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58756427921
康熙心目中的接班人鐵定是雍正,這是無可辯駁的。
第一:在《康熙實錄》和詔書中,是明確傳位於四子雍親王。
遼寧省檔案館保存的清代《康熙朝實錄》中和滿漢兩種文字的詔書,都明確記錄了康熙傳位於雍正的事實。
“傳位於雍親王皇四子胤禛”的詔書裡面,就有“人品貴重、深肖朕躬”等等字眼。
(康熙遺詔)
第二:康熙表面上維持著“太子黨”與“八王黨”的平衡,其實就是在“雪藏”雍正,就是在保護雍正的人身安全。
娛樂圈中,比如某某明星、歌星被經紀公司雪藏,說的就是“坐冷板凳”的意思。
在古代的帝王術中,比如老皇帝想要把某一位十分看重的能臣留給後代子孫來用,他都會在臨死之前的一兩年,找個理由把這位能臣貶出朝外,等到新皇帝繼位之後重新起用,這也是“雪藏”。
當然,儲君也是可以雪藏的,皇帝會搞出“轉移視線”這等權術,就是為了讓中意的接班人在成長起來的過程中避免傷害。
從《清史稿》等關於清朝史書中,我們發現,雍正其實是被康熙雪藏起來了,
(少年雍正)
第三:“太子黨”與“八王黨”鬥得如火如荼,反而是名不經傳的雍親王辦了很多實事。
雍正懂得韜光養晦,他尊釋教道學,自稱“天下第一閒人”,與諸兄弟維持和氣。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被廢,在推選新太子的過程中,雍正支持復立,但也與八王子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雍正對康熙也誠孝,在康熙六十大慶那年,放棄了在父皇面前刷臉的機會,奉命往老家祭告祖陵,因來之後又複查會試試卷、南郊祭天,清查地方錢糧等等。
(康熙)
第四:考驗的結果表明了雍正是一個以“幹事”為核心的人,雍正比“太子黨”和“八王黨”高明。
雍正多次隨從巡幸和外出代辦政務,使他有機會了解到全國各地的經濟情況以及歷史問題等等,也摸底了地方行政吏治情況,開拓了眼界,也鍛練自已的辦事能力。
如果不是康熙在特意培養雍正了我就不相信了。當然一開始不是,而是康熙在擇優選取,但是雍正的辦事能力和他的實事求是,他的友愛兄弟和孝敬父母,從而獲得了康熙的青睞。
(劇照:雍正繼位)
康熙去世時,滿朝之人都認為,不是“十四子”上位,就是“八王子”上位,其中“八王子”的呼聲最高,結果詔書一出來,康熙卻鐘意於四子雍親王,一時滿朝皆驚!
其實,我們從康熙考險諸子的過程中,已經認可雍正了。當然,雍正的“以不爭為爭”也是深諳權謀之道。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剛日讀史
康熙心中的接班人是誰,咱們可以排除看一下。
康熙活下來的兒子一共二十四個,其中有的年幼,有的無心政治,真正參與到奪位之爭的只有九個,所以通常稱為“九龍奪嫡”。
這九龍分別為: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
大阿哥,一直跟二阿哥太子胤礽爭鬥不休,認為自己是長子,廢了胤礽就是自己上位。然而用力過猛,居然想殺手足,這是康熙所不能容忍的,於是被厭惡乃至廢除。
二阿哥,赫舍裡皇后之子,嫡出,清朝近三百年唯一的太子。康熙一開始確實想傳位給他,所以被廢之後,不到一年仍舊復了他的位。可惜,作為太子目標太大,飽受諸皇子攻擊,胤礽也確實爛泥扶不上牆,康熙實在失望,於是再次被廢。
三阿哥,優秀的學者,曾率人編纂《古今圖書集成》,保存了大量古籍,可謂功在千秋。然而,一個太沉迷學問的人書生氣太重,是不適合當領導的。加上跟太子走的太近,康熙自然也不會屬意他。
八阿哥,素有賢名,待人寬厚,在朝中素有名望。但是,因為一直以“賢”示人,待人太過放縱。康熙自己就以“寬”待人,所以導致晚年吏治腐敗,國庫虧空,僅存銀七百萬兩。再這樣寬縱下去,官商富得流油,老百姓吃不上飯,大清就完了,更不會屬意八阿哥了。
