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肌張力增高有啥危害?如何正確應對?


其次,對於寶寶肌張力高,有可能患上了小兒腦癱,由於這種情況危害很大,希望能及時送往醫院確診。寶寶肌張力高是最近幾年由國外引進的概念,肌張力高多見,往往預示著寶寶腦部不同程度的損傷,還可能是神經受損。滿月的嬰兒就已有症狀表現。

孩子肌張力增高的危害?

1、視覺障礙:約20%的肌張力高兒童有眼的障礙。

2、智能、情緒問題:併發智能低下率極高,情緒不穩,智商測定困難。

3、小兒難聽程度從高音到低音障礙種種不一,需要引起家長重視。

4、語言障礙:小兒肌張力高因發聲、構音器官的運動障礙等因素造成。

5、聽覺障礙:健康和體力障礙:肌張力高兒童一般身長較正常兒童矮,營養亦差,常伴有呼吸障礙,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

6、姿勢異常:影響其成人後的運動能力,例如,患側上肢用力屈曲或伸展時,引起對側上肢的強烈屈曲或伸展。

7、會影響孩子的運動發育,生長髮育,如不及時醫治,就會影響自主生活能力。

孩子肌張力高的表現:

1、牽拉嬰兒的四肢時,感覺抵抗力強,很難拉開或活動,如拉動手臂前伸、上舉均困難或拉不直,胸前交叉困難。

2,手大經常呈握拳狀,拇指內扣。按摩其手背仍不易使小手張開。

3、觸摸腿肌肉,往往大腿小腿肌肉生長粗細不均勻,肌肉較硬,容易被誤認為老年人常說的結實。

4、腳腕經常呈內扣狀,腳趾下扣,呈剪刀狀。手扶嬰兒站立硬的平面,腳一直內扣和踮腳。

5、洗澡時難將拳頭掰開,當下肢剛角及浴盆或水面時,孩子全身立即成僵硬姿勢。

如何正確應對?

有些嬰兒是由於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出現肌張力高,除了按摩外,平時可以讓寶寶練習翻身、坐、爬等動作,或者做一些被動操;和寶寶常說話交流,聽些音樂,使寶寶經常放鬆。如果不見好轉要定期複查。同時可以考慮配合針灸的治療和中藥內服,也有一定的作用。


兒科醫生王玲


近些年,寶寶肌張力高的發病率逐漸上升。肌張力高對寶寶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主要影響寶寶的正常活動,比如不能隨意的拿一些物品,拿東西的時候可能會很僵硬,手指不能完全的伸開。在嚴重一些就是影響孩子的行走,行走的姿勢有問題,比如走的時候不會打彎。

我家寶寶三個多月的時候把她翻過去趴在床上還不能抬頭,用手給撐著還是不行,就哭。後來去醫院掛小兒康復科做了評估,檢查說孩子的腿的肌張力比較高,脖子的肌張力又比較低,就讓我回家給寶寶做操,如果一個月後還沒有改善就要做核磁看是否是腦缺氧。後來堅持做操寶寶一切正常。

如果要改善輕微肌張力高的話最好的方法就是物理治療,包括水療、中醫推拿、康復訓練、身體運動和游泳等。最容易操作的就是在家裡讓寶寶趴著玩兒,每天給寶寶做操(上舉、平舉和胸前交叉雙臂練習、雙腿輪流蹬車練習、手握腳踝轉動腳和腿腳面貼小腿練習)

如果是症狀比較嚴重的話還要配合藥物治療,幫助神經節的重塑。



安安媽聊育兒


兒童肌張力增高有啥危害?如何正確應對?


一、什麼是肌張力

肌張力是指肌肉鬆弛狀態下的緊張程度,是維持人體正常運動的基礎。肌張力高和低都是不正常的表現。

二、肌張力高的表現和危害

表現身體僵硬、邁步困難、經常緊握拳頭而且不易掰開、肌肉發緊

危害容易骨折、肢體協調性差,容易摔倒、肌張力過高容易導致腦癱

三、肌張力低的表現和危害

表現身體軟弱無力、坐立困難、抓握不住東西、四肢軟綿

危害可能是腦癱的表現

通常剛出生的寶寶肌張力普遍會比較高,前三個月寶寶有肌張力高的表現是正常的

,如果5、6個月的寶寶仍然有肌張力高的表現,建議家長帶寶寶去醫院做個全面檢查,按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孕嬰幫幫媽


