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34
民族英雄不容玷污!
这么说一个民族英雄,真的是太无知,太下流了,说这种话的人估计是石亨或者朱友贞的后代吧。因为于谦,北京保卫战取得了辉煌胜利;因为于谦,处于极度危险的大明政局得以转危为安;因为于谦,大明的历史得以延续将近两百年;因为于谦,成千上万的我大汉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免于被瓦剌铁蹄践踏。
于谦之死:景泰八年,久病在床的朱祁钰已经病入膏肓,再加上他立的太子朱见济也早早夭折,这就意味着大明不可能再按照过去的父死子接的制度决定皇帝人选,而是要从其他皇室成员中选择。作为对大明有再造之功的于谦,在决定皇帝人选的权力上当仁不让,如果于谦这样做,那么于谦的功劳无疑将再进一步,他对大明的贡献将无人可比,但是于谦没有这样做,谁来做新的皇帝似乎与他无关,他只是每天照常的上班、值守,兢兢业业的履行着作为兵部尚书的职责,完全不管外面别有用心的人的蠢蠢欲动。
那些蠢蠢欲动的人就是石亨、徐友贞、曹吉祥等人,他们三人有不同点也有共同点,不同点就是职位不同,身份不同,能力不同,其中石亨是武将,朱友贞是个有谋略的文臣,曹吉祥是一个太监;共同点就是都是有巨大野心的坏人,他们都想获得在各自领域的最大权力。
历史已经证明,在明朝想要成事,文臣、武将和太监的通力合作真的是黄金搭档,张居正、戚继光、冯保是这样,徐友贞他们也是这样。在徐友贞的一手策划下,夺门行动进行得很隐秘和迅速,事情也出乎预料的顺利,最后在朱祁镇一声大呼之后,原本关闭的皇城城门打开了,朱祁镇得以重新登基复位,事情发生在1457年正月十六。
在夺门之变发生之时,于谦在做什么呢?他正在值夜班,他收到消息时,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加以应对,似乎整件事都不需要应对,与他无关。可以说,于谦要对付徐友贞等人真的是易如反掌,因为一方面于谦作为兵部尚书手握兵权,另一方面于谦通过北京保卫战以后在朝廷的威望无人可比,他可以随便以一个谋反的罪名将徐友贞等人处斩,但是一身正气的于谦并没有这么做,他只是照常坐着自己的事情,完全没有理会皇室内发生的一切。其实甚至是在徐友贞等人密谋举事之前,他就已经收到了自己儿子的报告,但是他同样也是沉默以后呵退了儿子,没有采取措施,以于谦之智不可能预料不到如果他不采取措施的话对自己将是多大的不利。
朱祁镇复位以后,徐友贞以一句“于谦不死,此举无名”的歪理邪说,促使朱祁镇最终同意处死于谦。
1457年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夺门之变发生后的第六天,于谦被以谋逆罪处斩,儿子于冕流放。于谦之死,留给后人一身清白的光辉形象,也留给了后人无尽的遗憾。顺便说一句夺门三人组的最终结局:石亨、曹吉祥杀头抄家,徐友贞削职为民。真的印证了那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尽管这个道理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适合每个坏人。
于谦是一个英雄,是一个完人,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担当,看到了勇气,看到了智慧,看到了力量……我大中华就是因为有于谦这样的人才显得磅礴大气,才显得经久不衰。
成化初年,于谦平反,于冕赦归,得复官赐祭。
最后,用一句伟人的话来结束对于谦的评价吧: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泣拜于公!于公之后难有于公!
