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搞事情
博士毕业拼的是最根本的研究能力,并且要得到行业学术界认可,考核的就是sci,ei论文。很多人概念中,东拼西凑就是论文了,这在正规的高水平期刊的审核制度下根本无效。审稿专家是全球范围的,有足够的水平来辨认你的学术水平,且不知道你是谁,你也不知道谁审你的论文,保证了客观性,同时至少两到三名专家审核,最后编辑还会综合审稿意见,确定是否可以发表。只有你有足够水平,才能顺利发表论文。常规的走关系,找后门等等完全失效。总之,博士学位的难度————只是没有捷径而已。
用户9968501188967
这个问题因人、因专业、因学校、因导师而异。
对我来说,博士毕业确实不易。
据我所知,不排除对某些人,可能不费吹灰之力,各有门道。
读博时,因为专业缘故,必须看没有句读、竖排史料,一本接一本。加上所做课题前人研究几乎空白,每天晚上复旦图书馆关门时,我总是最后离开的那几位之一。
我是读古典文学的,感觉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同学更轻松一些,或许是我的错觉。
南区的宿舍楼,灰蒙蒙的水泥森林,也让人感到压抑。等毕业时,崭新明亮的北区正建设好。
毕业前一年,我们楼前的操场上是建筑工地,正在建设新的宿舍楼。白天干脆躲到图书馆去,晚上没地方去。躺在架子床上,亮如白昼的灯光照进来,嘈嘈杂杂。舍友比我大几岁,是个孩子妈妈,她头疼欲裂,说自己要发疯了。休息不好,论文写不出,毕业在即。
邻楼哲学系一个女生,在五四青年节时在宿舍自杀,警车停在楼下。我打饭时从边上经过,心里凉凉的,有种兔死狐悲之感。后来知道,其实我见过她,博士入学报到时,我在她们宿舍借过钳子,为了给床上装帘子,必须拉一根铁丝。
同楼层楼物理系一个女生,不知为什么精神失常了,她妈妈就长期请假过来照顾她。 她见了其它人骂骂咧咧, 唯独和我好。她妈妈说,因为我面善。在宿舍里,阿姨还做豆腐皮包肉给我吃。她后来回家了,再后来听说好了,而且和同宿舍的另五个 女生一起,都来美国留学了。
我们宿舍楼前的小树林里,总是站着一个男生,我从六层望去,以为他在静默修行。后来同学告诉我,他是露阴癖。有一天,他跑隔壁大楼,把刚出门准备去食堂吃饭的几个女生吓得灰飞魄散。她们逃回宿舍,从里面喊话:再不走,我们就拨110了。
除了生活的单调,精神的苦闷,更多的压力在学业上,论文的进展,能否按时毕业等等。
当然,这些都是近二十年前的事儿了,现在,或许改观了,或许出现了新问题。
前几年的一次全国政协会议上,有一个委员提出“我们的博士太容易毕业了”,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大家认为读博士太容易了,博士人数太多了。
是的,比及国外,国内的博士还算容易。
在美国读博士不用进行专业考试,但进去容易出来难。
我的朋友中,有人从读博到拿到学位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我了解较多的文科,很多人都读了七八年,这在芝加哥大学非常普遍。悲惨的是,读了七八年,还是毕不了业,有的人干脆半途而废了。
前一阵在美留学生唐晓琳自杀,她的朋友认为可能与导师对其施加过大压力有关。唐晓琳毕业北大,自杀前是犹他大学的博士生。2008年,也本科毕业后就来美留学,攻读博士学位七年,仍然没有毕业。
读博士不易,女生读博士尤其难,还要被贴上“不男不女女博士”的“第三类人”的标签。
近年来,岀现个别女博士“学术二奶”现象,靠不伦关系发表论文、著作以毕业,或评职称,于是有些人以偏概全,对女博士侧目。其实,这只是一些极少见的个案。
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周围的女博士朋友、同窗,更多的还是才貌兼备、家庭美满的智慧佳人,“不男不女女博士”只是把她们刻板印象化了。
当然,这些都是近二十年前的事儿了,现在,或许改观了,或许出现了新的问题。
我说的更多是自己熟悉的文科,理科同样不易,或许更难。我先生就是理工博士,深知不易,实验做不出,怎么都憋不出论文,除非编假数据了,文科好歹还能从材料发挥,只是高下的问题。
方立在加州
“没有延期毕业的硕士,没有按时毕业的博士”,这句话就可以看得出博士毕业有多难。即便你很聪明,你很勤奋,想要按时毕业还是有点困难的。
博士读几年毕业,国家是没有规定,一般来说是由所在的学校做规定的,3年的时间无法毕业即视为延期,最高可延长至6年。但是有些人在6年的年限里还是无法毕业。
