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長平一戰,秦軍已經消滅了趙軍主力,為何40年後才滅趙國?

魜溣


長平之戰是戰國時代最重要的一場戰役,此役趙軍被殲滅四十五萬,這個兵力,約佔趙國總兵力的四分之三。在趙國遭遇重創後,為什麼秦國還花了近四十年時間,才滅掉趙國呢?

第一,秦國錯失滅掉趙國的良機

長平之戰後,白起挾勝利之威,兵分兩路,直指趙首都邯鄲。此時趙國剩下的兵力,大約只有十五萬人,根本不可能頂住白起的進攻。然而,在這個時候,秦昭王突然下令白起撤軍,這是怎麼回事呢?

秦國撤兵的背後,主要原因是范雎與白起爭功。范雎是秦國第一權臣,由於白起在長平之戰中取得史無前例的大捷,地位水漲船高,直接對范雎構成威脅。范雎擔心白起一旦滅掉趙國,權勢將超過自己,故而以秦軍傷亡大需要休整為由,遊說秦昭王撤兵。同時,趙國也開出割六城為請和條件,秦昭王遂令白起撤軍。這也讓秦國錯失滅掉趙國的最佳時機。

第二,“全民皆兵”的制度,拯救了風雨飄搖的趙國

不過,秦國滅趙之心不死。僅僅一年後,得到休整後的秦軍捲土重來,對趙國邯鄲發動長達三年的進攻。

以秦昭王的說法,秦國出動的兵力是數倍於趙,假設是三倍,那麼秦軍大約出動了四十五萬。然而,趙國軍民眾志成城,堅守邯鄲三年。

趙國之所以堅守邯鄲,有幾個原因:其一,白起由於與范雎有隙,拒絕出戰,讓秦軍失去一位最偉大的統帥;其二,全民皆兵的制度,是趙國得以堅守的根本。

趙國是一個典型的軍國主義國家,在趙靈武王“胡服騎射”大變革中。近世學者梁啟超曾說:“以騎射教百姓,所謂舉國民而皆兵之也。”正是這個全民皆兵的制度,在關鍵時刻拯救了趙國。趙國充分利用與秦國停戰的一年時間,擴軍備戰。以白起的說法,邯鄲城在一年時間裡,守備力量至少提高了十倍。

第三,積極外交,是趙國得以生存的保障

倘若僅僅依靠趙國自身的力量,仍然無法與秦國抗衡。所幸的是,在長平之戰後,趙國展開積極外交,與燕國結親,與齊、楚連好,與魏國的關係也更加緊密。

積極外交的第一個作用,是避免鄰國趁秦國圍邯鄲之時,混水摸魚;第二個作用,就是爭取到外援,而這是邯鄲之戰反敗為勝的重要保障。

邯鄲之戰,有兩個國家出兵援趙,其一是信陵君指揮的魏國八萬精兵,其二是春申君指揮的楚國援軍,人數不詳。特別是信陵君的援趙,是扭轉戰局的關鍵。儘管秦軍一直對自己的損失忌口不言,但是有一個側面可以看到秦軍損失之慘重,在邯鄲之戰中,有兩萬人的秦軍向信陵君投降。投降人數之多,是以秦國曆史所罕見的。

在邯鄲之戰後,由於秦國一枝獨秀,東方諸侯加強了合縱戰略以抗秦,這也是秦國在短期內無法消滅東方諸侯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四,秦國遭遇一系列內亂

在秦王嬴政上臺後,秦國遭遇一系列內亂,也使得秦國對外擴張的勢頭稍稍遏制。

其是成蟜之亂。成蟜,又名盛橋,是秦莊襄王的兒子,秦王嬴政的同父異母弟弟,封長安君。公元前239年,成蟜叛逃趙國。這一事件十分蹊蹺,內情撲朔迷離。在現存的史料中,對成蟜叛變的原因沒有任何解釋,只知道成蟜是帶兵出征趙國時臨陣倒戈。

有一種說法,稱秦王嬴政實際上是呂不韋的私生子,因而根本沒有繼承王位的資格,故而呂不韋對血統純正的成蟜十分提防,把他調離京城,派往前線與趙國作戰。成蟜得知秦王身世後,擔心遭呂不韋毒手,遂臨陣叛降。

不管如何,成蟜叛變,肯定是捲入秦國內部權力鬥爭的漩渦。當他率軍挺進到屯留時,舉部降趙。秦政府反應神速,立即出兵鎮壓叛軍。據《秦始皇本紀》載:“八年,王弟長安君成蟜將軍擊趙,反,死屯留,軍吏皆斬死,遷其民於臨洮。”

另一個內亂,就是嫪毐之亂,這件事大家比較熟悉,這裡不多說。嫪毐之亂又導致一個後果,就是秦相呂不韋下臺,最後自殺。

這一系列的事件,對秦國傷害很大,秦王政不得不把更多精力放於內政,故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趙國等東方諸侯的軍事壓力。


君山話史


長平之戰後,趙國又堅持了32年。如果算上公子趙嘉(趙悼襄王之子)建立的代國,那就是38年。在這將近四十年的時間裡面,趙國之所以一直都沒有被秦國滅掉,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秦國元氣大傷,一直都沒有恢復;