十四阿哥,通常認為康熙是想讓他繼位的,還封大將軍王,西北帶兵。傳說中雍正即位就是把“傳位十四子”改成了“傳位於四子”。但如果真想讓他繼位,怎麼會不讓他留在京城,而派去西北呢?並且康熙晚年,十四阿哥幾次上書要求回京,都被康熙駁回。還封了個“大將軍王”,這樣王不是王,大將軍不是大將軍,不倫不類的稱呼。
九阿哥、十阿哥黨附八阿哥,十三阿哥黨附四阿哥,不是統帥的料,本來就不想作皇帝,康熙自然不會選他們。
所以,最屬意的當然只有鐵面無私,打擊權貴的四阿哥胤禛了。
待我施為地煞變
歷史就是歷史,不能假設,可是我們經常假設,是因為我們老是希望按我們的思路去發展,這是歷史留給我們太多的遺憾 。歷史上一個很小的細節,往往會影響歷史的未來發展。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假如當初秦始皇沒有統一六國,那麼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中國還是處於戰爭紛亂的時代,可能也就不會有後來強盛的大漢王朝,自然也就沒有影響深遠的儒家文化。
歷史上清朝康熙年間的九龍奪嫡。一般來說大家對九龍奪嫡這段歷史非常的熟悉,因為現在很多影視劇都非常熱衷這段歷史的翻拍。但是讓我們沒有想到的是這段歷史其實對清朝未來的發展乃至於對中國近代史的發展,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眾所周知,在九龍奪嫡的初級階段,皇子之間黨派林立,最主要的力量有八爺黨,四爺黨,太子黨,當然,十四皇子和三皇子自成一黨。但是後來冷麵王胤禎卻奪得了九子奪嫡鬥爭中的主動權,最終順利登基,繼承大位。 雍正皇帝繼位之後對曾經那些與他爭奪皇位的皇子們趕盡殺絕。比如將八爺九爺取名為阿其那,賽思黑。而十四皇子則被趕去為康熙守靈 ,大皇子被終身監禁,太子胤仍更不用說了,最終抑鬱而死。唯有十三阿哥胤祥得到了善終,而且得到了無上的榮耀。雍正皇帝對胤祥非常信任,雖然不是一母所生,但是卻情同手足。雍正八年胤祥去世後,雍正皇帝非常悲痛,不僅加封其為鐵帽子王,而且還給他配享太廟的榮耀。那麼胤祥為什麼會得到雍正如此的信任呢?
主要是因為胤祥在九子奪嫡的鬥爭中,堅決站到了雍正的一邊。是雍正最得力的幫手。難能可貴的是,胤祥對皇位沒有絲毫的動心。實際上來說,胤祥的能力絕對不比胤禎差,而且在軍事上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康熙皇帝對胤祥的印象非常好,認為胤祥忠孝的性格是別的皇子一輩子學不來的。 據說有一段時間,康熙皇帝無論走到哪裡都要帶著胤祥,可見對其寵愛之深,在如此有利的局勢面前,胤祥如果要爭奪皇位,絕對是九子奪嫡中的一支非常強大的力量,但是胤祥為了胤禎,卻甘願放棄這樣的政治理想,這讓胤禎非常感動,因此在雍正皇帝登基之後,對胤祥禮遇有加,讓其他臣子羨慕不已。
但是如果我們設想一下,當初康熙皇帝如果把皇位傳給了胤祥,那麼可能未來的清朝發展就會是另外一種場景,起碼不會出現乾隆皇帝這種貪圖享樂,排斥外來思想外來文化的盲目自大的皇帝。也不會完全閉關鎖國。 據清朝康熙年間到中國傳教的傳教士說,十三阿哥胤祥對外來文化非常欣賞,對外國傳教士更是禮遇有加,因此得到了外國傳教士的大加讚賞。 因此如果胤祥能夠繼承皇
位,那麼清朝未來的發展歷史必定是另外一種格局。起碼不會與外國相差這麼大。雍正皇帝將皇位傳給乾隆皇帝之後,乾隆皇帝肆意享樂,為了湊足十大武功,窮兵黷武。將清王朝拖入了滅亡的深淵。而閉關鎖國盲目自大的思想也使得清朝落後於世界發達國家,最終鴉片戰爭一聲炮響將清王朝徹底送入了歷史的焚屍爐,可見,清雖亡於慈禧,實罪在乾隆!
