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寂寞如雪Feng
交易的定義是買賣雙方對有價物品及服務進行互通有無的行為。可以是通過以物易物,也可以是通過貨幣進行的。
動物也有這樣的行為,科學家們觀測到兩個比較讓人驚歎的事情,一個發生在野外,一個發生在實驗室。
阿德利企鵝生活在南緯60以南的海岸地帶。它們會在每年的10月抵達繁殖地,並在最暖和的12月開始繁殖。
圖:阿德利企鵝
這種企鵝會將蛋產在石塊壘成窩中孵化。但繁殖地實在是太擠了。企鵝要找到合適的石塊也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企鵝夫婦們為了獲得“房屋”也是拼了。雄性企鵝會為此“犯罪”~偷竊,甚至是搶奪別的企鵝窩的石塊,當然,為此打架的並不少見。
雌性企鵝會採用另外一種手段獲取石塊,這就是向其他雄性企鵝出賣服務,以換取石塊。這應該算是一種交易行為。
圖:阿德利企鵝
耶魯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基思·陳(華裔)大發奇想,他想看一下能不能教會猴子使用貨幣。
陳教授弄來了7只僧帽猴,四隻雌性,三隻雄性。這種猴子不算聰明,但食慾很旺盛,這成為了他挑選這種猴子的理由。
圖:僧帽猴
他用一種中間打孔的金屬片作為貨幣,先是將金屬片遞給猴子,然後讓猴子將金屬片交還給研究員,研究員就會給它食物。他花了6個月教會了猴子明白了貨幣的意義。
猴子學會了利用貨幣購買食物後,研究組就開始讓它們自由選擇購買喜歡的食物。每隻猴子每次的預算是12枚貨幣。對於自己偏好的食物,它們會相應的多購買一些。後來,研究人員將它們各種喜歡的食物漲價,這些猴子表現出與人類相仿的行為:它們會減少購買自己喜歡的食物,而多去購買其他的食物。
有一次,研究人員想看看猴子們的犯罪行為是什麼樣的。他們將本應給其中一隻母猴的貨幣灑落在籠子裡。於是籠子裡開始了搶奪。研究人員去收回這些貨幣時,猴子們都拒絕交出。這時,其中一隻公猴子將一枚貨幣交給了一隻母猴。研究人員大感驚訝,難道猴子也有利他行為?
接下來發生的一幕讓研究人員更為驚訝,這兩隻猴子開始了持續數分鐘的交配。然後,母猴子用得到的貨幣向研究人員換了一串葡萄……
以上兩個事例應該能夠說明動物也有交易行為了吧。
講科學堂
相同物種或不同物種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有多種形式。捕食者捕食獵物,人類馴服動物,群體爭奪地盤,等等。不同種類動物之間的大多數會面可以說是敵對或冷漠的。但是積極、互利的交易行為也會發生。
狼和烏鴉有交易行為。即使沒有狼,許多食草動物在冬天的時候仍然會餓死。雖然這為覓食的動物提供了大餐,但大部分肉最終會被浪費掉,因為只有這麼多肉才能在完全分解之前被發現吃掉。 烏鴉已經學會最大限度地利用狼。冬天,它們會在獵物附近落地並呱呱叫以引起狼的注意,引導它們攻擊,狼也容忍烏鴉靠近它們進食。
腐肉甲蟲及其蟎蟲爪牙。 腐肉甲蟲的生活方式是在屍體上爬行,或者可能在屍體內部爬行。新死亡並正在腐爛的動物的氣味很快就會帶來甲蟲,甲蟲的背上會有一大堆蟎蟲。 甲蟲在腐爛的肉中產卵,這將為它們的幼蟲提供營養。它們不是唯一以這種方式使用屍體的物種,因此這些幼蟲不可避免地會面臨其他昆蟲幼蟲的競爭。不同於其他物種,如各種蒼蠅,腐屍甲蟲只產卵是因為它們的幼蟲必須吃肉才能生存。成年甲蟲吃競爭物種的幼蟲,但是,鑑於競爭物種的數量太多,它們不能消滅後代的所有競爭對手。 當到達一具新屍體時,蟎蟲下車並聚集在屍體上,吃掉任何不是腐肉甲蟲的幼蟲或卵,大大減少了競爭。腐肉甲蟲會把蟎蟲帶到下一具屍體。蟎蟲也能清除甲蟲自身的細菌。這是雙方互利的交易。