第二、魏國意圖重振雄風,主動挑事,攻伐各國,客觀上替趙國擋了槍。

當秦國元氣恢復,魏國又被秦國打殘後,趙國也就被秦國滅掉了。

▲邯鄲之戰期間的總體局勢▲

一、秦昭襄王的失策

在長平之戰的相持期間,趙王曾經想跟秦國議和,但是被秦王耍了。然後,秦國派人四處宣傳,造成一種秦趙已經議和的假象。當時其他五國害怕秦趙聯手,因此就對“私下已經與秦議和”的趙國沒有進行增援。

事後,各國都發現被秦國忽悠了,但是木已成舟,再出兵也來不及了,也只能眼巴巴的看著趙國被狂揍。

長平之戰後,趙國損失慘重,武安君白起極力建議趁機滅趙,不要給趙國喘息之機。

當時的情況是,秦國元氣大傷,趙國的元氣也是大傷,邯鄲城內無人不戴孝。為了應對秦國下一步的軍事行動(攻打邯鄲),趙國便提前做好了三手準備。

第一、整軍備戰,準備與秦軍決一死戰。

第二、派人到楚、魏疏通關係,請求楚魏出兵支援,撮合趙與魏楚三國共同抗秦。


第三、派人到燕國與韓國講解大義,請求它們出兵幫忙。即便不願意出兵救援,也希望不要在秦國揍自己的時候渾水摸魚。

然而,其他五國都害怕秦國,有點猶豫,不願意出兵幫忙。甚至於燕、魏、楚三國還認為趙國敗的還不夠慘,希望秦國繼續削弱趙國,好方便自己在秦國吃肉的時候,也趁機能喝一口湯。

所以,白起趁機滅趙的成功率是很高的。

不過凡是也有個例外,當時韓國的桓惠王比較有眼光,他意識到:如果秦國滅趙,那麼秦國下一個攻擊目標肯定是自己。失去了趙國這個強援,韓國根本無法單獨抗秦。

於是,就在秦國欲兵分三路滅趙時。韓王和趙王單獨商量了一下,派出了在諸侯間享有盛譽的蘇代到秦國遊說,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秦國的宰相范雎。

具體的說服辦法就是離間范雎,挑撥范雎和白起的關係,並向范雎表示“趙國願意主動割地給秦國”。

由於範、白二人本來就不和,加之趙國願意割地。因此在蘇代的挑唆下,白起滅趙的建議便被范雎給攪黃了。

事後白起知道是范雎搞得鬼,大罵范雎,但對秦昭襄王的命令也是無可奈何。於是,趙國也因此躲過了一劫。

長平之戰過去一年後,秦國派人向趙國索要當初承諾的割地。然而,這時候趙國已經有所準備,便拒絕向秦國履行割地的約定。秦昭襄王大怒,遂以五十萬兵攻趙,邯鄲之戰爆發。

最初,昭襄王想讓白起掛帥,但是白起認為打不贏,就拒絕了。昭襄王心裡很不爽,但也無可奈何,便派了不善指揮大兵團作戰的五大夫王陵擔任統帥。

秦軍在王陵的統帥下,打的磕磕絆絆,在邯鄲城下損失了四萬多秦軍。此情此景讓秦昭襄王很是尷尬了,他再次讓白起掛帥出征。但是白起依舊拒絕,並且還勸誡昭襄王,讓他罷兵。

秦昭襄王依然沒聽白起的勸誡,因為這時候退兵,就等於長平之戰就白打了。於是昭襄王改派王齕頂替王陵,繼續圍攻邯鄲。結果秦軍在邯鄲又遭到了巨大的損失。

▼五國伐秦,收復失地▼



二、五國伐秦

秦軍在邯鄲城下久攻不克,讓當時早已經是蠢蠢欲動的魏國和楚國看到了機會。於是兩國都派大軍,與趙軍裡外夾擊,把秦軍打的傷亡慘重。(信陵君竊符救趙就是發生在這個時期)

王齕率秦軍殘部逃出趙國後,遭到魏、楚聯軍繼續追擊,只得退回黃河以西。有兩萬多秦軍因為撤退不及時,被魏、楚聯軍團團包圍,做了聯軍的俘虜。這一次慘敗,是繼商鞅變法之後,秦國的第一大恥辱。

具體的損失按照《史記》的相關記載——死傷了三十萬人!

看見魏、楚、趙三國聯軍大勝後,韓國派出大軍也加入了聯軍。四國聯軍一起狂攻河南的秦軍,基本上將秦國在河南的勢力全部掃清。這一戰後,韓國重新收復上黨郡,魏國重新收復了河東地區,秦軍退回函谷關。昭襄王時期取得的所有戰果,因此次慘敗,幾乎毀於一旦。

但是四國聯軍在破秦後,老毛病又犯了,迅速開始內訌,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反擊秦國的失利。

首先是魏國見韓國收復上黨,魏安釐王臨陣反水,指使魏軍從前線調回,去打韓國;

韓國見魏軍打自己,也撤軍回國,與魏軍展開大戰;

楚國看到魏國不要碧蓮,撤回去搶地盤,也出兵打魏國。

結果韓楚魏相互攻擊的結果,就是楚、魏聯盟破裂,相互再也不信任。

最後是趙國。趙軍見魏、楚、韓都撤了,於是也就跟著撤了。

秦國原本很慘,但是由於聯軍內訌,意外的獲得了喘息之機。



三、信陵君合縱連橫

四國聯軍內訌後,魏、楚先是大戰一番,魏國打退了楚軍,氣勢大盛。魏安釐王這個大棒槌以為秦國和趙國都衰了,自己沒有對手了,便在四年之內(公元前256-252年)把齊國、燕國和韓國全部打了一個遍,儼然有中興魏國的勢頭。(成功的吸引了其他國家對它的注意,客觀上替趙國擋槍)

但是我們知道。當年魏國之所以衰敗,就是因為魏惠王瞎特麼的打,到處樹敵。現如今安氂王如出一轍,他豈能有好果子吃?