铁匠波波
不能说于谦死得活该——于谦因为在明英宗、明景帝二人上没有明确立场而死
于谦是不是死得活该,先来看看相关当事人的意见:
“皇太后初不知谦死,比闻,嗟悼累日。英宗亦悔之。”于谦被杀,最大的理由是拥立景泰帝。
在明英宗被俘虏后,孙太后立朱见深为太子、朱祁钰为监国。本来这个安排也是可以的,明英宗在亲征前,也是让朱祁钰“留守”。
太子朱见深、监国朱祁钰这孙太后的安排,本来也很符合明英宗的意图——在亲征前让朱祁钰留守,本身就是防范自己被俘虏的风险下让朱祁钰监国。
朱祁钰本身也无意即位,也安守本分的做监国。但于谦坚决要求朱祁钰即位为帝,虽然从当时的紧急情况下是合适的,是符合大明的利益,但不符合皇族内部利益。
简单说,对于明英宗而言,于谦的罪名有:
1、力主拥立景泰帝;
2、不反对景泰帝非朱见深而立自己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3、反对议和,让明英宗不能归来;
4、明英宗归来后被景泰帝软禁,于谦没有表态反对。
于谦对于明朝是有功,但没有在明英宗、明景帝的问题上没有明确立场。这是他被处死的原因。
于谦是有能力,但没有处理好自己和明英宗、明景帝的关系:
明英宗在亲征提拔于谦为兵部左侍郎——因为兵部尚书跟随明英宗亲征,于是于谦就成为明朝军事的实际决策人。若没有明英宗提拔于谦为兵部左侍郎这个兵部老二位置,于谦就不能在土木堡之变时成为大明军事的实际决策人,也难以顺利在北京保卫战发挥作用;
但于谦回报明英宗的是——拥立明景帝,任由明景帝废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这本身就是背叛之举。
拥立明景帝可以说是事急从权;反对议和,也可以从明朝利益上说得过去;但没有反对明景帝废朱见深太子之位,就说不过去了。
对于明景帝而言,于谦有拥立和包围北京城之功,对于谦很是倚重,但于谦以回报的是迎回明英宗。虽然说于谦未必真心想要迎回明英宗,只是作为和蒙古谈判的一个策略。
于谦估计以为蒙古必然在迎回明英宗问题上狮子大开口的勒索明朝,结果明朝使者一到蒙古,蒙古什么条件也不提,就把明英宗给送走。
于谦原本以蒙古的要求作为继续和蒙古作战的理由,结果什么条件都没有,明英宗就被放回来了。
于是明朝的两位皇帝都在北京,明景帝儿子朱见济没有死,在明英宗还活着的情况下,也难以即位。
简单说,于谦对得起明朝,但对不起明英宗、明景帝。
历史哨声
于谦对大明有再造之恩,当年若不是他保卫北京城,说不定大明王朝就灭亡了。之所以会发上这样的事情,是因为皇帝朱祁镇在土木堡事变当中,被人家瓦刺给俘虏了。明朝伤亡惨重,重要的臣子就死了六十多个,士兵二十多万,都被打败了。
在这种情况下,瓦刺要攻打北京城,于谦开始力挽狂澜的。
在打退瓦刺的进攻之后,于谦又拥立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来当皇帝。正是他的这个举动,为日后的惨死埋下了伏笔。
为何会有于谦死的不冤枉的这种说法呢?
