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早期會有哪些症狀?如何預防大腸癌?

空心樹子


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由於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人都是高脂肪低纖維素飲食,近年來腸癌的發病率有所升高,而且有年輕化趨勢。



大腸癌早期會有哪些症狀?

不管是醫生還是患者,都想早期發現腫瘤,但現實是早期腸癌並沒有明顯的症狀,因為早期腫瘤小,對正常的消化道功能影響小,所以很難發現。

隨著腫瘤的增大,症狀也逐漸出現。主要包括便血、排便習慣改變(如大便次數明顯增多)、腹部包塊(右半結腸癌多見),便秘和腸梗阻(左側結腸癌多見),直腸癌由於位置低,和糞便摩擦出血可能為鮮紅色,容易和痔瘡混淆,應引起注意。有上述症狀且反覆出現的人群應儘早行腸鏡檢查。



如何預防大腸癌?

一部分腸癌是遺傳因素引起的,如果有直系親戚患腸癌,那麼你也是高危人群,高危人群出現上述症狀更要重視。飲食是我們可以控制的,應儘可能低脂肪少吃肉食,多吃蔬菜水果。如果發現結腸息肉應儘早切除,有不少腸癌是由息肉轉變而來。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喜歡就點個贊吧!


汪醫生小課堂


我是小影大夫,一名影像科醫生。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寫過很多很多大腸癌的片子,大多數都是已經出現了症狀才就診,好一點的就是隻能周圍淋巴結的轉移,不幸運的是很多子龍出現了肝臟和遠處的多發轉移。大腸癌的早期可以沒有任何症狀,要靠做腸鏡篩查。

今天寫了個結腸癌手術後複查病例,75歲老年男性,因為腹痛、腹脹,伴發肛門排便排氣減少10天就診。

跟大家解釋下什麼叫肛門排便排氣減少,就是好幾天不拉大便不放屁了,老人家好幾天不拉大便可能很常見,因為很多老人家都便秘。但是不拉大便不放屁好幾天,又出現腹脹,腹痛,醫生聽到這樣的描述,診斷腸梗阻沒問題了。就是腸子裡的糞便和氣體被堵住了,排不出來。

出現腸梗阻的原因有很多,老人家最常見的就是腫瘤,就是癌。這個老人家做了個CT,確實有東西堵住了腸子,就是結腸癌,位於橫結腸。癌腫長大了,管腔就窄了,大便就排不出來,出現了梗阻。


這個老人家除了橫結腸有癌腫之外,CT上還發現乙狀結腸也有一個癌腫。就是說結腸有兩個地方都出現了癌症,這是多中心的結腸癌。

大腸癌的症狀有哪些?

大腸癌早期可以沒有任何症狀,也可以出現腹痛、腹脹、腹瀉、便血、肛門停止排便排氣等症狀,還有就是出現了明顯的體重減輕,也要注意可能會有癌症。

病例1.這是一個75歲的大爺,反覆便血伴腹痛1周,一週前出現便血,色暗紅,與大便相混雜,並伴有腹痛。糞便稀爛,不成形。自行用止痛藥物治療,沒有好轉而就診,近期有體重下降。做CT發現結腸癌已經出現了肝臟多發轉移,雖然說只有一週的症狀,但是這個腫瘤起碼長有半年時間了。可惜,沒有任何症狀,在早期沒有發現。

病例2.這是一個70歲男性,反覆腹瀉半年,老人家以為是吃壞了肚子,老家人反覆的腹瀉和便秘交替都需要警惕。今天老人家由家人陪同下來檢查。CT做出來下圖,可見12cm大的結腸癌。這麼大的腫塊,肯定不止長了半年的。


如何預防大腸癌?

早期結直腸癌沒有症狀,不容易被發現。早期大腸癌的治療效果非常好,可以達到治癒可能。所以結腸鏡的體檢特別重要,特別是是結腸癌家族史的,有結直腸息肉的人要進行息肉的切除,切除後要隨訪。

另外大腸癌的發生與遺傳因素有關,也與飲食有很大的關係,比如高脂肪和低纖維素飲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結腸癌也多了起來。在生活上,要低脂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適當鍛鍊,定期腸鏡體檢。做一次腸鏡沒事,可以三到五年再做一次。


小影大夫


大腸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大腸癌主要包括了結腸癌和直腸癌。大腸癌早期會有哪些症狀呢?

