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白描大師繪製了經典連環畫《三國演義》,你最認可的是哪幾位呢?

跨越時空—散發弄舟


小時候看時,居然完全沒有注意到,這套連環畫是多人分冊畫的,一直以為是一個人畫的,全套風格統一,每個畫家的技巧差別並不大,雖然畫的都不錯,實事求是講,畫技並非一流。

古裝連環畫畫家中,我最喜歡的是劉繼卣,沒有之一,對他五體投地膜拜。其他能叫出名字的也不少:錢笑呆、王淑暉、胡也佛、黃全昌、施大畏、高雲等等,這些都是真正一流的畫家。

各花各愛,繪畫作品,每個人喜歡的肯定不同,沒必要追求同一。本來覺得,喜歡連環畫的都是老人,不可能像現在年輕人,無理智的粉這粉那,居然回帖還有謾罵的,無語。

本人雖然不算畫家,但從小自今喜歡畫畫,主要是受連環畫的影響。小學是文革時期,三國演義連環畫被禁了,但在鄉下小鎮裡,有小人書攤,可以租著看。後來中學文革結束,再版時收集了一整套(出一本買一本),後來大學時,有個同學很喜歡,就送給他了,主要就是覺的畫的一般(和劉繼卣等大師比),不是太喜歡。

本人也曾在連環畫報上發表過連環畫作品,繪畫水平雖然一般,但比普通愛好者應該強一些(大學是油畫專業,有多年連環畫、插圖經歷),發幾幅自己畫的古裝(第一幅是年輕時學施大畏風格的插圖)





GZJ196308


小時候最愛看三國,若那時候要擁有全套三國,那不是一般的牛逼。我上小學時,平均每天零花錢不到 4 分,在80 年代時買一套 48 本的,當時我算過,買齊了得花 11 塊多,對我來說基本上是不可能。所以只能斷斷續續的買, 零七碎八的丟,現在殘存的只有兩三本了。去年我花了300 多,買了一套 60 本的,總算圓了自己小時候的一個小小的夢。

三國的每一套冊子都很精彩,我最喜歡陳光鎰,趙三島,李鐵生,嚴紹唐,王亦秋畫的。最不喜歡凌濤畫的,畫功略有粗糙。最喜歡的冊子是:董卓進京,千里走單騎,官渡之戰,長板坡,定四州,犯長安,李郭交兵,白門樓,反西涼,天水關,馬躍澶溪,定軍山,七擒孟獲,鐵籠山,這些都算是精品。另外我覺得火燒新野畫的也非常好,線條很乾淨,利索,刀馬人物造型誇張適度。

人生,一個階段有一個階段的喜好和需求,小時候的愛物,長大了未必喜歡,所以最好不要錯過,現在的我對三國連環畫的感覺是懷念大於喜愛了。


不露的鋒芒


既然問的是,我認可《三國演義》連環畫裡哪幾位作者,這裡就不說那麼多廢話,直接回答這個問題……

當年曾經想過,要是這套書都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畫的該多麼好。那麼這一位或者幾位畫家是誰呢?

首先是趙三島,他只畫了三本,《天水關》,《犯長安》和《李郭交兵》,第二是劉錫永,他畫了《虎牢關》《長坂坡》等四本,徐正平和陳光鎰的畫風也很棒,他們兩位在這套書裡畫了很多本。如果讓我把這套書的畫風分成上中下三等的話,這幾位屬於第一等的!他們撐起了這套書!

那麼我認為的第二等都有哪幾位呢?李鐵生和嚴紹唐兩位老先生,他們各自也合作畫了幾本,當然,凌濤先生畫得也很精彩,只是覺得他畫的人物都偏頭大身小,也許是習慣了。汪玉山先生也畫了很多本,也是覺得造型不太精準,這一點等的比較多,不一一列舉了……

據說這套書在策劃階段就請了幾位畫家做了人設,包括相貌、服裝、鎧甲、兵器等,為了整體效果儘量統一,但許多畫家又有自己的風格,像張令濤和胡若佛兩位,怎麼看都像那套楊家將,錢笑呆先生也是,他的線描線條優雅,雋秀有力,多創作才子佳人題材,在套書中只畫了一部文戲《吉平下毒》,也算考慮周到了……