果然,就在魏國東征西討的時候,秦國對魏國動手了。

公元前251年,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國君繼位為王,是為秦孝文王。孝文王繼位僅僅三天便去世,王位也因此就傳給了秦莊襄王手上(秦始皇的爹)。

莊襄王繼位之後,憤恨魏國,便發兵把魏國揍了一頓。魏軍不敵,向韓、趙求援。秦軍便把韓、魏、趙聯軍也揍了一頓。

眼見魏國危急,信陵君臨危不懼,在他的合縱連橫下,關東五國組成了五國聯軍(齊國沒有參加),在黃河以南將秦軍打的節節敗退,收復河南之地。此後,五國聯軍乘勝追擊至函谷關,秦軍閉關不出。此戰過後,各國陸續收復失地。

信陵君因此戰而名震天下。而秦莊襄王則非常的失落,沒過多久就病死了。

但是信陵君合縱攻秦,也沒有改變關東各國不團結的問題。在當時,關東各國可謂是烏龜王八蛋,一個比一個爛。

首先是齊國,它不參與任何活動。

然後是楚國和魏國,因為邯鄲之戰後的那次反水事件,兩國之間徹底鬧掰了。

再就是趙國,趙悼襄王時期,因為趙軍吊打了燕軍,有一個小中興期。但是燕國弱,趙燕菜雞互啄的結果,只是白白消耗資源,便宜了秦國而已。

最後是燕國,簡直就是個攪屎棍。因為燕國跟秦國不接壤,所以燕國乾的全部就是攪屎棍的蠢事。

這種六國相互比爛的局面延,延續了十多年,一直到公元前243年,因為信陵君的死而被打破。

▼信陵君死前的政治格局▼




四、秦國元氣恢復,攻滅趙國

信陵君死後第二年,秦國丞相呂不韋認為關東五國沒有信陵君居中進行合縱連橫,只是一幫烏合之眾,便發動了對魏國的戰爭。

此戰,秦軍勢如破竹,一舉將魏國的國土從東西方向打穿!打的魏國南北不能相連,幾乎要亡國。魏景湣王立即遣人出使趙國,要求趙國增援,並提出抗秦合縱的建議。

很快,趙、韓、魏、楚、燕組成聯軍,共推趙國大將龐暖為帥。

但是前面說過了,楚國跟魏國搞掰了,無心援助;燕國跟趙國也有仇,也沒有什麼積極性。因此這支氣勢洶洶的五國聯軍,其實就是一群垃圾到不能再垃圾的烏合之眾。

具體有多垃圾呢?可以用土匪來形容。

他們在進攻秦國遭到挫折後,迅速撤退,除了韓軍回到韓國外,其餘四軍沒有回國,而是轉而攻打齊國,奪取齊國的饒安,把齊軍打的一頭霧水。

由於聯軍實在是沒底線,韓國就退出了。同一年,剛剛搶完齊國的四國聯軍,又拉上了衛國,再組五國聯軍,再次共同討伐秦國。這次楚國國君考烈王擔任聯軍盟主,楚國的春申君黃歇執掌軍務。

這一戰,五國聯軍直逼函谷關。結果秦軍出關迎戰,五國聯軍直接撒丫子跑路,就恨爹媽少給自己生了兩條腿,跑得不夠快。秦軍順勢發動反攻,先奪了魏國的朝歌,後來又奪了魏國的汲地。魏國見扛不住了,就把鄴城割給了趙國,想把秦國的火力轉移到趙國身上。

當年的長平之戰就是秦國攻韓國的上黨,韓國把上黨割讓給趙國,想把秦國的火力轉移到趙國身上。按理來說,歷史教訓歷歷在目啊,趙國不應該再犯這種錯誤。但是趙悼襄王記吃不記打,居然接收了鄴城。於是秦國的火力就集中在了趙國。

▼秦國貫穿魏國,趙國成為秦國靶標▼



然而好笑的是,秦國攻趙時,當時趙悼襄王居然還在派兵攻打燕國。

就在趙國和燕國正在打的時候,秦國派出大將軍王翦、楊端和等人趁機攻趙。秦軍連克鄴地等的九座城邑。斬殺十餘萬趙軍,直逼趙都邯鄲。

這一次,沒有國家還有能力再幫趙國了。因而趙國只能掏出老本,調大將李牧率領邊軍回救邯鄲。

公元前234年,李牧率所部南下,指揮全部趙軍對秦軍展開反擊。

當時,李牧在宜安附近與秦軍對峙。他採取了築壘固守,避免決戰,俟敵疲憊,伺機反攻的方針,不管秦軍怎麼挑戰,始終都故意避而不戰,將秦軍拖入了陣地戰。

隨後,李牧乘秦軍麻痺大意時,一舉襲佔秦軍大營。待秦軍擺開架勢與趙軍決戰時,李牧又採取迂迴包抄的戰術,實興鉗形攻擊戰術,大破秦軍。

公元前232年,秦軍再次入侵。秦軍兵分兩路攻趙,企圖滅掉趙國。

趙軍在李牧的率領下,採取南守北攻的戰略方針,派出一支小部隊拖住秦軍的一部,李牧率趙軍主力部隊全力攻擊另一路秦軍。待擊破一路秦軍之後,再回師救援,圍殲另一路。秦軍在李牧的攻擊下再次大敗。