非常遺憾,早期大腸癌往往沒有任何的症狀和體徵,等到出現不舒服,就有可能是大腸癌的中晚期了。大腸癌的患者,有可能會出現以下的症狀:

便血,可以表現為便鮮血或者黑便;

腹痛,腹脹,可表現為腹部隱痛,伴有腹脹的症狀。

腹部腫塊,有少部分患者,可以在肚子上摸到一個腫塊,有可能就是癌症的包塊。

腹瀉或者便秘,有一部分患者,得了腫瘤之後,會出現排便習慣的改變,可以出現腹瀉或者便秘,或者是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

貧血,大腸癌患者,長期慢性的失血,可以出現貧血的症狀。

想要早期發現大腸癌,主要依靠體檢,例如,化驗大便,可以知道大便裡面有沒有紅細胞,有沒有出血,如果有的話,需要進一步做腸鏡檢查。腸鏡檢查是發現大腸癌的最主要手段,做腸鏡可以確診早期腸癌和息肉,對於早期病變,還可以在腸鏡下治療,切除病變。

如何預防大腸癌?

大腸癌與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有關係,預防大腸癌,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少吃高脂肪食物,保持健康的身材,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和水果。

戒酒,做到滴酒不沾;

少吃加工肉和紅肉,例如培根,臘肉,香腸,豬肉,牛肉,羊肉等等。

定期體檢,從45歲左右,開始做腸鏡篩查,如果沒有問題,可以5年後複查腸鏡。


普外科曾醫生


我是藥博士,研究癌症早期篩查多年,對大腸癌早期篩查有一定的瞭解。

消化科醫生提醒:一定要密切觀察自己的大便,不要小看大便的改變,任何蛛絲馬跡,都可能是大腸癌來臨的徵兆。

1、便血,容易忽略,都以為是痔瘡或者是便秘導致,其實大便帶血,還伴有消瘦、腹痛、貧血等,是應該非常警惕的。

2、便秘,也容易忽略,尤其是新近突然發生的便秘或者原有便秘現象突然加重,則需要高度警惕大腸癌。

3、排便感覺改變,比如經常感覺有便意,但是拉不出來,或者每次拉出來很少,或者大便的形狀變細,呈條索狀,都應該警惕了,而往往到了這個時候,腫瘤已經出現了,而且已經較大了,已經阻塞腸腔了。

4、排便習慣改變,突然出現排便不規律,排便時間不固定,排便次數也不固定了,也需要高度警惕大腸癌。

應該做哪些檢查?

要想更好地發現大腸癌,最佳的檢查方式是腸鏡!像什麼CT、B超之類的方式其實是不太靠譜的。

建議高危人群,最好每年進行篩查,能有效的篩出來癌前病變,及早的進行手術,可以有效的預防大腸癌的發生,降低死亡率,所以定期檢查尤為重要。主要應該做2項檢查:

1、大便潛血檢查,需連續3天留取早晨大便行潛血試驗

2、腸鏡檢查,腸鏡檢查是診斷大腸癌的金標準,所以必要時一定要做。

大腸癌的便血VS痔瘡的便血

有時候比較難區分這二者,其實一點都不難,因為大腸癌和痔瘡這兩種疾病發生的位置大不相同啊。

就是因為位置不同,所以便中帶血這個就容易區分,痔瘡的血是便便表面的鮮血,而大腸出血則是在便便中夾雜的暗紅的血,還有大量的黏液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特點。

大腸癌還有其他的分辨方式,比如上面提到的便秘、排便習慣、大便性狀、排便感覺等,比如痔瘡通常是不會出現便秘問題的。

醫生告知:預防大腸癌,做到五點:

1、飲食需要調整,低脂低蛋白飲食,拒絕某些醃製加工過的肉類食品。多吃蔬菜水果等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

2、戒菸限酒。已經有非常明確的證據表明,腸癌的發生,菸酒是第一危險因素。

3、及時補充水分,幫助排便,成年人最好每天喝2500毫升左右的水。

4、多運動,提高新陳代謝,同時增加腸胃的蠕動,可以使容易癌變的息肉減少。

5、定期體檢篩查,建議高危人群,每年做1到2次的篩查。

【藥博士】簡介

博士,執業藥師,高級營養師,守護生命健康,拒絕偽養生,手把手調養一個健康的你!