獾和郊狼組隊捕獵。 獾和郊狼有一個共同的偏好,喜歡把各種穴居齧齒動物作為獵物。郊狼善於追趕捕捉松鼠和草原土撥鼠等齧齒動物,但它們總能逃進洞穴。而獾可以鑽入地下,將齧齒動物從洞穴中趕出來,但齧齒動物能通過另一個出口逃跑。如果兩個相互競爭的捕食者能夠一起工作,獾-郊狼團隊肯定可以捉到更多獵物。 事實證明,的確如此。獾和郊狼一起捕捉獵物時,它們會互補各自的優勢。獾從地上挖出獵物,郊狼把它抓住。這些合作努力最有可能發生在獾和一隻孤獨的郊狼之間,而不是成群的郊狼,因為成群的郊狼會吃獾。
還有虎鯨與人類合作捕獵的交易行為。 澳大利亞伊甸附近的雙重灣,是南半球第三深的天然港口,也是鯨魚的已知聚集地,這是捕鯨的理想地點。在19世紀60年代,戴維森家族在海岸上建立了一個長期經營的捕鯨站。 每年,隨著冬天的到來,一群虎鯨也隨之而來。起初,戴維森一家擔心他們會干涉併為自己捕獲鯨魚,但是奇特的事情發生了。
這個鯨群由一個名叫老湯姆的雄性虎鯨領導,它會驅趕鬚鯨進入兩重灣,把它們困在那裡。接下來,老湯姆會游到捕鯨站,跳起來用尾巴拍打水面以引起捕鯨者的注意。 捕鯨船然後會乘坐他們的船去捕捉被困的鯨魚。有人說虎鯨甚至驅趕鯊魚來保護人類。當鯨魚被捕獲並殺死後,它的身體會被整夜拴在水裡。老湯姆和它的鯨群會吃掉鬚鯨的嘴唇和舌頭,把更有價值的部分留給戴維森一家。 戴維森一家和老湯姆一家三代人都保持著合作關係。老湯姆死於1930年,它的骨架在伊甸園虎鯨博物館展示。老湯姆死後不久,它的鯨群就消失了,再也沒人見過。從那以後,沒有虎鯨以這種方式與人類捕鯨者合作。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鸕鷀和鵜鶘的交易
鵜鶘體重可達7~14千克,體型比天鵝還要大。成年鵜鶘體長約1.7米左右,翅展可達3米,浮在水面上,像一座小島。鵜鶘的嘴就有30多釐米長,下面連著一個大皮囊,可以自由伸縮,裡面可以存很多東西。鵜鶘尾羽根部有個黃色的油脂腺,能夠分泌大量的油脂,油脂被用來塗抹羽毛,保持羽毛光滑柔軟,便於避水,在水中活動可以滴水不沾。但是鵜鶘不會潛水。
鸕鷀也是大型水鳥,不過體型比鵜鶘小很多,而且善於潛水捕魚,在水中活動十分靈活。對它們來說,潛入水下1-3米(最深可達10米),追蹤魚群30-45秒鐘(最長達70秒)根本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是鸕鷀沒有脂腺,因此羽毛不防水。潛水後翅膀羽毛全被水浸透,無法起飛,需要找地方展開翅膀晾乾羽毛,否則就無法飛回去。如果在茫茫的大海上,到哪裡晾乾呢?其實在鸕鷀忙著潛水捕魚時,鵜鶘早就在一邊等著了。到了鸕鷀需要晾乾羽毛時,就在嘴裡啣著一條很大的魚游到鵜鶘面前,彷彿對鵜鶘說,老兄,請幫幫我吧。鵜鶘則回答說,可以,不過你得你把魚送給我。於是鵜鶘張開大嘴。好吧,這是給你的魚。鸕鷀把魚放進鵜鶘的嘴囊裡。然後就爬到鵜鶘寬闊上背上,展開溼溚溚的翅膀晾著。而鵜鶘則不斷等著鸕鷀把魚送上門來。鵜鶘嘴下面的大口袋裡往往會有好多條魚,而還是活的。
宋公明5
蜜獾與其他動物的合作交易
人們印象中,蜜獾是種孤獨的兇暴的小野獸。總是獨來獨往。
實際情況如何呢?
