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藍玉造反,能打得過朱元璋嗎?

遊戲真好


反不了,朱元璋設六部,將領在沒有作戰時,軍隊是歸兵部的,同時他還設了錦衣衛監視百官,就等於藍玉在京城壓根就動彈不了,那如果藍玉統兵在外,一樣不行,古人很聰明 ,糧食後方是不會一次給夠你的,所以你要反沒後方基地糧草就是一個問題,還有就是藍玉手下的將士,他們出外作戰,家眷古人是會控制起來的,藍玉想反,底下的人為了家人也不不敢反。


視頻之眼



我覺得:假如藍玉造反,肯定打不過朱元璋。

首先,朱元璋不是可以隨便忽悠的小白,朱元璋是從小兵做起,一步一個腳印,九死一生成為義軍首領,對造反方面可以說是瞭如指掌。

所以藍玉造反,肯定不是造反起家的朱元璋的對手,假如藍玉造反,藍玉肯定打不過朱元璋。

其次,毛主席說:“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朱元璋本身就是非常優秀的戰略家,軍事家,什麼樣的對手沒有遇到過。

陳友諒,張士誠,王寶寶等都被他打敗,無敵的存在,所以假如藍玉造反,肯定打不過朱元璋。


然後,朱元璋英明神武,知人善任。開國功臣徐達,湯和,常遇春,淮西二十四將,沐英,李文忠等等,很多都是他培養出來的,當年一個村的放牛娃,跟著他,最後都成為了開國功臣。

所以朱元璋不但自己能力超群,還能發掘人才,培養人才。沒有藍玉,相信憑朱元璋的本事,還可以培養出紅玉,黃玉出來。


所以我覺得,假如藍玉造反,肯定不是朱元璋的對手,肯定打不過朱元璋。


花開花落緩行客


假如藍玉造反,能打得過朱元璋嗎?

首先我們要知道就統帥能力而言,在明朝近300年的歷史上,朱元璋是個BUG的存在,在朱元璋在世之日,是無人敢反的。

對於徐達、常遇春、湯和等人而言,藍玉只能算一個後輩,雖然出生年月不可考證,但根據其經歷,大體應該和沐英等人年歲差不多。藍玉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首先應該感謝他的姐夫常遇春,由於常遇春在朱元璋面前的多番誇獎、加上藍玉自己也沒給姐夫丟臉,藍玉得以比一般的士兵升遷較快,逐漸升任千戶和指揮使,後升任大都督府僉事。

至於題幹所說的血戰洪都之事,其實跟藍玉沒啥關係,洪都保衛戰的主要指揮官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此外還有鄧愈、趙德勝等人,那時候的藍玉具體在哪史書並未記載,當可以肯定的是那時候藍玉地位不高,尚未達到獨掌一軍的高度,提問者估計是把影視劇上的情節穿越到歷史了,藍玉真正出現軍功卓越的時候已經的朱元璋稱帝之後的事了。

明朝建立後,由於朱元璋的重用,藍玉才真正的展現自己的軍事才能。洪武四年(1371年), 藍玉隨徵西將軍傅友德出征四川,攻克錦裡。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第二次北征沙漠之戰中,藍玉作為先鋒官,開始先出雁門關,先後兩次打敗擴廓帖木兒的軍隊,逼得擴廓逃去。洪武七年(1374年),藍玉又親自帶兵攻克佔領興和(今河北張北),俘獲元國公貼裡密赤等59人。洪武十一年(1378年),藍玉與沐英一起征討西蕃的叛變動亂,洪武十二年(1379年),藍玉的軍隊大勝,班師還朝。同年,藍玉被朱元璋封為永昌侯,俸祿二千五百石,並賜予世襲爵位的憑證。