公元前230年,秦滅韓。第二年,趙國北部發生大地震,導致大面積饑荒。秦王嬴政乘機派大將王翦親自率主力攻趙,幾十萬秦軍直奔趙都邯鄲。

趙王再次任命李牧為大將軍,起傾國之力抵抗入侵的秦軍。秦將王翦知道李牧不除,秦軍在戰場上不能速勝,便稟告秦王嬴政,實行反間之計,派奸細潛入趙國,用重金收買曾經誣陷過廉頗的趙王遷近臣郭開,讓郭開散佈流言蜚語,說什麼李牧勾結秦軍,準備背叛趙國。

昏聵的趙王聽到這些謠言,不調查證實,不派人問清情況,就立即就派人免除了李牧的大將軍一職。後來還暗中佈置圈套,將李牧秘密捕獲,併除以斬刑。

李牧被殺後不到三個月,王翦大敗趙軍,攻下邯鄲,將趙王俘虜,趙國滅亡。趙國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縣東北)稱王,建立了代國。



六年後,代國也被秦軍所滅。趙國算是徹底死透了。

縱觀長平之戰後的三十八年,趙國的歷史大致可以分為前後兩個階段,以信陵君的死為分界點。

在前一個階段的十八年中,秦國的元氣大傷和魏國的四面樹敵是趙國能苟延殘喘的兩個主要原因。

在後一個階段的二十年中,秦國復甦,魏國將活靶子這個身份又甩回給趙國,於是趙國又成了秦國的主攻方向。趙軍儘管有李牧這樣的名將續命,但由於趙王的昏庸,以及趙國實力本來就不如秦。縱然後期有李牧這樣的名將,最終還是難逃一亡的下場。

所以趙國之所以在長平之戰後還能再堅持四十年,無非就是關東六國認識到了聯合抗秦的重要性,於是摒棄了前嫌,在信陵君的合縱連橫下,將秦軍打的大敗,為各國都續了十幾年的命。後來秦國的實力復甦,關東六國在信陵君死後,又無法再組織起有效的聯軍(不僅不聯合起來,反而搞內訌)。最後六國也就被秦國一鍋燴了。


Mer86


長平之戰剛結束,白起想乘勝滅趙,結果,秦昭王聽從范雎的建議,認為長平之戰以後,秦國國力消耗太大,不足以維持戰爭,同時,秦軍也受到了重創,急需休養 。因此,昭王將白起召回 ,暫時停止對趙國的軍事行動,

不過,幾個月後,昭王又命白起率軍伐趙,結果,白起認為這時候,趙國已有準備,不宜進軍,秦昭王沒有聽從白起建議,命大將王陵率大軍20萬,進攻趙國,最後攻至邯鄲城下 ,邯鄲軍民眾志成城,與秦軍展開激戰,史稱邯鄲保衛戰,由於秦將王陵作戰不利,秦昭王命大將王齕代替王陵指揮,



後來趙國求救於魏,楚等其他國家,魏國信陵君盜取魏將晉鄙的兵符,指揮魏軍殺奔邯鄲,與趙軍一起進擊秦軍,後來楚軍在春申君的率領下也到達戰場,同時參戰,秦軍在各國聯軍猛烈進攻下,遭到了重創,十餘萬秦軍被全殲,最後,王齕率剩下的秦軍撤回函谷關,依靠函谷關的險峻與關東的魏,楚,趙聯軍周旋。
雖然,最後各國聯軍撤走,但是,秦國也遭到了重創,以前打下的很多地盤,都被各國搶回 ,甚至以前付出巨大代價,打下的上黨包括長平地區,也被趙國奪走。因此,元氣大傷的秦國,在也沒有能力發動滅國大戰,直到幾十年以後,秦王贏政時期,秦國才恢復了曾經的實力,最後統一天下。


寶哥說歷史


長平一戰,白起坑殺趙國45萬使趙武靈王創下的一切毀於一旦,從此趙國一蹶不振。如果此時秦昭襄王聽從白起的意見一舉攻佔邯鄲,趙國就滅了,也不用留到嬴政了。那為什麼昭襄王沒有聽白起的呢?原因有三

一,雖說白起長平之戰打敗趙軍,但打仗就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秦國在那一戰也損失了40%左右兵力,秦昭襄王也心疼,還要提防楚魏,所以他想撤兵休整一下再出兵,所以秦相范雎勸諫時就順坡下驢撤了兵!

二,秦相范雎與白起一向不和,他不想白起通過滅趙的功勞獲得比他還要大的權利和地位,所以他要阻止白起滅趙!