藥博士


什麼是大腸癌?

大腸癌是大腸粘膜上皮和腺體發生的惡性腫瘤,包括直腸癌和結腸癌。

大腸癌早期表現有哪些呢?

  1. 大便習慣和性狀改變。直腸癌患者大便次數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沒有糞便,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盡的感覺。
  2. 腹脹、腹痛,原因是由於腸道功能紊亂,或者腸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為隱痛或脹痛,還有漸漸加重的趨勢。
  3. 便血,因病變距肛門較近,血色多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且往往是血便分離。只在出血量較多時,才可見大便呈棕紅色、果醬樣。右半結腸癌病人中,有這種肉眼可見的便血者佔36.5%

  4. 貧血,當長期慢性失血,超過機體造血的代償功能時,病人即可出現貧血這種大腸癌的早期症狀。



怎麼做好對大腸癌的預防呢?

  • 一級預防
  1. 調整飲食:減少能量的攝入,低脂飲食,多吃水果、蔬菜和膳食纖維,多補充維生素和足量的微量元素,多吃一些具有一定抗癌作用的食物。
  2. 改變生活方式:戒菸限酒,適當的鍛鍊身體可以促進腸蠕動,保持排便通暢。
  3. 治療癌前病變:大腸腺瘤患者,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大腸癌發病率明顯增加,通過普查與隨訪,儘早切除腺瘤治療結腸炎,可降低大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 二級預防
即早期發現,早期診斷, 早期治療以防止或減少腫瘤引起死亡,大腸癌的發生,發展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從癌前病變到侵潤性癌,估計需要經過10~15年的時間,這為普查發現早期病變提供機會,普查是二級預防的重要手段。
  1. 糞便隱血試驗
  2. 直腸指檢
  3. 內鏡檢查:直腸鏡、乙狀結腸鏡和結腸鏡
  4. 腫瘤標誌物
  5. 影像學檢查:X線鋇劑灌腸、腔內超聲、CT、MRI
  • 三級預防

患者積極接受治療,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目前對大腸癌患者採取手術治療為主,輔以適當的放化療,中醫藥治療和免疫治療。

總結:50歲以上人群,有症狀因症就診,無症狀的高危人群,每年一次肛門指檢、糞便隱血試驗,每五年一次結腸鏡檢查。結腸癌是可防可治的!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覺得寫得不錯的話,記得點個贊哦!如果還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識,關注我,私信為你解答!


醫療工作者張


我國也是結直腸癌高發國家,而且男性發生率慢性高於女性,可能跟男性抽菸、喝酒、辛辣刺激不規律飲食明顯比女性多有關係。而且腸癌大部分發生在40-60歲這個年齡段裡面,40-60歲這個年齡是一個男人的黃金年齡,同時也是非常尷尬的年齡,男人40歲事業正在蒸蒸日上,40歲男人也是上有老、下有小需要養的尷尬年齡,如果一個人在四五十歲發現腸癌對個人還是對家庭,無論是經濟上還是精神上都是一種巨大的打擊,所以早期發現腸癌對預防結直腸癌非常重要。

我們大腸包括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不過那一部分發生癌症我們都稱為結直腸癌,也就是大家口中常說的大腸癌。

但遺憾的是除了早期直腸癌有便血、裡急後重感(拉完還想拉,總感覺大便拉不乾淨的感覺)等表現外,其他部位結腸癌早期基本都沒有症狀。隨著腫瘤癌細胞慢慢長大會逐漸出現下列症狀:1.大部分人最早出現就是大便變細,次數增多、有粘液便、血便、粘液膿血便,這些症狀沒有特異性,很多腸炎、胃腸功能紊亂也會出現這種表現。隨著腫瘤進一步長大,有些人會出現腹痛、肚子可以摸到包塊。如果腫瘤細胞繼續長大會堵住腸腔出現腸梗阻,當然這些都是比較中晚期的表現了。
那麼我們現在臨床上大腸癌檢查主要包括哪些?
1.最簡單的就是大便檢查:大便常規檢查如果有血,最好做個腸鏡檢查。2.CT檢查:因為腸道內有大便干擾會看不清楚,CT 只有腫瘤長得比較大的時候才能檢查出來。3.還有就是 PETCT 檢查, PETCT 很貴,做一次要接近一萬,而且 PETCT 輻射也比較大,不適合普及檢查。4.腸鏡檢查:腸鏡檢查對腸癌特別是早期腸癌的發現上是最精確的,早期大腸癌目前用腸鏡是最好發現的。5.當然現在還有“糞便腸癌基因檢測”的方法:但做一次好像要2000-3000多,也不適合普及檢查。
回到題主提出的問題:
腸癌早期有什麼症狀?
看完我上面說的大家應該都知道了,早期腸癌幾乎沒有症狀。就是通過做腸鏡篩查出來。
所以即使平常沒什麼症狀,一般人最好也要在40-50歲時候常規體檢一下腸鏡,如果腸鏡沒問題,可以3-5年再體檢一次,如果有發展有息肉,炎症,腫瘤等問題的那就及時處理,隨後1-2年再複查一次。如果有家族史最好提早到40歲查一下。這樣基本就不會跟大腸癌打交道了。
恩,有問題歡迎關注並留言討論。