洪武十四年(1381年),藍玉跟隨徵南將軍傅友德、右副將軍沐英率領王師30萬,征討雲南 ,最後平定雲南,藍玉因功增加俸祿五百石;洪武二十年(1387年),藍玉以徵虜左副將軍身份隨大將軍馮勝北征元太尉納哈出,最後生擒納哈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藍玉率領王師15萬向北征討,大軍直搗捕魚兒海,俘獲北元皇帝次子地保奴、妃嬪、公主以下百餘人,後又追獲吳王朵兒只、代王達裡麻及平章以下官屬三千人、男女七萬七千餘人,以及寶璽、符敕、金銀印信等物品,馬、駝、牛、羊十五萬餘頭,並焚燬其甲仗蓄積無數。捷報奏傳至京,皇帝大喜,賜詔獎勵慰勞,將藍玉比作衛青、李靖。藍玉又攻佔哈剌章營,獲人、畜六萬。班師回朝,晉升為涼國公。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藍玉受命督修四川城池。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施南、忠建二宣撫司南蠻反叛,藍玉奉命前往討平。接著,又平定都勻(今屬貴州),安撫司散毛諸洞,被加祿五百石,奉詔還鄉。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朝廷再命藍玉統領蘭州、莊浪等七衛兵,追討逃寇祁者孫,於是攻取西番罕東之地,當地首領哈昝等逃遁。時逢建昌指揮使月魯帖木兒反叛,藍玉又奉命率軍征討,當藍玉率軍趕到時,都指揮瞿能等已大破其眾,月魯逃往柏興州。藍玉乃派百戶毛海誘捕月魯父子,送往京城處死,又盡降其眾。因此請求增設屯衛,太祖下詔許可。藍玉復請徵當地百姓為兵,討伐朵甘、百夷,朱元璋下詔不許,藍玉班師回朝。

至此,藍玉的一生戰功基本到此為止。從其一生的經歷來看,其大體與沐英相當,前期主要是作為開國統帥們的副手,後期隨著開國統帥們的逝世才成為統帥,這也滋長了他的傲慢之心。

但是,即使在軍事戰績最輝煌的時候,藍玉叛亂也是不可能成功的。首先,他所掌握的軍隊除了戰事朱元璋授權外,平時是不會聽從藍玉的命令的。即使是戰時出征在外,朱元璋也通過派遣監軍的方式控制著將領們的動態,一有風吹草動朱元璋肯定提前知曉。其次,明朝建國不久,所得利益者的利益皆來自於朱元璋,對於朱元璋也是高度敬畏和害怕的,如果藍玉叛亂,應聲者肯定寥寥。其三,朱元璋後期雖然屠殺了一大批開國將帥,但只要其尚未駕崩,其威望足可以鎮住有二心之人,同時此時以朱棣為代表的年輕一代已經成長,在大義面前足可以剿滅藍玉。

所以說,在朱元璋面前,藍玉如果造反,只會是一場鬧劇。


史海小白丁


首先,血戰洪都的不是藍玉,而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這是胡軍版的《朱元璋》中的一個敗筆。

其次朱元璋用兵如神,從打陳友諒、張士誠和元朝的很多大小戰役中,朱元璋都是真正的制定者和決策者,只是後人神話了劉伯溫,其實劉伯溫也有很多錯誤的決策,朱元璋在打仗方面卻沒出過錯。比如先打軍力十倍與自己的陳友諒還是先打富有的稍微弱點的張士誠,所有人都主張先打張士誠,而朱元璋力排眾議先打陳友諒,理由是陳友諒狡猾,打張士誠的話陳友諒會來夾擊他,而張士誠志小,打陳友諒的話張士誠一定會視而不見,這種對對手透徹的分析,是連劉伯溫都遙遙不及的。後期深入沙漠遠征北元,連從哪裡出發,在哪裡會遇到元軍主力,在哪裡合圍元軍,都是朱元璋親自判斷並制定的計劃,徐達作為主將也是完完全全按照朱元璋的計劃實施的,這也是所有將領都徹底折服朱元璋的最重要原因。

藍玉作為常遇春的小舅子,是在常遇春死後,朱元璋再次遠征北元,給了主將們親自挑選副將的權利後才被傅友德選中,不能說他能力不夠,而是在那些前輩中他確實資歷太淺,直到熬死了傅友德,馮勝等人,他才當上主帥,雖然他建立了超越所有將領的奇功“徹底消滅北元”,但依然是原原本本的實施了朱元璋給他制定的作戰計劃,才有了他建立不世功勳的機會!

說來也巧,洪都真正的主角朱文正倒是真正的造反了,作為朱元璋的親侄子,在主守洪都建立奇功之後朱元璋論功行賞,問他想要賞賜什麼,朱文正表示都是親戚,先賞別人,朱元璋很高興,暫時沒有給他賞賜,朱文正小心眼發作了,勾結張士誠背叛朱元璋,朱元璋對付這個親侄子叛徒方法很簡單,親自跑到他那二話沒說用鞭子抽了一頓關進大牢,朱文正手下沒一個敢吭聲!本來要殺他,後被馬皇后求情免了一死,終身監禁!(29歲死於獄中),但念他有功,八歲的兒子朱守謙封為靖江王,就藩桂林,是唯一非朱元璋兒子的明朝藩王。

