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頭侃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老十三不能做太子,這話也只能是張五哥說,其他人要是敢在康熙面前嘚瑟太子之位,那就是沒事找刀子,好日子不過作死啊!
為嘛?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問:“為嘛呀?”
為嘛?皇位的更迭他的殘酷性,咱不用說吧!您要是擱康熙的面前對這皇位繼承人的事說三道四的,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你這人就是那幫子像餓狼一樣盯著皇位的皇子們,安排在康熙身邊的釘子。
康熙是啥人,他會喜歡釘子嗎?壓根不會呀!他手裡就算是沒有錘子,弄塊石頭也得把你這釘子給砸折了,他可不會有一絲一毫的心疼。拿著這釘子給鬧騰的娃們瞅瞅,立個標杆啥的。
畢竟康熙對自己娃子下不去死手不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嗎?但對你一個外人,整個榜樣出來,他還是蠻樂意的。
張五哥就不一樣了。
康熙明明白白的他就知道,張五哥這人即使不是老十三的人,這心也會向著老十三。
因為當年張五哥被劉八女以父親的性命威脅當替死鬼的事,要不是老十三出手相助,他這條命早奔著閻羅殿報道去了,家破人亡那是在所難免。
老十三作為一個皇子,就為了一個平頭老百姓的命,跑到康熙這裡揭蓋子。咱拋開老十三有啥政治目的不說,單說老十三給張五哥的面子,這份就夠大了,再加上張五哥這人就是個孝子。
您要說張五哥不給老十三說點子好話,康熙打心眼裡就懷疑張五哥這人品有問題,還帶刀侍衛呢?早一腳丫子踹出去,該幹嘛幹嘛去了,一點良心都沒有。
所以康熙心煩意亂的跑到熱河這塊散心,其實也就是隨口一問:“你覺的這幫子阿哥那個最好?”
張五哥連一點延遲都沒有:“老十三啊!”
就這回答,沒有出乎康熙的預料,所以康熙接著又順嘴說了一句:“這是因為老十三救過你的命吧?”
“不是!”
嗨!康熙居然得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這可出乎預料啊!有意思啊!這一傢伙成功的吊起了康熙胃口。
“怎麼說?”康熙淡淡的說道。
上位者似乎隨口的一句話,其實有時候就可以決定下位者的命運,你這要是回答不好,他難免就會想到你這話後邊的彎彎繞,康熙可不好糊弄。
張五哥回答,老十三這人的確救過他的命,這不假。但要說老十三人好,這是因為老十三仗義,壓根就不會在背後算計別人,這才是他好的原因。
不會在背後算計別人啊!其實重點就是這幾個字,狠狠的砸進了康熙的心裡邊。絕對撼動了康熙那一絲絲骨肉溫情,畢竟這時間點上,各個皇子為那皇位都快打破腦殼,撕破臉皮了都。
康熙最煩的就是這幫兒子沒有一點孝心,沒有一點骨肉之情,盡整些黑手,他恨呀,但作為一個帝王,他還不能明明白白的表示出來,不然有些事就不好辦了,你比如皇位的繼承人。
那麼話到了這裡,這就把康熙的興致給提了起來,他其實很想知道別人對這皇位的看法,雖然他不願意讓別人在這個問題上發言,很矛盾不是,其實人就是這樣,壓根就是個矛盾的集合體,是個人都有體會。
於是康熙就問了另外一個問題:“你認為老十三好,那就認為老十三能做了太子嗎?”
這問題其實也是一個試探,試探這張五哥的心是徹底站在了老十三這裡,還是站在了康熙這邊,這其實也間接的決定了張五哥以後的命運。
這要是回答好了,張五哥就能繼續待在康熙的身邊,這要是回答不好,遠離張五哥倒是其次,還有可能坑了老十三。
原因又回到了最開始的解釋,康熙可不喜歡身邊有一顆釘子,不管這釘子是好的還是壞的。
“人最好,但不一定就應該做太子!”