本来朱元璋已经为大明定下了规矩,明朝的皇位传承制度是子承父业,兄终弟及。
若是在有儿子的情况下,肯定是要立儿子为皇帝的。没有儿子才能立兄弟,但是,于谦就犯了这一个错误。
本来被俘虏走的朱祁镇是有儿子的,按理说朱祁镇被俘虏了,他的儿子当皇帝,才是天经地义的。
但是,于谦却让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当了皇帝。
于谦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有道理的。
原因就是朱祁镇的儿子年龄太小,还是一个孩子,他还处理不了国事,毕竟那时候的朱祁镇才二十多岁。
这个关键时刻,必须要找一个成年人来当皇帝,才有可能保住大明的江山呀。正是因为于谦考虑了大明的安稳,没有考虑个人的生死,才为他日后的惨死埋下了伏笔的。
要说朱祁钰好好的当着皇帝,于谦也不会有生命危险。关键是这个朱祁钰也不争气呀,他先是死了儿子,然后自已有得了重病。
正是因为这两件事情的发生,让其它和他有矛盾的臣子钻了空子,以徐有贞、曹吉祥为首的大臣,他们发动了夺门之变。
然后把被囚禁起来的朱祁镇给救了出来,朱祁镇过了七八年的俘虏生活,他又开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在这种情况下,于谦就危险了。于谦是朱祁钰的人,朱祁钰和朱祁镇他们兄弟二人之间的矛盾时不可调和的。
毕竟朱祁钰在朱祁镇回到大明之后,把朱祁镇给囚禁了七年之久。
现在朱祁钰不行了,于谦也要跟着倒霉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于谦就被朱祁镇给杀了。
本来于谦对大明时有再造之恩的,但是,对于朱祁镇这一个皇帝来说,于谦给他的印象并不是太好,毕竟他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所以说现在很多人都说于谦死的其实是不冤枉的,若是他不立朱祁钰为皇帝,也就不会有他的惨死了吧。
总之,于谦是对大明十分忠心的一个臣子。他当然也是冤死的了,因为后来的时候,还是为他的冤死平反了。
汉史趣闻
持此观点者,当属明英宗的粉丝。
明英宗在王振怂恿下,于1449年7月亲征瓦剌首领也先,结果全军覆没于土木堡,自己被俘成为人质。消息传回京城,监国的郕王朱祁玉令群臣讨论战守方略。侍讲徐有贞力主迁都南京。
时任兵部左侍郎的于谦则请郕王令各地方部队进京勤王,且出任兵部尚书。群臣奏请皇太后,鉴于太子年幼,建议立郕王当帝。郕王推辞再三,于谦大声说:“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郕王终于受命即位为代宗,遥尊英宗为太上皇。于谦又提出数条合理建议均被采纳,随后组织了北京保卫战,粉碎了也先挟持英宗入侵的阴谋。
明英宗失去利用价值后被放回,明代宗将其囚禁于南宫。石享等人趁明代宗病重,发动夺门之变,助英宗复辟为帝。
明英宗连代宗都顾不上收拾,将于谦等人逮捕杀害,使得“天下冤之!”于谦于明宪宗明被恢复官职,明孝宗时才被追赠和追谥。
于谦为国为民力挺郕王即位,当然严重得罪在瓦剌当人质的明英宗。所以明英宗复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于谦,理所当然。
2许云辉
于谦做为一代名臣、民族英雄己载入史册,盖棺定论!容不得题中的"有人"胡言乱语。
明英宗朱祁镇轻率对瓦剌用兵,兵败被擒。被也先押着直逼北京城下。朝野一片惊慌,兵部尚书于谦等众臣临危受命,抗击敌人,艰苦的作战,终于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于谦之祸来自于也先攻城时的一句话:当也先以英宗为筹码要于谦开城投降时,于谦严词:他己不是皇帝,我们己立了新帝(即景泰帝朱祁钰)。似有置朱祁镇死活于不顾之意。这为他以后的被冤杀埋下了祸根。
于谦是忠臣良将,是大明王朝的中流砥柱。但在被放回的英宗朱祁镇眼里,却视为见死不救、险些使自己丧命的罪人。故一旦复僻,使杀了于谦。不过事后他也清楚,对江山社稷,于谦有功无罪,他是在泄一己之愤。
至他的儿子朱见深登基,为于谦平反昭雪,总算还于谦一个公道。他和民族英雄岳飞被称为双少保,葬于西子湖畔,供后人凭吊纪念。
于谦著名的《石灰吟》何偿不是对自己短暂人生的自喻:
千锤百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些在国家民族面临危亡时勇于献身的民族英雄值得后人永远祭奠,岂容他人胡喷乱言!