三,秦昭襄王對白起起了疑心,白起手握重兵,常年征戰在軍中的威望很高,加之此時白起受傷,所以他就撤兵暫緩滅趙,等秦國休整兩個月後再去攻打邯鄲時,白起不去,只好派其他將領去,攻不下來,再去請白起領兵,白起依舊不去。秦昭襄王最後因為猜忌將白起賜死了!

由於這些原因趙國有了兩個月的時間請救兵,以致趙國得以延續了43年才滅亡!那這兩個月趙國做了什麼呢?

兩個成語就很好的說明了趙國所做的一切,一,竊符救趙,信陵君通過妹妹既魏國王后將兵符盜來將魏國軍隊帶到了趙國。二,毛遂自薦,平原君帶毛遂去楚國說服楚王派來援軍。最後三國聯軍成功戰勝了沒了白起的秦軍,得以延續了43年!


葡萄的日常


本來秦趙長平一戰,秦軍在大將白起的領導下,已經消滅了趙軍主力40萬精銳,可以說此時是滅趙的最好的時機。而大將白起也準備起兵直撲趙國邯鄲,一舉滅國。

那個時候是消滅趙國的最好時機,原因有以下四個:

第一:長平大戰時,趙國精銳全部喪失。國內空虛,沒有戰心。

第二:長平大戰時,趙國到韓國借糧,韓國不借。

第三:長平大戰時,趙國到魏國借兵,魏國不借

第四:秦軍剛大勝,軍心正盛,可以一鼓作氣滅掉趙國

所以剛打完長平之戰時,秦軍乘勝追擊,是消滅趙國最好的時機,可是轉折來了——千百年來屢試不爽離間計又開始了。

趙王派了蘇代(蘇秦的弟弟)拿著金銀珠寶來收買了秦國的丞相范雎(音ju),說如果白起帶兵滅了趙國,就會位列三公,就沒你這個丞相什麼事了,乾脆這樣,我讓趙王給秦國割讓六座城池,秦趙議和。

范雎為了一己私利,放棄了國家大義,就同意了蘇代的觀點,說服了秦昭襄王。理由是:長平大戰,國力耗損太大。不宜再戰,況且白起手握大秦60萬大軍的指揮權,一旦有了滅國的功勞,人望太高。

秦昭襄王聽從了范雎的建議,接連發詔命讓白起回軍。

白起奉命回軍後,趙國答應割讓的6座城並沒有給秦昭襄王,秦昭襄王一怒之下,想讓白起領軍滅趙。可白起拒絕了。原因有三個:

1.長平大戰一戰三年,軍人一旦撤軍修養,戰心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恢復。

2.趙國獲得了喘息之機,再次六國發動合縱,有了自保的本錢。

3.武安君白起舊傷復發,無法帶兵。

可這三條原因竟成了秦昭襄王逼死白起的理由。最後,白起含冤自刎。

而白起的死也引起了秦軍對秦昭襄王的不滿,最後導致人心背離。滅趙也只能等到秦始皇來做。


少校柳下惠


長平之戰是關係到秦趙國運的決定性戰役,此戰秦國大勝,但是此後的邯鄲之戰中秦軍卻遭到慘敗。

趙國虎口奪食,最終惹火燒身,結果長平慘敗

自秦惠文王時代起,通過商鞅變法就養成了一個壞習慣,就是秦王對外擴張,就要打韓國。韓國地盤不斷縮小,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國大舉進攻韓國,韓國本意將上黨郡割讓給秦國,而就當秦國要吞下上黨這塊肥肉的時候,趙國虎口奪食了。

戰國的第一戰神白起

當時上黨郡的太守馮亭不接受韓王關於將上黨郡割讓秦國的舉動,擅自率領上黨軍民投奔趙國,而趙國眼看兵不血刃的能夠奪取上黨土地,也樂得其成,就接納了上黨郡及馮亭,而這樣就完全惹怒了秦國,於是秦國將進攻韓國的戰略方向,調整為進攻趙國。佔小便宜的趙國惹火燒身了。

秦軍迅速攻克上黨郡,並且大軍直逼趙國境內,趙國立即調集兵馬迎戰,雙方在長平展開激戰,由於野戰不利,趙軍統帥廉頗改進攻為防守,準備用拖延戰術拖垮秦軍。

長平之戰

但是前線趙軍40多萬,消耗巨大,趙國的國力無法面對長期的戰爭,有次趙王反而比秦昭襄王更著急,最終趙國臨陣換帥,用趙括替換了將主張防守的廉頗,想要速戰速決。然而秦軍此時也更換主帥,秦國戰神親自趕赴長平前線,最終白起與趙括的較量中,秦軍取得決定性勝利,趙軍慘敗,趙括被殺,投降秦軍的趙軍就達到40萬,隨後為了消耗趙國有生力量,秦軍將這四十多萬降卒全部坑殺。

秦昭襄王志在滅趙,卻臨陣換帥,最終功敗垂成

長平之戰後,秦昭襄王還不甘心,他想要一舉滅亡趙國,於是繼續向趙國腹地發動進攻,並且兵臨邯鄲城下。但是此時秦軍主將出現變故,秦國也換將了。

長平之戰之後,趙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立即向秦國求和,兩國曾短暫出現和平,但是很快戰端再起。此時秦國的丞相是范雎,趙國人派出蘇秦的弟弟蘇代前往趙國說服蘇秦,蘇代向范雎說一旦白起有滅趙大功後,將十分有可能威脅到范雎的丞相之位,范雎聽後便向秦昭襄王諫言要求更換秦軍,將白起換成了王齕,白起賭氣回到秦國。

