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軍閥割據,誰的實力最強盛?

IT晴天看世界


民國時期算比較特殊的時期,有不少普普通通的人,在這個時期大放異彩,出人頭地,成為了人上人。而這些人上人,其實就是指的各地的軍閥們。那時候,誰的手裡面有槍?誰的手下有人員?那麼誰就是一方的土霸王。就比如說張作霖、吳佩孚這些人物,都是當時鼎鼎有名的大軍閥。那時候這些人物的名字一提出來,很多人都得退避三分,對其給足面子。既然民國時期有這麼多的軍閥,那麼如果將他們的實力做一個排名,誰應該在第1位?誰應該算是實力最大的呢?

對於這樣的問題,不同人的心中絕對有不同的看法。有人可能覺得,張作霖應該排在第1位。因為他的地盤最大,手上擁有的武器也是最先進最好的,而且根據他擁有的部隊人員來看,他也算是最多的。綜合這幾點來看,說張作霖不是排名第一的話,估計很多人都要覺得不服氣了。但是,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覺得所有軍閥裡面,擁有實力最強的人應該數閻錫山。為什麼會這樣說?看看我給的理由能不能說服你。

第一,閻錫山稱霸時間算最長。山西一直都是很多軍閥爭奪的地盤,因為山西的人們都長得比較高大威猛,是上陣打仗的一把好手。因此誰都希望來這裡招收人馬,以此壯大自己的實力。而除了這些軍閥爭奪之外,連蔣介石都對這裡很看重,派了不少的人馬,希望收服這片地方,但結果都失敗了。面對這麼多強大的敵人,但是閻錫山依然能在這裡稱霸,而且稱霸時間達到了38年之久,說他沒有強悍的實力,那可就說不過去了。

第二,閻錫山交際能力過人。作為一名軍閥,雖然看似相當的強悍,但實際上一不留神就招別人的圍攻,因此學會交際的技能相當重要。而閻錫山就會這一個技能,他的交際能力出了名的強,不管是最初的袁世凱,還是之後的蔣介石,他都和其打好了良好關係。也因此,他掌管山西權力的這段時間裡,不僅沒有被人家吞噬,反而在短短几年時間中,就將自己的軍事實力擴大了好幾倍。

第三,閻錫山很是得當地人們的民心。閻錫山這個人,是一個會造福百姓的人。他當時下令給山西的人們修水利工程,扶持他們勞作,讓他們都過上好日子。在那樣一個亂世當中,山西真的可謂是世外桃源了,在閻錫山的帶領之下,當地的人們可謂是日子過得還不錯。那麼,對於這樣一個能給他們帶來好生活的領導者,當地百姓自然會支持他,擁護他。

綜上這3點原因,我認為閻錫山才是最有實力的軍閥。因為一個好軍閥,有能力的軍閥,應該要得人心,要學會穩固的增強實力。只是曇花一現的軍閥,沒有笑到最後的軍閥,其實並不算成功的。


紫禁公子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很多人會說是張作霖是最強的,畢竟從地盤、軍隊裝備、陸軍空軍人數綜合來看,確實他是第一,但是如果硬實力加上軟實力,我想最強的應該是山西軍閥—閻錫山!

(軍閥割據地圖)

我說閻錫山,可能很多小夥伴會忍不住笑,別急,我們來分析分析!

民國初期,中國內憂外患,軍閥割據,中國已到了破敗不堪的邊緣。而且,這些個軍閥之間時常為爭奪地盤為各自利益混戰,相互吞併,以求壯大自己,再加上之後蔣介石的一些征伐,軍閥大多被被消滅。但這其中,卻有一個人能夠一直屹立不倒,直到內戰將要結束之時,在共產黨的圍剿下,才將他一鍋端了,沒有錯,他就是閻錫山,稱霸山西長達38年之久!

(馮玉祥、蔣介石、閻錫山)

大家試想下,在其他軍閥甚至比他更強的軍閥都統統消亡的時候,閻錫山還能屹立不倒那麼多年,只能證明,他佔了天時地利外加自身軟實力強。

比之其他軍閥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閻錫山審時度勢能力很強,亂世之中,他總能左右逢源。當年,袁世凱要當總統,想得到全國軍閥的擁戴支持,眾軍閥紛紛妥協。但山西的閻錫山可能懼怕不得民心,卻意外的一直不表態。

(袁世凱)

看到閻錫山這態度,袁世凱當場急了,大怒就要派大軍進攻閻錫山老巢山西。閻錫山一看風向不對,實力又懸殊,難以抵擋啊,也就軟了,也開始表明支持袁世凱為總統。袁世凱成功當總統後,不久又想要稱帝,閻錫山二話不說也表示支持。後來,蔣介石出動兵力消滅各大軍閥之際,閻錫山也能跟蔣介石打好關係。就這樣,審時度勢之下,閻錫山左右逢源,在山西過得是穩穩當當!

