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35423146
SCI是science的縮寫,代表著科學,或某一學科的學習與研究成果。
中國在科技應用領域,即in th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最顯著的能力就是消化、吸收。廣泛的群體性的綜合開發轉化能力,應該說是世界獨一無二的。
而基於SCI方面,的確舉步維艱。最明顯的特點是:凡是被曝光的薄弱領域,都會達到前所未有的共識與項目速成選擇,常被政府以少見的“行政高效"干預而受到重視,並列為重點扶持補貼項目。
於是出現一個現象:一些信息靈通商,臨時拼湊幾個“職稱性科研人員",紛份掛牌經營,唾手可得政府提供的各種優厚條件和研究經費,這就是“成果"。
這樣的成果本身就是最不科學的偽科學,必然會造成科研經費的“唐僧肉。
一哄而起,吃完就散的科學研究,不可能搞什麼研究,投機取巧的過程永遠得不到什麼成果。
基礎科學研究是辛苦的,一點一滴都傾注著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只有長期的積累,從漫長的沉澱凝鍊中,才能一步一步的得到科學理論並逐步轉化為科研成果。
那種“革命性"、"愛國性“的盲目投入,異想天開的情緒化熱情,與科學精神背道而馳,與科學研究路子絕對無緣。
縱使經歷了風雨,也休想見到彩虹……
北國風向
中國在基礎研究領域的投入不大。
關於基礎研究領域的學術生態,創新幾乎沒有;大多都是為晉級而寫的論文,或者是為結題拼湊的急就文章,破綻百出。
基礎研究領域是西方人的天下,中國人要在基礎研究領域創新,就要質疑、批判,建立自己的學術體系。事實上,張海亭先生提出來的“鐵鎂質橄欖岩和菱鎂礦”的隕落成因、杜樂天先生提出來的“石油的無機成因”、武漢地質大學教授李德威先生提出來的“層流”說,都是地質學、物理學、化學領域基礎理論創新的突破口。可是這些突破口由於會損害某些“國內外學術集團”的利益,被刻意迴避,無人問津。
看看今天中國的某些研究,不是大陸漂移,就是板塊下插;要麼就是光速不變,高能粒子對撞;或者今天講澳大利亞研究團隊發現上地幔熔融的鐵鎂質橄欖岩“蹤跡”,明天又說該國的研究人員認為地幔岩漿會產生岩石的相變。這些研究者全然不顧張海亭先生指出來的“板塊假說的片面性和侷限性”,也不會顧及楊振寧先生指出來的“高能粒子對撞的研究方向錯了”,更不記住丁肇中先生指出來的“高能粒子對撞機的研究”違背了它的“初衷”!
金童希瑞
真正的科研是當你發現了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你又想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可能途徑和方法的時候,你去用實驗驗證並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而現在中國的科研是國家發佈了一個科研經費申請指南,你根據這個指南發揮寫本子的水平,寫出一個感天動地的本子,最後成功地拿到了科研經費,經過一二年全身心地努力,把科研經費聰明地花完了,還產出來了論文,尤其是產出來了SCI論文,順利地完成了科研項目。這是一個沒有任何價值的所謂的科研,可這卻是中國的科研現實。
學生求識
應該以國內權威期刊為準,限定所有論文必須有中文版。科技類的原則上都發表在國內權威期刊上,人文社科類的不做限制可以在國內發表後同步到洋人刊物上。
完善中文知識庫,建立國內權威,是百年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