邯鄲之戰形勢圖

後來王齕在邯鄲攻城戰中屢屢受挫,秦昭襄王想要重新啟用白起,白起卻耍起了脾氣,稱病不去(白起最後因此被秦王賜死),而此時魏國公子無忌竊符救趙帶來了魏國援軍,平原君在手下的門客毛遂幫助也請來了楚國援軍,趙魏楚三國聯軍最終擊敗秦軍,贏得了邯鄲戰役的勝利。此後三國軍隊反攻一度重新奪取了上黨地區,結果秦國的滅趙之戰失敗。

秦國雖然經歷邯鄲戰役的的失敗,但是國力沒有受到多少實際損失。而趙國雖然贏得邯鄲戰役的勝利,但是僅僅獲得數十年的苟延殘喘,長平之戰的40多萬兵力損失,讓趙國短期無法復原。

而就在長平之戰的第二年,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在邯鄲出生。在邯鄲之戰的關鍵時刻,嬴政的老爹嬴異人和呂不韋越過邯鄲城牆逃到城外的秦軍大營。也就是會所秦趙發生決定性的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的時候,秦國的兩代秦王都在趙國的邯鄲城內。


大東北的小豆包


長平之戰(公元前260年)是中國歷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爭。趙軍全軍覆沒,被殺將士多達四十五萬,而秦國亦死傷過半,雙方傷亡合計高達七十五萬左右。創造了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這一戰使趙國的男子壯丁,幾乎全部戰死。

但在這種情況下,趙國並沒有因為長平之戰的慘敗而滅亡,而是直到222年(趙嘉建立的代國)才正式宣告結束。既然趙國傷亡這麼大,為何沒有馬上滅國,而又苟延殘喘了近四十年呢?有書君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秦昭襄王戰略失策,導致邯鄲之敗

長平之戰後,趙國損失慘重,武安君白起極力建議趁機滅趙,不給趙國喘息之機。但是韓國的桓惠王意識到趙國滅亡後,秦國下個目標肯定就是韓國,於是派出蘇代赴秦國遊說,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秦國宰相范雎,挑撥與白起的關係。使白起滅趙的大計被攪黃。於是,趙國躲過一劫。

而後,邯鄲之戰爆發。由於昭襄王與戰神白起失和,先後派出王陵、王齕為帥,圍攻趙國邯鄲。結果使秦軍在邯鄲遭到了巨大的損失。而白起繼續稱病不起,昭王命不奉,後被昭襄王賜劍自殺,一代戰神自此落幕。邯鄲之敗也導致了范雎辭官,兩大將相棟樑離去,使秦國內部出現動盪,已無力滅趙。

二、秦國元氣大傷,需要時間進行國力和戰力恢復

長平之戰幾乎使趙國全部戰力毀於一旦。但對於秦國來說,也是一次相當嚴重的國力損耗。據歷史記載,秦軍的傷亡已然超過半數,數十年積聚的糧食也損耗大半。

而隨後邯鄲之戰的慘敗,具體損失按照《史記》等相關記載——死傷也達到了三十萬人!

所以說,在錯過了一鼓作氣滅趙的最佳時機後,秦國也是元氣大傷,需要時間進行恢復。

三、五國伐秦,收復失地

秦軍在邯鄲城下久攻不克之時,讓早已蠢蠢欲動的其他五國看到了機會。

於是,在信陵君號召下,合縱五國聯軍,在黃河以南將秦軍打的節節敗退,並收復河南之地。此後,五國聯軍乘勝追擊至函谷關,秦軍閉關不出。此戰過後,韓國重新收復上黨郡,魏國重新收復了河東地區。

至此,秦國在昭襄王時期取得的所有戰果,幾乎毀於一旦。更不用說,再去圖謀滅趙了!

綜上所述,有書君認為,趙國之所以能夠在長平之戰後還能再堅持近四十年,無非就是秦國的決策失誤以及在隨後信陵君組織的五國合縱,逼迫秦國退回函谷關。為趙國以及其他五國延續了幾十年的命。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長平之戰後沒能滅亡趙國的主要原因如下:

1.將相不和,范雎因嫉妒白起戰功,放棄了滅趙的計劃,也因此白起記恨范雎,最終白起拒絕領兵,秦王震怒將白起賜死,後又懷念起白起,范雎害怕秦王追責而辭相。

2.決策失誤錯失良機,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40萬降軍,乘勝滅趙,秦襄王放棄滅趙,改為割地議和。使趙國有了喘息之機,趙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頗固守邯鄲。秦軍成為暮歸之師,士氣銳減。

3.合縱成功,除燕國掣肘外,其他諸侯國害怕趙國被滅後秦國一家獨大,,紛紛援助趙國,合縱之勢形成。

4.實力不足,秦國因不斷用兵,雖然秦國取得長平之戰的勝利,但也自損過半。秦國雖強,但還不具備對諸侯聯軍成壓倒之勢。

秦國本來可以避免更大的損失,但秦襄王嬴稷剛愎自用一意孤行,沒有采用白起放棄進攻邯鄲的計劃,進攻邯鄲受挫,在諸侯聯軍打擊下,損兵折將損失慘重,不但佔領韓魏趙的土地丟失,自身的領土一部分領土也被他國強佔而去。

縱觀長平之戰到邯鄲之戰,頭腦最清醒的莫過去白起,其戰術之高超、戰略眼光之深遠,審時度勢之能,放眼那個時代無人能及。最終在秦襄王的盛怒之下被賜自盡,真是可悲可嘆,真是自古名將多薄命啊!


