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失業潮來臨的時候,還有員工離職?

一直吃的魚


失業潮來臨的時候,肯定會影響大家對外求職的激情,追求穩定是第一要務。員工主動跳槽的數量比起失業潮之前肯定要降低很多,但凡事都不能一巴掌拍死,不可能失業潮來了,大家都不離職了。

一、能力強的人是不會受失業潮影響的,他們仍然按照正常的職業路徑向前發展

最近一年互聯網行業裁員潮來襲,但周邊仍然有不少人選擇離職跳槽,跳槽的平臺越來越大,薪資越來越高。裁員潮不代表公司不需要人,裁的都是那些為公司創造價值不大的員工。

上階段看到網上有個問題,裁員潮來襲,為什麼很多公司仍然招不到人。這就是最典型的現象,一邊在拼命裁員,一邊在拼命招人,只要你能力強,不存在失業的情況,仍然會有很多公司挖你。

二、在公司沒有被裁掉,但無法忍受公司的一些企業文化,或者是當下的業務情況

部分人在裁員潮來臨的時候被裁掉,但有一部分人他們並沒有被裁,公司也非常需要他們,但是他們不再需要公司,公司裡的領導或者同事,或者是企業文化,已經讓他們無法忍受了,即使是降薪求職也在所不惜。上班的心情猶如上墳,那還待著幹嘛。

三、深耕行業,建立核心競爭力,才能避免失業潮帶來的影響

當下企業一邊拼命裁員,一邊拼命招人,其實是在告訴我們能力要過硬,行業要深耕,要專業對口。在行業高速發展的時候,能力差點沒有關係,進企業後慢慢培養,原來不是這個行業的也沒有關係,大的邏輯是一樣的,進來慢慢學行業。現在則不一樣,行業迴歸理性,任何公司都希望找到在本行業內有多年積累經驗的人,除此之外還希望你有超強的職場能力,比如情商能力,抗壓能力,等等。


八魚先森


“聞道,聽說你離職了?”

“是的,昨天剛提出辭職。”

“聽說現在失業的人很多,許多公司都在裁員。”

“呵呵呵,關我什麼事。”

“你不擔心嗎?”

“擔心?我為什麼要擔心,有三家公司都讓我去上班,我還在考慮當中,沒答應呢。”

“哦,原來是這樣。”

偷聽到有人給聞道打來的電話,我覺得他有資格這樣說話。聞道是我們公司的技術骨幹,很受領導器重,但架不住獵頭三番五次打電話,他終究還是受不了高薪誘惑,這次下定決心辭職走人。

我們公司再也留不住了,畢竟我們的平臺不夠大,小池子養不了大魚。人才執意要走,我們只好送他一聲祝福。

在我們這個時代,能幹的人終究不缺好地方、好工作,只有沒有什麼才能的庸人,才擔心自己失業,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何方。

回過頭來,看這個問題,其實根本就不能當做一個問題。

也可以說,這話問得毫無水平,類似的,為什麼一個地方不太安全,還會有人去旅遊?為什麼點外賣不衛生,還是有不少人去點?

從數量上來說,中國人多,幹什麼的也多。失業的人不少,找到工作的人也很多,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真要是那種極端大面積的失業潮,那就太可怕了,說明經濟崩潰了。

但是並沒有,所以根本不需要杞人憂天。在我們這麼一個大的市場,有各種各樣的工作和工種,這麼多人有這麼多張嘴,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要提供服務,不可能一下子沒有人幹活,都下崗了。

換句話說,只要你想幹事,總有事幹,只有願不願意的問題。哪怕你沒事在網上搞直播,給大家唱唱歌、講講笑話,也是給大家帶來娛樂啊。講故事,製造娛樂,本身也可以成為一種工作,更別說做自媒體了。

每個人只要想做一點事,就能發一份光,體現出自己的一點價值,不至於無所事事。哪怕真的失去了正式工作,也可以幹很多臨時性的工作,關鍵是在於自己能感覺到工作的意義。

而在外部失業增多的情況下,能夠提出辭職的,要麼是有了下家,要麼是真的有核心競爭力、不擔心找不到新工作。當然,也有可能有些人沒想好,想自己出去闖一闖,比方說我吧,就屬於這後一種。

我從不後悔提出辭職,我做我自己想做的事,這比什麼都重要。

我是作者@喻派職言,今日頭條簽約作者,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有料有趣有態度! 以上內容均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和抄襲。

喻派職言


如果在外打工10年以上的朋友,一定忘不了2008年的全球經濟危機。

小編當時剛工作沒多久,可是記憶猶新,記得當時公司生產的產品把倉庫都堆爆了賣不出去,為了減少損失,公司就下了一個通知,所有人員全部實行輪休制,每個月只能上22天班(正常情況是車間月休兩天的,每天都要加班),每天不得超過八小時,只發基本工資,管理人員全部取消績效獎金。更慘的是,上年在校園招聘的幾十個大學生全部發通知取消錄用。當時小編也比較慘,本來剛畢業工資也不高,還被取消了績效獎金,每個月只能緊巴巴的過著日子,還不敢離職。就是這種情況,為什麼還有員工離職呢?




