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螳螂體內會有鐵線蟲?鐵線蟲對螳螂沒有影響嗎?

德哥在鄉村


鐵線蟲成蟲棲息於河流、池塘及水溝內,雌體所產的卵在水內孵出幼蟲。幼蟲非常細小,在水中不易發覺,當被大型節肢動物如螳螂等,或人類吃進後,幼蟲在這些節肢動物體內繼續發育。在昆蟲體內發育形成稚蟲,昆蟲入水,稚蟲離開宿主在水中發育為成蟲。

在野外螳螂一旦被鐵線蟲寄生就註定無法存活更別提繁衍後代,因為當螳螂腹內的鐵線蟲成熟時,必須要回到水中完成產卵的任務,這時鐵線蟲會驅使螳螂尋找水源並跳入水中淹死,這樣它才有機會進入水中,若螳螂未能及時找到水池或池塘,鐵線蟲仍會鑽出,但結局是乾死在陸地上,而螳螂也會因腹部受傷而死亡。

人體消化道感染鐵線蟲可能是通過接觸或飲用含有稚蟲的生水、昆蟲、魚類和螺類或食物而引起。尿路感染是由於人體會陰部接觸有鐵線蟲稚蟲的水體,經尿道侵入,上行至膀胱內寄生。蟲體侵入人體後可進一步發育至成蟲,並可存活數年。寄生泌尿道的患者,以女性為多,均有明顯的泌尿道刺激症,如下腹部劇烈疼痛、尿頻、尿急、尿痛、血尿、放射性腰痛、會陰和陰道炎等,蟲體排出後,症狀緩解。鐵線蟲寄生於消化道所引起的症狀一般不明顯,可有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表現。亦見有從眼眶腫物或耳道檢出蟲體的報告。





景行行止11


相信看過《鐵線蟲入侵》的夥伴都有點後怕,而實際上鐵線蟲確實能寄生於人體。寄生動物的首要目的自然也是繁衍,只不過它們繁衍的過程比較變態,必須經歷寄生的過程。

鐵線蟲如何進入螳螂體內

鐵線蟲幼年階段是在水中度過的,而昆蟲也有攝取水或者從水中捕食的行為,這就可能使鐵線蟲的幼蟲轉移到某些昆蟲體內,不一定造成感染,感染需要特定的宿主,然而昆蟲的生活史中也可能被捕食,而螳螂恰好是昆蟲界的一個霸主,捕食多類昆蟲,那就會造成鐵線蟲的卵或者幼蟲轉移到螳螂體內,由於是鐵線蟲的宿主,因此會造成感染。

被感染的螳螂

被寄生蟲寄生的物種,必然要面臨的情況是自身能量被搶奪,鐵線蟲從螳螂體內奪取營養物質,類似於蛔蟲從人體搶奪能量,這可能會造成螳螂的營養不良等狀況,而鐵線蟲有特殊的能力,那就是控制螳螂的行為,不知道以何種方式,大概和分泌某種能夠影響螳螂肌肉或者神經系統的物質有關。成蟲能夠控制螳螂的行為,最終使螳螂等接近水塘,這使得鐵線蟲有了產卵的機會,它們會從鐵線蟲的排洩口中爬出來,將卵排入水中,然後自己的使命久完成了,卵在水中等待下一段感染歷程。這也是為什麼將螳螂等昆蟲放入水中後鐵線蟲會從昆蟲的排洩口自己跑出來,大概是由於昆蟲腹部用於呼吸的氣孔被水侵染,鐵線蟲能夠感受到這種環境的變化,知道該出來排卵了,於是就爬了出來。

對人體的感染

任何寄生都有一個共同的途徑,那就是“接觸”。人類再水中游泳的時候,也可能接觸到受鐵線蟲卵感染的水體,人體有數個通道,尿道、肛門、眼睛等地方,鐵線蟲的幼蟲可能沿著尿道等途徑進入人體造成感染。人體感染中,以女性居多,因為女性的尿道相對比較短,均有明顯下腹部劇烈疼痛、尿頻、尿急、尿痛、血尿、放射性腰痛等尿道感染症狀;也能夠沿著肛門感染腸道,腸道感染會有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沿著眼睛、耳朵等通道感染也有較小的可能,並非沒有。

相對來看,鐵線蟲在昆蟲體內較多,因為它們能夠控制昆蟲的行為,在人體內的感染更多的是導致某類疾病,在人類的醫療科技下它們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來看世界呀