(山西地形圖)

軍閥消亡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互相內鬥吞併太厲害,但閻錫山從來不參與軍閥混戰,別人打生打死好像與他無關,依託山裡多山圍繞的地勢,又奉行的“你們別進來,我也不出去”的策略,山西省內的鐵路都比其他地方修的要窄一些,這樣一來,山西被閻錫山整的是鐵桶一般,論防禦實力,在眾多軍閥之中排第一應該不是問題。

(閻錫山修“窄”鐵路)

為了增強自身實力,閻錫山還引用日本軍隊的訓練方式,鍛造軍隊。還在境內大修鐵路,大鍊鋼鐵,大量地製造步槍、彈藥和大炮。在此期間,閻錫山軍隊的兵力直接翻了好幾番,兵力從3萬人直接猛增到14萬餘人!

(閻錫山自造武器)

另外,跟其他軍閥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閻錫山此人深得山西民心。山西也在他的統治下在那混亂的年代竟有了難得的和平。閻錫山還致力改變山西民眾的生活,不但讓那些男人們剪掉辮子,而且還大力地扶持農民勞作種地,修整水利工程。因此山西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農村的面貌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謂欣欣向榮。老百姓其實很簡單,誰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他們就擁戴誰!

(太原解放,閻錫山退出歷史舞臺)

試想一下,一個兵力強盛、裝備精良、有山西地理優勢、又軍民一心的山西,再加上一個軟硬通吃、亂世中左右逢源的閻錫山,能不能當選最強軍閥呢?我覺得當之無愧!

因為,一個集團,就算地盤廣大、軍力強盛,但是領導眼光不行,戰略不行,也只會累死三軍罷了,軟實力也是重中之重!

我是七夜說歷史,若有不同看法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探討,謝謝閱讀!


七夜侃歷史


我認為李宗仁的桂系實力最為強盛,雖然他的軍事實力不是最強大。

容我來總結一下,李宗仁的桂從創立到發展再到滅亡。

桂系原本是陸榮廷的。辛亥革命後,陸榮廷打著“桂人治桂”的旗號,獨攬了廣西軍的政大權。

1916年3月,乘護國戰爭之機,宣告廣西獨立。並向湖南進軍,於七月派兵入廣東,繼而任廣東督軍。從此操控兩廣軍政大權。

在此,我們轉跳一下。

李宗仁,滇軍第四師第三十四團排長,後來轉入陸榮廷的桂系。

在1924年的時候。任少校營長的李宗仁,爭取十幾個人和他一起退到六萬大山的玉林地區。他先後將所部改稱”粵桂邊防軍”第三路。廣西自治軍第二軍,並自認為司令。

1920年,由陸榮廷掌控的桂系欲想消滅孫中山所指揮的處於朝汕的粵軍。

1921年,就此,第一次粵桂戰爭爆發,雙方激戰後,由桂系失敗而結束。同年,第二次粵桂戰爭又爆發,又是以桂系的失敗而結束。粵軍攻入廣西,摧毀了桂系的政權。

1924年,陸榮廷與沈鴻英發生激戰。李宗仁抓住機會,發兵攻打陸榮廷,消滅了陸榮廷的軍隊。即而又消滅了沈鴻英,取得了廣西的控制權。就此稱為“新桂系”。

這就是李宗仁新桂系的形成。

現在我們就來談談新桂系的發展。

1923年的時候,經李濟深、陳銘樞的介紹而加入國名黨。

1926年3月,李宗仁的廣西軍,正式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

1926年7月的時候,他率領第七軍,參加北伐戰爭。他北伐前致力兩廣統一,奠定北伐的基礎,終於促成北伐。

1929年,李宗仁回到廣西,首先他發展了廣西的教育,整治了土豪劣紳,對行政官員進行嚴格的約束。

現在桂系開始的一系列戰爭。

1929年3月,爆發“桂蔣戰爭”以李宗仁、白崇禧為首的桂系,同蔣介石開戰。最後因實力不敵,桂系失敗,李宗仁、白崇禧逃回廣西。

蔣介石以叛亂的罪名,開除了李宗仁在國民黨內的一切黨籍。

他回廣西的李宗仁不甘心,又組建了護黨救國軍。自認任總司令,白崇禧前敵總指揮。

1930年4月,同馮玉祥、閻錫山一起反蔣,最後又失敗。又被迫逃回廣西。

1931年5月,又聯合粵系軍閥陳濟棠反蔣(我去又來,哎!)。

1936年6月,李宗仁、陳濟棠發動反蔣事件。成立抗日救國第一軍團。(終於成功了,欣慰啊)桂系軍團被蔣介石改編為第5路軍,李宗仁為總指揮官。

在抗日戰爭中的發展,我來總結一下。

1938年爆發臺兒莊戰役,臺兒莊戰役可所謂是中國抗戰以心靈上的一次很安慰。


在此戰役中,中國摧毀了日軍第五、第十兩個軍團之精銳部隊。繳獲了大批的武器裝備,是中國抗戰以來正面對敵取得最大的勝利。

能如此戰役的勝利,多虧了我們的第五軍團和第十軍團的合力抗日。

1939年,爆發了隨棗會戰,此戰以日軍退回鍾祥、應山而結束。在此戰中死傷1.3萬人,使日軍未能達到預定的戰略目標,不過在此山中第五軍團也死傷慘重。

1941年,爆發豫南會戰,此戰役我就不詳細的總結了。因為在此戰役中,參加的軍團太多了。雖然主要的軍團是第5軍團。

最後我來總結一下桂系的滅亡。

抗日戰爭結束後,1948年。李宗仁當選國民政府副總統。後來,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後,國民政府面臨覆滅命運,蔣介石在1949年1月21日宣佈下野。