嗨!這回答絕了,康熙這就得重新的審視張五哥,這是個有事說事,不偏不倚的人。人心都是長偏的,康熙居然發現了一個沒有長偏的,沉重的心情算是有了一點輕鬆。
“你這個小小的侍衛,怎麼敢和朕這麼說話!”康熙調侃的說道。
其後話風一轉:“朕要賞你,賞你一個天大的面子!”
其實這個時候的,康熙算是如釋重負了,放了老十三這其實是康熙早就想幹的,畢竟老八他們太鬧騰了!
咋說呢?放出老十三這就是個政治信號,這壓根就是經過康熙深思熟慮才幹出的一件事,就不是瞅在張五哥的面子,再說他張五哥能有多大面子,水到渠成而已。
這不邀請佟國維吃飯,皇帝請吃飯,你以為逗樂呢?沒事找你逗悶子?這其實已經暗示佟國維你該退了,別鬧騰了!
都是老狐狸了,啥飯局不飯局的一個眼神就夠了,隆科多加上他,一個佈局下去,老八這不就進去了,佟國維算是給他們家弄了一條後路。
所以這件事,張五哥其實就是個引子,康熙心裡邊早就下了定論了,他只是不知道這事定下來以後,會掀起多大的風浪而已,有點舉棋不定的意思,但事情真到了,有沒有張五哥這茬,康熙都得走。
帝王心術,一句話的事,也就決定了你的命運。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那就順著《雍正王朝》來說吧;
我認為康熙是在不斷試探張五哥,因為康熙覺得張五哥以後有大用;自張五哥表示要對皇上講真話的時候,康熙眼前肯定一亮,沒想到張五哥有這樣的回答。康熙這時候思考了一會,我認為肯定是在想怎麼試探張五哥證明他是個可靠的人?!康熙就表示要賞賜張五哥東西,要張五哥自己說。這其實就是在考驗張五哥了,康熙本來以為是要東西,要官職,因為畢竟是一個小小的侍衛。康熙沒有料到張五哥給十三爺求情,這時候康熙又停了一下,表示給張五哥這個恩典。我認為康熙答應張五哥,是因為十三爺的事也已經查的差不多了康熙心裡有底了;也就是說即使張五哥不求情,十三爺也會被放出來。張五哥既然求情,就順水推舟,既放了十三爺,又給了張五哥恩典,要張五哥對自己死心塌地。
如果查不清十三爺的事,張五哥再求情,康熙也不會放的。
康熙帝聽了張五哥對十三爺的看法,覺得很高興,一個小小的侍衛居然把問題看得這麼透,康熙身邊這麼多聰明人,可只有張五哥說了,其他人或許不願意說。康熙高興,又可以為後繼之君尋找到一個聰明的人手。
經常聽到有人這麼評價皇帝:好人做不了皇帝,做皇帝的都不是什麼好人;這裡對“好人”隱含的是拿道德上的好人,來審視皇帝這個職業;在我看來,這本身就是不恰當的,皇帝作為各種利益的交匯點,國內不同人的利益都要靠皇帝去平衡,而人又都是利己的,所以皇帝必須可以對付各種人,來了君子用君子之禮,遇到小人要比小人還小人,只有這樣,皇帝才可以不被利用。
十三爺為人善惡分明,嫉惡如仇,眼裡揉不得沙子,這樣的人喜怒哀樂都表現在臉上,反而更容易被臣子利用;皇帝需要喜怒不形於色。一句話,堅決不能要臣子看透皇帝。所以張五哥說十三爺的忠厚不適合做太子,對於做皇帝而言,不懂得權謀的忠厚的優點在做皇帝上面就是缺點。
十三爺只是因為太子被陷害謀反那次,所有皇子都在,唯獨老十三不在,跟太子在一起,而有人假借太子手諭調兵包圍熱河行宮,康熙當時認為太子謀反,後來發現有人偽造太子手諭,這一系列的情況都指向了十三爺,十三爺就有很大的嫌疑的。康熙只能先抓了十三爺,再慢慢查,最後肯定查清了,才這麼快答應了張五哥的請求。張五哥覺得十三爺真的很冤。因為十三爺是張五哥的救命恩人,所以求康熙放了十三爺。網絡配圖
