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到中年,每個人都是劫後餘生”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不太贊同。劫。在佛教上說是大難的意思吧。

也許是有些人,因為不太適應改革的社會。經歷過一些壓力,覺得生活中困難很多造成的一種感覺吧。

孔老夫子講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四十往後應該是中年了吧。

我們那個時代,四十歲以前確實是奮鬥的經歷。每個人都要求進步。幹起工作來是忘乎所以。從未覺得累了什麼的。因為有精神在支持著。比如象我,三十多歲正在三線建設上。整天在隧道里工作。頭腦裡只有如何完成當天的工程計劃。幾乎想不到其他東西。四十歲以後,已經是工程師了。積累了很多知識和經驗。

回來後。趕上改革大潮。幸好,有了前面的經歷。開始雖然不太適應從全民所有制一下子變為什麼也不是了,全憑自己向前走了。還好的是,畢竟有前半生的工作經驗,很快適應了市場化的改革形勢。又向上走了一步。

總結下來,並沒有遇到大難的感覺。而現在有的人有這個問題感覺,可能就是在知識上沒有儲備,工作上沒有經驗。所以,實踐中有失敗。才形成了劫後餘生的感覺。我覺得,人只要不甘服輸,不認命。什麼坎都過得去。會到達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的。


荒山無泉


我感到我非常認同這句話……

因為我從年輕的時候白手起家,從沒有到有。一直到現在的大家庭……

兒子也結婚了。我和我愛人也從年輕一直到現在的白髮爬滿了鬢角……



想到這裡,我有掉淚的感覺……

想當初,我和我愛人在1989年結婚,就開始做點小生意……

那個時候乾的是一種投資最小的,最原始的一種小生意——炸油條……

想當年我才20歲,跟著我愛人一起起早貪黑,他也是特別的累,現在想想,覺得有些不值……

因為當時我們還上著班,在國企……

每天早上清晨三點半起床和麵炸油條、做豆漿……賣到七點多的時候,我就要洗把手吃點兒飯去上班了……


到了班兒上又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因為我們當時是在煤礦企業,接觸的東西都是一些鐵的傢伙,比如我們是負責維修礦井下面用的脫滾,也就相當於皮帶上面的滑輪兒……

一個女人搬過來搬過去,特沉,我們只有兩個人合夥兒才能扛得動,搬得動……

下班兒以後下午五六點鐘,別人都在吃飯的時候我們就要準備明天早上用的東西,比如劈木頭……晚上還要泡豆子(準備明天早上做豆漿用)……

現在想想那個時候挺累的,但是因為那時候年輕啊,好像感覺不到累,現在感覺真是有些不值……



一路走來,經過了風風雨雨……其中的心酸只有自己知道……有些人看到我們現在的家庭生活幸福,又有誰知道我心中的心酸呢?

兒子從去年結婚一直到現在,馬上就一年了。我也到了退休的年齡,退休了在家裡開始清閒起來……好不容易有點時間開始準備自己想幹的事情……比如在今日頭條寫點自己的親身體會還有能幫的到大家的問題……

但是由於兒子他準備做生意,前期需要我無條件的幫助和金錢上的支持……

存了一點養老的錢,無奈給孩子拿出來做投資……還要搭上我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到店裡去幫忙或者在家裡做飯……一家四口不能沒有飯吃呀!



我每每都是擠出來一點時間,在悟空問答回答一些我所知道的問題……有的時候到了一點鐘,別人都睡覺了,我還在寫……

人的精力啊,總是有限的……

原來我從來沒有體會到我們的父母是有多麼的不容易……我也不知道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到底有多少?

我們也會為了孩子心甘情願搭上了所有的一切,有的時候感覺自己沒有一點自我,有些可悲和可憐……

從年輕開始打拼,一直到現在還沒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好不容易有一點點休息的時間了,又開始了人生中的第二次拼搏,人生的忙碌真的又開始了第二次的輪迴嗎?


我有的時候真的是感到很困惑,人到中年有許多的不容易和不能說的理由……為了孩子們,我也是拼了……

家家有本兒難唸的經……每個家庭都有難言之隱……人到了中年本該享享清閒……可是隻能想想而已……

中年的你是不是也有這種劫後餘生的感覺呢?

大家不妨留言與我們一起交流和討論一下吧,期待你的評論哦!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別忘了幫忙點贊 、評論、轉發和收藏哦……你的每一個支持,對於我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創作動力!

看更多關注我。每日更新哦!


三姐愛生活


不能更認同,簡直感同身受。

我剛剛30歲,好像昨天還是無憂無慮的孩子,今天就一腳掉進了深淵。

家庭關係,父母的身體,孩子的奶粉吵鬧,工作,家裡,醫院來回跑,生活好像一下子把自己逼的喘氣的時間都沒有了。

每天只剩下來回奔跑,忘記了思考,麻木的過著一天天,感受不到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只有在一次次剪掉長長的支架中感受年華的逝去。

萬幸,命運在輪迴著,衰到一定程度,怎麼掙扎都是在變好。

人到中年,萬般無奈,深刻領悟到,只有家人健康平安,平淡生活才是真。



鹿歌電臺


有人說"人到中年,每個人都是劫後餘生"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認同,劫後餘生意思是經過大災難後留存下來的人或物。人活到了中年,說明人生經歷了各種的曲曲折折,當生活得到了安逸,回想起當年的種種,便會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慨,就像自己是一個倖存者一樣。