第2天,李宗仁就任中華民國代總統。就在和解放軍一系列談判中,不肯接受提議。而拒絕談判,1949年4月23日。國民黨反動統治被推翻。

1949年11月,白崇禧說率領的桂系大部隊被殲滅。李宗仁在政治上賴以生存的條件被摧毀。

桂系就此滅亡。

所以說從上述總結上,這就是我認為李宗仁統領的桂系最有實力。雖然說他不是軍事實力上最強的一個系。不過並不認為軍事實力不強就代表這個系沒有實力。


極端者


民國地方軍閥最強者當屬曾經的東北王張作霖和他的奉系。

軍閥割據在廣義上大概是指1916年袁世凱死後到1928年東北易幟這13年的時間裡,而在這段時間裡皖系、直系、奉系、桂系、滇系、粵系、晉系、黔系、湘系、川系等數十家軍閥勢力相繼應運而生,而這其中就以奉系的實力最為強大。奉系的第一任首領就是大名鼎鼎的東北王張作霖,其鼎峰時期奉系佔據著遼寧、吉林、黑龍江、熱河、河北、山東、安徽、江蘇和上海等八省一市,並擁軍五十餘萬。

奉系的軍隊是全國少數幾個擁有完整的海陸空三軍建制的軍閥部隊,鼎峰時期的奉系陸軍擁有七個集團軍約50餘萬兵力,同時奉軍可不是如同川軍和西北軍那般兵力雖多,但是大多無槍,亦或槍支老舊,奉軍的陸軍可是人手一把最新式的遼13步槍,甚至部分士兵手裡裝備的是捷克式ZH-29半自動步槍,可以說單兵武器是十分之先進,且奉軍每個師基本上都配置了一個炮兵團,擁有數量不等的日38式75毫米野炮、日14式29倍105毫米加農炮、日41式75毫米山炮和日式105毫米輕便榴彈等型號的火炮,甚至到第一次直奉戰爭之後,奉系還為自己的步兵團都配置了6門迫擊炮,同時奉軍還有著若干個獨立的重炮團,擁有遼造民14年式和遼造民19年式十五公分重榴炮等重炮,甚至最鼎峰時期的奉軍還擁有著民國最精銳的坦克部隊,其擁有從歐洲購買到的36輛法制雷諾FT—17輕型坦克,同時擁有十餘兩從日本手中獲得同型號坦克,雖然這十餘輛基本已成廢品,但總勝於無嗎。可以說藉助著這些強大的裝備,奉系的陸軍在當時可謂是強大無比,到後期更是幫助張作霖打下了北京,讓張作霖坐上了民國末代總統的位置。

奉系的東北海軍也是民國最強大的海軍,其在1924年收編了渤海艦隊之後並開始在民國獨領風騷,全盛時期的東北海軍轄江防、海防和渤海三支艦隊,擁有海圻巡洋艦、海琛巡洋艦、肇和巡洋艦、鎮海巡洋艦、威海巡洋艦、同安護衛艦、永翔炮艦、楚豫淺水炮艦、江利炮艦等數十艘軍艦。而在當時全國的軍艦僅有42000噸,東北海軍就獨佔32200餘噸,可以說約76%的軍艦都在奉軍的手中,而藉助這支海軍奉軍獲得不少意外的勝利。

而奉系的空軍可以說是傾注了張作霖所有的心血,其鼎盛時期擁有五個航空隊,各個型號飛機達300餘架,其中戰鬥機更是多達150架,包括英制維梅型轟炸機、法制布萊蓋型、波太型、高德隆型轟炸機、德制容克型偵察轟炸機、日製甲式戰鬥機和八八式偵察機等各式型號戰機。而在當時整個日本的戰鬥機也只有數百架,但無奈的是最終這支最精銳的空軍因某人的不抵抗,之後整個空軍都被日軍據為自有。

完整的軍工體系,軍隊的所有一起都可做到自給自足且仿製能力也超強

當然如果說奉系的強大僅僅只是武器裝備本身的強大,那麼這種強大恐怕也維持不了多久,但是奉系的強大遠非如此,他不僅擁有強大的武器,還有擁有著更為強大及完備的軍工體系。在張作霖主政期間,其先後創辦了奉天軍械廠、東三省兵工廠、奉天糧秣廠、奉天被服廠、東北航空工廠、奉天迫擊炮廠等一系列的軍工企業,可以說在之後的日子裡奉軍不管是穿的,還是用的,亦或吃的都能做到少依靠外人,或者不依靠外人就能自給自足。而這其中尤以東三省兵工廠最為強大,該兵工廠在當時是全亞洲最大的兵工廠,鼎峰時期的東三省兵工廠每天的武器產量即可輕輕鬆鬆的幫助奉軍組建成一個武裝到牙齒的一個營的部隊,那個時候的東三省兵工廠年產各式步槍6萬多支,輕重機槍l000多挺,野炮、山炮、重炮等各型大炮150門,炮彈20餘萬發,槍彈1~1.8億發。