我們都知道響蜜鴷這種鳥和蜜獾的合作關係。
非洲有很多野蜂,在地下營巢。響蜜鴷發現蜂巢後,就會找到蜜獾的洞,唧唧的呼喚蜜獾。蜜獾聞聲立即爬出洞來,跟隨響蜜鴷,找到蜂巢。
隨後蜜獾立即挖掘,而響蜜鴷這時會一聲不響在停息在旁邊的樹上,等蜜獾吃完蜂蜜,這時響蜜鴷立即飛下來,落到被“盟友”撕碎的蜂巢上。開始吃蜂巢。
原來這種鳥能消化蜂蠟。它還會和狒狒有類似合作交易。
現在我們知道了蜜獾有一個親密的小夥伴:響蜜鴷
陰陽輪流轉
動物實際上沒有以物易物的交易行為,但是經常表現出一種互惠利他主義,即如果我為他人做一些好事,那個人很可能也會為我做一些好事。例如黑猩猩經常通過梳理毛髮或分享食物來報答另一隻黑猩猩的幫助,但黑猩猩的大多數服務交易發生在頻繁交互的合作伙伴之間,因此彼此熟悉對方的行為,黑猩猩因此知道風險,是否能得到回報;而且大多數時候,交易的是相對便宜的商品或服務,因此也不會有什麼損失。有科學家進行了一項研究,觀察黑猩猩是否會自發地用代表食物的代幣來交換食物。儘管結果表明,黑猩猩能夠認知交易,但如果沒有人類實驗者的強制執行,交易就會消失。因此可以說動物之間是不存在真正的貿易行為,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在人類中存在交易的第三方強化機制,比如對那些不遵守規則的人進行法律或社會道德懲罰,因此人類可以不依賴於人際交往進行貿易,這是所有動物所缺乏的。
但是動物之間存在很多互惠關係,兩個來自不同物種的個體為了共同的利益而合作和工作,牛椋鳥和斑馬之間就是這種互惠關係的完美例子。牛椋鳥是一種小型鳥類,它騎在斑馬的背上,以生活在斑馬皮膚上的蜱蟲和寄生蟲為食。牛椋鳥不會留下任何漏網之魚,甚至會進入斑馬耳朵,清除昆蟲、耳垢和寄生蟲。此外,牛椋鳥會吃掉患病的傷口組織,在傷口癒合時保持傷口清潔。如果有捕食者靠近,牛椋鳥會尖叫著飛到空中,警告斑馬危險迫在眉睫。所以它們都需要彼此,牛椋鳥得到食物,斑馬保持乾淨,有一個恆定的害蟲防治助手,並且有更好的生存機會。
處於互惠關係中的動物實際上是一起進化的,它們各自形成了對方環境的一部分,當它們適應了自己的環境後,它們就以一種彼此都能從這種關係中受益的方式互相利用。
科學閏土
類似交易是有的,只不過被更多的書本說成共生了,共生是共同生存,不是寄生喲。
蝦虎魚與瞎蝦就是交易的共生物種。
瞎蝦無目有須喜打洞,蝦虎魚居洞藏身不會打洞,由是,瞎蝦打洞,蝦虎魚居洞內,捕食可與瞎蝦同吃,瞎蝦推出洞的沙土,推的離洞太遠,返不回洞,蝦虎魚會游過去,讓蝦鬚觸到自身上,引瞎蝦返回洞裡。
兩生物結成一個清理洞內外,一個放哨及捕食的共生於洞中的關係。
螞蟻有牧業的品類,收養及保護泌蜜的蟲子,且早放於樹上,晚驅蟲回蟻穴,中間時間用觸角敲蟲體,令其泌蜜吸腹收集,返巢儲存於儲蜜蟻大腹內,其大腹比綠豆大。
另一品種護蚜蟲,有外來侵撓蚜蟲者,蟻前打走它,等蚜蟲泌蜜而吸食,也可飼幼蟻蟻王及求食的用巢蟻。
這種各有一套自生存方法的兩物種,有互利關係而共生,具交易性。
有的鳥求偶期也向對方獻食物的,還有造巢為求偶條件的,還有裝飾求偶場地的。
悟空問看後咱也在其上留上點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