所以藍玉要想對抗朱元璋,根本沒有任何勝算,不要說藍玉了,徐達、常遇春、湯和、馮勝、傅友德、李文忠、朱文正這些不世名將,只要不報團,任何一個單獨列出來對抗朱元璋都毫無勝算。


大都市放牛


藍玉是明朝的悍將,身經數百戰,是明朝不可多得的會帶兵打仗的將軍。在明朝的數位將軍中,只排在朱元璋三位結義兄弟之後,這三個人就是常遇春,徐達和湯和。但這幾位將軍晚年都沒有好的結果,相比這幾位將軍元帥,藍玉的晚年可謂更加悽慘了,最後落個身敗名裂,還被誅殺九族,甚是淒涼。

很多人都對藍玉抱打不平,覺得朱元璋是個不講義氣,忘恩負義的人,可在那樣的朝代,朱元璋的做法也是有原因的——因為自己的地位受到了限制,所以只能從國家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而不是從所謂的兄弟之間的江湖義氣考慮問題。

很多人表示疑問,那如果當時藍玉選擇公然的對抗朱元璋勝負幾何呢?換句話說,如果藍玉舉兵造反,能打得過朱元璋嘛?其實從下面幾個方面分析就可以知道,藍玉沒有可能性打得過朱元璋。

第一,朱元璋的軍事才華並不在藍玉的軍事才華之下。我們都知道朱元璋這個人是一個靠著造反成為皇帝的布衣天子,開局的起點非常的低,甚至可以說是開局一個討飯碗,這種人他的軍事才華毋庸置疑。而藍玉約束士卒,有的時候都很成問題,當年北伐回軍路上,自覺自己已經立下汗馬功勞的藍玉非常驕縱,因為守關的官兵沒有及時開門,居然縱容士兵毀關而入,就直接證明藍玉對麾下士卒必要的約束力嚴重缺乏。

第二,藍玉就算有冒天下之大不韙攻打主公朱元璋的心,那有沒有打贏的信念呢?別忘了朱元璋可是被老百姓認可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一位偉人,如果藍玉膽敢犯上作亂,我們就不說軍事能力,單單聊聊民心民望,藍玉很明顯是比不上朱元璋的,說句不好聽的,朱元璋的民望可以甩他七八條街...

第三,藍玉的兵力不足以對朱元璋有威脅,我們都知道,朱元璋之前有好幾路兵馬,其中湯和徐達就佔領了明朝一半以上的兵力,而藍玉的兵力數量雖然多,但後來在朱標死後,這些兵力一直被削弱,被削弱的這些兵力被朱元璋分割給了駐守北方大都的燕王朱棣,所以藍玉各個方面的兵力都在被削弱,這就對朱元璋形不成了什麼威脅。

第四,朱元璋設立錦衣衛監察百官,藍玉這種將領自然他的一舉一動朱元璋瞭如指掌,所以藍玉造反只是口氣上的逞強,真正的他也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同時自己的兵力懸殊,更沒有勇氣去挑戰朱元璋了,如果造反,只有死路一條。

第五,藍玉身邊沒有像朱元璋之前那些善於出謀劃策的人。朱元璋帶兵打仗的時候,身邊不乏像李善長,劉伯溫這些能人異士,這些人對朱元璋的統帥能力無不佩服,而相對於藍玉,身邊既沒有這樣的人士相幫助,也沒有朱元璋那些的膽略,而有的是軍人那種豪爽和肆無忌憚的逞強之氣。

同時,就算那個時候的藍玉造反,朱元璋這邊可是還有徐達和湯和的鼎力相助啊,要知道,藍玉在湯和徐達面前,都不敢大聲說話,還有何能耐能夠挑戰朱元璋的權威了?這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所以這幾個方面,註定藍玉並沒有資格挑戰朱元璋的皇位,同時朱元璋早已經從對抗元廷的經歷中吸取了經驗,對造反做足了功課,而藍玉只會帶兵打仗,別的卻不通,這讓他怎麼和朱元璋對抗了,所以藍玉最後找李善長相助,被婉言拒絕了,因為李善長也知道,藍玉幾斤幾兩,也知道,藍玉如果這樣做,根本沒有好結果,只會讓自己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李善長才不會冒這個險。


無筆


關於朱元璋這個草根皇帝,後世對他最多的評價就是:出生寒微、雄才大略、心胸狹隘、殘忍無情。民間傳說中,朱元璋最著名的莫過於殘殺功臣的行徑了,在傳說之中,作為一代帝王,竟然將明朝的開國功臣基本屠殺乾淨,手段之殘忍更是前所未有。