鐵線蟲是一種比較有意思的寄生蟲,通體細長,成蟲長度有效可以達到1米,在很多節肢動物比如螳螂、蝗蟲等體內寄生,待環境適宜時會從這些昆蟲的體內不斷地排出,看上去酸爽無比又有點恐怖。



鐵線蟲通常生活在河流、水塘、水溝等水源豐富的區域,雌蟲產卵也必須在水中進行。螳螂、蝗蟲、蟋蟀等一些昆蟲,它們的活動範圍比較廣泛,其中上述富水區域也是它們的常去之所,當飲用含鐵線蟲卵的水,或者進食已經孵化的幼蟲之後,蟲卵就會在動物體內進一步發育和成長。



螳螂感染鐵線蟲後,腹部會明顯增大,由於被寄生,營養物質幾乎都被鐵線蟲獲取,螳螂的進食量會明顯增多。同時,螳螂活動性明顯減弱,機敏性大大下降。最後,會釋放特殊的神經毒素類物質,控制動物的“趨光性”,把螳螂“帶到”有水源的地方,鑽出螳螂的肚子,重新回到水中進行繁殖,螳螂因此不是被淹死就是身體破損而死。

人類雖然感染鐵線蟲的幾率較低,但如果接觸或飲用含有蟲卵的水源時,也會有一定可能誘發鐵線蟲病,引起尿路感染、腹部疼痛、尿痛等症狀,通過手術或者藥物治療可以把鐵線蟲排出體外,不會出現韓國電影講述的鐵線蟲控制了人的行為意識而引導跳河自殺的情況。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不止只有螳螂,只要是節肢類的動物,都有可能被鐵線蟲寄生,比如說蝗蟲,蟑螂,蟋蟀等,鐵線蟲是一種生活在水邊的蟲子,這種蟲子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它能控制節肢動物的行為,例如當一隻螳螂被鐵線蟲寄生之後,會一直在螳螂的身體當中發育到成蟲期。

等到成蟲要繁育後代的時候,鐵線蟲就會驅使螳螂跳入河中,然後在水裡繁殖下一代,最後幼蟲再寄生到節肢動物體內,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螳螂會乖乖的聽從鐵線蟲的命令,不顧一切的跳河自殺呢?答案是不清楚,但可能和鐵線蟲能夠控制螳螂的大腦有關係。

科學家們發現螳螂在自殺之後,它的大腦神經當中出現了一種叫做Wnt分子,這種分子只有鐵線蟲身上才有,那麼螳螂之所以會自殺,很有可能和這種分子轉移到螳螂身上有關係,後來科學家們經過仔細研究之後確認,正是因為Wnt分子的介入,導致了螳螂不顧一切的自殺。

Wnt分子進入螳螂的大腦神經之後,擾亂了螳螂身體的正常運作,這其中螳螂的大腦當中有一種特殊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和Wnt分子結合之後,會驅使螳螂朝地勢低的地方移動。

另外還有一種研究認為,當Wnt分子和蛋白質結合之後,會讓螳螂感覺到燥熱無比,於是它們會像發瘋了一樣跳入水中,所以節肢動物一旦被鐵線蟲寄生之後,它們基板上處於行屍走肉的狀態,它們最終的結局就是跳河而死........


種植恆星


鐵線蟲的生活史分為4個階段——卵;由卵孵化出的寄生前幼蟲;寄生在無脊椎動物如昆蟲宿主體內的寄生幼蟲;自由生活的水生成蟲。

鐵線蟲在春天交配後,雌蟲會在水中產下大量的卵。鐵線蟲的卵只有40微米寬,50微米長,每隻雌性鐵線蟲可以產下巨大數目的卵量,據估計有2700萬,產卵的地方主要在淺水中,包括沼澤、池塘和小溪。約三至四周後,幼蟲孵化,幼蟲必須寄生在無脊椎動物身上才能發育,鐵線蟲無法從外部穿透宿主,而是以三種方式感染宿主,包括蟋蟀、蟑螂、甲蟲、螳螂和蚱蜢,也會感染蜘蛛和土蝨。