歷史的循環
從法理上說,康熙公開的第一個接班人就是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生育的嫡次子胤礽。
滿洲祖宗家法沒有立太子這一說,康熙的父親順治作為入關後的第一任皇帝也沒有健諸。康熙八歲繼位為帝,在四大輔臣及祖母孝莊太后的幕後支持下做這個皇帝,等他長大了第一個需要考慮的聯姻問題。靠聯姻而增強自己的實力這倒是滿洲從來就有的風俗。於是康熙娶了輔政大臣之一索尼的孫女,就是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
康熙執政初年要面對四大輔臣之間的矛盾,這是牽動大局的問題。之後又是三藩之亂。這時候的康熙也就是二十出頭的年紀,政局又焦頭爛額,不會把真正考慮合適的繼承人當作第一要務。
三藩之亂的過程中,為了平定大局以安民心,遂效仿漢族的立儲制度,把嫡次子胤礽立為皇太子。應該說胤礽的作用是用來表示滿洲來的皇帝願意尊崇漢人的制度,皇帝願意尊崇華夏文化。這和開博學鴻辭科的意思是一樣的。
等到康熙真正開始考慮繼承人的問題是在三十多年後,清朝已經江山穩固,皇帝也年老了。康熙四十七年一廢太子,康熙皇帝發現這個一直襬在儲位上的兒子並不適合當他的繼承人,這時他才真正開始考慮這個問題。至於後來胤礽的復位,不代表他又成了康熙認為合適的繼承人,只是一時無奈用來填補空位而已。
至於誰是康熙心裡想過的接班人,我想一向呼聲很高的胤禩至少不在其列。一廢太子後被推舉,聲勢浩大,這已經引起了康熙的極大反感。如果真的考慮過他,順水推舟就是了,不至於後鬧到父子幾乎反目的程度,說胤禩不孝不義。在封建時代如果被戴上了“不孝不義”的帽子,那是最大的否定,康熙不可能這麼對待一個在心裡考慮過做繼承人的兒子。說明胤禩只是一廂情願。
而康熙可能考慮過的人應該有胤禛和胤禵。人之常情來說,首先自己心裡喜歡這個兒子才能考慮他繼承自己。康熙是很賞識胤禵的。不要以為只有胤禩謀求皇位,胤禵也一樣。胤禩曾經令馬齊為他奔走,胤禵更厲害,找的是李光地。胤禵也一樣希望能獲得士紳官僚的喜歡,當時也廣為流傳說“十四爺虛賢下士”,這和胤禩有什麼區別?但康熙對胤禵就很寬容,不僅不打擊他,還超授王爵,並任命為撫遠大將軍。連胤禵的哥哥們從胤禩等人都沒有封王。這種異常的待遇不能不說胤禵在康熙心裡是有特殊地位的。
胤禛肯定也在康熙繼承人的考慮範圍之內,這一對父子的私交及私下感情很不錯。胤禛把自己經營成一個仁孝的長兄、懂得孝悌之道的兒子,又用詩書耕讀來表示自己並不熱衷於權勢,這是吸取了胤禩的孝訓,不要引起父親的警戒和防範。
康熙晚年常到胤禛的圓明園遊玩。很有可能就是在這些過程中和胤禛有了更多放鬆狀態下的交往和了解,而且這種瞭解更全面、更真實,包括對胤禛的兒子弘曆等。這讓康熙覺得這個近在自己身邊的兒子比遠在西北的另一個兒子胤禵更適合做自己的接班人。
沅汰
康熙帝心目中理想的接班人有兩位人選。
第一順位皇位繼承人:皇十四子胤禵
第二順位皇位繼承人:皇四子胤禛