鞋拔子臉朱元璋

但是很顯然,如同被畫成的鞋拔子臉一樣,老朱被黑了,而且被黑得很慘。作為一個當了31年的開國皇帝,作為一個在封建社會活到71歲,完全稱得上高壽的老人,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間,雖然不乏殺功臣之舉,但相當一部分開國功臣其實是被他熬死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明朱元璋並沒有殺過功臣。被朱元璋以種種理由殺掉的功臣為數並不少,這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明初名將藍玉。

洪武26年爆發的藍玉謀逆案,朱元璋藉此大肆株連,前後共殺了15,000多人。但是很多人都認為,其實當時藍玉並沒有謀反之心,朱元璋之所以這麼做,後人都覺得是藍玉功高過主,才讓朱元璋起了殺心。

不過我們設想一下,假如戰功赫赫的名將藍玉當時真的造反,他有機會從朱元璋手中奪得皇位嗎?其實並不見得,這還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分析。

朱元璋

第一點:藍玉雖立下赫赫戰功,但是其功績遠不如徐達、朱文正等人。人們在解讀一個人的能力是總有一個誤區,很多人看到一個人的有才之處,大多都是縱向對比。

不過藍玉的才華確實不容否定,他驍勇善戰,領兵南征、北上破元晉升為涼國公,又平定西南班師回朝。這些赫赫戰績,確實讓他在軍中樹立了威武。然而人們忽略了一點,像藍玉這樣的勇猛將領,在元朝末年比比皆是。

尤其是明朝開國功臣的名將太多,真正在軍方能夠一呼百應的,絕對不是藍玉,所以他儘管有著不俗實力,然而在朱元璋手下的名將中,他確實算不上第一。

藍玉

第二點:藍玉居功自傲,導致他失了民心。如果藍玉沒有驕傲縱橫,而是乖乖的在朱元璋手下休養生息,暗中豐滿自己羽翼,或許還有與朱元璋有一戰的些許可能。然而,他仗著自己的軍功,逐漸變得目中無人起來。

例如,藍玉在俘虜了元主之妃以後,竟然侮辱了妃子,令元妃受辱自殺,他這樣的行為,在封建社會,顯然犯了皇帝的大忌。除此之外,他仗著皇帝對自己禮待有加,竟然強佔民田,蓄養莊奴,甚至連御史都不放在眼裡。

藍玉被處死

他的這些行為,已經犯了眾怒,不僅令百姓苦不堪言,就連朝中臣子就早已經看他不順眼。更何況,他竟然還能在酒宴說出軍中大權獨掌於他一人之手這樣的話,完全稱得上不知死活,更顯露出政治上的無比幼稚。

因此,藍玉雖然軍功過高,但是在政治上稚嫩無比,與朱元璋更是相差甚遠,即便他真的謀反,面對這樣的一個“政治蠢才”,朱元璋收拾他也是輕而易舉的事。

太子朱標劇照

第三點:太子朱標的離世,完全抹去了藍玉謀反的可能性。朱標是朱元璋精心培養的接班人,他一直遲遲沒有殺早就目中無人的藍玉,就是因為當時的朱標還能夠壓制藍玉,甚至還能將他當成左膀右臂重用。

然而,當朱標去世以後,年輕的孫子朱允炆壓根兒不可能讓藍玉為自己所用。為了以後王朝的根基穩定,朱元璋所能做的就是給孫子鋪一條康莊大道。

由於藍玉以前的種種驕橫歷史,再加上他目中無人的性格,他的死亡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因為朱元璋壓根不會放任這樣的一個極有可能謀反的大臣待在孫子身邊。即使藍玉真的造反,等待著他的也是朱元璋的天羅地網。


鳶飛九天2018


藍玉,據記載做事很有膽有謀,面臨敵人勇敢,只要征戰都是成功的。常遇春多次在朱元璋面前誇獎

藍玉,屢立戰功後來因此成為了朱元璋的手下。

有人說藍玉是典型的驕兵悍將,是否謀反不好確定,但是欺男霸女那是家常便飯,更可怕的是其身後有著一群和他出生入死的軍人,朱元璋的子孫無人可駕馭他們,包括兇悍的朱棣,殺了他們與大明與百姓都有好處。

也有人如此評價明太祖心胸狹隘?知不知道當年開國後,百廢待興,而一起打江山的兄弟,功臣一個個開始驕奢淫逸起來。朱元璋大肆殺伐,與功臣,官員的極速墮落分不開。

朱元璋做為明朝的開國皇帝,不但殺了藍玉,滅了他的三族。而且藉著這起事件,把那些殘存的功勳老臣殺了個乾淨,這些人又何罪之有啊?