消化內科葉醫生


大腸癌的高危對象,預防方法,篩查建議

高危對象

1.40歲以上有兩週肛腸症狀的人群;

2.有大腸癌家族史的直系親屬;

4.長期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

5.大腸癌手術後的人群;

6.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HNPCC)家族史的20歲以上直系親屬;

7.45歲以上無症狀人群。

注:兩週肛腸症狀指有以下任意症狀持續兩週以上:大便習慣改變(便秘、腹瀉等);大便形狀改變(大便變細);大便性質改變(便血、粘液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

篩查建議

1.40歲以上有症狀高危對象,經兩週對症治療症狀沒有緩解者,應及時作肛門直腸指檢、大便隱血試驗(FOBT)檢查,任一指標陽性應進行腸鏡檢查,如FOBT陽性者經腸鏡檢查仍未示有異常,建議作胃鏡檢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2.40歲以上無症狀高危對象,每年接受一次FOBT檢查,如隱血試驗陽性,則進一步腸鏡檢查以明確診斷。如FOBT檢查連續3次陰性者可適當延長篩查間隔,但不應超過3年。

3.年齡大於20歲的FAP和HNPCC家族成員,當家族中先發病例基因突變明確時,建議行基因突變檢測,陽性者每1-2年進行1次腸鏡檢查。如基因突變檢測陰性,則按照40歲以上個體進行篩查。

4.45-75歲無症狀篩檢對象,每年接受1次FOBT檢查,每10年接受1次腸鏡檢查。

5.糞便或血液的多靶點基因檢測可能有助於篩查,糞便標本的證據更為充分,但由於價格較為昂貴,限制了其應用。

預防建議

1.運動可有效減少腫瘤發生,堅持體育鍛煉,避免肥胖;

2.健康膳食,增加粗纖維、新鮮水果攝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飲食;

3.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可能對預防腸癌有效,老年人可嘗試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可能減少心腦血管疾病和腸癌發生的風險,具體使用須諮詢醫生;

4.戒菸,避免其對消化道的長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石醫生超話


大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我爺爺在60歲時死於直腸癌。對於腸癌,我是很關注的。

腸癌的病因與遺傳、環境因素有關,在早期,沒有特異性的變現,可能會出現大便習慣的改變、次數、性狀的變化,或是便有帶血或黏液。

預防著重注意兩點:

一是預防得病。在大腸癌的發病中,研究表明,與高蛋白低纖維素的飲食習慣有關。我爺爺小時候家裡窮,很早父母就去世了。後來自己努力成家立業,靠勤勞過上了較好地生活。那時候吃肉多,特別是肥肉,能吃幾碗。另外老家的習慣是,過年殺豬,醃製燻成臘肉。別人家殺一條豬,我家殺四條,因此吃得致癌物也是不少的。所以,病從口入。這一點一定要注意。在用嘴巴吃飯的時候一定要帶著腦子,腦子裡還得懂。

二是早發現。早發現,治療效果好,長期存活沒有問題。看到我們社區的腸癌的老人,活二十多年的,我打心眼裡羨慕,為我爺爺感到心痛,為他們感到高興。他們有知識、有條件,有病及時治療。我聽父親講,爺爺四十多歲時就老說肛門不舒服。每次走完路,都需要在山澗找水洗洗。但他沒有去看病,沒有進行正規的檢查。所以,永遠不要忽視健康。生病了不僅自己受罪,您的親人更是難受。這種難受會一直存在。