康熙問你為什麼要替十三爺求情,只因為他是你的救命恩人?!張五哥回答是,也不是。這個回答很是完美;康熙很是滿意。
張五哥毫無意外的成了雍正的得力助手,康熙帝高興的是這個。
過去即歷史
導讀:熱河狩獵途中,因為太子胤礽的種種不堪行徑,康熙皇帝終於下定決定廢黜了胤礽的太子之位。但,胤礽的太子之位被廢黜以後,諸皇子對於皇位的爭奪逐漸公開化、明朗化。眼見於此,康熙皇帝便萌生了復立胤礽太子之位,用以壓制其餘皇子對皇位殘酷爭奪的想法。
但較早之前,胤礽的種種劣行乃至“擅自”派兵包圍康熙皇帝行宮的“武裝政變”,再加上胤礽被廢以後,康熙皇帝下達的“於諸皇子中,另擇一賢者為新太子”的命令,為了穩定朝局、平衡其餘皇子情緒,尤其是在舉朝上下“一邊倒”的支持和擁護皇八子胤禩為新太子人選的情況下,康熙皇帝對於胤礽的復立命令並不能直截了當地下達。
於是,一場旨在穩定朝局環境、平衡和壓制諸皇子勢力的帝王心術安排,就此鋪開。
對於復立胤礽的太子之位,無論是清朝歷史上的康熙皇帝,還是《雍正王朝》中演繹的康熙皇帝,都不是真心想要傳位於胤礽,而只是為了壓制和緩解當前皇子奪嫡的緊張局勢。
太子胤礽被廢以後,康熙皇帝於朝堂公開下達了命令:
詔告天下,朕要在諸皇子中另擇新太子,地方二品以上官員,在京四品以上官員都可以擇賢舉薦。
命令一下,舉朝上下乃至京城內外之符合條件的官員們,便開始了針對康熙皇帝態度變化而隨時變化的政治站位。
而參與奪嫡的皇子們,尤其是勢力最為強大的皇八子胤禩也開始了一面利用“江湖術士之言”為自己成為新太子製造正面輿論;一面通過“心無偏失”之主動將“江湖術士”交給康熙皇帝的行為,來維護自己“賢明”的正面形象,以期獲得聖心青睞。
對於皇八子胤禩的“主動送來”的張明德,康熙皇帝給予了“江湖術士的話,多少也能代表一些民意”的曖昧態度,而對於皇八子胤禩的“表演”,則給予了“襟懷磊落”的正面評價。
這就不免讓人有所疑問,既然康熙皇帝想要將太子胤礽復立,又為何當著三位上書房大臣的面,發出對於皇八子胤禩如此明顯的支持和信任態度?
鏡頭緊接著轉向佟國維,而佟國維對於手下朝臣的安排,就是上述康熙皇帝一系列態度表達的目的何在。那就是讓朝臣錯誤領會自己的意圖後,露出“串聯”的把柄,以備在出現控制不了的局勢時,可以予以反殺,扭轉局面。只是這個“反殺”,還必須依靠佟國維才能完成。
作為上書房首輔大臣的佟國維,對於皇子的站位選擇,能夠影響影響甚至決定整個朝野的政治站位,佟國維對手下朝臣說道:
“形勢越來越明晰了,皇上心裡默定的太子八成是八爺。你們趕緊聯繫手下的人,聯名上個公折保舉八爺。”
這裡需要注意一下,佟國維對手下安排時,專門強調的“公折”。
在康熙皇帝的命令中,讓在京四品以上、地方二品以上的官員擇賢舉薦,並沒有要求
“公折”形式對於新太子的舉薦。當然,康熙皇帝的命令中,也沒有對於“公折”形式的禁止。只是,佟國維為何讓手下朝臣以這種極容易被康熙皇帝認為是“朝臣串聯、結黨營私”的形式,舉薦皇八子胤禩呢?這就是佟國維的聰明之處,也是佟國維在“回家養老”之前,最後一次政治智慧的巔峰表現。
對於皇八子胤禩的舉薦,有兩種結果,一種是康熙皇帝接受朝臣舉薦意見,冊立皇八子胤禩為太子,佟國維妥妥的一個“擁立功臣”,官職祿位不但會得以延續甚至會進一步提升。
那麼,如果康熙皇帝並沒有打算冊立皇八子胤禩為太子呢?
