者”的称号。
最后,两栖攻击舰的作战使命是对敌占领的港口、岛屿实施登陆作战,并不是和敌人争夺制海权和制空权,所以没必要装备垂直起降战机。争夺制海权和制空权的任务交由海军岸基航空兵和航母舰载机来完成。另外,在登陆作战行动中,通常都是在夺取了战区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后才开始的,压制敌方港口、滩头阵地火力,摧毁敌方的阵地工事、火力点等任务可以由武装直升机、航母舰载机和陆基航空兵来完成。所以我认为,我们的075两栖攻击舰不需要装备垂直起降战机。它只需要装备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通用直升机和两栖坦克、装甲车、冲锋舟、登陆艇等,能执行机降、空降,垂直登陆、抢滩登陆等任务就行了。
血染战旗红
正值辽宁舰交付七周年之际,国产075型两栖攻击舰快马加鞭以中国速度下水进入下一阶段的舾装、系泊试验,对于广大军迷来说,075型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了却了万千军迷一个心愿。这山望着那山高,有了小平顶,接下来就掀起了新一轮有关国产垂直/短距起降战机是否上小平顶的大讨论。
根据当前公开的075型图片来看,确认该型两栖攻击舰采用了舷内升降机设计,并没有类似于航母普遍使用的舷外升降机,这是不是就意味着075在设计上就不具备起降固定翼舰载机的能力?其实并不然,两栖攻击舰上很难滑跃起飞固定翼舰载机,大多都是采用垂直起降来实现的,对于甲板空间的使用限制并没有类似航母想象的那么复杂。
前几天网络上流传美国F-35B在两栖攻击舰上滑跃起飞的GIF图,这也就是说两栖攻击舰也可起降一些特殊的战机,但这种起降方式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战机无法大载重起飞,只具备一定的制空作战能力,这与两栖攻击舰专职近距火力支援的任务特性相冲突,故而实战意义并不是很大。
有关垂直起降战机我国认知并不是很晚,我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在歼-6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升力风扇来实现垂直起降,最后因技术原因下马,只剩下一个简易模型;后来有消息称我国曾从特殊渠道获得了一架英制鹞式垂直/短距起降战机,并对这架战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另外还有野史披露我国曾接触过前苏联的雅克-41垂直/短距起降战机相关技术,但无从查证。
单纯从技术角度来看,研发垂直/短距起降战机主要有两大技术难点,即大推力矢量发动机和升力风扇。发动机技术一直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最大短板,想要研发出类似F-35B使用的推力可达204KN的F-135发动机,还是有很大的技术难度,至少在目前来看还是很难的。因而,我国在该领域虽有一定技术储备,但实际研发还需一段时间过渡。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两栖攻击舰对于中海军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舰艇,当前首舰下水只是解决了一个有无的问题。正如俗话讲的是,路要一步一走,饭要一口一口吃。两栖攻击舰首舰下水后还有舾装、系泊试验、海试等一系列工作,交付海军后对于作战运用还需进一步摸索和科研试验总结。
人民海军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加快作战体系建设,补齐作战体系短板。我国海军陆战队本身就和两栖登陆舰艇分属于海军管辖,两栖作战是在海军统筹下进行的;当前首要的问题是补齐海军两栖作战所需的航空垂直登陆作战短板,因而搭载直升机将是很长一段时间075的主要标配,至于火力支援问题可以搭载无人攻击机、武装直升机以及海军相关作战舰艇来解决。
因而,国产小平顶是否会上固定翼舰载机还是个未知数,或许在成规模后或许会上舰,或许也会被新起的一些机型所代替,诸如舰载攻击无人机、倾转旋翼机等;最终实际情况还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