最為重要的是東三省兵工廠的所有設備全部都是當時最先進的設備,其槍支、機槍、火炮等武器的製造全部都實現了機械化和自動化生產。同時在火藥和炸藥方面,該兵工廠的實力也是十分之強,鼎盛時期月產TNT達120噸,苦味酸達30噸。此外,東三省兵工廠的仿製能力也十分強大,它可以仿製出各種類型的武器,比如從75毫米的野炮、山炮、平射炮、高射炮到240毫米的榴彈巨炮它都可輕鬆仿製出,並進行規模化的生產。而就是藉此著如此強大的軍工體系,奉軍可謂是強勢崛起,併成為了繼北洋軍閥之後又一個最為強大的地方軍閥。

更為完整的教育體系,海陸空三軍專業學校一應俱全

當然一支軍隊如果沒有會指揮作戰的軍官和會打戰的士兵,那麼即使這支部隊的武器裝備有多先進,它的軍事工業有多強大,這支部隊也不是能打勝戰的部隊。而張作霖而早已看透了這點,他先後創辦了東北陸軍講武堂、東北大學、東三省航警學校和東三省航空學校,這幾所學校在當時可以說都是首屈一指的名校,其中東北陸軍講武堂是與雲南講武堂、保定軍校和黃埔軍校並列的中國四大軍校之一,該講武堂設有步、騎、炮、工、輜術等科,其先後為奉軍培養出了近千名的基層軍官;東三省航警學校可以說是當時民國最頂尖的海軍學校,其設有航海、輪機、槍炮、國文、英文、數學、化學、測量、船藝、魚雷、通信和陸戰等科,先後為東北海軍培養了1200餘位海軍軍官;東三省航空學校同樣也是民國時期最頂尖的空軍學校,設有飛機構造學、發動機學、飛行學、航行學、氣象學等學科,而它採用的教練機是雙駕駛機構的愛弗羅教練機,而這款飛機甚至比南苑航空學校的初級教練機還要先進,其先後為東北空軍培養了約百餘位的精英飛行員。

而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張作霖所倡立的東北大學,這所大學可謂是當時整個民國教育資源最豐富,教育資金最充足的大學。東北大學經費可以說是民國的獨一份,張作霖每年都會撥款160萬銀元,而在當時清華大學是120萬銀元、北京大學是90萬,而南開大學只有40萬,而且東北大學發給教師的薪資也是十分的優厚,比如東北大學的教授月薪是360銀元,而在當時北大和清華的教授月薪只有300元,南開也只有240元。也就是憑藉著這優厚的經費和工資,東北大學一時人才濟濟,其初期128名職教員中就擁有11個博士、37個碩士、29個學士,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學府畢業的教師更是佔了三分之二,且先後有章士釗、梁漱溟、羅文幹、馮祖荀、劉仙洲、黃侃、劉半農等名家執教於東北大學。而在東北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們有一半加入到了張作霖的東三省的政府、軍隊等各類部門當中,他們也為奉系的強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但是可惜的是張作霖所創的這等家業,最終被子張學良毀於一旦,真是可悲可嘆啊。若是當年哪怕這位能夠稍微有點勇氣,哪怕稍微抵抗,憑藉著這等實力,日寇豈能輕易佔領東三省,又豈能日後這般欺辱我中華。哎,可惜還能再說什麼呢?


澳古說歷史


當然是蔣介石了。

1887年10月,蔣介石出生於浙江奉化的一個商人家庭。他少時頑劣,後入金箭學堂、保定軍校,日本振武學堂。畢業後,蔣介石任滬軍第五團團長。在此後的十餘年間,蔣介石先後當過粵軍參謀長、黃埔軍校校長。1927年4月,蔣介石南京成立國民政府,標誌著蔣介石集團的正式上臺。那麼,為什麼說蔣介石的實力最強呢?

第一,在民國的軍閥中,蔣介石的人馬最多。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正式揮師北伐。北伐剛開始的時候,蔣介石只有十萬人馬。然而,1927年,北伐軍攻克上海,蔣介石已經擁兵五十餘萬。此後,蔣介石又在編遣會議上極力打擊閻錫山、馮玉祥,並將自己的部隊擴充至200餘萬。在民國的諸多軍閥中,蔣介石人數最多。

第二,在民國軍閥中,蔣介石的裝備最好。1927年4月18日,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南京政府成立之後,蔣介石還假惺惺的讓胡漢民、譚延闓當主席,自己則甘願當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然而,一年以後,蔣介石就接替譚延闓,做了國民政府主席。此後,蔣介石一直是國民黨的一號人物。也由於蔣介石一直處在權力的中心,因此蔣介石把最好的裝備都留給了自己的嫡系部隊。就拿國民黨88師來說,該師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裝備有一個炮兵營、三個榴彈炮連和一個高射炮連。這些裝備都是其他部隊所不能比擬的。

第三,在民國軍閥中,蔣介石的地盤最大。對於軍閥來說,地盤就是生命,地盤就意味著糧餉、兵源。在民國的諸位軍閥中,蔣介石地盤最大。1927年,蔣介石剛剛崛起的時候,他僅控制上海、江蘇、江西、浙江、福建等省份。然而,幾年以後,蔣介石先後將河南、貴州、四川“中央化”。也就是說,蔣介石先後控制了十幾個省,是民國軍閥中地盤最大的。


這個歷史有點料


如果老蔣不算的話,個人認為就數張作霖最強!