康熙皇帝就會在朝臣們將舉薦奏摺紛紛遞上來之前,在對皇八子胤禩舉薦的結果形成既定事實之前,阻止朝臣們出現對皇八子胤禩支持的“一邊倒”形式。
將因受到太子胤礽牽連的皇十三子胤祥,釋放出來,就是康熙皇帝給予朝臣,尤其是對於可以影響整個朝野上下舉薦對象的三位上書房大臣的態度表示。就是康熙皇帝用以阻止朝臣繼續舉薦皇八子胤禩為新太子的辦法。
但這個時候,康熙皇帝同樣面臨著一個難題,那就是該以何種理由將皇十三子胤祥釋放出來?
和康熙皇帝在雪地一番對話的張五哥,幫著康熙皇帝解決了這個難題。
康熙皇帝問道:
“朕那麼多皇子中,你認為誰最好?”
張五哥回答道:
“十三爺最好。”
康熙皇帝接著問道:
“因為他救過你的命?”
張五哥接下來的回答,充分將張五哥的政治智慧展現:
“是!也不是!奴才絕不只是因為十三爺救了奴才的命,奴才才會說十三爺對我好的!因為十三爺為人心懷坦蕩、行俠仗義,從來不暗中算計人,所以奴才才會說十三爺最好!”
“是”,將張五哥知恩圖報、看重情義的正面形象得以彰顯;
“不是”,將一個待在康熙皇帝身邊,理性看待朝局形式、皇子客觀情況,並不會主觀對皇子奪嫡、皇位歸屬問題發表帶有感情色彩意見和態度的理智形象,表現出來。
而後,面對康熙皇帝“你認為他最好,那麼你認為他最應該當太子?”的問題,張五哥則這樣回答:
“人最好,並不一定最應該做太子。就拿十三爺來說吧,他人太直,不容易轉彎,又容易輕信別人,所以他人雖好,卻當不好太子。”
康熙皇帝面帶笑容的“訓斥”張五哥:
“你這個張五哥,小小一個侍衛,你怎麼敢這樣給朕講話?”
張五哥有什麼錯?讓康熙皇帝用了“你怎麼敢”的字眼?
因為張五哥在理性、客觀評價皇十三子胤祥的同時,將胤祥不可能協助太子胤礽調兵謀反的原因予以了說明,將康熙皇帝之前圈禁胤祥的理由全部推翻。這才是康熙皇帝
“訓斥”張五哥的原因所在。張五哥最後一句回答,則直接給了康熙皇帝釋放皇十三子胤祥的理由:
“奴才不知道那些話當講,哪些話不當講,奴才只知道應該對皇上講真話,不講假話。”
接著康熙皇帝用對“王掞講真話”的欣慰,來正面評價了張五哥的“真話”態度,同時也找到了釋放胤祥的理由。
康熙皇帝給予張五哥的最後一句話,不但是對於張五哥請求釋放胤祥的回應,更是用於在上書房發佈釋放胤祥命令時,給出的理由說明:
“好個張五哥,小小一個侍衛,竟然保起皇子來了!朕是天子,乾脆賞給你一個天大的面子。你到理藩院去,把十三阿哥接出來!”
康熙皇帝釋放胤祥的理由是如何找到的?