晚亭与落霞同晖
关于于谦对明朝的重要性,相信看过明史的小伙伴是有着对于谦敬仰的精神。但没有看过明史,自己在网上乱看文章的小伙伴,就会被乱七八糟的文章给误导,出现了于谦死的活该的念头。关于于谦死的活不活该,相信小伙伴们,看完这篇文章就会觉得于谦就是个大英雄。
1449年,明朝爆发了一件自开国以来最为严重的事件。由于朱祁镇的昏庸,导致北京三大营的兵力几乎全部丧生在土木堡,能回来的也大多是残疾之辈,不可能再次参加战争。而蒙古瓦剌刚打了一场大胜仗,自然要吞并明朝,重整往日的威风。由蒙古瓦剌当时最优秀的将领也先(“木堡之变”瓦剌军的领导者),统领当时他的所有兵马,扑向北京城。明朝面临着一个残忍的问题,迁都或者不迁都。不迁都,极大可能重反宋朝的“靖康之耻”,迁都则避免重反“靖康之耻”,与之换取的是,丧失半壁江山。
在当时,朝廷大多数人都支持南迁的情况下,于谦一人站了出来,说了种种理由,让众臣向他倒戈,力主一战。
北京保卫战前夕,分配京城九门的将领时,于谦身为一个文官,而且还是这场战争的主导者,亲自下令,一旦开战,要么敌死,要么己死,凡事退后者,立斩不赦。重点是,当时打仗不是在城内防守,而是在城下和蒙古瓦剌军对刚。在于谦的指挥下,北京保卫战取得了胜利,打退了蒙古瓦剌的军队,全国上下一片欢呼,于少保一战成名。
一般人取得了这样的成就,面对皇帝的赏赐,肯定觉得理所应当。而于谦仅仅接受了少保的职位,面对明代宗对于自己儿子封爵一事,于谦全力抵抗,明代宗说不过于谦,最终给于谦儿子封爵一事,不了了之。爵位在古代相当于铁饭碗,而且这个饭碗是相当的铁,只要明朝还在,于谦的世世代代都可以捧着这个饭碗不愁吃喝。爵位,多么大的诱惑,多少人求之不得,而于谦却坚决的拒绝了明代宗的赏赐。而且之后于谦说了一句令当时所有人都敬佩的一句话,
让也先打到家门口,就是我们众臣的责任,哪里还有闲心要赏赐?卿大夫之耻也,敢邀功赏哉
顺便说一下,于谦被抄家时,身为明代宗的亲信,北京保卫战的主导者,家里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值钱的东西,只有明代宗朱祁钰当年赏赐他的几件宝物,抄他家的官员都对他敬佩有加。
于谦是一个从头到尾彻彻底底都散发着英雄光环的男人,不容仼何人质疑。
永乐解史
我觉得持这种观点的人,要么是心中没有大是大非观念的人,要么就是别有用心的人。
明英宗为什么要杀于谦?
明英宗之所以杀于谦,完全是为了一己私利,好为他登上帝位做铺垫,再加上曹吉祥、石亨等人的进言,才是他最终下了杀于谦的决心。
明史载:
都御史萧惟祯定狱,坐以谋逆,处极刑。文不胜诬,辩之疾,谦笑曰:“亨等意耳,辩何益?”奏上,英宗尚犹豫曰:“于谦实有功。”有贞进曰:“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帝意遂决。从明史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英宗杀于谦,完全是为了他那个皇位的稳固,却丝毫不念及这个曾在国家危难之时站出来力挽狂澜之人。这样的皇帝与昏君何异?要不是关键时刻于谦站出来,临危受命,打败瓦剌,明朝或许就提前进入“南明”了;若没有于谦,英宗能不能回到北京城都难说。因为正是于谦打败了瓦剌,使得英宗没有了利用价值,而也先又不想与明朝撕破脸皮,才迫使也先放了英宗。英宗后来才能发动“夺门之变”,重新坐上皇位。
虽然于谦在英宗回来之后没有再迎立英宗,但这并不妨碍他是英宗的恩人。可以说,没有于谦,就没有后来的明英宗。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说,于谦不仅是大明朝的恩人,更是英宗朱祁镇的恩人。但这个救了整个大明朝的人,救了明英宗的人,却被英宗在奸臣的进言下,以徐有贞一句“此举无名”而将于谦在闹市处死,并弃尸街头,抄家。以至于于谦在被处死时“阴霾四合,天下冤之”。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冤枉的。明英宗这样对待大明朝的恩人,对待他朱祁镇的恩人,难道说于谦死的还不够冤吗?可以说堪称“千古奇冤”。