一、沒有意識到大環境的變化

零幾年的時候,智能手機還沒這麼普及,很多員工,尤其是一線工人,對外部環境的變化還不是很敏感,覺得只是自己公司出了問題,產品賣不出去,不代表其他公司也是這樣,一個月拿一兩千塊的工資太少,就提出離職想出去找工作(公司還嫌人多),公司馬上就給辦手續,恨不得第一天辭職第二天就給你走。結果很多人出去了才發現,連一兩千的工作都不好找,人力市場人滿為患,卻沒有幾家公司在招人,那叫一個慘。

二、企業產線收縮造成裁員

每一個企業都是整個供應鏈中的一個環節,整體的經濟危機會導致差不多所有行業都不好過,企業不得不減少產能,這樣就不需要那麼多員工,沒辦法就對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崗位進行裁員,我一個朋友所在的企業他們在08年有三分之二的員工都被裁員了。

三、企業沒能頂住危機倒閉

那時候大一點的公司還有一定坑風險的能力,規模小的公司,本來抗風險的能力就弱,加上生產的產品很難賣出去,不少小企業都出現了資金鍊斷裂,不得不關門,間接的導致了員工的離職。




四、工資低而大城市成本高

在2008年的時候,廣州這邊的基本工資在1500左右,很多企業效益不好,就給員工發基本工資,但是這點錢在大城市生活壓力還是很大的,出去找工作又很難找到,有的工人不得提出辭職先回老家去,最起碼回老家吃住不用愁。

五、正常的人員流動

不管金融危機也好,或是經濟比較好的時候,企業都有正常的人員流動,在金融危機的時候,有的企業能不能存活下來都是問題,才不管什麼人才流失,而有些稍微好點的企業就趁機招聘一些平常招不到的優秀人才。




所以,在失業潮來臨的時候,有些人對外界環境瞭解不夠,貿然提出離職,而有的企業因為效益不好不得不減員,才造成了員工離職比較多的情況。


職步青雲


之前有個同事快過年了,他一直擔心說自己可能業績不行,會被企業給辭退了。那時候我還安慰他說公司不會這麼沒人情味的,好歹也會等到節後再說嘛。讓他努力工作,等你把自己的業績給提升了,這樣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沒想到的是,再過10天就要過年了,企業突然辭退了三十幾名員工,全都是一些試用期表現的比較差的人,我那個同事也是其中一個。這件事讓我明白了一點,有時候不是員工自己想要離職,而是沒得選擇。

失業潮來臨之時,必然會導致很多之前業績不好的員工,然後被辭退,這是企業為了降低勞動成本。所以大部分離職的員工,都是沒得選擇,如果有的選,也沒有人願意在這種行情下離職。

有些人是企業直接表現出要辭退的時候才離職的,有些人是提前預知到可能會被辭退,所以提前做出離職選擇。這些人就是沒得選。

還有些人是有的選,一個企業之所以會選擇辭退員工,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因為效益不好,資金鍊受到影響,所以需要通過辭退員工來降低用工成本。這說明說這家企業的效益已經變差了。那麼就會導致一些員工產生不穩定的心理,要是有更好的選擇話,他們就會換到那些效益好的企業。

這些人可能是提前找好下家,或是有人主動過來挖他們,一但他們有更好的選擇,他們就會選擇離職。這是人之常情,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嘛。

還有一些人為了家庭不得不回家當全職家庭主婦。有一些適婚適育的女性,一旦你結了婚,有了孩子,就會選擇回家去照看孩子。這個時候她們肯定會選擇離職。當然這些人有的可能是自己做出選擇,但也有一些是被逼作出選擇的。


老茶聊職場


從去年年底開始,就有企業破產、失業潮來臨的風聲,到現在已經2019年底了,現實情況確實比較嚴峻。經濟發展緩慢,工資增長停滯,物價上漲,各種元素導致工薪一族做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我一個朋友做程序員的,月薪2萬多,公司今年的業績很差,處在破產的邊緣,在計劃裁員中,朋友說好怕裁員會裁到自己頭上,現在年紀也不小了,再找工作不一定能找到比這更好的。所以即使現在公司增加了每個人的工作量,也只能默默承受,不敢說就輕易離職。

雖然像我朋友這樣的職場人比較多,但是依然有員工在工作不順心的時候毅然離職,這是為什麼呢?