綜上,預防大腸癌跟預防任何疾病都是一樣的。第一步:思想上重視,有相關的知識儲備,知道怎麼預防,要防大腸癌,多吃菜少吃油、肉等太多高蛋白的東西,少接觸致癌物,很多包括煙燻、燒烤、醃製食物等。第二步:嘴上把好關,科學健康飲食。第三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身體不舒服別抗。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不管有沒有症狀,建議45歲一定要篩查結腸鏡。

我爺爺沒能等到我學醫,告訴他這些。

但願每個人都有醫學常識,保重自己的身體,在人生的旅途中少點病痛。

本人武小一,家庭醫生,分享醫學常識。請您關注我,關注健康!


武小一家庭醫生


(2018年10月3日 曾醫生有問必答)

大腸癌目前是我國五大癌症之一,實在太常見了,作為專科醫生,我每個月都會遇到1、2例腸癌患者,大部分的患者都是中晚期居多。經常有病友問道,醫生,我之前一點症狀都沒有,怎麼一查就查出癌症呢?這個其實不奇怪,因為腸癌的症狀比較隱蔽,不典型,但瞭解腸癌,平時注意觀察,是可以及早發現癌症的。

我的一個伯母就是因為大便帶少許血絲,不放心,就去做了腸鏡檢查,就發現早期結腸癌,經過手術等治療,目前已生存了10幾年了。所以說,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防治疾病的關鍵。

我們該如何識別癌症?如何預防?

腸癌的高危因素:遺傳,過多食用動物脂肪及蛋白(經常大魚大肉),缺乏新鮮蔬菜及纖維素食品,家族性腸息肉,結腸腺瘤,潰瘍性結腸炎,結腸血吸蟲病肉芽腫。

大腸癌的早期症狀:

1、排便習慣與糞便性狀的改變:表現為排便次數增多,腹瀉,便秘,糞便帶血,粘液膿血便,常常為最早出現的症狀,常常因為特異性低,易被忽略。

2、其他如腹痛、排便不盡感、裡急後重、大便變細、消瘦、乏力等。

腸癌的預防措施:

1、多吃蔬菜少吃肉,不吃魚生;

2、每天儘量大便;

3、減肥;

4、腸鏡不是體檢的常規檢查,對有以下一些情況的,有慢性腹瀉的患者,消瘦查不出原因的患者,有解反覆血便的患者,建議做腸鏡;有家族性腸息肉、結腸腺瘤每年定期查腸鏡,做病理;有潰瘍性結腸炎、結腸血吸蟲病肉芽腫的患者要及時治療原發病,有吃魚生史的人要注意體檢。

5、適量的運動,生命在於運動。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大腸癌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腫瘤,早期出現的大腸癌並沒有什麼很明顯的症狀,很容易被大家忽視,因此,很多人發現大腸癌都已經是中期或者是晚期了。大腸癌的發生和很多因素有關,年齡、遺傳等因素都是原因之一。

一般來說,大腸癌的表現症狀有以下這些:

一、大便的外觀或者形態發生了改變。很多時候大便會出現一些顏色或者性狀的改變,比如大便的顏色很黑、時常便血等,或者是大便不成形,成粘稠狀等等。這些症狀很容易從我們的排便當中看出。

二、排便的習慣改變。通常表現為突然的大便次數很多或者排便困難。

三、小腹出現疼痛或者是自己捫及硬塊。很多的大腸癌患者都會感覺自己肚子疼,有些人甚至可以在腹部摸到硬塊。當然,硬塊是不是大腸癌,就需要及時到醫院診斷。除了上面這些比較容易辨識的現象之外,還會出現一些慢性症狀,比如人越來越瘦,不想吃東西等。

大腸癌發現之後通常已經是中後期了,因此,我們在平時不能掉以輕心,要注重大腸癌的預防。

要預防大腸癌,首先要注意的是我們的飲食習慣,要合理、均衡,不要挑食,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刺激、辛辣的食物;除此之外,菸酒最好都戒掉。合理的運動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平時不要久坐,或者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特別是上班族,要多出去走走。還有一點就是要控制好我們的體重,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

目前,結腸鏡檢查是早期發現大腸癌最有效的方法。

歡迎轉發或分享。獲得更多肛腸、痔瘡相關知識,請關注【李勝龍痔瘻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