因為,張作霖是一個很懂得經營的軍閥,他對東北政治經濟和軍事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並打造出民國時期裝備和體系最為完善的地方軍閥部隊——東北軍,其勢力更是一度延伸控制關內多省。


首先在軍事上,張作霖所打造的奉軍是一直體系最為完善的職業化軍隊。

張作霖為提高奉軍兵員素質和戰鬥力,一方面,高薪聘請德國、日本等國高級軍事人員出任奉軍教官,對奉軍系統展開全面的軍事培養和改造;另一方面,又設立東北陸軍講武堂,著手打造奉軍的軍官隊伍。

在他的努力下,東北陸軍講武堂成為與雲南講武堂、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並列的民國四大軍校。與此同時,張作霖還採用“僱傭養兵”的方式,進一步強化對東北軍內部的管控。

而奉軍不僅軍隊體系更為完善,武器裝備和生產水平,也是各軍閥勢力中最強的,而且海陸空三軍皆成規模。

張作霖始終注重東北軍武器裝備上的更新,為此他專門投入巨資建立了東北兵工廠,這可是當過國內首屈一指的軍工廠,即便放在全東亞,也能排得上號。該廠能生產型號為六五、七九的常規步槍,產能最大時,每天步槍的產量就足夠武裝一個營。除了步槍,東北兵工廠還可以生產軍用載重汽車和迫擊炮。

在張作霖的苦心經營下,東北軍成為中國當時裝備水平最好的軍閥部隊,而且還同時擁有成規模的海空軍。

在陸軍方面,東北陸軍各型輕重武器樣樣俱全,還配備購自英國、法國、美國等西方列強的坦克,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36輛雷諾FT-17坦克。

在空軍方面,東北空軍在張作霖時代就已經擁有200架飛機,其中戰鬥機160架,而且大部分是從法國和捷克等國購買的新式戰機。發展到“九一八“前夕,東北軍空軍總計擁有5個航空大隊,裝備飛機328架,遙遙領先於國內各派勢力,連老蔣都望塵莫及。

在海軍方面,東北軍更是佔到壓倒性的優勢。在1930年底,東北軍海軍已擁有海圻、海琛、鎮海、威海、同安、永翔、楚豫、江利、定海等戰艦及輔助艦艇21艘,總噸位數為3.22萬噸,艦隊官兵3400人。而當時全國海軍的總噸位數,也就只有4.2萬噸,也就是說東北軍海軍佔到了全國海軍的70%以上。其中,最著名的是海圻號巡洋艦,它可是當時中國最大的艦艇。

其次,張作霖的經濟實力和資源相當雄厚!

依託東北獨特的地緣關係,張作霖在蘇俄、日本和國內勢力之間左右平衡。更關鍵是東北是當時中國工業化和經濟基礎最好的地區。

距統計,在1930年,東北的人口約3000萬,而耕地面積卻達到6.9億畝,其人均耕地較內地各省平均高出了6倍。因此,東北所出產的各類農產品,總計約為1900多萬噸,佔全中國的1/5以上。

在礦產資源方面,東北的煤、鐵蘊量相當豐富。僅遼寧一省,鐵儲藏量就達69683萬噸,三省總計煤儲藏量就高達145624萬噸。此外,東北還擁有更為完善的鐵路網,當時的東北共有19條鐵路線,總長6570公里,佔當時全國鐵路總里程的一半。

1930年的東北,擁有佔全國產量80%的鋼鐵、93%的石油、55%的黃金、30%的電力、47%的鐵路和38%的對外貿易。

所以,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張作霖的勢力,應該都是地方軍閥中最強大的。

悲劇的是,如此龐大的力量,卻在一瞬之間被張學良給敗了個精光。而更可悲的是,對手居然是僅有兩萬多人的關東軍(其中有一萬還是日本的在鄉軍人和警察等輔助部隊)!