为什么博士毕业这么难
- 我国对于博士生的要求是“宽进严出”,考博士很简单,但是想要从博士毕业就不简单了。对于博士生毕业的标准每个学校也都不一样,标准是学校和导师制定。
- 博士毕业除了要写毕业论文之外,还要求至少两篇小论文被EI,SCI等国际三大索引检索。这是对于博士生来说最难通过的一关。
- 中国整个社会的影响,现在整个社会都是很浮躁的,很拜金的。每个人都忙着去挣钱,没有人还能够潜得下心来做科研,做学术。整个博士圈里面充满的都是急功近利的思想,读完博士就可以出来圈钱了,完全是为了博士学位才来读博士的。没有一点科研精神,这样的态度怎么做的出学术成果来,怎么毕得了业。
- 每一个读到博士的人都差不多有三十岁了。在这个年纪里,可能当初一起读书的同学早就已经出来工作好几年,挣到了第一桶金,或者是当上了管理层的职位了。你在而立之年还在读书,身上以及心理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有些读博的人还已经成家了,读博的同时还要挣钱养家,顾着两头。在这种条件下,人肯定会变得跟急躁,无法静下心来专研学业,导致拖后腿。
- 导师对于博士生毕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有些博士生已经可以毕业了,但是导师不发话,不放人也毕不了业。因为博士生可以为他的科研项目充当免费的劳动力,帮他从项目中挣钱。
- 博士生增多,而导师还是不够。这就导致了以前一个导师带十个博士生,这样的比例是远远超过世界的平均水平。博士生太多,导师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博士生,师生间缺乏交流,一直是很严重的现象。
我们还可以从各大高校看看博士毕业的情况
- 厦门大学对近五年的博士生毕业时间进行分析后,发现厦大的博士生博士毕业率不到40%,于是把博士生的学制多增加一年。
-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博士生每年按期毕业的比例不到2/3。华南理工大学的博士生正常毕业率不足50%,上海交通大学甚至曾有90%的毕业生申请延期毕业。
- 南京高校有三到四成的博士生延期毕业。南京理工大学的一个博士生说,在她们的实验室里十几个人中,没有一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毕业的,一般都要延长半年到一年,甚至要更长的时间。
大三老学长
我就讲一个故事吧。
我当年在美国留学时的一个师姐,美国人。1998年本科毕业。毕业后来我们学校读博士。刚开始跟一个导师读了两年多发现没啥前途,后来换了一个导师。这时已经是2001年。换了导师后师姐摩拳擦掌踌躇满志,说一定要在30岁前拿到博士学位。
……………………
中间若干年略去不表。最后师姐果然拿到了博士学位,但那已经是2010年的事情。换句话说,她的博士学位花了12年才拿到。
如果有人怀疑她不够聪明那就错了。她本科在哈佛化学系毕业,智商足够高。对了这个哈佛是波士顿那个哈佛,不是哈尔滨佛学院那个哈佛。读博士期间她也是勤勤恳恳经常熬夜做实验。
这是我认识的人里面读博士耗时最长的一个。至于花上七八年的简直是大有人在,尤其生物专业物理专业什么的。
英国的博士倒是相对容易的多,一般3年都能拿到。
陀飞轮330
本人本科毕业参加工作,一年后觉得应该考个研,上研时也就是本科毕业两年后了,上研开学前结婚,当时媳妇是一直读书,而且是5年硕博连读,所以她博士毕业那年我硕士毕业,很幸运都在北京找到了央企。首先说硕士以后导师在领域内的地位对学生影响很大,对于普通百姓家孩子那就是二次投胎。而博士学历远不只是比硕士多读了3年书那么简单,博士选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结论,那熬的真是心血,而研究生只要踏实肯干就够了,对于一般博士来说,博士论文几乎是人生的学术巅峰。正是对博士的近距离接触,对自己清楚的认识,硕士毕业时才拒绝了几位导师的读博邀请,不提学术,光是精神压力我都怕自己熬不过。总之,靠自身努力毕业的全日制博士都是应该受人尊敬的,可担大任,那真是承受得住压力的,能带领团队的群体。真不应该让社会上其它群体假借博士之名,切取了别人的付出。
乌裕尔河畔
提到“博士毕业”,第一个在脑海里浮现的便是大学时期的好朋友小林,自大学毕业后,已有将近十年未见。最近一次见面是今年的同学聚会,小林时隔十年,第一次参加,因为今年他正式离开了读博的生活。