失去航線的孤舟


關於趙國問題我貌似回答了不少,不說很專業但是比空洞的答案要好的多是肯定的!

與戰國時期的趙國而言,不瞭解趙國奇葩的國家三元化以及政治中心三元化就永遠無法理解趙國!

先說說這國家三元化問題,在說趙國為何生命力如此頑強!

趙國的頑強,源自於他那特殊的地理環境,簡而言之趙國有三個中心,就意味著趙國有三條命,只要一個還在趙國就不會滅亡!

這三個中心分別是:南方中心國都邯鄲,西方中心堅城晉陽,北方中心邊疆代郡。

這三個中心就是趙國的三條命,就算最後趙國被秦國攻取邯鄲後,其實趙國也在北地代郡復活了,直到代郡被攻克,趙國才算徹底滅亡!

那麼這三個中心是如何形成的?就和歷史人文地理因素有關!

三家分晉是春秋戰國的轉折點,分割晉國之後的趙國按照地理條件來說,其實很苦逼,和魏國一樣他們的領土隔絕,有飛地在統治中心之外,與領土層面就不是一個統一國家!

面對這個問題,趙國曾經想和魏國換地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魏國野心很大,拒絕了這個建議!

不僅有飛地在外,趙國還有各不利因素就是太行山脈亂入,這個山將趙國分割成了三個獨立區塊,一個是晉陽太原地區,一個是代國地區,還有個就是邯鄲地區。

領土隔絕,地理又因為山脈分裂!

這趙國能成為一個國家以及是奇蹟了,不得不佩服趙國開創期的各代趙卿,趙君們!

當年趙氏還是晉國公卿時,趙簡子派家臣董安在太原盆地修築晉陽。晉陽以堅城著稱,是當時戰國第一雄城,三家分晉前的六卿鬥爭。要不是晉陽城堅固,趙氏早被滅了,也不會有後來的趙國。

也因此,趙國在一開始建立的時候就有兩個中心,邯鄲和晉陽,之後趙國不斷擴張,趙襄子北上滅代戎,代郡納入趙國,趙國就有了三個中心,“晉陽+邯鄲+代”。三個分割的土地,在趙武靈王時期終於成為一片,趙武靈胡服騎射改革後,國力大增,終於消滅了夾在邯鄲與代郡中間的中山國。

不過國中之國可以消滅,山脈趙國消滅不了,太行山還在。

因此趙國政治中心三元化格局成了無解的問題!

國家三分之後對趙國而言有好有壞,好處就是難以被消滅,壞處就是難以集中力量!

長平之戰後的趙國就是如此,國家中心核心區的邯鄲板塊因為長平之戰損失慘重,但是趙國的晉陽板塊和代郡板塊實力依然完整。

也就是說,長平之戰趙國看上去是舉全國之力對抗秦國,其實因為地理原因,並沒有集合全部力量!

而這就給了趙國二次崛起的機會!

這也是為何後來趙國能打敗趁火打劫的燕國攻擊的本錢!

有本錢了,當然要翻本,這是賭徒心態何嘗又不是國家心態?

當時和趙國大戰的秦國也損失慘重,無暇東顧,就給了趙國恢復的時間!

有了時間還缺什麼?當然是人才啊!

於是上天又給趙國降下一位奇才,那就是後來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

而李牧的崛起還有發揮才幹,讓趙國不僅沒有滅亡,反而二次中興!

那麼李牧是怎麼做的,我們繼續看!

長平之戰,邯鄲之戰,燕國攻趙戰爭,連番大戰之下趙國實力消弱國庫財政困難!

無奈的趙孝成王開始下放權利,給與邊境地區很大的自主權,而那個時候的李牧恰恰是雁門、代郡總指揮,面對這樣的好政策,掌握行政權,人事權,軍事權的李牧,充分發揮了自己治理地方的才幹!

他在邊疆鼓勵經濟發展,鼓勵邊民兼營田畜,並將自己屬地變成了商貿中心,以軍隊力量保護商貿發展。

在資金充足之後,就加緊練兵,一隻強軍被練成,等待時機。

隨後又藉助匈奴大意突擊的時機,進行了一次決定性的戰略反擊,一次解決了匈奴主力,趙國邊患也被李牧解決。

一時間,趙國北方在李牧治理和領導之下,邊境穩定,財帛充足,兵力雄厚!

趙國北地軍團最高峰時期軍力居然有二十餘萬,其中十多萬都是騎兵。

李牧就是那個讓趙國中興的人才啊,國家沒錢,於是放權,這李牧不要國家一分錢,在邊疆鼓勵生產,鼓勵貿易,最後給國家節約軍費還訓練出一隻強軍。

因為李牧的出現,和他那20多萬精銳部隊,趙國又一次崛起,度過危機的趙國,因為代地板塊實力暴漲,重新成為山東六國中的頭號強者。

要不你認為戰國後期李牧兩次大敗秦軍。

真的是指揮水平出神入化?