之前傳統觀點認為康熙帝認定接班人是皇四子胤禛最主要的三個證據分別是:
康熙帝老年多病,不可能把繼承人打發到西北去。
康熙帝喜歡胤禛兒子弘曆,所以立胤禛為繼承人。
康熙帝臨死前派皇四子代表皇帝祭天,可見康熙帝已經選中繼承人。
然而這兩個說法都站不住腳的。
根據康熙帝駕崩時就在京師的法國神父巴多明神父披露,康熙帝去世前,康熙帝本人並沒有“老人”自覺,在農曆十一月不顧自己是69歲老人的事實,跑到南苑打獵,在這過程中他染上了嚴重風寒,但是開始康熙帝並不在意,還繼續打獵,直到他身體撐不住才返回紫禁城,而他回城前兩天京師下起了大雪,康熙帝冒雪回到紫禁城後,病情加劇,沒幾天就去世了。
按照西方傳教士的說法,康熙帝本人並沒有“年老多病”的自覺,內心依然還是“少年“,所以,康熙帝把胤禵派去西北,也可以理解為皇帝對繼承人的栽培。畢竟,康熙帝自己也多次親征,自詡“馬上皇帝”。
而且根據目前清宮檔案,康熙帝在去世前五個月批覆山西巡撫奏摺時還說自己今年(六十一年)身體特別好,特別棒:“朕體好,今年體健,氣色甚好”
第二件事更靠不住,因為康熙帝一直到康熙六十一年才第一次見到快滿11歲的弘曆;而在此之前,康熙帝已經把胤禵兩個兒子養在身邊很久了,胤禵的嫡子弘明幾歲的時候就被康熙帝養在身邊了;康熙帝還把胤禵兩個兒子帶著去熱河避暑山莊、還帶著他們去木蘭圍場,胤禵兒子結婚康熙帝也親自操心。
第三件事一句話就可以推翻,康熙五十九年,皇三子也代表康熙帝去祭天。
當然,這也不代表胤禵就是康熙帝默認的繼承人。我認為皇十四子是康熙帝心目中第一繼位人選,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目前西方傳教士以及外國人、朝鮮方面的記載,都記載康熙帝默認繼承人是胤禵,比如英國醫生約翰·貝爾(John Bell) 的旅行日記中記錄了在北京聽到的有關皇位繼承人的消息,至少在當時在京師外國人圈子裡, 大家都認為胤禵才是康熙帝默認的繼承人。
另外就是康熙帝本人有“年齡歧視“,康熙帝雖然自己年紀不小了,但是他到康熙五十九、六十年這個階段變得很不喜歡年紀大的人。康熙帝在康熙六十年接見一名51歲的官員(只比皇四子大6歲)時,還專門問這個官員牙齒是否鬆動,眼睛花不花。
另外,胤禵在康熙六十年回到京師,當時皇九子還很擔心康熙帝可能不會再放胤禵去西北“立功“,可見當時朝廷上下對康熙帝身體情況都比較樂觀。
而另一個比較決定性的證據是根據目前現存的清宮檔案,康熙朝以皇四子列名第一的奏摺只有4份,而以皇十四子列名第一的奏摺有354份。
最為重要的一個證據是雍正帝沒有康熙帝的手詔,而康熙帝連自己不重要的妃子的安排都留了一式兩份的詔書,還分別放到不同的地方,被雍正帝找到了;可偏偏立繼承人這麼大的一件事,康熙帝一個字都沒有留下。
目前雍正帝繼位唯一能拿得出手的證據是隆科多傳旨,但是這件事比較可疑是因為隆科多當時連一品都不是,他父親留下的一等公的爵位也被康熙帝交給了他的兄弟繼承。
這樣的隆科多,康熙帝會給他專門交代遺言?