也正是这次同学聚会,小林向我们诉说了这7年博士生活,在7年中,小林一直在探索一种生活,一种不会被压力所吞噬的生活——
小林本科期间成绩很高,参与过比赛发表过论文,一个极其和蔼、说温声细语的本科导师,说他是个科研的好苗子,未来前途无量,只要跟着自己继续读,就能五年直博毕业,一年出国交换,之后就能开启大放光彩的人生。
第一年,小林早上八点半前到实验室,凌晨一点多回,做的全都是项目,没有研究点,非常耗时间。每个月实验室发1000块钱,再加上国家补贴,也算有小康生活。小林认为做做项目也不错,学得多也好找工作,辛苦是辛苦,就当是为以后打基础。只是导师催得很紧,每天都要汇报进度,有点心累。
第二年,一样的时间表,还是在做项目。有了一年多的经验,小林感觉有些方面导师并不都是对的,便在讨论过程中提出异议,当年和蔼的导师说,你懂还是我懂?不用解释,你自己根本没理解,就按我说的做。小林不言,就先按导师说的来,最后验证确实这个方案不行。导师又说,谁让你这样做的?我根本没提过这个方案,你自己不理解能力差,反正最后要求是这样,今天之内再拿出个方案明天讨论。
第三年,研三准备找工作,准备毕业了,小林问老师什么时候开题?导师称,现在水平还不够,继续做项目才行。
第四年,小林对导师说,必须要开题了,导师同意,就在定开题日期的时候,出国访问了。
第五年,终于开题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开题与项目方向不符,开完题小林还在做项目。
第六年,小林继续做项目,但也抽时间做一些毕业课题,被导师发现后,骂他不认真做事,三心两意根本做不好科研,之后每一天都要找小林开会问进度同时骂他一顿,平均时长两个半小时。
第七年,超期,小林需花钱保学位。导师对外界说,小林能力不行,毕业堪忧,实验室替小林付这个钱,仁至义尽了。然后实验室对小林的补贴停了,算一算一年补贴刚好差不多是小林保学位的钱。同时,国家补贴也停了,小林正式进入身无分文状态。小林对导师说,再不写论文来不及毕业了,大吵一架后离开实验室自己写论文,三个月后论文交到了导师办公室,导师表示,不会签字的。就这样,小林彻底放弃了毕业。
小林似乎在用开完笑的语气讲完了这7年,我们问小林后不后悔,他答道:“我从不后悔读博时期付出的努力,更不后悔最后放弃毕业。”我们知道最后一句小林是真心的,这七年中,小林一直在探索一种不至于让自己抑郁的生活方式,他是坚持的,更是勇敢的,可无果的坚持也该有个限度。谁都不知道小林再继续坚持下去会是什么结果,至少现在不会存在压死骆驼的最后最后一根稻草。
放弃了七年的努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记重击,好在现在的小林还是乐观的,小林说,自己好像真的要开启新生了,只是跟以前承诺的不一样,但不管怎样,自己依然会带着这份坚持和勇敢,一直探索下去。
AEIC学术
我认为主要是分专业,学校和导师。
但据我认识的几个读博士的人反馈,读博士毕业,特别的难。
我朋友圈有个读生物化学的,本来挺开朗一个小伙子,为了毕业论文,愁的都快抑郁了。
还有几个别的专业的博士生,几乎上了博士都变的整个人都不一样了。感觉他们每天满脑子学术,学术。也不是说学术不好吧,但是真的精神压力太大了。
还有一个我们老师的同学,一起同年读博士,现在都五年了,那个同学还没毕业,主要是论文真的,真的太难写了。搞的那个同学都想,要不放弃吧。
说了一堆身边人的例子,感觉有点负能量。
不过大多数的人,还是能毕业的。
真的是分专业,导师,学校!!!还有个人素养。
有的专业吧,博士毕业通过率稍微比较高,有的专业就,嗯………,通过率算是比较低了。以及学校,有的学校答辩稍微好一点,轻松一点,有的就比较严苛。
至于导师,真的是,决定你读博士期间的心情,你的毕业。相信大家看到网上一些博士的导师特别的…变态。就觉得所有的导师都不太好。实际上,不好的导师是少数,好的导师还是很多的,有的导师的教导,真的会让你受益终身。良师益友,有的导师甚至会成为你的很好的朋友。
所以你要不要读博士,还是先问问过来人的经验,专业,学校,导师都要选好~
智联校园 谢蕊学生回答
智联校园:求职 | 学习 | 活动 | 吐槽 | 故事 | 专属大学生的聚集地
智联校园
首先无论啥专业的博士,想划水毕业那真的很难。
其次,看你是几年毕业,最长八年。
最后,如果延期了,要有足够好的心态;如果不小心读抑郁了,要及早认清。实在不行,转硕士也是可以的。