至於第三等,不敢說前輩們畫的不好,只能說我個人不太喜歡,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嘛,楊清華先生的畫我最不喜歡,一直到現在都不喜歡,還有幾位就不一一列舉了……

不可否認,人的感知是會變化的,隨著見識的增長,隨著審美的提升,對於這套書裡的繪畫風格的喜愛,我的感觀也在不同階段發生過變化……

我的改變是,越發喜歡王亦秋先生那本《馬躍檀溪》了,原因很多,我在頭條第一次回答問題裡說過,另外越來越喜歡徐正平先生後來補畫的《戰長沙》和《空城計》,很有力度,很嫻熟,還很裝飾,雖然,跟過去的風格有些不一致……

如果現在再選一次的話,在第一等作品裡,我會加上王亦秋,錢笑呆兩位先生的作品!




黃崴的歪理諧說


上世紀50年代之80年代的三十年裡,連環畫{小人書}盛行,人們對它的喜愛,不亞於今朝世人對手機的態度。

連環畫萬千多種,其中有一套至為經典。從1957年開始出版,至今再版多次,印數達一億多冊。這就是60集系列連環畫《三國演義》。

新中國建國後,政府很重視利用連環畫的形式,普及群眾的文化水平的提高。主張繪畫從業者創作大眾喜聞樂見的作品。

考慮到《三國演義》民間家喻戶曉,大型歷史連環畫《三國演義》提上日程。但因為三國演義是表現帝王將相,並且那時觀點,黃巾起義是被歌頌的角度。計劃出版之初,也頗廢了一番周折。

1957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拉開了60集《三國演義》連環畫的序幕,沒想到這一拉,使它成為了連環畫史上里程碑式的經典之作。

《三國演義》連環畫之《赤壁大戰》選頁

這套連環畫匯聚全國優秀繪畫及文本作者達幾十人之多,歷時數載,全力組織,精心策劃。畫風協調,製作精良。如今,連環畫雖然在新科技媒體的圍攻下,新時代快餐文化的衝擊下,走向低谷,但仍是為愛好者津津樂道。

言不多絮,今天散發弄舟推出當年這套連環畫眾多大師級繪者中的領軍人物————劉錫永

《三國演義》連環畫中繪者二十多人,很多是自學成才的,劉錫永不同,是正宗美院科班出身的。這也奠定了,他是該套系列的核心人物之一。

劉錫永,1914年7月5日出生於山西太原。1917年隨全家搬遷來到北京,1921年,劉錫永進入北京師大附屬小學讀書,童年的劉錫永就對繪畫十分的感興趣,課餘時間經常進行繪畫練習。1931年9月,劉錫永考入北京京華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師從徐燕孫、齊白石、邱石冥、吳鏡汀等繪畫大師學習國畫繪畫藝術。寒暑假時間,劉錫永還經常到北京故宮等地臨摹唐、宋、元、明、清代等諸名家的作品,達到廢寢忘食的程度。實踐與名師的理論結合,讓他擁有了堅實的傳統繪畫功底。1938年畢業後,他被校方挽留留校教書,任助教。並在京舉辦了他個人美術畫展,獲得畫界的一致好評。

劉錫永繪製《三國演義》連環畫選頁

劉錫永繪製《三國演義》連環畫選頁

1943年至1948 年間,劉錫永又先後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舉辦過七次個人畫展,盛況空前,觀者如潮,影響力與日俱增。1948年底,劉錫永在天津舉辦完最後一次個人美術畫展後,遂舉家南遷,前往上海生活定居。這一時期劉錫永的繪畫技藝和技法日趨成熟,漸漸形成自己的繪畫風格。

1949年上海解放後,劉錫永在上海也迎來了自己的藝術春天。先後為電化教育出版社和建文出版社繪畫了《人民的海軍》、《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黃繼光》、《中朝人民團結緊》等緊跟歷史時代和潮流的連環畫。1952年上海灘多傢俬營出版機構合併成立新美術出版社,劉錫永於1952年8月進入新美術出版社工作。由於他擅長古裝人物畫的繪畫,遂和胡若佛、汪玉山、嚴個凡、林雪巖、錢笑呆、陳光鎰等畫家為一組,專門從事古典題材連環畫的創作。