而雍正帝繼位後第一件事就是讓人收繳胤禵與康熙帝所有往來詔書和信件,這也比較可疑:“你抵達後,將大將軍王所有奏摺、所有硃批諭旨及伊之家信全部收繳封固後奏送……若在路上遇見大將軍,勿將此諭稍有洩露。”
當然,我也認為雍正帝不是篡位,我更傾向於康熙帝心目中理想的繼承人是皇十四子胤禵,但是康熙帝沒料到自己身體情況惡化這麼快,所以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他選擇了近在咫尺的皇四子胤禛,而非胤禵;之所以康熙帝沒有寫手詔,我覺得最大可能是康熙帝還是有一顆期待奇蹟發生的心,萬一自己身體突然轉好,那麼就可以不用立皇四子了。
所以,從始至終,皇四子胤禛在康熙帝心目中只是皇十四子胤禵的“備胎”,康熙帝一直到自己生命最後一刻還在期盼奇蹟出現,所以沒有留下關於繼承人的任何文字。
雍正帝就是在這麼尷尬的情況下登上帝位的。
蘭臺
紅樓夢裡有對太子胤礽,雍親王胤禛,廉親王胤禩的描寫
秦可卿葬禮上,賈政引薦寶玉結識北靜王即是太子胤礽與雍親王胤禛的首次結交描寫
對雍正的描寫都是正面的,一個“賢”字透出了作者胤礽對雍正的賞識,正面評價很中肯
而對於廉親王胤禩“賈璉”(假廉)的評價則透出了一些貶義,賈璉與王熙鳳通過經營賈府(八王爺胤禩與其悍妻郭絡羅氏經營內務府)期間,大肆斂財,貪汙受賄,巧取豪奪,草菅人命,極盡貪財之能事
但賈璉行事善機變,遊走於人脈關係,是個能言善事之人
之所以不能繼承王位,是透過石呆子的扇子案講述了賈璉不能為王的人性弱點,賈璉雖然貪財好色,卻秉性純良,太過正統,愛面子,行君子之道
而繼承王位者雍正善陰陽互補之道,有海外名士輔佐,能駕馭群臣,施行王道
最重要一點,各位切記,康熙對於太子胤礽的愛遠超於其它阿哥
康熙對於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的愛深刻入骨,相思成疾,又極盡對孝莊皇太后的“孝道”,對太子胤礽的愛始終是康熙的一塊心病,太子兩立兩廢,即可看出,無論太子行了多大的荒唐事,康熙始終最數意於傳位太子胤礽
然而另康熙沒有想到的是,太子胤礽被魘鎮做出荒唐舉止後被冤枉謀逆,慘遭陷害廢黜,九子奪嫡開始為了爭奪皇位初現端倪
康熙為了穩定朝局,倉促食言,復立太子
然而,九子奪嫡的盤根錯節已經不可收拾,甚至有刀兵血刃,互相殺伐的苗頭(大阿哥胤禔想替康熙“行人事”殺死太子胤礽,但是他嚴重低估了康熙對於太子胤礽的愛,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是不能用生死開脫罪責的,於是大阿哥胤禔被永久圈禁)
康熙為了保護胤礽不得不二廢太子胤礽,幽禁鹹安宮十年保護起來
康熙臨終仍囑咐新帝雍正要善待廢太子胤礽及其家人
看看雍正繼位之後,對所有參與九子奪嫡的皇親兄弟們進行了清算,唯獨尊重康熙臨終遺願善待了廢太子胤礽,並幽禁其“理親王府”,死後仍以親王禮制相待,但追封一個“密”字,以追悔前過
終究做了三十年太子的胤礽和雍正以這種方式結束了皇權之爭
無才可以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
為官的,家業凋零。
富貴的,金銀散盡。
有恩的,死裡逃生。
無情的,分明報應。
欠命的,命已還。
欠淚的,淚已盡。
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合聚皆前定。
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
看破的,遁入空門。
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山石道人評紅樓
康熙是清朝歷史當中最有作為的一位皇帝,他16歲親政、18歲清理鰲拜,中年時期又親征噶爾丹、收復臺灣。這一系列的事蹟都表明,康熙是一個很偉大的君主。但是在選擇接班人上面,康熙這一生可謂是看走了眼。
儘管最終他讓雍正做了皇帝,但是剛開始康熙心中的接班人並不是他,那麼他心中的接班人是誰呢?