朱元璋沒有蓋世才能,也不會取得如此成就,藍玉打戰沒的說,做人實在是低智商!以史為鑑,可知興亡!做了高官,忘記了做人的秉性,欺壓百姓,毆打朝廷命官,違詔出師,密謀造反。

藍玉和明朝開國功臣全部被朱元璋殺害,因藍玉案受牽連被殺害達一萬五千人。那一萬五千人死得冤嗎?那些打天下開國功臣都該死嗎?

現在對朱元璋評價很差的人其實不少,不過小個人覺得朱元璋是一個對貪官最狠的皇帝,一個對老百姓最好的皇帝。

朱元璋出生底層,放牛要飯當和尚,嚐盡世間苦難,看盡人間冷暖,朱元璋殺的都是驕兵悍將,權臣貪官,他沒有殺老百姓。

以此來看,藍玉缺少全局觀念。古人云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藍玉絕對不是朱元璋的對手,生而為臣,死而為臣。


新聞人AAA



不如直接問:“藍玉造反朱元璋,成功率有多大?”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採訪下死在朱元璋手裡的另外兩位“造反專業戶”——陳友諒和張士誠。

記者:請問二位對藍玉造反朱元璋怎麼看?

陳/張:(對視一眼,異口同聲道)你在侮辱我?!

記著:不是!不是!就是想請兩位談一下客觀的看法。

陳友諒:藍玉我看好你!老哥我在下面等你一起喝酒!

張士誠:同上!

記者:呃~沒了?

陳/張:要不我倆再說點朱元璋的糗事怎麼樣?

記者:汗~不用了 不用了

轉過頭去~

陳:老張我和你賭藍玉能堅持半個月!

張:扯!最多五天,朱元璋就能剝了他的皮!

陳:嘖嘖!這小子是挺猛!有我當年幾分風采~

張:你脖子還疼不疼?

記者:……


一、藍玉再猛,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武將!

從他侮辱北元妃子(人家跑到沙漠也是皇室,哪輪到你藍玉侮辱),拆自家城門(就因為開門慢了)這兩點看,用政治小白形容他一點不為過,換句話說就是“格局不夠”!

能打只是造反成功的基本條件,自古以來就不缺猛將,往前數有韓信,往後有年羹堯,如果按照題主的意思,這倆人都很會打仗,也具備造反的潛質,但為啥不反呢?

因為造反很簡單,三五個人扯大旗振臂一呼就行,但是想造反成功,就是純粹的技術活了,以藍玉直來直去的大腦回路,在元末三傑當中實力最弱,反而脫穎而出的朱元璋先生面前實在不夠看!

(陳友諒/張士誠:不是敵軍太強,也不是我軍太弱,實在是朱元璋太狡猾!)

二、沒有大義支持,缺乏後力

所謂“大義”就是造反的口號,比如李自成的“不納糧”,朱元璋的“驅逐暴元”等等,最起碼在明面上你得有個充足的理由不是。

這樣造反的時候,下面士兵知道因何而戰,招兵買馬也有老百姓願意給你提供兵員、交糧納稅,或者能讓權貴階級得到更大的好處。

朱元璋造反成功的基礎就是“順應民心”,元朝統治者實在太不拿老百姓當回事了,所以隊伍越打越大,這才有了後來跟陳友諒、張士誠等較量的資本。

對於當時的漢人來說,朱元璋是妥妥的民族英雄,不但讓“第四等”的漢人直接脫離壓迫,因為自己是苦出身,還特意制定了“大誥”這本普法知識書,讓老百姓人手一本,而且做出了一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規定——老百姓發現貪官汙吏可以直接綁了送京城治罪,敢阻攔的就株連九族統統殺了!





當官的瑟瑟發抖,老百姓拍手稱快,單這一點就“圈粉”無數!

藍玉造反總不能說:我這個老闆太苛刻,我要替天下的人討個公道!

老百姓——得了吧你個亂臣賊子,就不能讓我們過幾天安生日子,他爹,趕快給當兵的孩子寫信,可不能跟著瞎折騰。

手下兵將——老大得失心瘋了?趕緊溜吧!跑的慢了非得陪葬不可。

權貴階級——瞎搞!讓你造反成功了能讓我做個皇帝噹噹?

出師無名啊~

你看人家朱棣同學,費勁巴巴整個“靖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行造反之事,要不是運氣好,加上對手“大草包”李景隆送人頭,早死在戰場上八百回了!