生命只有一次 現今安逸生活下的人們最害怕的就是失去生命,自從降生那一刻,人類無時無刻都面臨著生命的危脅,天災人禍,世事難料,但不是每個人都會被經歷這樣的大劫。工作生活中出現交通事故人員傷亡也是不可避免的事。

有一次我騎電動車經過拐角時,正好一輛大奔從右邊牆壁後串了出來,差點就撞上了我,我被嚇得車頭一扭,遂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大奔並沒停下,只顧著自己一路狂奔,幸好只是膝蓋擦破了點皮,真被嚇得心驚肉跳。

愛情的結晶來之不易 每個人的愛情雖不都是驚心動魄,但相同的是戀愛結婚生子,生產過程中,母親就像從鬼門關轉了一圈回來,而嬰兒卻堪比經歷了一次二萬五千裡的長征。孩子是每對夫婦的心頭肉,也是希望,所以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長大。

聽父母說自己小時候體弱多病,有好幾次腸絞痛,害得臉慘白的樣子,甚是嚇人,從小到大總是藥罐子不離手的。現在回想起來確實有點劫後餘生的感覺。

雖然自己還未到中年,但也到了奔中年的年齡,所以說"人到中年,每個人都是劫後餘生",那是一種用來對這段人生的一個總結。

我是"a米愛生活",如有不足之處,歡迎指證,謝謝!



a米愛生活


人到中年了,一路走來……有太多的酸甜苦辣各種滋味在心頭纏繞啊!“劫後餘生”深同感受。回頭看看:曾經的經歷,曲曲彎彎、如同坐“過山車”一樣的起伏不定,有時候走得“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啊!許多的事,現在回過頭來看看:有一種“後怕”的感覺。每個人的人生路線是不同的,特別是人到中年以後,在做事情的時候,有點“前怕狼、後怕虎”了,開始中規中矩的生活了;年輕時,“天不怕地不怕”、“鬥志昂揚”的精神,越來越消褪了。這只是因為中年之前,自己的經歷所造成的;年輕時,對於自己所承受的坎坷,不是很在乎的,隨著進入中年的行列裡就不同了!自己的身心感覺大不如以前了,“不經摺騰”的心態就會產生了!只求“劫後餘生”的日子裡……好好生活、好好做人就好!“年齡段”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求個:安穩、心安就ok。

祝願人到中年的我們:好好過日子!珍惜眼前人,珍惜每一天!有空閒時間多陪陪自己的家人,常和親朋好友們聚一聚!快樂的享受美好的生活吧!











秋日的那朵紫雲


有的人而到了中年以後心境反而平淡了許多,臉上總是掛這讓人感受到溫暖的笑容和藹可親也許人到了一定的歲數反而看輕了一些過眼繁華盡浮雲的東西了吧。

人到中年也最懂得珍惜我們身邊每一個人不管友情也好愛情也罷,有緣相遇就是最大的幸運,就讓這種美好將伴隨我們到永遠時光不老我們不散。

願我們的往後餘生都幸福開懷好運連連事事如意。



彩虹裡的陽光118


也可這麼說,劫可說為該嘗的人生滋味已深知既天高地厚全明白,餘生也就是人生的後半場,到了這個年紀心變的平和起來!歲月早已把稜角麻的平整沒有年少是的輕狂有的只是,獨處時心的沉靜,在某首音樂的詞意中找到自個的影子,在酒精促使下魂歸自己深處的內心,在偶然的熱烈裡燃燒剩餘時光的自賞!當繁華落幕的時刻最後來臨的那一刻才是人生屬於自個真正的生活!該走的人該忘的事會被時間的悠長而漸漸莫糊,但那些真正在乎自己的人會用一生的陪伴溫暖這自個的心靈,甚至在冰冷的時候也會讓自個找到活著的勇氣!天亮了,窗外傳來布穀鳥的鳴唱,陳妙姈我的一天又開始了!

今天週末讓小兒多睡會兒!妙姈我今近43歲,兒女都在上學,小子小學,女兒高中,我的孩子們啥時能端正他們的生活與學習的自主化,我的心就會開心起來,但煩心發愁總是有,說放開根本放不開自個的孩子任由他們怎樣?說要心情好可用什麼來調?歌唱的最愛,運動,敘寫,在妙姈我的生活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連這些也不存在會使獨處時候的自個不知所措!

此刻依然在醒來時會必做的事是聽自個在酷狗裡的歌唱,嗓音足以打動自個自認為足可以與歌星相提並論!不因為別的就因為從小唱來,就因為沒有鎖定方向!

《沙漠駱駝》!妙姈我多想自個帶著一頭獅子騎著它穿行其中!心愛的獅子誰都不怕,唯獨在我身旁是隻可愛的小白養,溫暖保護我……!

聽著自己的歌唱,在無限的想像中找到想要的自我與想去的場景!《坐上火車拉薩》讓藍天白雲伴著我感受真正與藍天白雲接觸的親吻!











我叫陳妙姈我意


只要人活著,每天都得接受新的挑戰,只不過到中年後,經歷了許多風雨,對自己的意志也是一種磨練,處理某個事情較年青時比較有經驗和園滑一些,我認為,每天都是劫後餘生。也不知道說的對不對。


老李A0196


曾經滄海心懼水,

遊遍青山怕登高。

回首人生六十載,

心中百味逐浪潮。



費玉山905


我認同這個觀點。但是,我們能做到是放下所有的一切。想力所能想的事,做力所能及的事。其它別無選擇。心態放平,看淡一切。總有起風的時刻,總有溫暖的時刻,總有下雨的時候,總有燦爛的時候。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面對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