這些歷史要讀


張作霖被吳佩孚打的找不著北,靠日本人才守住關;第二次靠日本人卡點和馮玉祥反水才打贏,結果南下又被直系軍隊吃了最精銳的三個師,隨後和馮玉祥幹起來,郭松齡被馮玉祥策反,差點下野,又是靠日本人才挺過去。整體就是一個:靠爹(日本人)的貨,等爹不要了,就玩完兒了。

東北軍表面實力看似最強,但是實際戰力不是桂軍對手。桂軍軍人以戰力彪悍著稱,北伐第一槍是桂軍打入湖南,但是蔣藉口不給軍費槍炮物資等,北伐戰爭桂軍幾乎是自費打的,現在有誰說聲感謝呢?賀勝橋戰役桂軍為絕對主力,在付出巨大犧牲眼看就要打下時,蔣以總司令名義調桂軍打別的地方,讓他的嫡系收果實,這不人神共憤嗎?蔣還老是想借刀殺人,專門派桂軍打硬骨頭,但沒想桂軍英勇善戰,越打越強,北伐重大戰役10有7是桂軍打下的。

蔣害怕桂軍聲望蓋過自己,親自指揮嫡系部隊打徐州會戰,結果大敗,個人威望崩潰,桂軍此後挑起大梁,北伐最關鍵的龍潭戰役,孫傳芳與奉軍聯合,以桂軍為絕對主力的北伐軍付出巨大犧牲後終於打垮孫傳芳聯軍主力,此後桂軍佔領上海,控制國會,逼迫蔣介石第一次下臺。不久汪精衛聯合唐生智10多萬湘軍成立武漢政府,以桂軍為主力的南京政府軍一個月內打垮它,桂軍收編8萬湘軍,帶去山海關,嚇得奉軍全部退回東北,這樣桂軍直接控制兩廣,兩湖,間接控制河南河北,江西江蘇,兵力達30多萬成為當時軍事力量最強大的軍隊。

以當時的軍閥戰力,跟日軍根本不是差一兩個等級的,戰力並不是看武器數量,更看重軍隊素質,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有一百輛坦克,只有十個合格的坦克駕駛員,沒有合格的坦克維修員……很可能實戰中這些坦克都是廢鐵……總而言之,張學良,或者東北軍,只能起到延緩日軍攻勢的作用,絕對影響不了抗戰或者二戰大局,從31年到37年,七年時間,如果沒有大量支援,東北軍即使全力抵抗,也堅持不到1937年全面抗戰或者二戰全面打響那天……

跟日本已經撕破臉了,張學良如果不退,那就得跟日本作戰,但是他是孤軍,那時是軍閥割據,相信沒有一個軍閥會幫他,最後的結局是什麼不言而喻,在那個時代,不允許你做英雄啊!手底下那麼多兄弟總不能陪你一起送死,讓其他人漁翁得利吧?(奉軍潰散,日必扶持另一個當地政府)。

難道不會比較一下當時中國和日本的國力差距嗎?雖然關東軍就那麼多但日本國內的兵力呢?單兵作戰力日軍又是中國兵的多少遍?張學良也是東北人啊,他能不愛自己的家鄉嗎?不能換位思考一下?


歷史深度揭秘


民國時期廣西桂軍在眾多軍閥當中,還是很厲害的。最起碼和馮玉祥的西北軍,張學良的東北軍,閻錫山的山西軍相比毫不遜色。

當然了作為一支軍隊,最主要的是要有戰績。

桂軍的戰績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可以用傲人來形容。

從北伐的時候,他們就取得了很多的戰役勝利,尤其是在江西殲滅了孫傳芳的舊系軍閥,讓桂系軍隊名聲大噪。

正是在北伐的時候,桂系軍吸引到了北伐總司令蔣介石的主意。當時,桂系軍的領導人是有“李白”之稱的李宗仁和白崇禧。

為了拉攏這支強悍的桂系軍團,蔣介石特意找到李宗仁,給他結拜成兄弟。蔣介石的面子,李宗仁不能不給。

所以,兩個人在北伐的時候,以兄弟相稱,還是度過了一段蜜月期的。

不過,這段情誼並沒有維繫多久,到了北伐戰爭勝利之後,蔣介石和李宗仁兄弟二人,因為分贓不均,他們之間有開始兵戎相見了。

不得不說,他們這兄弟,真是一言不合就要命呀。

蔣介石和李宗仁之間打的這場戰役,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中原大戰。本來蔣介石和李宗仁,閻錫山,馮玉祥之間的戰爭,是打了一個不分上下。

正是在這種騎虎難下的情況下,東北軍的參與,讓戰爭有了勝負的可能。

蔣介石用重金打動了張學良,張學良打算加入蔣介石的隊伍和李宗仁大戰。

隨著張學良的加入,戰爭很快就結束了。最終,張學良幫助蔣介石打敗了李宗仁。

這是桂系軍的第一次受挫。

不過桂軍的歷史使命還遠沒有完成,因為不久之後,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們將成為那個時代最為卓越的軍隊之一。

抗日戰爭是一場全民抗戰的戰爭,蔣介石呼籲李宗仁等地方軍閥,一起對抗日本侵略者。

大家都知道,抗戰的時候,李宗仁帶領的桂軍,是最早加入到抗戰當中去的。

在這期間,桂系軍打了幾乎從抗戰開始,到結束到所有大戰。其中最為著名的臺兒莊大捷,就是完全有桂系軍打勝的。

當然了桂系軍參加的戰役還有很多,西南地區不叫重要的崑崙關戰役,最終能夠取得勝利,桂系軍起著關鍵的作用。

儘管桂軍作戰十分的英勇,但是,他們還是站錯了隊伍。因為抗日戰爭之後,面對蔣介石跳起來的內戰,李宗仁選擇了帶領桂軍和人民解放軍做對。

正是因為李宗仁站錯了隊伍,他們以廣大民眾為敵。

所以,最終他們才迎來了失敗的。三大戰役之後,蔣介石因為不得民心,徹底的失去了大陸,他不得不退守臺灣。

蔣介石退守臺灣的時候,李宗仁的桂系軍隊,還在長江以南。若是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桂軍也就無路可退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桂軍也就走到了陌路,他們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退出來歷史舞臺。