1954年8月他隨新美術出版社一起併入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仍擔任連環畫創作員。繼續創作連環畫。

劉錫永造型的三國武將威猛霸氣,躍然紙上。

劉錫永是l連環畫《三國演義》人物譜造型組重要成員之一

1957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策劃大型歷史連環畫《三國演義》,劉錫永是造型組成員,

併為《三國演義》連環畫套書繪製了其中的《虎牢關》、《長坂坡》、《赤壁大戰》、《二士爭功》等四冊連環畫,是《三國演義》連環畫套書中繪畫較多的畫家。劉錫永運用自己嫻熟的繪畫技藝很好的表現了《三國演義》中的這幾個關鍵故事的內容,至今給讀者留下難忘的印象。同時期,劉錫永還先後參加了《紅樓夢》、《西遊記》、《說唐故事》、《東周故事》、《岳飛傳》等一系列連環畫的繪畫工作。1958 年劉錫永為人民大會堂廣西廳繪畫的《劉三姐》、《黑旗軍》等國畫作品,懸掛在廣西廳。達到了他的繪畫藝術頂峰。

1958年為響應國家支援邊遠省市美術事業發展,劉錫永舉家遷來廣西南寧市,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局工作。1959年6月,劉錫永調入廣西藝術學院任教,任美術系教師,享受副教授待遇。在廣西藝術學院任教期間他以深厚的繪畫藝術底蘊、紮實的中國畫傳統功底和嚴肅認真負責的教學精神,為廣西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美術人材,可謂桃李滿天下。在緊張的教學同時,他還經常抽出時間深入壯鄉體驗生活,進行藝術採風。文革前,劉錫永在北京和南寧舉辦過兩次個人畫展。1966年文革運動爆發,劉錫永一度中斷創作,許多美術作品在文革中丟失。1973年7月18日劉錫永因病逝世於南寧市,享年60歲。

劉錫永繪製《三國演義》連環畫封面選

劉錫永繪製《三國演義》之《赤壁大戰》中的諸葛亮借東風

作為接受過正規美術訓練的劉錫永來說,他繪畫功底紮實,繪畫技巧全面。不僅擅長人物刻畫,而且能發揮自己在中國畫方面的繪畫技巧之長。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善於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塑造人物,畫面構圖和景物表現方面,將許多國畫技藝如工筆畫和水墨寫意畫的技巧都巧妙有機地糅合在作品中。使作品在形式上不落俗套,在內容表現形式上別具意趣,使讀者一眼便可辨認出他的獨特繪畫風格。

對於古裝人物,不論是帝王將相、還是才子佳人,劉錫永畫來都是得心應手。除此之外,他繪畫的現代題材和外國題材的連環畫作品也是精細有加,風格雋永,同樣受到廣大連環畫愛好者的喜愛。

時至今日,他的作品仍令連環畫愛好者讚歎不已。他繪畫的連環畫已成為當今連環畫收藏界的佳品。很多連環畫愛好者,一提起《三國演義》連環畫,會不由自主的,首先想到劉錫永大師,想到其人在這套系列中佔比最大,居功最多。

附:《三國演義》逸聞

60集《三國演義》在出版前,實際已有幾位名家繪過三國故事單行本。這套連環畫在出版之際,事先找骨幹繪製了人物造型圖,要求各接受任務的大師,按此人物相貌、著裝創作。當時名家汪玉山與劉錫永,之前分別繪過《走馬薦諸葛》、《偷渡陰平》單本。王玉山想省事,把《走馬薦諸葛》原稿交差,創作編輯組,卻嚴格把關,說人物造型要按新制定的人物譜來創作,退了汪玉山的稿子,讓其改動修正。劉錫永也圖省事,交了他之前創作的《虎牢關》、《偷渡陰平》{二士爭功},創作者鑑於劉錫永是團隊核心人物,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劉大師的原稿過了關。所以,後來大家看到套書中,《虎牢關》、《二士爭功》,裡面的人物造型,在盔甲畫法上,實際與大系列有不同之處。呂布、夏侯惇的造型,實際與整套系列有偏差。呵呵,人情,人脈的關係,無處不在哦。大家權當趣聞,勿需求全。