简言之,要有强大的毅力和经济做后盾哟。要跟一起读博的小伙伴们共进退。要把毕业时刻放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一定可以的。
土土你好
本人背景:985高校,机械工程博士毕业,用时五年差三个月,学校毕业条件2篇SCI。
下面说一说读博士难在哪些方面,想到哪说哪。
1。做项目和做论文之间的矛盾。读博士并不是一上来就可以扑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上的,除了你自己博士课题相关的研究外,你还要完成老板交代的其他项目,这些项目有的和自己课题相关,有的并不相关,让你参加就是为了利用你的劳力。当然,如果处于一个实力很强,研究方向很集中的课题组,那基本问题不大,做这些项目基本多多少少都会和自己的博士课题相关,有些博士还必须通过这个过程来寻找博士课题。但如果是一个研究方向很散或者很大而项目还不少的课题组,那很可能你博士前几年做的项目和自己的博士课题一点都不相关,后面你的论文要从头开始搞,你可以想象这中间的差别。很幸运,我属于后一种,前两年做项目,而且是工程项目,很难发论文的那种,第四个学期末要开题,老板给了个新项目,说开这个,以后博士课题就搞这个,我说好,开题的过程就是自己熟悉这个项目的过程,做开题答辩的时候,老板来了句,你要做啥,怎么我一点不明白啊?当时直接晕倒。还好开题只是个形式,没有太难为我,只让我回去理一理。不过这个题没搞多久,大约三个月,老板说考虑到之前那个项目不好出论文,给你换个项目吧。正焦头烂额呢,我说好,于是才终于确定了最后的博士课题,可是两年多已经过去了……像我这种情况在我们那基本上是常态,博士前两三年做项目,后面两三年做论文,通常五到六年。那时候是真羡慕那些从硕士博士就一直做同一个课题的同学啊,太幸福了……
这个矛盾带来的难处在于,第一你要花大概一半的博士生涯来做这些项目,剩下的给你做博士课题的时间就少了。第二这个过程也并不那么容易,也会搞得焦头烂额,除了在论文水平的要求有差别,其余的并不比毕业课题容易。第三一般大多数老板让你做项目是希望你在做项目的过程中能够在某一个项目中提炼出自己的博士论文课题,有的人项目做了很多,也做得很好,可结果还是不知道博士课题能够做啥,搞得特别迷茫,这也非常焦虑的一件事,能够找到一个好的研究方向作为博士课题本身就是个难事,有很多同学寻寻觅觅寻了两三年都没找到个好的方向,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按照老板的想法先开题,然后边做边看,这其中的风险可想而知。最后一个难处就在于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你总会想着自己博士毕业问题,并且把这种想法体现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比如说焦虑着急,想尽快定方向,比如说老想着去折腾自己的论文,多发些论文,少干些工程,毕竟毕业是看论文的不是看工程量的,这些都会影响你做项目,甚至会影响你和老板的关系,老板觉得你不安心干活,不注重能力训练,不重视知识积累,和老板的关系搞不好,毕业那就困难重重了,身边那些和老板关系搞僵的同学也不少,有的受尽老板刁难,有的被迫换老板,有的就干脆毕不了业。
2。做课题与发SCI论文之间的矛盾。确定博士课题后才是博士毕业的开始,可毕竟还是开始了啊。然后就是不断地查文献,看文献,写方案,改方案,写报告,做报告,然后确定博士论文要做的内容,大概就是那些新方法,新应用,再就是去设计实验,做实验,拿数据,统计数据,验证方法。这个过程本身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博士生活的大半时间都花在这些上面。其他的时间呢?写论文!看文献,改报告,做实验,写论文,大约是所有博士学习生活的内容,也是博士能够毕业必须做好的环节,中间哪一个环节受阻,都会让人焦虑万分,多少个日日夜夜都是扑在这上面。如果说文章,报告,实验都一切顺利的话,说明这个课题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了,老板那可以交差了。当然更要命的在后面:SCI论文!一般说来,完成课题虽然也难,到不是那么难,可SCI是真的难!尤其是对我们这种工程学科,在之前毕业没有要求SCI的年代,我们专业就没发过SCI,你一个工程专业的发个EI也算高水平了,SCI?太难了,但是要求是这样,你也没办法,还得毕业啊。于是开始攒论文。