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特供、股債、黃金,春節理財哪家強

歲末年初,該為一年的“辛苦錢”找個好去處了。

“進入年底,來銀行辦理業務的人多了很多。”近日在滬上網點走訪時,某四大行理財經理張華(化名)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等在年終都會盤結回籠資金。不少上班族也要為“辛苦錢”找個增值的“好歸屬”。

記者採訪瞭解到,不少銀行在春節前會發售春節特供理財產品,但收益並不會出現明顯的翹尾現象。一般來說,收益率比同期發售的同類產品高出0.1至0.2個百分點,對部分投資者具有一定吸引力。此外,利率上浮的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往往也備受歡迎。

業內人士指出,僅僅是傳統的存款、銀行理財產品已難以滿足客戶的需求,多元配置才是王道。

那麼,專業人士給出投資者怎樣的配置方案?理財過程中,投資者又需要注意哪些風險呢?

銀行特供、股債、黃金,春節理財哪家強

閒錢不站崗

記者瞭解到,投資者購買春節特供理財產品需要早下手,避免資金站崗。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詩強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節前投資理財收益較高,節後一般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會有所下降。因此,春節前是投資者配置銀行理財比較理想的時間。建議投資者多關注,根據未來資金使用情況選擇合適期限的理財產品。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預計春節前一週左右時間,不少銀行會發售春節特供理財產品,收益率會比同期發售的同類產品高出0.1至0.2個百分點,對投資者具有一定吸引力,部分產品會比較熱銷。

“不過,也不是每家銀行都會發售此類產品,投資者可以關注當地銀行的產品發行情況。”劉銀平特別提示,在此期間購買理財產品,要關注產品的募集期及收益開始計算時間,如果產品節前發售、節後計算收益,募集期過長就會導致嚴重的資金站崗現象,從而拉低產品的實際收益率。

“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一般在50歲及以上的人群中較受歡迎,年輕人有通過手機銀行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還有一部分在支付寶或微信裡買理財產品。”張華告訴記者,多數銀行都推出了定期存款送禮品等活動,而存單利率基本都是上浮40%左右,20萬至50萬元的大額存單是較受客戶歡迎的存款品種。

某股份制商業銀行理財經理李明對《國際金融報》記者介紹,春節期間該行推出20萬元起、3年期的大額存單,存款利率為4%。該行每天一個億額度,客戶最好在該行9點開門或稍早些到,來到櫃面的話工作人員也會幫忙搶。也可以根據客戶習慣,使用APP操作。

該理財經理強調,客戶要儘量提早到,如果晚10多分鐘,可能就沒有額度了。行裡通知這款產品是一直髮行到3月底,但也可能隨時叫停。

未現明顯翹尾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春節期間各家銀行活動力度有所差異。整體來看,利率上浮的存款、存單備受關注。

銀行理財產品方面,春節前夕收益並未出現明顯的翹尾現象。根據《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指數報告》,2019年12月,全國銀行理財價格指數延續下滑趨勢,環比下滑0.19點至90.92點。

那麼,理財收益緣何未翹尾?

對此,普益標準研究員陳飛旭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原因可以分為三個方面:第一,資管新規要求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銀行無法像調整預期收益型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那樣調整淨值型產品的收益;第二,資管新規對理財資金的投向和久期進行了嚴格的限制,銀行無法通過期限錯配和非標投資來提升收益;第三,在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政策推動下,各類資產收益走低,資產端無法支撐理財產品收益的提高。

“在此背景下,隨著存續預期收益型產品規模不斷壓降、存量高收益非標資產逐漸到期,同時2020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指出將繼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預計理財收益降低的趨勢將在較長時間內延續。”陳飛旭補充道。

綜合多位銀行理財經理的說法來看,在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和去年相比,無論是存款、存單還是銀行理財,都難免受到市場面影響,收益率有所下滑。而春節期間推出的一些理財產品,儘管可以有4.5%或更高的收益率,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產品可能有一定門檻(有的只面對私行客戶),也有的期限較短。

張華表示,現在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確實不高。“在現有情況下,我們往往會將長期、短期產品的收益做一個比較後介紹給客戶,長期不用的資金會推薦存3年定期或大額存單,利率基本上與國債持平或者上下有浮動”。

“對於還不確定資金安排的客戶,會介紹短期定期存款或理財產品,確保有一定收益。”張華補充稱,投資者也需要注意部分理財產品的起存金額。

豐富產品線

“一定程度上,僅僅是傳統的存款、銀行理財產品已經難以滿足客戶的需求。多元配置才是王道。”李明對記者坦言。

記者注意到,某大行APP上提出了基金、證券、壽險、財險、消費的綜合金融服務概念。

那麼,對於一些具備其他資管機構子公司的大行來說,未來其銀行理財子公司是否可以利用這些優勢?產品線是否會進一步豐富?