我是愛看古書的散發弄舟,歡迎同好關注交流賜教


跨越時空—散發弄舟


我最欣賞陳光鎰的馬和人物及宮庭內外,趙三島畫出的千軍萬馬的氣氛,錢笑呆畫的室內佈局奩件,李鐵生的巍峨宮殿和戰鬥的場景,嚴紹唐的人物衣紋,張大經裝飾畫法的流動似的排比性的佈局,劉錫永的安營紮寨,揚青華的山水小景,蔣平的夜色暗景,凌濤的飛來之箭,朱光玉的頭冠扎巾,呂品的人物造型,湯義方陣容中的氣勢,王亦秋的江河大浪,張令濤的人物服飾,蘇起峰的樹木山林,徐一鳴的各類弓箭,徐進的各式城樓,曹同煜的市景街巷,水天宏人物的動感,等等,真是舉不勝數,我們也更不要忘記了,王星北,田衣,潘勤孟,陸士達,林林,胡雁,吳其柔,良士,吉志西等一大批編輯者的功勞,他們都是深入歷史長河中反覆研究推敲錘練出來的曠世精品,沒有一個白給的,在他們面前,我們應該肅然起敬!包括當時不被看好的張大經,試想在那個年代能畫出那麼有個性,有特點的作品,讓人耳目一新,他比後來續上來畫蛇添足的吳志明,葉之浩強多了!還有曹同煜的戰長沙,不知哪方面的問題給刪掉了,後續畫的真是狗尾續貂,差之千里,徐老不應該讓孩子來畫這種經典之作!本人最欣賞的畫家當屬陳光鎰,他的董卓進京,千里走單騎當屬六十本的第一,第二,當屬李鐵生,雖然當時名氣不大,但作品是響噹噹的,煮酒論英雄,反西涼第三,趙山島的犯長安,他能把千軍萬馬,亂馬軍中的萬人大場面表現的細緻入微,盡善盡美,決不象最當時最有名氣的劉錫永每畫到人物眾多,複雜的場面就用了避實就輕式的虛化簡易表達方式,往好說是在追求那樣風格,往不好說就是圖省事,但我個人不欣賞這種風格。三國中幾場最大的戰役,三英戰呂布,赤壁大戰等這些經典戰役當時要用陳光鎰,趙三島去畫會更完美!喜歡湯義方畫的白門樓,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滄涼風格,淡淡的哀怨,給人一種無限的淒涼和濃濃的滄桑感,看後久經在心裡徘徊,不易釋然。真似有人說的秋天裡的童話。不管怎麼說他們都是真才實學的一代大師,我們應該尊重他們,記念他們,經典永遠不可複製,只有敬仰,崇拜,這些在那個年代懷有一種特殊性質並不被認可的真正的一代宗師!


舊街憶故人


三國演義是連環畫經典,是多人合作的作品,各人有各人風格,現代畫家裡王萬春畫的水滸全傳36冊就一種風格,還有洪哲八仙全傳等一人畫一套書非常好,就是畫家太累了


袁明德588


三國演義連環畫裡,我最喜歡三讓徐州,諸葛亮渡瀘水,赤壁之戰,天水關,李郭交兵,反西涼


用戶1731907843150


劉錫永


手機用戶77604780355


《三國演義》這套連環畫創作與上世紀50一60年代,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也集中了中國當代眾多的美術大師參與創作,這部作品我最喜歡的畫家有楊青華,馮墨農,嚴紹唐,李鐵生,趙三島,水天宏等著名畫家,當然還有佷多,總之以上這些畫家都非常喜歡。


雲中漫步16826


最喜歡的畫家陳光鎰,李鐵生,胡若佛,王亦秋,趙三島,不太喜歡汪玉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