当年土木堡之变的时候,于谦曾发誓不与敌人共存,经常日夜住在军营之中,有时候连吃的住的都很短缺,还是景帝知道后才给他送去的。有人说皇帝太过宠爱于谦,但有人立马就回敬道:“他日夜为国分忧,从来不过问家产有多少,若他去了,让朝廷哪里再找这样的人。”
兴安等曰:“彼日夜分国忧,不问家产,即彼去,今朝廷何处更得此人?” ——《明史·于谦传》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大明风华》之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宣宗朱瞻基对于谦说道:“于谦,你爱的不是朱家,你爱的是天下”。这便是朱家皇帝眼中的于谦,是一个将天下看得比皇帝重要的于谦。
这样的人,是我们应该崇拜的民族英雄,是国家的脊梁,但却被明英宗就那样给处死了。对于朱祁镇本人来说,于谦或许是该死,因为他没有拥戴自己;对于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来说,因为于谦阻止了他们的荣华富贵,他们觉得于谦该死。但对于天下百姓来说,于谦不该死。所以说,英宗处死了于谦,也使他背负了千古骂名,成为了他一生的污点。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于谦确实死的冤,死的憋屈。
而在于谦死后,不仅皇太后表现出了极大地悲痛,就连英宗也觉得后悔了。
“皇太后初不知谦死,比闻,嗟悼累日。英宗亦悔之。” 《明史·于谦传》当边境战事再起的时候,朝中没有人能担当起抵抗敌军的重任,这时候有人说:“如果于谦在的话,一定不会使敌人这样。”这句话一出来,英宗才想念起了于谦的好,但已经于事无补了,他只好沉默以对。后来,曹吉祥等人的事情败露,英宗才醒悟到,于谦确实被自己冤枉了。
成化初年的时候,英宗的儿子明宪宗给于谦正名,并恢复了于谦的官职,加以追悼。
因此,于谦这样一位民族英雄在生前被冤枉致死,使世人纷纷惋惜不已。但总算,他死后得到正名,恢复了名誉,使这位曾经的国之柱石得到了应有的公平待遇。对于这样几千年少有的人才,我们应该多加崇拜而不是加以抹黑。
所以,认为于谦“死的不冤”的人是没有大是大非观念的人,没有国家观念的人,这样的人只会为一己私利而去污蔑他人,不择手段。
秦皇唐宗
这不是历史问题,此问题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现实问题”。
可以说!每一个公司,每一个组织都会有“于谦”这种人被冤枉死。
这种事情过去发生过了,现在也还在发生,以后还会发生。
为什么要这样说?
我们翻开《明史》:
奏上,英宗犹豫曰:‘于谦实有功,’有贞进曰:‘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帝意遂决。——《明史》卷170徐有贞和石亨“夺门之变”执掌大权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诬陷于谦预谋迎立外地藩王进京,有曹操之心,意图操控皇帝。
明英宗朱祁镇并不是一个糊涂蛋,当然知道如此说法子虚乌有。
但是,他刚刚复辟,权力还不稳固,他也从来是一个善良的好人,于是以商量的口气对徐有贞说:“于谦对大明是有功劳的,杀他说不过去吧?”
这里要重点解释徐有贞这个家伙。
徐有贞是八年之前,“土木堡”之变后,提倡朝廷南迁的为首分子,当时一大帮子文武百官也跟在他的屁股后面支持他。
如果当年南迁南京成功了,徐有贞妥妥的也是“大明再造之臣”呀!对不对?