您好,我是小臭媽^_^“肌張力高的危害和應對”是小臭媽在頭條的第111次回答,感謝閱讀!懷孕?產子?育兒?自我提升?小臭媽有滿滿一籮筐的乾貨想和你分享,都是實事求是地說過往的養育小臭和自我提升的經驗,不是教科書式的講大道理。歡迎關注,一起學習和成長>_<

其實關於肌張力的問題,小臭媽在頭條的第27次回答《肌張力高的寶寶怎麼護理?》裡面已經說得很詳細了,但是看到下面那個回答,還是想再說一下。

首先,看到那個回答說,“寶寶肌張力高的發病率逐漸上升”,不知道這個說法有沒有臨床、或者科學數據上的依據?因為事實上,

大部分的肌張力問題,都是被放大,或是過度解讀的。很多來問這個問題的,是不是體檢的時候被兒保的醫生或護士一捏,就告訴你寶寶肌張力高呢?

那個回答裡面提過,小臭5個多月的時候去早教中心上課,老師問我是不是經常帶小臭去游泳,我說沒有啊。老師問:那寶寶的肌張力怎麼這麼高呢,一般經常游泳的才會這樣。
等查閱了肌張力的研究之後,我差不多明白那個老師的意思,她的所謂的肌張力高應該指的是:寶寶的肌肉比較硬。這就是肌張力高了?NO。

如何判斷真正的“肌張力高”?

寶寶肌張力高的具體表現有,

  • 肌肉時刻緊繃;

  • 拉伸他們的四肢非常困難。

而不是:“摸上去覺得很硬”,或者,“拿東西的時候僵硬”,或者“手指不能完全伸開”(這個也比較無語,薛之謙硬掰寶寶手指的時候不是已經被批評了?小寶寶的手指本來就不能完全伸開……)

判斷肌張力高,不僅需要專業的醫生做專業、詳細的評估,而且也不是一次就可以確診的——因為寶寶在陌生環境,或者情緒緊張的情況下,都容易繃緊肌肉,造成誤判。

肌張力高有啥危害?

肌張力高的危害,應該就是上面說的具體表現了:時刻緊繃的肌肉。

同時,肌張力高表現在肌肉,但肌張力高的原因卻是腦神經出了問題大腦神經對肌肉傳導的神經信號處理的不正確,導致肌肉總是不必要的過於緊繃(肌張力高)或者過於鬆弛(肌張力低)。

所以肌張力的問題都是伴隨著腦部神經不同程度的損傷——肌張力高的寶寶中,有一半是腦癱患兒,另一半里也有一部分有著視力或者其他能力殘疾的問題,只有一小部分是純粹的肌張力高。

所以,如果確診寶寶真的是肌張力高的話,不僅要操心肌肉緊繃的問題,還要操心是否有大腦、視力或其他能力的殘疾。

如何應對肌張力高?

我們再次強調,如果寶寶是早產,或者在生產過程中出現過缺氧,腦出血,感染,等情況的,才需要特別關注寶寶有無肌張力異常的這些表現;如果只是覺得寶寶有點兒僵硬啥的,可以再觀察一下。(比如下面那個回答說的,因為三個多月的時候寶寶還不能抬頭所以去檢查,結果是因為寶寶的肌張力高低問題,再次無語。寶寶出生後不多讓他練習趴和抬頭,到一定時間了又為這個而焦慮,醫生給你一個原因就恍然大悟原來如此,跟你說沒事你還不信吧……)

因為很多兒保醫生在判斷寶寶是肌張力高後,就讓你給寶寶做被動操,但能簡單地被被動操做好的,本來就不是“肌張力高”(邏輯就是,你覺得你寶寶的肌張力高是被你的被動操做好了,但真正原因是你寶寶本來就不存在真正的“肌張力高”的問題);有些甚至會讓你住院,但是如果確診是肌張力高的話,也不需要住院治療……

如果確診是肌張力高的話,只能通過各種鍛鍊,增加孩子的力量,克服肌張力高帶來的運動障礙

18個月以內的寶寶只能做物理治療,包括康復中心的專業康復和家中的日常訓練,缺一不可。18個月以後有一種療法是注射“肉毒桿菌毒素”,這種毒素可以麻痺肌肉、讓肌肉放鬆,產生幾個月的窗口期,讓孩子有時間可以鍛煉出對抗緊張肌肉的肌肉群。但是這種療法主要是針對肌張力高到非常嚴重的腦癱患兒,一般程度的肌張力高物理治療就足夠康復了,不需要藥物的介入。