一個“小小的侍衛”,都能心疼心懷坦蕩、行事光明磊落的皇子,都知道胤祥不會幹出“武裝政變”的陰謀卑劣之事,康熙皇帝為什麼就不心疼,就看不到?上書房的大臣們為何就不心疼,就看不到?
康熙皇帝一句“朕是天子”,就是釋放皇十三子胤祥的理由。
“朕心疼自己的兒子”,這是張五哥給予康熙皇帝釋放胤祥的理由,更是康熙皇帝不需要任何人同意的理由說明。
一個“朕”,一個“心疼兒子”,誰敢阻攔?誰敢說一個“不”字。
也就是說,張五哥和康熙皇帝的“雪地對話”,讓康熙皇帝明白了有些事、有些人,只要是“真話”,康熙皇帝作為天子,就可以不顧任何人的意見和態度,做就是了!
可是,康熙皇帝在上書房,表明了想要釋放皇十三子胤祥的時候,佟國維立馬給出了“反對”意見:
“請問皇上,是否要說個理由?”
再加上,將胤祥釋放出來以後,康熙皇帝依然受到了幾乎涉及朝廷所有職能部門官員,對於皇八子胤禩的聯名舉薦奏摺以後,康熙皇帝知道自己在上書房明確表明的態度,並沒有阻止朝臣們,尤其是朝臣的代表佟國維對皇八子胤禩的舉薦。
這才是佟國維讓朝臣們以
“公折”形式舉薦皇八子胤禩的用意所在。那就是,讓康熙皇帝看到自己在朝野的巨大影響力,讓康熙皇帝看到自己對於新太子人選舉薦結果的巨大影響。
康熙皇帝將皇十三子胤祥釋放出來的真正目的何在,佟國維真的不明白?
他當然明白,只是他必須裝作不懂!
也只有在康熙皇帝掌控不了朝臣舉薦形勢的時候,佟國維才有資格同康熙皇帝進行政治交易。也只有在康熙皇帝答應了隆科多這個佟佳氏家族下一代人物進入仕途,擔任顯要官職以後,佟國維才會讓隆科多上演一出“苦肉計”,用“犧牲”自己的辦法,將朝臣舉薦皇八子胤禩的諫章全部作廢,將皇八子胤禩一舉扳倒。
所以,康熙皇帝面對張五哥對於胤祥評價時的
“高興”,並不是最終階段的高興,而是大局設定中一個階段勝利的高興;而等到隆科多一出“苦肉計”後,康熙皇帝通過勒令佟國維“回家養老”,完成自己復立胤礽太子之位,並最終最好皇位傳承規劃的最終勝利後,康熙皇帝才是真正的高興。參考資料: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雍正王朝》
(本文僅基於《雍正王朝》具體演繹情節和人設解析,並不以歷史史實為依據,個人觀點,歡迎提出批評意見。)
正說清代十二朝
答:真話,康熙帝聽到了真話!
作為一代帝王,整天在深宮大院很難聽到真話,看到真情。
四阿哥胤禛曾經向自己的父皇康熙帝表示過想當一個孤臣,那麼在太子失德的這個節骨眼上,康熙對未來的皇儲問題已經有了打算。
那康熙帝心目中的皇儲到底是誰,那就是皇四阿哥胤禛,此時的四阿哥胤禛又要做孤臣,正合父皇康熙帝的心意。
為此;圈禁了十三阿哥胤祥,因為他與四阿哥胤禛走的太近了,要成全四阿哥這個未來的孤家寡人的孤臣,康熙帝暫時把十三阿哥圈禁。
下面有康熙帝與張五哥在散步的時候對話,康熙帝聽到了真話:
張五哥答到:十三爺最好了!
張五哥接著說道,因為十三爺為人心懷坦蕩,忠厚講真話!
張五哥亦步亦趨的說著:
人好不一定最應該做太子,張五哥這真是講了心裡話。
這也是張五哥說的!