绝对不会背负“投降派”的名头灰头土脸的在北京低声下气地混八年。
就是因为于谦忽然跳了出来,力主背城迎敌,保卫北京城,原来跟着徐有贞一大帮子主张南迁的文武百官发现有人愿意站出来保卫他们在北京的财产,自然是转头支持于谦了,人人抱定了主意——打不过再跑呗!试一试,反正不是自己上前线,万一可以保住北京的房产呢?
问题是,于谦成功了。
于谦打跑了也先,保住了文武百官在北京城的所有财产,文武百官们为了掩饰自己以前的“逃跑心”和羞愧感,第一个反应是回转身来攻击最先提议南迁逃跑的徐有贞。
恩,徐有贞成了“投降派”成了“逃跑分子”,人人“臭骂而远之!”
把个徐有贞的恨的呀!虽然恨很多人,恨于谦恨的最厉害,恨不得生吃于谦。
徐有贞和于谦有私仇。
即是说,徐有贞搞“夺门之变”为的就是杀于谦报私仇!
现在可以回答问题了:
为什么现在有人说古代的于谦死得不冤死得活该?
因为,人群中总是有烂人“公报私仇”,人群中总是有烂人把“个人情绪放进历史情境”中去。
比如有人为了挣点散碎银两信口雌黄,编造故事,虚无化历史,解构英雄;
也有人纯粹是因为个人情绪制造谎言谋害人命,图自己之快。
徐有贞正是这种人。
这种人很多,读者君子,也许您身边就有这种人。
徐有贞为了“公报私仇”,为了让朱祁镇接受“于谦必须死”的理由。
徐有贞对明英宗说:‘不杀于谦,此举(夺门复位)为无名之举。’
“我的皇上呀,咱们不杀死于谦,夺门复位的合法性何在呢?”徐有贞问朱祁镇道。
朱祁镇需要一个树立“阴谋集团”被他当机立断的识破,粉碎,打倒,以向举国上下表明其施行“夺门之变”的正当性和迫切性以及合法性,还有自己英明神武的形象。
其时,代宗朱祁钰刚刚死去,朝廷的大权基本全部在于谦手中。
这个“阴谋集团”必须让于谦来领导呀!谁让他官大权大呢!
所以,必须诬陷于谦“权欲熏心”意图迎立藩王进京以行曹操之事。
葭明通半瓶历史
这主要是因为当代人的“是非观”普遍出了问题,这和社会风气的引导有关。凡是只看利害,不看得失,只知道一昧批评古人,用一句影视剧中的话“现代的中国人好像天生和过去有仇。”
于谦在国家危亡之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如果没有他,北京城和整个长江以北都会重新挂上大元朝廷的旗帜,用不了几年整个天下就会再度回到蒙古人统治之中。可以说于谦对于整个中华文明都是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的。在他的眼中国家兴亡是第一位的,君主是第二位的。这也符合儒家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念。而且,明英宗颟顸昏聩,宠幸宦官奸臣,致使大明数十万精锐客死他乡,有大罪于国家,废除他的皇位于情于理都说的过去,而且当时的北京保卫战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没有皇帝始终无法振奋军心,拥立朱祁钰既是权宜之计也是必然之举。所以,于谦有功无罪。
对于于谦之死,历朝历代都表示惋惜,之后的历代君主都将于谦作为忠臣良将对待。而于谦的冤案在明宪宗时期就得到了平反。明孝宗时期,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赐在墓建祠堂,题为“旌功”,由地方有关部门年节拜祭。万历十八年,改谥为忠肃。乾隆十六年,乾隆帝南巡,题写匾额“丹心抗节”。正如同后世文人的评价一样“赖社稷之灵,国已有君,自分一腔抛热血。竭股肱之力,继之以死,独留清白在人间。”至于诋毁于谦的宵小之辈,只能说心理龌龊的人看什么都是黑的,不足一审。
经典守望者