物理治療的方法,其實簡單又枯燥:訓練引導孩子做各種各樣的動作,鍛鍊拉伸肌肉力量,比如鼓勵寶寶去拿一個東西,這樣就拉伸了手肘的肌肉;瑜伽(拉伸肌肉)和按摩,也可以增加肌肉的延展性和柔韌性。
這些物理訓練本身,也會刺激大腦重新建立通路,一定程度修復大腦受損的情況;越小的孩子,大腦可塑性就越大,所以越早進行科學的康復訓練,康復的情況就會越好

真正肌張力高的康復是持久而且枯燥的,很可能要堅持三四年,孩子的大運動才能勉強追上正常的孩子,而且依然需要不間斷的進行下去;並不是打個針吃個藥住個院,隨便在家做做被動操,就可以好起來的。現在也出了很多所謂的治療肌張力高的方法(好吧我又要說下面那個回答了),什麼水療電療中醫療游泳療,打“腦活素”,針灸或者吃藥,都是不靠譜、沒有被科學驗證過的方法,請切勿嘗試!


最後依然還是強調,如果你沒有早產難產等特殊問題,寶寶的大運動發展一切正常,抱起來並不感覺十分僵硬,就把心放肚子裡,別去聽各種“專業”人士的忽悠;如果確診了你寶寶確實是“肌張力高”,那就做好準備,要打幾年的康復戰,更不要聽各種先進技術和手段的忽悠了……(最後再ps一點,小臭媽本人並不反對給寶寶做操,事實上,這也是我自己很喜歡的在小臭小時候的一種互動方式;但是你要說給寶寶做被動操,能達到這樣那樣的效果,那就過分了哦~)

來都來了,點個贊、關個注唄~~請給小臭媽一點鼓勵哦,謝謝~^_^~


當什麼媽


兒童肌張力過高可能會無緣無故的,就會頭後仰、身子打挺、僵硬。進而有腦癱的風險,不過極少部分會和腦癱有關。肌張力高的主要原因是中樞神經系統構造異常以及腦代謝和構造異常,家長們可通過“足背屈角”來簡單區分,如果夾角<80°就是正常的。

如何改善寶寶肌張力異常?

一旦發現寶寶肌張力異常,楊媽建議家長及時帶寶寶進行「全身運動(GMs)評估」

1.家庭訓練建議

2—6個月的嬰兒,每天做適當的運動,對寶寶的運動發育有很大的好處和幫助。

上舉、平舉和胸前交叉雙臂練習、雙腿輪流蹬車輪式練習、手握腳踝轉動腳和腿腳面貼小腿練習。

►需注意拿捏力度,動作要輕柔,切勿用力過度傷到嬰兒骨頭。可以在練習的同時放舒緩輕音樂,幫助嬰兒放鬆。

另外,對於小寶寶來說,俯臥趴著玩,是非常好的運動方式和玩耍方式哦!

2.水療

水療利用了水的壓力、溫度、溶質等多種物理特性,同時也利用了寶寶喜愛玩水的天性及水的特點。

水可以溫柔自然地刺激寶寶的視覺、溫度覺、嗅覺、觸覺,配合水的按摩,寶寶的皮膚、肢體、關節、骨骼都會得到活動與刺激。

並間接地作用到五臟六腑及神經系統,刺激寶寶的神經發育,加強骨骼系統的靈活性和柔韌性,提高運動能力、擴大關節活動度。

3.中醫推拿

比如,對於寶寶肌張力高的情況,在推拿手法上我們會選取一些滋補脾腎、平肝開竅、調和陰陽等相關穴位。

如:補脾經、補腎經、平肝經、按揉血海、三陰交、足三里、湧泉穴,拿捏風池、推天柱骨以及開天門、推坎宮、揉太陽、耳後高骨等手法。

同時對四肢採用按、揉等手法進行肌肉關節的放鬆。

4.懸吊訓練

懸吊訓練系統S-E-T (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是懸吊訓練系統的英文縮寫,是一種力量訓練、肌肉功能性康復方法。

S-E-T懸吊訓練通過懸吊的無重和不穩定的鍛鍊機制來降低肌張力,緩解全身痙攣狀態,改善關節活動度,達到中樞神經系統的通路重建功能。

同時,也能夠激發軀幹肌肉和身體各大肌群之間的神經肌肉協調收縮能力,提高肌力。

更多孩子肌張力家庭訓練視頻,可以搜索關注公號“西南兒童康復研究院”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