張五哥對皇上是絕對忠誠的。
張五哥沒有想到,康熙帝就要真話
藉此,張五哥他向康熙帝求情了!
康熙帝感覺到張五哥的幼稚與真情,更感到今天聽到的不易。
張五哥幹了一件大事,膽大包天!
康熙帝心痛兒子,借張五哥的話,又送張五哥一個好大的人情。
這真是一個天大的面子,小小的張五哥哪裡懂得帝王心術。
這真是讓張五哥措手不及。
張五哥激動了!康熙帝竟然答應了
這就是帝王心術,就是康熙帝高興以後做了讓你想不到的事情,讓你驚訝之餘還有驚魂未定。
老皇帝的心不是哪一個人能猜得出來的!
(以上圖片來自影視資料)
請關注《邸曉居MBA侃歷史》歡迎網友們一起互動、評論、留言必回覆!
日堯居
因為康熙終於遇到一個懂他的人,他能不高興嗎?
張五哥和康熙的對話,是發生在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之後。
老十三因為言語失當,說天家沒有情分,惹怒了康熙,結果被關了起來。
實際上,康熙並沒有生氣,反而還有點高興。
後來康熙也和眾位皇子說了,胤祥盡了兄弟的情分,這點很合康熙的心意。
將胤祥關起來,一來是為了維護天家尊嚴,二來也是為了磨礪一下胤祥,人家父子倆根本沒有隔夜仇。
但是的九子奪嫡雖然還沒有白熱化,但是也進行的差不多了。
康熙怎麼會不知道當時的形勢呢,所以和張五哥聊天的時候,就提了一句胤祥。
結果張五哥說胤祥最好,引起了康熙的猜忌,因為他最討厭結黨營私。
結果張五哥話鋒一轉,說了一句:
十三阿哥最好,卻也不一定最適合當太子,他沒有心機,對人太好,太容易相信別人。
這句話算是說到康熙的心裡去了,一來可以確定張五哥的赤誠,二來也確實戳中了康熙的內心。
是啊,胤祥雖然人好,但是一定不會是個好太子,更不會成為一個好皇上。
很少有人能懂康熙,如果老八懂的話,就不會那麼明目張膽地結黨營私,所以張五哥一個小小侍衛,竟然能說到關鍵,他能不高興嗎?這是一種遇到知音的感覺啊。
十點歷史君
《雍正王朝》中,十三阿哥胤祥是個另類,他沒有奪取皇位之心,他不爭是因為自己不適合那個位置,而這種豪情張五哥最懂,因為張五哥和胤祥是同類人——忠肝義膽孝道之人。如果把胤祥放在江湖,那就是個有情義的漢子,所以康熙贊其“十三阿哥,吾家拼命十三郎”。時值胤祥圈禁之時,張五哥在於康熙帝散步的時候說十三爺忠厚,不能做太子,康熙很高興。喜從何來?落在“不能”兩個字面上,因此康熙給了他一個天大的面子,釋放胤祥。
1、
不能,符合了康熙的心願。朝廷要的不是義氣,要的是雍正的刻薄,坐在皇位上,只是個孤家寡人,置身事外才看得分明。孤家寡人,要的是無情無義,皇位只講手段和利用,因此康熙打造了雍正這張“孤臣”,也必然是將來的“孤城”。
胤祥在皇子爭奪中,靠雍正太近,已經在弱化康熙刻意打造的這張牌,如果雍正借勢太多,必然無法經過自己的考驗,將來在皇子中爭鋒中也毫無勝算。八皇子太強勢,十四皇子也如同猛虎,雍正只有在爭奪中打造出了自己的班底,站穩了腳跟,在胤祥最後關鍵時刻的發力,才能最終定鼎江山。
2、
不能,是胤祥天生性格的不足。如同張五哥的回答,十三阿哥只是個好人,好人是不適合呆在皇位上的。十三阿哥可以是帥才,指揮兵馬也將是仁義之師;十三阿哥可以是前鋒,帶領士兵陷陣奪地,但皇位之爭,不是憑勇猛和義氣就能坐穩,更多靠的是謀略和手段,城府不足是胤祥的致命傷。