一、無法忍受公司的人際關係或者對薪資待遇極度不滿意

馬雲曾經說過,一個人之所以要離開一個公司,不外乎兩個原因:1、錢沒給夠;2、心受委屈了。

如果一個員工,在公司得不到認可,跟領導和同事的關係都很緊張,那麼他必然工作的並不開心,時間一長,就會產生離職的想法。

第二個就是對待遇不滿意。半年前,公司招到一個設計師,本來入職的時候說試用期6000元,轉正後8000元,但是到轉正時間後遲遲不給轉正,好不容易轉正了,只加了一千塊工資。最後人家提出辭職。人事部還挽留,說現在大環境不好,你出錢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還不如就在這裡做著。但是那位同事態度很堅決,最後還是離職了。

二、有能力的人,不怕經濟危機,不怕失業

現在失業潮來臨,有很多人面臨失業,但依然有很多人,是自身就有很高的素質的,人脈也挺廣,即使一時失業了,再找也不是多難的事情。

我上一個領導,曾經跟我一起入職的,因為不適應這個公司的管理理念,呆了不到三個月就離職了。出去後跟他的朋友、行業內同事聯繫,放出風聲說正在離職狀態,立刻就有三家公司伸來橄欖枝,權衡之後選擇了其中一家。

像這種本事有能力,又有資源的人,也不怕失業,幹得不順心就換唄,反正不怕找不到事情做。

三、沒有經濟壓力,想辭就辭

像題主說的,在失業潮來臨的時候,為什麼還要員工辭職呢?這部分員工裡,有一些就是沒有任何壓力的95後。現在的90後、00後,父母一代已經為他們準備了豐厚的資本,有的買了房子,有的能夠給予經濟上的支持,而且還沒有家庭的負擔,因此他們也是想辭就辭的那群人。

我的一個90後同事,工資才3000多,上班的時候掙的錢就沒花的錢多了。但是人家家裡有錢吶,父母給他在深圳買了套房、老家也買了套房,還資助他買了車,幫他還著房貸車貸,他每個月能掙到自己吃飯錢就行了。什麼時候錢不夠用了,給家裡一說,錢就打過來了。後來他也是幹得不如意,說辭就辭了,沒半點猶豫。

很多年輕人都是這樣,沒什麼壓力就不怕什麼失業不失業了。


納人納事


一、什麼年代都存在著失業潮,這是發展慣例

從美國經濟大蕭條到如今2020年,什麼年代都存在著失業潮,比如50後~60後2000年的下崗潮,家家戶戶國企的90後父母們都或多或少被波及。

我有個朋友的父親,在2000年的時候從銀行副行長的位置下崗,辦公自動化減少了人員的發展,那個時候不需要這麼多人做事。

為了人員配置改革,只有兩條選擇,提前買斷拿錢走人,繼續幹調崗做打雜的事情。朋友父親拿著幾十萬在當時就進入了廣東打工,也就是俗稱的下海經商。

2000年有下崗,就有自主創業,所以那時候窮了一撥人也富了一波人。

全球經濟週而復始,事業單位國內外企業都需要更新換代,其實失業來潮也是經濟的復甦替換。比如,某個領域蕭條了,廠子倒了,燈泡廠、棉花廠紡織業等,會催生其他領域的發展,加速自動化發展進程。超市不在需要那麼多收銀員,公路收費站也開始被ETC代替。雖說失業讓很多人沒工作可幹,但是同時也是經濟、職場外貿發展的慣例,老傳統被淘汰,新型工作自然被取代。

二、員工為什麼選擇離職,是因為這幾個方面

失業潮來了,員工們也有了新的選擇,他們的離職或許離不開這幾個方面:

1.有機會參與新事物

比如那時候流行下海創業、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出國務工等。

2.有新的選擇

去其他公司就業,好過在明知道會失業的地方等著被炒,被動變主動才有新的機遇。<strong>

3.維持家庭

當本來的這個公司失業潮來臨,甚至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員工也會退而求其次選擇離職然後去做一些維持家庭開銷的工作,比如下崗了離職臨時去做滴滴司機、去幹外賣員等等。