真的是運氣使然?

不過是實力的體現而已!

可惜,這趙國即使有天縱之才,也難逃被滅的命運!

而這就和趙國的君主有關了,趙國末代國君,趙王遷,外號敗家遷!從他外號就可知他是多麼的昏聵,殺李牧無異於自斷國運,可他就是中了秦國反間計殺了李牧!

國家危難之際,必有猛士降臨

奈何國君無力,趙國國君和秦國那六世英主比!

差的不是一星半點,最後兩國結局迥然不同,這才是關鍵!

李牧死,趙國邯鄲被攻破。

最後趙國剩餘力量跑到李牧治理的代郡,重建了趙國,不過已經無力迴天!

代郡被攻滅之後,趙國就徹底的滅亡,再也沒有了翻本的資本了!


阿斗不傻


長平之戰,秦國確實是消滅了趙國的主力,僅這一戰白起就坑殺了趙國四十萬將士。但是,要知道打仗是雙方都有可能損兵折將的一種遊戲。

趙國死傷如此多,秦國的傷亡也不會太小。

作為戰場上的常勝將軍,白起意識到,若是乘勝追擊,此刻帶領著秦軍殺到趙國都城,肯定是可以一舉把趙國給拿下來的。

因為白起是想火速進兵,打趙國一個措手不及。另外,趙國若是看到白起兵臨城下,即使火速去求援,也不一定能叫到援兵了。

所以,白起斷定,這個時候是滅掉趙國的最佳時機。

但是,白起僅僅是一個將領而已。

這個意見能不能被認可,還需要秦昭襄王的批示。

所以,白起給秦昭襄王打了一個報告,意思就是想一鼓作氣,直接拿下趙國來。

可是,秦昭襄王考慮的和白起考慮的不一樣。

秦昭襄王要把控全局,白起只管可不可以打勝戰,這就是兩個人的區別。

當秦昭襄王接到白起的信件之後,他要考慮的是這個時候,能不能直接去滅趙?

當時秦國的所有兵力,幾乎都在白起的手裡。

若是,白起攻打趙國的時候,其它五個國家,來攻打秦國,秦國是不是也有可能就亡國了呢?

這個秦昭襄王必須要考慮,因為這是關係到,他們家江山安穩的一件大事。

似乎秦昭襄王陷入了沉思之中,到底要不要滅趙呢?

因為秦昭襄王拿不定主意,所以,他只好把宰相范雎給叫來。

問問范雎怎麼想的?

范雎是文臣中的老大,白起是武將中的老大,而且白起和秦昭襄王的舅舅魏冉關係十分的鐵。可以說白起就是魏冉一手提拔起來的。而魏冉恰恰就是被范雎給排擠到朝野之外的。

所以,范雎本來就和白起有矛盾,是那種不可調節的矛盾。

范雎和白起的矛盾趙國也知道,所以,趙國就派了說客來說法范雎。

大意就是說若白起直接把趙國給滅了,真到那時候白起就是秦國的第一功臣了,就連你這個宰相,也要屈居於白起的功勞之下。

這是范雎不想看到的,所以,當秦昭襄王找到他商量要不要滅趙的時候。他就告訴秦昭襄王,趙國是要滅,但是,絕對不是現在。

范雎的意思是秦國剛打瞭如此一場大仗,若是在繼續去打趙國,恐怕會體力不支,不如回來休息調整一下,再去滅趙更好。

秦昭襄王就聽信了范雎的話,白起不得不搬師回兵。

這就是秦國在趙國主力滅亡的情況下,沒有迅速滅掉趙國的主要原因。

反過來我們再來看,一旦這個時候秦國滅不掉趙國,也就意味著趙國在短時間內不可能被滅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趙國得到了喘息的機會,在這個空擋裡他們可以去搬救兵了。

等一年以後,秦昭襄王覺得兵力休整的也差不多了的時候。

這時候秦昭襄王再讓白起去滅趙,白起就不去了,因為他知道滅趙的機會已經失去了。現在去根本撈不到任何好處。

秦昭襄王只能排王陵去滅趙,結果吃了一個敗仗,損失了幾萬人馬。

秦昭襄王還是讓白起親自掛帥,前去滅趙。但是,白起還不去。

不得已秦昭襄王又派了其他將領,結果又失敗了,滅趙的期間秦國先後損失了幾十萬大軍。

趙國為何突然間這麼強悍了呢?

因為經過魏國信陵君竊兵符一事,趙國已經得到了魏國和楚國的支援。等於現在是三國的聯軍在攻打秦國。

秦昭襄王還是想讓白起出徵,白起不去,秦昭襄王就直接賜死了白起。

後來,宰相范雎也被排擠出了朝廷之外。

所以,這時候的秦朝,已經沒有原來強大了,死傷無數的士兵,再加上武將失去白起,文臣失去范雎,讓秦國暫時得到了重創。

反倒是得到魏國和楚國援助的趙國不可一世了。

這就是為什麼秦國在殺掉趙國四十萬主力之後,又過了將近四十年的時間,才滅掉趙國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