这个时候,一般那些有点创新和改进的方法和内容都已经发过论文了,只不过或是国内期刊,或是会议,好一点的发EI,算是基础吧。剩下的体现整个博士论文创新之处的那一两个点一定是要好好发挥,攒一到两篇SCI。这个过程一般都漫长,半年一年都常见,那还算顺利的。中间可能还有不断地被拒,修改再投,再拒,再改再投,这个过程是真的漫长又痛苦,也可能是读博过程中最煎熬最难的了。好在经过一两年对论文的修改完善和对投稿经验的总结,只要确实有些创新的论文,基本上还是能够中一两个的,当然,也有始终中不了的,我有好几个同学最后实在不愿意熬,学位不要了,拿个毕业证直接走了。不过那还是少数,一般只要下了功夫毕业不是问题,只不过过程有难有易。
3。学习与生活之间的矛盾。上面说了博士学习基本上都是在看文献,改报告,做实验,写论文,这些都是需要专注,需要花非常大的精力的。可是很多的博士生这个时候都结婚生子了,在家庭上也是要花费很多精力的,所以如何处理好工作学习与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也是一个难题。比如没时间陪家人,家人抱怨,家里柴米油盐这样那样的杂事需要你去操心,影响到你的学习效率。比如说实验没做好,程序运行出错,论文没有进展,论文被拒,这些都好严重影响你的情绪,而这种情绪一旦带到家庭里面,后果可想而知,更要命的是,作为一个正为博士毕业奋斗的人,这种情绪隔三差五地就会出现,然后家里也开始抱怨,说啥都不干脾气还挺大,然后你情绪很坏,然后学习效果很差,情绪又很差,恶性循环。特别是有小孩的更加麻烦,这个时候小孩都小,白天晚上哭啊,闹啊,是不是还生个病啊,搞得你晕头转向,筋疲力尽,哪还有心思搞论文,这点对于女博士尤其困难。我有两个没拿到学位的同学都是博士期间有小孩的,难保不是这方面的原因。所以我当时就特别坚决,博士期间绝不要小孩,为这事家里人不知道多大意见,可没办法,为了顺利毕业啊,必须顶住。
基本上,我觉得说读博士难也就难在这些方面,这些方面本身要解决好就已经很难了,还有更难的就是由这些矛盾带来的心理问题。但你在开题,做实验,写论文,家庭矛盾中受挫时,会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对毕业造成巨大影响。我们几个同学在一起喝酒的时候就经常说:等你博士都能毕业了,这个世界上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能够难住你的事了。的确是这样,当你处理好了上述所有矛盾和心理压力,你的能力,你的心理都会变得无比强大,今后做任何事的时候都不会再畏惧了。
三随四冷七不流
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也没有不延期的博士。这是高校里面的一句老话,说出了读博的艰辛。
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你要拿到博士学位,都还是具有相当难度的。归结起来难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课题本身。博士要做研究的,进校就会拿到课题,但课题究竟能不能做出来,或者多久能做出来,本身是没有定数的。但你读博是有时间限制的,通常只有三年或者五年(硕博连读)。不仅如此,即使课题进展顺利,你还得把结果写成学术论文拿去发表。论文发表涉及到投稿以及同行评议的过程,都非常花时间。所以,想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毕业,确实是非常的难。
其次,就是来自于人际关系方面的,主要是和老导师的关系。做的不好,导师不待见,固然难以毕业;但真的是非常优秀的话,老师又舍不得放学生走,希望多干点活多留几年,也会造成学生的延期延期情况。更不用说那些导师和学生之间有矛盾,互相不理解的,毕业就更困难了。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读博拿学位确实是千难万难,但社会上对博士学位的认可度还是很好的。或许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困难在,才让博士学位显得比较珍贵,具有较高的含金量。
国之重器,大国上庠。感受大学文化,瞭望科技前沿,亲历一流征程,敬请关注头条号“上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