每個人離職都會有很多原因,比如從一線城市回家發展,又或者在老家發展不順利來一線城市求好工作等待。

三、技多不壓身,總能找到工作

前面有提到失業大潮來臨,很多人還是會選擇離職,再來說下為什麼他們不怕離職。

1.失業不代表失去,代表新的開始

現在很多人失業後做起了自媒體,意外就這樣幹下去了,比如我有個朋友因為編制原因被公司淘汰後,順應形勢而為做起了直播,現月入幾十萬。所以失去說不定是為你打開了新的大門,你可能比之前過的更好。

2.本身優秀,何懼沒有好工作

有很多人本身就很棒,工作能力強業務能力棒,去哪裡都可以找到工作。所以失業來了,大不了換個地方上班而已

3.如何做到不畏懼失業?

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好好提高自己,不要放棄自己成長,有了成果和資源,把個人技能一再刷新,多學習當下新型事物,瞭解行業裡的最新動態,難道還怕失業嗎?

綜上,失業潮和經濟趨勢有關,這是常態;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選擇離職是因為失業意味著新開始,失業後只要技能多,自己優秀,適當不斷提高自己,在哪裡都不用愁。

以上希望能幫到你!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從去年9月份到今年3月底,我經歷過失業的陣痛期,當時由於是領導推薦,出於對創業的興趣我從上家單位辭職出來,就在我以為能進入領導推薦的單位時,由於各種因素,這件事情就這麼黃了,失業來的太突然,我都沒有準備好,當時我想的是,既然都辭職了就好好休息一段時間再找吧,這麼一休息就休息到了19年年初。

在這半年之內,我尋求了各種方式去找工作,請以前的領導幫忙,自己投簡歷面試,但是好多簡歷都石沉大海,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有,當時我進入了一個自我懷疑的過程,是否是自己的能力不夠好,是否是沒做好充足的面試準備,就這樣渾渾噩噩的過了半年,在3月底的時候找到了一份薪水尚可的工作,但是這份工作是降薪找到的,這時候我才真正的感受到經濟寒冬的趨勢已經到來了,我身邊更有甚者找了一年都沒有找到一份工作。

到這個新公司快三個月了,但是到目前為止我4月份的工資還沒有領到,我膽戰心驚,焦慮的過著每一天,每天都在期盼著工資發放到位的消息,單位已經出現了離職潮,為什麼要離職,拿不到工資生活無法維持的時候,只能尋求別的出路,這就是為什麼失業潮來了很多人還要離職,因為有的時候現狀與失業並無差別。

但是這幾個月我也真切的感受到另外一種職場人生,進入互聯網也有好幾個年頭了,以前在互聯網泡沫濃郁的時代,只要能有想法有背景,不管大小公司都搶著要,但是隨著泡沫破裂,市場定位越來越明晰的今天,各大公司對職位的職責定義越來越明晰,對行業的資金投入也越來越謹慎,互聯網的寒冬不知何時才能過去,但是手中有技術,心中有溝壑的人永遠都不會被淘汰掉,只有無所畏懼,勇於直面挑戰,勇敢走出舒適圈,才能到達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一心小茶館


記得98年,下崗再就業如火如荼。我所在的某大企業也收到影響,口號是減員增效。

在4-5萬員工的企業中,好多人祖孫幾代都在這工作,所有社會關係都在企業裡。企業從幼兒園,小學,中學,技校,醫院,派出所無所不包,甚至還有自己的大學。

工資不低還分房,沒人願意離開。最後決定輪流放假,每人每年房價一個月還是兩個月。可是放假也沒人願意先放,總公司直管的沈冶就是這麼倒閉的。

那時我大學畢業不到兩年,作為第一屆不包分配的畢業生畢業找工作時已經受到了衝擊。我還是覺定離開。我不想年紀輕輕就看到今後幾十年的命運,於是去了北京。

在北京打工的過程中,幸運的是第一家公司遇到了老婆,第二家公司趕上了福利房,第三家公司得到了提高的平臺。20年過去了,也就是普通的一個打工仔。不過可以憑本事吃飯,自己創造未來了,不用仰人鼻息。很爽


室外逃員外


2008年正值金融危機的時候,我辭職了,是主動辭職,別人看了很不理解,特別是身邊的人,非常費解,都一直贏的認為我是不是腦袋有問題,別人在這種大背景下都生怕失業,我為什麼還主動辭職。最後我統一給身邊的人做了一個回覆:別人失業不失業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在目前的這家公司已經幹到了頂,再幹也不會有多大的進步。

最後,經過我的分析,我是這樣認為的:

失業潮是一個宏觀的表現,有失業的人群,也有就業的人群,相比而言,失業人數大於就業人數。而我就屬於那個選擇辭職再次就業的人,我也不怕失業,我也想挑戰自己一把,我更怕自己能力水平不夠有一天被迫離開。

但個人辭職這屬於一個微觀個體現象,與整個失業潮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這就好像是金融危機以來,企業難以生存,員工紛紛離職,總體上來看大家都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但即使在這種背景之下,也有一部分企業強勢崛起,更有一部分員工在本職工作乾的更加出色。我就說其中之一,沒辦法,我的選擇別人總是很難看懂。

失業潮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可能是大的經濟方針出現了問題,也可能是國際環境的變化,最終造成了供大於求,不得不工廠停產、企業停工、造成一部分人失業。

這種企業,員工別說是主動辭職了,怕是一個個的都害怕失業的噩夢降臨到自己的頭上,但是也有一些公司是不受整個失業潮的影響,他們自己的業務好像並不隨著這個失業潮受影響,有著自己的獨特性和專業性,不會造成大的危機。

所以他們的工作就顯得那麼的自由,什麼工資低、不高興、想換個工作等之類的都能成為他們辭職的理由。

或者是因為他們能力強,有著極強的社會生存能力,壓根不怕眼前的辭職,對他們來說,換個工作很簡單,而且人挪活樹挪死,說不定他們還會有更加好的選擇。

對於有些人來說,家底厚,家庭經濟條件好,出去工作不像別人為了生存,對他們來說工作只是一種消遣,工資有沒有都無所謂,所以主動辭職壓根就不算回事。

我身邊就有這麼一個朋友 ,在一家企業做文員,公司四千多,工作上班都很佛系,至少讓人看不出什麼進取心來,但在反過頭來,光她用的那些化妝品就好幾萬,更別提其他什麼包包、衣服之類的,人家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家裡特別有錢。

之所以又出來工作,是因為家裡人又害怕她沒個正事幹跟著社會上的人學壞,這才找了一個關係給安排在這家公司上班,至於說錢不錢的無所謂,只要開心就行。

所以她不會為了一份工作而去特別委屈自己,相比於其他人的生存,她這種叫生活。

所以,在大的失業潮流的背景下,有的人選擇辭職不幹也沒啥大驚小怪的。


公圈


很多人說,現在大環境不好,特別是從2018年下半年,中美貿易戰正式開始,到2019年現在,很多專家都紛紛表示,資本寒冬要來了,倒閉潮,失業潮要來了,看到自己的口袋,不要隨便消費,不要輕易離職跳槽...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真的有所謂的失業潮嗎?

除了2008年金融危機,是真正的經濟寒冬,各行各業肉眼可見的舉步維艱。

此後每一年,都會有人說:

2014年可能是經濟最難的一年;

2015年是有史以來最難的一年;

2016,2017,2018....每一年,都會有各種專家散播各種寒冬言論,但有時候,不要看別人說什麼,而是要看別人做了什麼。但是我所看到的是,國家整體經濟上,依然在穩健增長,很多老闆嘴上說生意難做,轉頭又買了兩套房,又開了幾家店...難道他們不懂市場,不懂經濟?

其實市場經濟不管有多少波動,歸根到底有其規律可遵,市場上,每年都會有成千上萬企業倒閉,同時也會有很多企業如雨後新筍誕生,企業的倒閉、破產,不過是市場經濟自然淘汰的結果,不影響大趨勢大環境,就像大自然一樣,偶爾來個森林失火,其實根本不用緊張,那就是大自然的自我調整。

所以,題中所說的失業潮,每年都在說,但事實上,根本不是什麼事,只不過有些人別有用心,故意製造恐慌。

有了這個大前提,那麼再很好回答,為什麼還有員工離職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為什麼員工就不能離職?

員工進入一個企業,無非出賣自己的能力、時間、精力,獲得薪酬、經驗和成長,如果有一天,發現這家企業沒有什麼發展前景,做得不開心,也賺不到錢,那為什麼不走?

不管是什麼樣的大環境,總有的企業越做越好,像擁有狼性精神的華為,處於漩渦的中心,依然逆勢增長,越挫越勇,也總有的企業難以為繼,倒閉破產,比如錘子。

同樣,人也一樣,有能力有創造力的人,去到哪裡都受歡迎,都能拿高薪,不怕找不到工作,沒有能力,只會混日子的人,去哪裡都會覺得舉步維艱,待不下去。

所以,很多時候,事在人為!

別管那麼多什麼失業潮,倒閉潮,抓緊時間多學習,多磨鍊,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不同的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