總結:如果把這場造反比喻成擂臺賽的話,朱元璋先生是個妥妥的重量級選手,而且有人擦汗倒水,搖旗吶喊,藍玉充其量就是個蠅量級,別說有人給他擦汗倒水了,往水裡給他下蒙汗藥還差不多~


瘋狂的008


假如藍玉造反,是否能打的過朱元璋?

我的回答是藍玉如果想造反那也是等朱元璋死後,朱元璋在一天藍玉就不敢,也不能造反。

藍玉案,可以說是明初一大血案,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以謀反罪被殺,剝皮實草,傳示各地。究其黨羽,牽連致死者達一萬五千餘人。

藍玉的作戰能力和帶兵指揮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甚至有人說只要藍玉還活著,朱棣就不敢造反,哪假如藍玉要真造反哪,朱元璋會如何解決。首先我們來看看藍玉有何資本能夠造反。

藍玉屬於太子朱標的武人班底,是朱元璋一手組建的,可以說有這麼一個班底在,朱標可以不懼當時的任何人,包括北方草原,朱元璋是有多喜愛朱標,要把剷除北元的最後一刀留給朱標來執行,好使其名揚千古。其中最大的依仗就是藍玉。

藍玉是常遇春的妻弟(小舅子)所以可以說是常遇春一派的,其作戰風格多變,可以說藍玉跟隨學習了明朝機會所有的名將。


洪武四年(1371年), 藍玉隨徵西將軍 傅友德出征四川,攻克錦裡(今四川成都)。

洪武五年(1372年), 朱元璋第二次北征 沙漠之戰中,藍玉隸屬 徐達之中路軍。徐達以 都督 僉事,藍玉為先鋒官,開始先出 雁門關,在野馬川(今克魯倫河,位於今中蒙邊境)打敗 擴廓帖木兒遊騎。又打敗在土剌河(今土拉河,位於蒙古烏蘭巴托西) 擴廓的軍隊,擴廓逃去。
洪武七年(1374年),藍玉又親自帶兵攻克佔領 興和(今河北張北),俘獲元國公貼裡密赤等59人。
洪武十一年(1378年),藍玉與 沐英一起征討西蕃的叛變動亂。
洪武十二年(1379年),藍玉的軍隊大勝,班師還朝。同年,藍玉被朱元璋封為永昌侯,俸祿二千五百石,並賜予世襲爵位的憑證

所以在徐達,常遇春死後大明朝真正的作戰高手藍玉絕對能排第一,這樣的履歷其他人難以複製。所以之後的明朝大部分對外戰爭都有藍玉的身影,這在其他朝代確實有足夠謀反的資本,只可惜他是在明朝。


朱元璋以都元帥身份自主行 樞密院事,親自指揮全盤軍事,以後,改行樞密院為 大都督府,設大都督一人,名義上是“節制中外諸軍事”,一切大小軍政,包括軍官任免、軍隊調遣、戰役指揮、戰略考慮等,都由都元帥決定,大都督府不過是主持後勤給養。軍丁 軍戶管理、考績、 馬政等日常事務。大都督當然也要統軍作戰,但只能奉命進止,不許擅作主張。當時,朱元璋在行 中書省內設戶、禮等四部,獨不設吏、兵二部,正說明人事和軍事大權不容假借於人。
即使如此,到吳元年(公元1364年)還是對此作了部分的調整,雖然仍保留大都督府,但裁免去大都督一職不設,改設左、右都督、同知都督、副都督、僉都督若干人,均為大都督府的長官。很顯然,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眾設多官而分其事權。
明朝建立後,在中書省下的六部已有兵部,這對一個統一的大帝國來說,是實不可少的。明初,將原來由大部督府掌管的武官任免、考績、廕襲、軍隊的訓練、後勤給養、軍丁軍戶管理等軍事行政工作劃歸兵部掌管,大都督府僅保留統率全國軍隊的職權。
到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在撤廢中書省的同時,朱元璋也宣佈徹底改組大都督府,將大都督府分設為前、後、中、左、右五軍都督府。中書省和大都督府的同時大變動,是當時明王朝中央軍政制度大改組的兩翼,其重要意義實不相上下。當時還規定,五軍都督府互不統轄,應該分別與兵部直接聯繫工作,而統一奏請皇帝裁定。每一個都督府內又都設有一小群都督,計有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僉事、副都督等,俱為負責官員,由朝廷指定各都督府分別統率全國各都司、衛、所,不得隨便變動。至仇,統軍的部門便一分而為五,領導人更是由一個增加到好幾十個。任何統軍的都督都絕不可能率本部軍兵與朝廷對抗了。