桂軍的領導人李宗仁遠走高飛,他去了美國。有小諸葛之稱的白崇禧去了臺灣,最終到了臺灣,一直被蔣介石打壓,最終白崇禧不明不白的死在了自己的公寓裡。

不得不說桂系軍失敗完全是有李宗仁造成的,他沒有認清形勢,最終敗在了人民群眾的洪流之中。


史學達人


在袁世凱去世之前,北洋軍閥那是絕對的中國第一實力派,毫不誇張的說,當時中國還沒有任何一個軍政集團,能夠與其抗衡。但是,隨著袁世凱去世,北洋軍閥很快分裂成三大勢力,分別為直系、皖系和奉系。

其中,直係軍閥主要控制的地盤是江蘇、江西、湖北、直隸四省,其第一任首領為馮國璋,骨幹成員有曹錕、吳佩孚、孫傳芳等;

皖系軍閥主要分佈在安徽、浙江、山東、福建等省,第一任首領為段祺瑞;奉系軍閥的地盤主要是東三省,頭目是張作霖。

當時,直系和皖系屬於是北洋軍閥中的核心,一直被稱為是袁世凱的親兒子;至於奉系,則向來被視為袁世凱的乾兒子。

所以,在袁世凱死後,直系的馮國璋和皖系的段祺瑞迅速聯手,重新組建中央政府,馮國璋以副總統身份代理大總統職務,段祺瑞任國務總理兼陸軍部長。

此時的直系和皖系,因為聯合在一起,所以以他們為核心的這個軍政集團,雖然趕不上當年的北洋軍閥,但也絕對是當時的天下第一實力派。



不過,以孫中山為首的南方軍閥們,卻不願意承認馮國璋和段祺瑞組建的這個中央政府。

於是,段祺瑞就以陸軍部長的身份,調集直系和皖系的軍隊前去鎮壓南方革命軍。但是,馮國璋一看,你段祺瑞竟然想指揮我的直系軍隊去打仗,這是想幹什麼?想趁機奪走我的軍權,還是想拿我的軍隊當炮灰?

在這種背景下,馮國璋就下令將直系的軍隊調回來。當然,為給自己的撤兵找個好藉口,馮國璋就呼籲大家坐在一起和平解決南北爭端,反對段祺瑞武力統一,總而言之,大家都是一家人,有什麼事情好好談,別動刀動槍。

因為馮國璋的突然退出,導致孫中山的革命軍順利奪取湖南,對此段祺瑞非常生氣,他向總統馮國璋表示,這個總理我實在幹不下去。

結果馮國璋說你不幹那就太好了,我讓王士珍幹(當總理)。於是,段祺瑞被迫下野,直皖兩系第一次出現分裂。



後來,馮國璋病逝,直系的曹錕和吳佩孚崛起,但他們兩人無論從資歷上,還是軍功,都沒辦法和段祺瑞相比,所以為防止被段祺瑞趁機奪權,他們就聯合奉系軍閥張作霖發動直皖戰爭,擊敗段祺瑞,隨後直系和奉系聯手控制北京政府。

不久,曹錕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吳佩孚為陸軍上將。當時的直係軍閥,主力有18個師和18個混成旅,軍事勢力已完全控制華北、華東及中原地區,被稱為“中國最強者”,以至於美國《時代》雜誌週刊都認為直係軍閥是最有可能統一中國的。

換句話說,當時直系和奉系聯手的軍政集團,就是當時的天下第一實力派,如果按照正常節奏,他們真有可能統一中國。

但可惜的是,隨後直系和奉系都想當老大,再加上直系的靠山是英國和美國,而奉系的靠山是日本,於是雙方之間的衝突是越來越大,最後直接爆發出兩場驚天動地的直奉大戰。



最開始,直系一直處於穩操勝券的狀況,但後來因為直系將領馮玉祥的臨陣倒戈而支持張作霖,最終導致直系戰敗,奉系張作霖從此控制住中央政府。

與此同時,在直皖和直奉大戰期間,孫中山趁機佔據廣東,然後以廣東為根據地,消滅了盤踞廣西的桂系軍閥陸榮廷,同時拉攏住雲南的滇系。

隨後,孫中山在廣州建立廣州國民政府,就任非常大總統。此時孫中山的國民政府,已經成為南方第一大實力派。

也正因為此,馮玉祥、張作霖先後電邀孫中山北上共商國事,企圖和平實現中國的統一。但可惜的是,孫中山抵達北京後不久就去世。

其後,蔣介石的北伐國民革命軍開始一路高歌猛進,先是消滅掉直系孫傳芳和吳佩孚的殘餘勢力,接著又重創奉系張作霖,將其趕回東北。最終,蔣介石成為天下第一大實力派。


我是趙帥鍋


軍閥者,依仗手中的兵權割據一方,獨立於中央之外的地方諸侯。

對於誰是實力最強盛的割據軍閥,當時軍閥林立,今日也許還是軍閥,明日也許便被別人打趴在泥濘之中,所以這個“最強軍閥”並不是固定的一個人。

中華民國經歷了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兩個階段,所以,“最強軍閥”在這兩個時期也有不同的人選。