青年時期最中意人選
青年時期的康熙,心中有萬千志向。他本來也不願意過早的立自己的接班人,但是迫於局勢無奈。當他的第一任皇后赫舍裡因為生兒子死去之後,為了完成對自己第一任皇后的承諾,他就把自己剛剛出生的第二個兒子胤礽立為了太子。還有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赫舍裡算得上是康熙的嫡妻,所以立她的兒子當太子也算是名正言順。
中年時期為何要廢掉太子?
康熙在位整整61年,他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帝之一。正是這樣,他的很多兒子也漸漸的打起了想要做皇帝的心思。 這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發生在康熙中期的九子奪嫡。所以當時的局勢也是很緊張的。那麼這跟康熙廢掉太子有什麼關係呢?首先就是胤扔是一個好色之徒,他偷偷的跟一個女子私通。後來為康熙知曉。之後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也足以證明,老二確實不適合做太子。所以康熙先後兩次廢掉了立了30多年的皇太子。
老年時期最中意人選
康熙在廢掉了自己立了30多年的太子之後。他自己心中想必是特別悲痛的。但是無奈自己剛開始最中意的人選,實在是當不起天下君主的位置。所以為了以後大清江山出現,他開始對自己的兒子來了一番觀察,心中可能最滿意的是胤禵。不過在這期間,胤禩可能也在康熙的心中出現過。不過兩者之間比較還是胤禵更合心意。
結語
康熙心中的接班人從最開始的胤礽到後來的胤禵、胤禩,人選一直在變,也標誌著隨著康熙年齡的不斷變化,他心中所考慮到的東西也在增多,心中的人選也會一直變化。但是在後來雍正上位這件事情來看,可能康熙心中的接班人還是胤禛。
熟史明智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是有時間變化的,畢竟康熙的皇子們剛出生時也是那樣的天真可愛,可是後來,皇子們逐漸成人,其不同的表現也讓康熙心裡有了不同的評價,曾經滿意的或許現在不再滿意,所以康熙心中的接班人可能也是在不斷地變化和調整中
在康熙的青年時代,應該不用考慮接班人的問題,中年後,康熙心中最好的接班人應該還是太子胤礽
太子胤礽是康熙赫舍裡皇后的長子,其舅舅是大清重臣,康熙的左膀右臂之一索額圖,祖父更是兩朝宰輔索尼,先天條件非常好,一出生就被康熙立為儲君,康熙也對其頗為重視,兩次親征葛爾丹時都是讓太子監國,這已經能說明問題了
當然後來太子驕奢淫逸,最後因為結黨營私被廢了,於是康熙不得不換一個接班人
其實康熙心中的接班人是誰?歷史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畢竟即位的是四爺雍正而不是八爺或者其他皇子,當然也有說法是康熙並不看好雍正,只是喜歡乾隆。康熙才讓雍正繼承皇位,因為康熙喜歡乾隆。雍正用了這一點。才繼承的皇位。要不根本沒他事。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康熙遺詔中確認
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繼皇帝位。
康熙六十一年(1722)冬,康熙皇帝前往北京南郊的南苑狩獵,一場突如其來的風寒讓這位“幾暇格物,豁貫天人”的帝王生命垂危,在彌留之際康熙當著七位皇子和科隆多的面宣佈胤礽繼承皇位,康熙臨終時的表態,才徹底結束“九子奪嫡”的態勢。
縱觀康熙的一生是爭鬥的一生,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鬥鰲拜、削三藩、平葛爾丹、收臺灣等,此後長達六十一年的執政生涯中可以看到他遠超常人的政治手腕,唯一充滿詬病的是在後期二十年的奪嫡事件,讓康熙的一生顯得不那麼高光。
作為事後諸葛亮我們再分析“九子奪嫡”,表面上是兒子們為了皇位大打出手,而實際上是康熙搖擺不定的選擇態度促成奪嫡事件。康熙習慣性的用權衡思維去解決問題,當然康熙年間的所有大事足夠證明他有這個自信,而這種自信給他帶來的是無往不利。
充滿習慣性的權衡智慧,讓他在選擇繼承人的潛意識裡,“以權術而傾向、不以優劣而得失。”
能治國者不凡,有大才者不顯,康熙就屬於這類型帝王,他自己在帝王之路的成長過程中經歷的挫折、磕碰太多,全靠自己一步步積累抗爭,等到他具備成熟的政治能力後才顯現崢嶸。這就是我們眼中自信、強勢、睿智的康熙。
所以這類型帝王在選擇接班人的問題上更為長遠,更具格局,更加入自己的主觀色彩。所以我認為康熙一開始就想親手打造完美的接班體系,心裡沒有確定的接班人選。
這裡就不得不說命好的胤礽,也就是康熙著重的培養對象。胤礽赫舍里氏家族中的天之驕子,康熙深愛的孝誠仁皇后生下的嫡長子。而且胤礽的出生也是恰當好處,迎合了康熙當時最適宜的政治需求。
請不要迷信皇帝所謂的愛情,康熙和孝誠仁皇后感情確實很好,但如果不是孝誠皇后背後的赫舍里氏家族支撐,如何維繫她和帝王的情感?在孝誠皇難產死後,胤礽就揹負赫舍里氏和康熙的雙重使命。
那麼胤礽的背後又有什麼政治蝴蝶效應?