其實,任何一個都督府及其中的任何一個都督,連率領本部軍兵的權力也是沒有的。因為明王朝還規定:兵部有出兵之令而無統兵之權,五軍都督府有統軍之權而無出兵之令。有軍事行動時,兵部奏請委派某一都督府某一都督率兵出戰,而分調其他各都司、衛、所的兵丁歸其指揮。軍事行動結束,將帥即歸回原都督府,兵丁歸回原工所建制。

哪為何朱棣可以造反成功,那是因為制度對於藩王的管控力度低很多,擁有兵權這也是朱允炆上位後為何想要削藩,哪為何朱元璋想不到被他封到給地的兒子們會對朱允炆有威脅哪?這留作以後再說,總之朱元璋不但是皇帝,還掛職天下兵馬總司令,加上政府總理。三權合意,所以說朱元璋很忙。而藍玉想要造反。是連士兵都指揮不了的。


闡釋歷史觀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間,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藉口涼國公藍玉欲圖謀反,大肆株連殺戮功臣名將,因藍玉案被株連殺戮者逾一萬五千人。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藍玉案。

藍玉案,牽連之廣遠,涉及人數之眾多,在中國歷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這次株連極廣的政治案件,背後最關鍵的原因,並不在於藍玉是否真的要謀反,而在於當時太子朱標因病早逝,朱元璋害怕皇長孫朱允炆即位後,無法壓制住以藍玉為代表的開國功臣,所以才開始大肆屠戮。

客觀來說,藍玉當時謀反的證據,並不算充足。從當時的歷史來看,藍玉也沒有謀反的理由。藍玉案的發生,可以說純粹是朱元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不得不採用的一種極端手段。

不過,在這次事件的背後,歷史卻又留給了我們另一個疑問。

如果藍玉當時真的謀反,有成功的可能嗎?

1.藍玉是朱元璋留給朱標的太子黨

在正史上,藍玉在明朝初期的武人集團裡,地位其實非常特殊。

首先是年齡,藍玉出生的詳細年份,迄今為止仍待考證,正史上並無詳細記載。但可以確認的是,比起跟隨徐達、常遇春、湯和等人,藍玉的年齡至少要小上十幾歲,甚至二十歲。所以準確來說,藍玉和朱元璋並非同輩人,反而和太子朱標是一代人。

藍玉剛開始從軍的時候,因為是常遇春妻弟的關係,效力於常遇春麾下。後累次晉升,人生最巔峰的一戰,是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藍玉率軍北上,在捕魚兒海(今貝加爾湖)附近,直搗北元王庭,封涼國公。

封狼居胥!

這是中國古代將軍的至高成就!整個中國歷史上,做到這一步的,也僅僅只有五人而已。

此時的藍玉,尚在當打之年。而相較之下,洪武年間開國的第一代武人當中,徐達已經在三年前去世,鄧愈在十一年前去世,常遇春則已經去世快整二十年了。

毫不客氣的說,在洪武二十一年,藍玉打完捕魚兒海的一戰後,那個時代,就是藍玉自己的時代。唯一能和藍玉媲美的,大概也就只有傅友德,但在年齡上,傅友德同樣不佔優勢。

其次是關係。藍玉是常遇春的妻弟,而常遇春則是太子朱標的岳父。也就是說,藍玉和太子朱標,有著直接的親戚關係。而且藍玉和太子朱標兩人,年紀相仿,雙方關係極好,藍玉對朱標可以說是極為忠誠。

另外,藍玉當時在朝堂上所代表的,是漢蒙武人集團。在朱元璋原本的構想中,太子朱標即位後,有藍玉領銜的漢蒙武人集團存在,配合關中地區的天險地利,可以對嶺北產生巨大的威脅。同時有黃河護衛,無需在北京時刻囤積重兵,避免了地方軍權過大,可謂一舉數得。