不過,數來數去也不過只有那寥寥數人而已。

北洋軍閥這四個字在近代史上的分量可謂重之又重,可一說到北洋軍閥,或許很多人馬上就會想到袁世凱。

不過,我認為不能將袁世凱歸為軍閥之列。

我們說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統治,從而建立了中華民國,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辛亥革命的成功與否取決於袁世凱,所以我也一直說辛亥年的局勢繫於袁世凱一人之身,袁世凱倒向哪一邊,哪一邊就能成為贏家。

所以,革命黨為了成為贏家,只好對袁世凱許以“虛臨時總統之席以待袁君反正歸來”的承諾,讓袁世凱投向了革命陣營?

這能說是袁竊取了果實嗎?顯然不能,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更何況,沒有袁的加入又哪來的果實?

袁世凱迫使隆裕和溥儀同意退位之後,當時被唐德剛先生評為“一文不名”的孫先生不得不讓出總統的寶座,袁世凱則因此順利登頂,當上了中華民國的總統。

袁世凱之所以不能列為軍閥,是因為他並不是割據一方的地方諸侯,更關鍵的是在他的武力威脅之下,幾乎所有的省份已經向他俯首稱臣了,不論他們是真心還是假意,袁世凱都對他們擁有統治權,這和後來的段祺瑞、曹錕和吳佩孚、張作霖有著本質的區別。

1916年,袁世凱病逝之後,北洋系內部再分為幾個派系,如皖系、直系和奉系。

所以,北洋軍閥雖然在袁世凱時期已經冒出了頭,可是正式行成的時間是在袁世凱病逝之後。

那麼,北洋軍閥中又是哪一個軍閥勢力最強呢?

對於北洋政府時期,只要略知這段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個時期實際上又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1912年到1916年,為袁世凱當國階段。

1916年到1920年,為皖系段祺瑞執政階段。

1920年到1924年,為直系曹錕、吳佩孚主政階段。

1924年到1928年,為奉系張作霖主政階段。

為什麼袁世凱不能稱為軍閥,段、曹、吳、張四人控制了北京政府卻成了軍閥呢?原因很簡單,他們雖然控制力北京政府,但卻沒辦法控制地方割據軍閥。

從這四個階段,我們也能夠看得出,北洋軍閥中的最強軍閥是誰了。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中實力最強的顯然是皖系軍閥段祺瑞,所以,他也是北洋軍閥中第一個控制北京政府的軍閥。

1920年,段祺瑞和直係軍閥曹錕、吳佩孚打了一場“直皖戰爭”,並且輸給了曹、吳,所以曹、吳接替段祺瑞成為了北京政府的掌舵者。雖然明面上是曹錕當總統,但是因為兵權是在吳佩孚手上,所以直系的當家人實際上是吳佩孚。

所以,1920年到1924年這個階段,北洋軍閥中最強的軍閥顯然是吳佩孚,當時美國的時代週刊也將吳佩孚評價為“中國最強者”。

1924年,吳佩孚和張作霖打起了“第二次直奉戰爭”,然後打輸了,隨後張作霖又敲打敲打了馮玉祥,也就控制了北京政府,所以1928年之前的張作霖也就成為了實力最強的軍閥。

1928年,張作霖喪命於“皇姑屯事件”,隨後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蔣在形式上完成了統一,中國自此進入了國民政府時期,這個時期仍然軍閥林立,可是誰才稱得上是最強軍閥呢?

這個時期的主要軍閥有桂系“李白”,張學良、晉系閻錫山、馮玉祥、川系劉湘、滇系龍雲、新疆盛世才以及西北諸馬等人。

桂系軍閥李宗仁和白崇禧,毋庸置疑是這個時期實力最強的軍閥。

李宗仁的實力有多強呢?桂系在鼎盛時期,勢力範圍南起廣西,向北直插山海關,向南窺視南京國民政府。如果蔣沒有運用金錢攻勢離間桂系,桂系內部也足夠穩固團結的話,北伐之後,蔣很可能會被李宗仁所取代。

即便李宗仁被蔣打了一記重拳,可是,卻始終屹立不倒,有資格也有實力和蔣纏鬥幾十年的也唯有李宗仁一人而已。

此外,蔣的幾次下野,背後都離不開桂系的推動。

1948年,蔣已身陷囹圄,“李白”再一次“逼宮”,逼得蔣不得不辭職下野,李宗仁也因此坐上了代總統的寶座。

所以,在整個國民政府統治時期,實力最強的軍閥始終是桂系李宗仁,這一點從來沒有改變過。

即便是到了最後,李宗仁也仍然能夠全身而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