  • 鐵線蟲的幼蟲很小,在昆蟲飲水時被吞食,幼蟲一旦進入寄主昆蟲體內,就會穿透昆蟲的腸道,進入昆蟲的體腔發育。

  • 對於一些鐵線蟲,水棲昆蟲如蜉蝣、蚊子幼蟲或蝌蚪會吃鐵線蟲幼蟲,當鐵線蟲幼蟲被這些生物吞食時,它們會在寄主體腔內形成囊狀並等待時機,如果別的昆蟲如螳螂或蟋蟀吃掉了一個處於囊狀狀態的鐵線蟲,鐵線蟲才會從囊中出來,並在第二宿主中完成發育。
  • 在某些情況下如水源乾涸時,一些鐵線蟲幼蟲會在樹葉或其他碎屑上形成囊狀,如果一個合適的寄主,如螳螂,在食用植物時吃掉了這個囊腫,鐵線蟲幼蟲就可以進入寄生階段。

鐵線蟲在宿主體內變成了成蟲。一般認為,寄生狀態的鐵線蟲通過體表吸收身體所需的營養,從宿主的體液中獲取營養。鐵線蟲在昆蟲體內經常被緊緊地摺疊起來,以適應昆蟲的身體,但即使這樣,它也能填滿動物的大部分體腔。鐵線蟲感染會破壞未成熟昆蟲的生長和成熟昆蟲的繁殖,受感染的昆蟲也容易過早死亡。

幼蟲於宿主體內在兩到三個月內最終成熟並從宿主體內逃逸,此時鐵線蟲會對宿主的行為施加控制,它以某種方式觸發昆蟲尋找水源。研究人員發現,一些受感染的昆蟲被放置在水附近時,它們會直接進入水中,而未受感染的昆蟲在靠近水時就會離開。一些科學家認為,在昆蟲的影響下,昆蟲可能會變得非常口渴,導致它衝向水源,這種行為控制的機制還不清楚,可能是由昆蟲體內產生的特殊化學物質控制的。一旦被感染的昆蟲進入水中,成熟的鐵線蟲就會從它在動物體內形成的洞中鑽出來。這可能會殺死宿主,但有時會存活下來,有時可以看到多個鐵線蟲離開昆蟲的身體。鐵線蟲成蟲形似線蟲,但很長,通常30-40釐米,有時長達120釐米,直徑很細,通常只有1毫米,顏色通常是紫褐色到黑色。鐵線蟲成蟲在水裡自由生活,不進食,但可以活好幾個月,它們在水裡或泥裡越冬,在第二年春天重複這樣的循環。

當被動物汙染的水或食物被吞下時,鐵線蟲偶爾會進入人體。如果人類食用了這些鐵線蟲,可能會遇到一些輕微的腸道不適,但不會發生感染。在人類中,鐵線蟲只能通過消化道而無法進入體內,通過糞便或嘔吐從消化道排出。


科學閏土


鐵線蟲是一種寄生蟲,專門寄生在石蛾、螳螂、蟋蟀、蝗蟲等動物的體內。鐵線蟲的成蟲生活在水中,在水中產卵,孵化的幼蟲寄生在節肢動物體內。鐵線蟲體長在30釐米到1米之間,直徑1毫米左右,它們的身體硬度非常高,即便被汽車碾壓也能夠安然無恙。鐵線蟲廣泛地分佈在世界各地,在我國南方各省尤其常見。

一般來說,石蛾等(主要是幼蟲生活於水中的昆蟲)是鐵線蟲的第一寄主。鐵線蟲將卵產在水中,孵化出來的幼蟲有可能被石蛾的幼蟲吞食,於是第一步寄生在石蛾幼蟲體內。石蛾幼蟲羽化飛行後,有可能被螳螂等食肉昆蟲捕食,於是鐵線蟲轉移至螳螂體內。在螳螂體內,鐵線蟲比較安靜,貪婪地吮吸著宿主體內的營養。發育成熟後,它們就會鑽出螳螂的身體,然後不停地蠕動,迅速向有水的地方靠近,最終它們會再次回到水中生活併產卵,如此世世代代循環。

在石蛾體內時,鐵線蟲的影響不大,被寄生的石蛾仍然能夠發育成熟並具有繁殖能力。轉移至螳螂體內後,鐵線蟲就會寄生在體腔或消化道內並迅速發育,大量吸食螳螂體內的營養物質。此後,鐵線蟲在螳螂體內隨著螳螂的生長髮育不斷改變形狀,由最初的短粗形變為長線條狀。隨著鐵線蟲體積越來越大,它們會擠壓螳螂的內臟器官,雖然不會導致螳螂死亡,但會影響螳螂性器官發育,可能使其失去生育能力。