- 滿漢文化衝突
- 內憂和外患共存
三藩既平,才把清朝的政治塌方慢慢緩解,但是八旗政權並不穩定,康熙還是需要赫舍里氏家族的政治立場,胤礽作為索額圖的侄孫成了最好的橋樑。在外清朝的軍隊在南部和西部與叛軍交戰時接連失敗,蒙古的一個王公也在北部舉旗造反,此時推行滿族政權漢化勢在必行,“早立太子,以固國本,”成了最具時效性的政治目的。
綜合來看胤礽立為太子成了收益最大的政治行為,也是康熙習慣性的權衡思維做出的選擇,還在襁褓中的胤礽壓根不知道自己的責任重於泰山,就這樣稀裡糊塗的被選為太子。不然正值中年的康熙有必要提前立儲麼?別忘了過早立儲存在的風險更大,還的考慮來自兒子的威脅。
總歸康熙打起了胤礽這把天牌,更是付出心血各種培養,精雕細琢。可惜胤礽還是辜負了康熙的期望,前後兩次被廢:
皇太子胤礽自復立以來,狂疾未除,大失人心,祖宗弘業斷不可託付此人。朕已奏聞皇太后,著將胤礽拘執看守。在應試教育和政治壓力的雙重作用力中,胤礽完全扭曲了正常軌道,他的性格和為人證明他沒有能力接手大清。胤礽被廢可以說是打破了康熙最關鍵的政治佈局,康熙第一次懷疑自己作為皇帝是否合格,也讓康熙認識到“以權術為傾向”的思維方式是錯誤的。
九子奪嫡的序幕就是以胤礽被廢拉開的,在康熙認識到錯誤後就再也沒有表態立×××為太子,但太子背後的洶湧既成事實。此時康熙選擇接班人的態度完全轉變,優勝劣汰才是最適合規則的。
除了個別的兒子沒有理會到中央精神,這裡指的是膽大妄為的胤褆,公然和他爹提議殺掉胤礽。剩下有實力的精英們,包括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四阿哥胤禵都揣摩到親爹心思,然後比拼演技的時刻到了,最後胤禛憑藉個人最佳表現贏得康熙的青睞如願上位。
我不是易中天
這個很難說,因為誰也沒法鑽到康熙的心裡去親眼看看他的想法。
我們只能去合理揣測。
最初,康熙中意的接班人肯定是太子胤礽。這裡除了存有對皇后赫舍里氏的一份愧疚和緬懷之外,胤礽本人也確實具備一定能力。
胤礽弓馬騎射俱佳,且熟讀漢學經典,而且在康熙出征準噶爾時奉命監國,期間朝政有條不紊,井井有條。
但在此期間,胤礽儀仗權臣索額圖,逐步發展太子黨勢力,令康熙所忌憚。為此,康熙幹了兩件事。
第一是在康熙三十七年,他大封諸皇子,封胤禔、胤祉為郡王,封胤禛、胤祺、胤祐、胤禩為貝勒。諸皇子受封參政,各結其黨,其意是在削弱胤礽的力量。
第二是在康熙四十二年,索額圖一黨被一網打盡,索額圖本人被定罪圈禁。
但此時康熙仍然中意於胤礽,只是在用這種辦法捍衛皇權,並給胤礽提個醒,不要過分發展自己的勢力。
不過,令康熙始料未及的是,他的這兩記重拳不僅令胤礽成了驚弓之鳥,使皇帝與儲君之間漸生嫌隙,同時也令諸皇子的勢力膨脹,與太子的矛盾逐漸逐步凸顯。