其实吐槽机非常反感把别人的不同观点斥之为地摊文学,我总觉得这么说有点大帽子压人的意思,但是说于谦死得活该的说法吐槽机只能称之为地摊文学,因为这说法的来源一点都不靠谱。
土木堡阴谋
这个论调应该有一个前置故事,那个故事大抵比地摊文学还地摊,只能叫做茅厕文学。故事煞有介事的罗列了明英宗如何受文官集团掣肘,武勋集团又如何忠心耿耿,朱祁镇同学又如何英明神武的推出宦官集团代表王振来打压文官。
之后不甘失败的文官集团发起了反扑,用的就是他们擅长的阴谋手段,首先那个兵部尚书于谦没给大军准备充足的补给,兵器、粮食、骡马都不足以支撑大军远征。然后他们把大军的行军路线不停的告诉瓦剌,以至于警觉的英宗皇帝几次临时变更行军路线还是中了埋伏(这时候不是王振变更的了)。
最终在土木堡英勇的明军将士全军覆没,武勋集团彻底死绝,讨厌的英宗皇帝也成了俘虏。这时候老奸巨猾的于谦站了出来反对南渡,其实他早就知道瓦剌无法深入,但故意把他们放到北京城下打一场保卫战,彰显自己的才能。还扶植了傀儡皇帝朱祁钰,达到占领朝堂的险恶目的,让人愤怒的是没有武勋集团牵制的他居然成功了!
土木堡没有阴谋
对于上面的故事吐槽机本人是举五肢鼓掌的(别问我单数那肢怎么鼓,问就自杀),已经精彩到吐槽机准备给于谦发个最佳导演奖了。然而我还是得说这故事一点都不靠谱,全都是漏洞。
首先编故事的人不太懂明朝的军事制度,在正统年间筹集兵器之类的工作属于五军都督府,而筹集军粮骡马的工作是户部的事儿,和人家兵部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而且当时于谦只是个兵部左侍郎,不是尚书,大抵也做不了主。
当然你也可以说他勾结了户部,然而不巧的是户部尚书王佐也在土木堡挂了,跟他一起挂的文官还有兵部尚书邝埜,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曹鼐,刑部右侍郎丁铉,工部右侍郎主永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邓栗,翰林院侍读学士张益。侍郎以下的小官我就不列了,总之土木堡上文官死的比武勋还多,哪有这么玩阴谋的?
英宗杀于谦的原因
公元1457年2月11日,从瓦剌回来被软禁8年的朱祁镇复辟了,一群野心家等待着他们的犒赏。复辟当日于谦就被捕下狱,仅仅4天之后就被杀害,如此迫不及待的造型让吐槽机这么不要脸的家伙都脸红,那旨意更是搞笑非常:
于谦......构成邪谋,逢迎景泰,篡位易储,依阿从谀,废黜正后,内外朋奸,紊乱朝政,擅夺兵权......这厮每自知罪恶深重,恐朕不容......要将总兵官等擒杀,迎立外藩以树私恩,摇动宗社。——《复辟录》杨暄清楚了吧,这才是朱祁镇杀于谦真正的理由,后世文人多给他遮羞,只说英宗受人蒙蔽,其实本心不想杀于谦的。实际上真正杀于谦的罪名不止迎立外藩一条,那是后罪,前边还有一条是逢迎景泰,篡位易储呢。这道旨意直接说出了杀于谦最真实的原因,就是报复而已。
于少保何辜
于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大抵不用吐槽机废话,如果仅以品德论,他能排进封建王朝前五之位;如果仅以能力论,他起码也能进百强之列。那是个千年难觅的救世之臣,那是连刽子手都自杀相殉的君子,就因为报复杀掉了,这还不够冤?
都冤到这份上了,再不济也不至于落个活该的名声吧?如果斑斑史册确有于谦品行不端、欺上罔下、贪财擅权的一丁点实据,咱们也可以拿出来喷喷,问题是真没有啊!咱们何必再欺负死人不能说话呢?
故事里那些揣测说白了跟莫须有和意欲有什么区别?吐槽机虽然是个逗逼,但还干不出这么出位的事儿,我的结论只有一个——于谦,千古奇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