此外,鐵線蟲還會導致螳螂神經系統蛋白質出現異常,影響螳螂的行為,使它們主動靠近有水的地方,方便鐵線蟲回到水中準備下一次產卵,這就是螳螂跳水自殺的原因。

鐵線蟲有一定的幾率感染人體,一般會寄生在人體消化道中,導致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需要服用相應的驅蟲藥將它們排出體外。如果它們寄生在組織內部,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清理。在野外發現了鐵線蟲時不必驚慌,可以使用火燒、開水燙或者強酸的方式將它們消滅。

如何避免被鐵線蟲等寄生蟲感染呢?儘量不要引用不清潔的水源,不生吃昆蟲和水產,下水游泳時儘量選擇衛生條件比較好的地區。在此,希望每個人都能健健康康。


瘋狂知識點


鐵線蟲是寄生生物,它們寄生在螳螂體內,對螳螂來說這是致命的。


鐵線蟲又名發形蛇土名為銅絲蛇或天絲蟲,鐵線蟲體細長,馬鬃狀,長可達1米。成蟲在海水或淡水中自由生活,幼蟲寄生在節肢動物體內。小時候就聽老人說鐵線蟲很硬,能將手指弄斷,不知是真是假。


鐵線蟲對於螳螂來說是一種致命的寄生蟲,在野外螳螂一旦被鐵線蟲寄生就註定無法存活更別提繁衍後代,因為當螳螂腹內的鐵線蟲成熟時,必須要回到水中完成產卵的任務,這時鐵線蟲會驅使螳螂尋找水源並跳入水中淹死,這樣它才有機會進入水中。



若螳螂未能及時找到水池或池塘,鐵線蟲仍會鑽出,但結局是乾死在陸地上,而螳螂也會因腹部受傷而死亡。


更恐怖的是,人是會感染鐵線蟲病的,但不會像螳螂那樣最後成為行屍走肉,但會寄生在泌尿道、消化道,也會引起人體的不適。 人類和節肢動物之所以會感染鐵線蟲,是因為鐵線蟲成蟲需要在水中生長和交配。兩卵產在水中,當我們喝水的時候會隨著水流進去人類和動物體內。

順便提提醒以後外出遊玩千萬不能隨便喝小溪或者是池塘裡的水哦,因為不單單是鐵線蟲,還有無數對身體有害的寄生蟲呢。


翻牆找資源看動漫


螳螂體內的鐵線蟲是螳螂在喝水或者進食的時候吃進體內的。

鐵線蟲卵會產在水裡,所以螳螂喝水就有機會把鐵線蟲卵吞下。吞進體內的鐵線蟲卵會黏附在螳螂的身體裡,鐵線蟲卵孵化以後,就會依靠螳螂吃下的食物長大,以後逐漸控制螳螂的行為,最後“殭屍螳螂”,讓螳螂感覺口渴,最後在水邊死去或者進入水中淹死,腐爛後鑽出來,產卵,繁殖下一代。同樣,螳螂有時候在吃其他小動物時候也有可能把它們吃進去的鐵線蟲卵吞下。

此外,可以被鐵線蟲寄生的不僅是螳螂,還有蝗蟲,蟋蟀等偏大點的昆蟲。在家畜家禽體內偶爾也會有感染的例子,不過越大的動物抵抗力越強,所以大型動物感染比較少。人也是可能感染的,所以說在野外千萬不要亂喝水。

鐵線蟲感染螳螂以後肯定會對宿主造成影響的。首先鐵線蟲吸收的營養都是從宿主體內獲得的,所以肯定會造成營養不良。其次,鐵線蟲要想在宿主體內生存,那麼自破殼以後必然會分泌一些可以保護自己的物質,這些有可能是降低宿主免疫力的東西。最後,鐵線蟲長大以後就會控制宿主去尋找水源,很多在沒到水源地方就死了,所以說鐵線蟲在控制宿主找水的時候使用了致命的毒素,或者破壞。所以說鐵線蟲就是宿主殺手,從寄生那一刻開始就已經註定了殺死宿主。

雖然鐵線蟲很可怕的樣子,但是人體被寄生的可能性比較低,只要不亂吃亂喝,就不必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