陳飛旭告訴記者,優勢互補、發揮不同資管子公司的協同作用是大行的必然選擇,銀行理財子公司將享受協同作用帶來的優勢。

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已成立理財子公司的大行均表示,將充分協調資管板塊內部各子公司,實現差異化競爭和優勢互補,強化整體聯動,發揮戰略協同效應。

陳飛旭進一步表示,雖然當前理財子公司產品仍以固收類為主,但產品豐富程度較母行已有明顯的提升,子公司發行的產品中混合類產品佔比明顯更高。未來,在政策推動提升直接融資佔比,以及投資者需求日益多元化的趨勢下,理財子公司產品線勢必會愈加豐富,混合類和權益類產品進一步增加。

劉銀平也對記者稱,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更加豐富,在產品期限方面選擇餘地較多,包括活期、中短期、長期產品,期限最長可達5年;在資產配置方面更加多樣化,股票、基金、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的配置比例有所提升;投資門檻更低,1元理財產品佔比超過一半,可吸引更多投資者。“銀行需要根據不同類型投資者設計多層次理財產品,滿足不同投資者對產品風險、流動性、收益等方面的差異化需求”。

不過,陳飛旭也坦言,豐富產品線需要理財子公司具備更強的主動管理能力,尤其是權益類資產投研能力和大類資產配置能力,理財子公司還需要具備更強的風險管理能力和運營管理能力。

多元化配置

那麼,在目前環境下,投資者又該如何多元化配置呢?

李明指出,目前,該行可以利用豐富的產品線幫助資金額50萬元及以上的客戶做配置方案。一般來說,客戶既需要長期的產品來鎖定收益,也需要中短期的理財來進行資金的靈活調度,這部分資金也會有一定收益不至於白白放在那裡浪費。此外,根據投資者自身情況,配置一部分股票基金也是不錯的選擇。

“長期產品,早買早划算,鎖定利率,後面就沒有了。”李明一邊說著,一邊拿出了一款年金險產品。

“在前三年分別買進一定數額該產品後,綜合15年下來,可以實現超過5%的收益率,基本不受市場利率影響。”他告訴記者,投資者需要注意在鎖定利率的基礎上進行多元配置。

另外,李明認為,無論什麼時候,基金定投都是一個好習慣。但定投在於找準標的。“大家都知道低買高賣可以賺錢,但是關鍵在於找得到優質標的。銀行在代銷基金時也會進行一些篩選”。

關於資產保值增值、多元配置,專業研究人士又有何建議呢?

格上財富研究員張婷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高層會議的講話可以看出,2020年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仍將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放在重要位置。今年無風險利率的中樞大概率繼續下移,在此條件下,不管是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的收益會繼續走低,為了更好地保障資本穩健增持,2020年建議投資者進行綜合配置。

A股方面,張婷指出,當前可以適當進行戰略性配置。目前在經濟數據階段性企穩、貿易摩擦緩解、通脹上行趨緩以及政策變暖的多重利好之下,A股市場底部已經抬升,大概率會繼續慣性上行,但幅度肯定沒有之前那麼大。從長期來看,可以進行配置,但在二三季度要防範經濟預期差的風險。

張婷建議,2020年配置主線在科技成長板塊。在消費領域,汽車、家電以及低估的醫藥也可以關注。另外,港股方面,也建議加大配置,去年A股以及美股都經歷大幅上漲,而港股受本地事件的影響,在2020年有估值迴歸的需求。

債券方面,張婷認為,在利率下行之下,2020年債券表現會比2019年好,二三月份貨幣政策力度加大之後,債券機會會更大。

對於黃金配置,張婷稱,短期受美伊事件影響,黃金價格大幅上行,但從美國無風險利率來看並未過多下行,反而美國經濟階段性好轉,因此黃金在全球風險事件降溫之後,漲幅會有限。“可以關注2020年下半年,屆時美國經濟受降息影響會有所消退,疊加美國大選的影響,黃金會迎來機會”。

警惕投資風險

收益與風險總是如影隨形。

2020年,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仍需要注意哪些風險?

張婷指出,風險方面主要關注三點:第一,國內經濟階段性企穩,一季度的財政政策力度較大也比較充分,二三季度需防止房地產投資下行,拖累經濟再度承壓,從而形成經濟變弱的較大預期差;第二,貨幣政策力度不及預期,目前市場對貨幣政策較為寬鬆的預期強烈,如果貨幣政策不及預期,可能會導致市場的波動;第三,信用債風險,雖然目前信用利差有好轉,但小企業的融資成本仍然較大,仍需注意信用風險。

此外,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金融領域廣泛存在的剛性兌付問題,讓整個投資理財市場風險不斷積聚。這也得到了監管層的重視,市場也在密切關注。

“賣者盡責,買者自負。”這樣的意識也得到越來越多的強調。

銀行理財方面,張華告訴記者,現在越來越強調銀行理財產品不允許進行保本保利的營銷推介。

劉銀平指出,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前,銀行仍然可以發行保本理財和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但要有序壓降這兩類產品規模直至全部退出,過渡期結束後,銀行或理財子公司只能發行非保本的淨值型理財產品。

“儘管有些銀行可能還有一些保本的理財,但退出舞臺只是早晚的事。”張華對記者補充道,儘管客戶一時間很難接受,但必須要做好相關準備,未來銀行理財產品並不是沒有可能虧損的。

不過,王詩強則對記者表示,資管新規出臺後,銀行理財全面淨值化,但是大量銀行理財主要配置評級AA+級以上債券、票據等,投資者可以根據產品頁面展示的風險等級進行選擇,風險保守型投資者可以選擇風險等級較低的產品進行投資,不用太擔心。

(國際金融報記者 吳林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