正是出於這些考量,在朱標去世之前,朱元璋才會盡全力培養藍玉。將藍玉領銜的一眾武人,培養成朱標將來接手的軍方班底。就算明知道藍玉性情驕狂,仍是儘量容忍下來。

朱元璋很清楚,以太子朱標的能力和聲望,就算藍玉性情驕狂,在軍方權柄極重,朱標仍是有能力降服藍玉,並且駕馭住軍方。

但是,所有這一切的佈置,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戛然而止。

這一年,太子朱標,因病去世。

從朱標去世的那一刻起,藍玉就註定一定會被清除。

2.藍玉案牽扯極廣,完全是將軍方直接清洗了一遍

作為明初四大案之一,藍玉案牽扯極廣。朱元璋以藍玉案為契機,不僅誅殺藍玉一門,將藍玉直接剝皮。連傅友德、馮勝、王弼等軍方公侯在內,一律牽連,被株連者逾一萬五千人。

經此一事後,當初朱元璋替太子朱標培養的軍方班底,基本上被屠戮一空。

朱元璋很清楚,太子朱標在世,有足夠的威望和資歷,能夠壓服這些武人。但是作為皇長孫的朱允炆就不同了,朱允炆年幼,又缺乏歷練。如果即位之初,手底下類似藍玉這樣的驕兵悍將太多,很難坐穩天下。

老朱的算盤其實打得極好。在藍玉案當中,老朱雖然將整個軍方清洗了一遍,但卻是有方向性的清洗。如藍玉、傅友德、鄧愈之類善攻的名將,一個都沒有放過。反倒是如耿炳文之類善守的將領,被老朱留了下來。

另外,在軍事力量方面,朱元璋採取強幹弱枝的策略。既分封諸王去鎮守邊塞,但又不給諸王過多的兵權。主要的軍事力量,還是由皇帝本人親自調動。這種策略,可以最大程度減少未來朱允炆即位後的不確定性,讓朱允炆能夠順利即位,並且較為容易的掌握兵權。

然而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老朱的這些算計,雖然已經稱得上是極為縝密,確實是幫助朱允炆順利登基,順利接過國家的最高權力。但同時,也為幾年後靖難之役的發生,提供了充足的條件。正是因為老朱將大部分經驗豐富的武將屠戮殆盡,導致靖難之役時,朱允炆手裡很難有什麼像樣的將領,這才使得朱棣最後有機可乘。

如果藍玉、傅友德之流,能夠留下幾人的話,那靖難之役的時候,朱棣估計也就不用打了,直接束手待斃就是了,反正也不可能打的贏。

3.如果藍玉真的謀反,絕無可能成功

藍玉案當中,朱元璋找到的理由,就是藍玉謀反。但實際上,藍玉根本沒有任何理由謀反。他更清楚,就算他真的謀反,也根本沒有可能贏。

藍玉一生的巔峰,就是在捕魚兒海一戰後,朱標去世之前的這段時間。在捕魚兒海一戰之前,藍玉在軍方雖然也算驍勇善戰,但卻遠遠排不到最前列。第一代開國老將,很多都還健在,如傅友德等名將,更遠不是藍玉能比得了的。

直到捕魚兒海一役,藍玉算是有了自己的巔峰戰績。直搗北元王帳,在軍方終於有機會和那些老將並列了。

但也僅僅只是並列而已。

客觀來說,藍玉在軍方的權柄,一方面是來源於自身戰績,確實足以服眾。另一方面,也是朱元璋刻意培養,想要將藍玉培養成太子朱標的肱股之臣。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排在藍玉前面的名將,實在不算少。想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軍方第一人,藍玉唯一的辦法,只有靠一個熬字,把所有老將都熬死了,他才有這個機會。

藍玉一生權力的巔峰,就是在洪武二十四年,也就是朱標去世的前一年。這一年,藍玉西征罕東,手裡有足夠的兵權,個人威望也足夠。假定藍玉在這一年徹底反叛,借大軍出征之際,直接在青海甘肅一帶劃地自治。

那麼接下來,等待藍玉的,將是一大波洪武名將的討伐。藍玉作為叛逆,名不正言不順,不得民心,西北當時又並非富庶的地方。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藍玉被一擊即潰,然後被押解京城,凌遲處死。

至於說,藍玉在京城謀反,那就更沒什麼成功的可能了。藍玉雖然有眾多義子,可為死士,在軍中又素有威望。但在京城,洪武年間錦衣衛的監視極為嚴密,調動軍隊則需要五軍都督府的認可,藍玉沒有權力私自調動軍隊。所以,如果藍玉敢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謀反的話,最大的可能,是還沒出家門,就被錦衣衛直接逮捕了。

總之,藍玉如果真的敢謀反的話,絕無成功的可能,只有死路一條。

藍玉的死,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朱標的去世。在明朝初年,朱標的過早離世,也被後世視為最大的一個遺憾。如果朱標不死,朱元璋也就不會像後來那麼瘋狂的殺戮功臣,明朝開國的兩代君王之間,完全可以實現和平過渡。當然,以朱標的聲望和能力,繼位之後,也就不會有後來的靖難之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