諸皇子在發展自己勢力的同時,都無一例外在靜待時機,準備掀翻胤礽。
最先動手的是皇長子胤禔,但他一頓操作卻葬送了自己的前途。本來沒有皇帝的命,也能做一個太平王爺,結果後半生卻只能在圈禁中度過了。
而且,康熙雖然在準噶爾戰事中重用他,但基本上也沒有讓他成為太子的打算,而且還棄用了權臣明珠,這也讓胤禔一黨大傷元氣。
除此之外,康熙對很多皇子都抱有好感,但這並不意味著他中意他們成為接班人。或許他是在刻意搞雨露均霑,避免出現皇子內鬥,或許這只是簡單純粹的父子情感。
比如康熙就很喜歡皇五子胤祺,因為他心性善良平和,不爭不搶不結黨,不僅獲得了隨康熙征戰噶爾丹的機會,還早早獲封郡王和親王。
再比如康熙也很喜歡皇十三子胤祥,從胤祥12歲開始,康熙只要離京出行,身邊總要帶上胤祥一起,而且康熙不只一次當眾讚揚他,就連大臣們都知道胤祥為皇帝所鍾愛,可見其受寵之深。
還有皇八子胤禩,早年也很受康熙喜愛。而且胤禩平素便廣結善緣,寬厚仁和,不僅為滿清貴族所喜愛,也為漢族文人學士所倚重。不過在一廢太子期間,胤禩初露崢嶸,為康熙所忌憚,從此失去了爭儲的資格。
但至少在康熙五十一年第二廢太子之前,應該還沒有其他皇子能入康熙的法眼。
二廢太子之後,諸王公大臣也曾多次建議再立胤礽為太子,但康熙都未予採納,可見這時胤礽已經失去了康熙的支持與信任。
同時失寵的還有胤禩和胤祥,胤祥的失寵是一個謎,我們不得而知,但胤禩的失寵是明擺著的。在一廢太子期間,胤禩初露崢嶸,為康熙所忌憚。後來在康熙五十三年,又發生斃鷹事件,父子關係幾乎決裂,自然也就失去了爭儲的資格。
此後,為康熙所倚重的是皇十四子胤禵,在康熙五十七年他被指派為大將軍王,率軍進入青海以抵禦策妄阿拉布坦。可見,康熙晚年對胤禵還是抱有很大希望的,而且有可能將皇位傳給他。
最後勝出的皇四子胤禛,在整個九子奪嫡的過程中一直不溫不火,還篤信佛教,隱居於雍親王府,與和尚交往,似乎沒有任何爭儲奪嫡的跡象。
而人到晚年的康熙對胤禛也是好感倍增,因為其他皇子忙於爭儲奪嫡,對康熙不聞不問,只有胤禛不僅毫無爭儲之意,還整日對康熙噓寒問暖,甚至親伺湯藥,這從情感上緩解了康熙人到晚年的孤獨與無助。
可以說,康熙晚年最中意的接班人選只有皇四子胤禛與皇十四子胤禵。
這二人各具優勢,胤禵正值壯年,有武略,加之身居大將軍王,有軍功加持,優勢明顯。而胤禛人到中年,無論是性格上,還是執政風格上,都比較成熟穩健,作為解決康熙朝晚年積弊的接班人選,也是比較合適的。
所以,康熙選擇誰為接班人,都是正常的,但其他人,諸如胤禩、胤禟、胤祥等人,都不在康熙的考慮範圍內。
至於康熙到底內心更中意誰,皇位交接過程中有無篡改遺詔的事情發生,那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