在保二皇子的時候,胤祥失望,感慨二皇子不足以效忠,這時的雍正才對胤祥放了心。胤祥終究是個將才,有勇但無野心,用好了就是把尖刀,所以雍正把這位兄弟納入了心腹之列,開始排兵佈陣。康熙打斷了雍正的佈局,胤祥這張牌不能亂用,否則將來局勢將會完全失控,胤祥可能成為雍正與八皇子對弈的舍子,這是康熙不願意看到的。
3、
不能,是胤祥坐皇位的不能。十三阿哥的俠義對朝廷未必是好事,馭人之道講究平衡,喜怒流露於表面是為君的大忌,十三阿哥這樣的人聚結在身邊的只能是志士,而非朝廷之需的各色人才。忠臣可以清吏治使世道清明,奸臣才會斂財創造財富,這樣的理念是胤祥永遠無法接受的,對於貪汙,他只會揮起手中的皮鞭和寶劍,所以張五哥說十三阿哥是好人,容易得罪人,這也正是康熙對胤祥深思熟慮後的得出的結論,
胤祥為帝,朝廷必將混亂。張五哥這句真話觸到了康熙的心底想法,也為張五哥敢說真話而高興,最值得高興的是張五哥這番話表明了自己的立場,他將是十三阿哥胤祥的擁護者,不管誰做了皇位,張五哥的性命都會交給十三阿哥,這就是情義。情義也是康熙喜歡和欣賞胤祥的原因之一。
囚禁十三阿哥十年,大局無礙,胤祥這時也應該放出來了,所以康熙賞了張五哥一個人情,成全對十三阿哥的報恩之情,領命去迎接胤祥出來,這也是對張五哥最大的賞賜。
西遊夢紅樓
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關於張五哥這句話,我們可以做以下分析。
“十三爺忠厚不能做太子”
康熙喜歡說真話的人
我們知道在朝廷內,大部分都是一些趨炎附勢的人,都在琢磨皇上喜歡聽什麼,就說什麼,甚至有些官吏,想說實話,但是又怕得罪聖上,乾脆不說了。為什麼康熙,乾隆這些人,喜歡微服私訪,因為只有實地去看看才能知道真相,否則總是呆在這紫禁城裡,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一般聽不到多少真話,皇帝跟下面的大臣們交流其實是很累的,對於大臣們的話,皇帝也是要篩選和思考的。
張五哥突然如此耿直的說出了這樣一句話,身為一個地位比較低的侍衛,居然敢評價皇子,並且還是守著皇帝評價,原臺詞是這樣的:
康熙:好你這個張五哥,小小一個侍衛,你怎麼敢這麼跟朕說話。
張五哥:奴才不知道哪些話當講,哪些話不當講,奴才只知道,應該對皇上講真話,不講假話。
康熙:對!對!對!
所以讓康熙老爺子很欣慰,能難得的聽到一句真誠實在的話,所以會龍顏大悅。
說話的時機把握的好
其實康熙知道自己的十三兒是一個怎樣的人,為人心懷坦蕩,光明磊落,就是有點嫉惡如仇,本性是一個非常具有俠義心腸的人,在康熙心裡其實已經盤算著找個藉口把十三爺放出來,畢竟當爹的心疼兒子。
這時候憨厚老實的張五哥碰巧說到了康熙的心裡。
張五哥知恩圖報
過後,康熙便問他,想要什麼賞賜,張五哥絲毫沒有猶豫的便說道,希望賞張五哥一個天大的面子,就是把十三爺放出來。
康熙也看的出張五哥也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於是送了張五哥一個順水人情,也給自己寬恕兒子找了個臺階。
所以這是一次非常愉悅的君前對奏,康熙非常的高興。
希望回答能幫到大家。
紅纓先生
張五哥的一番話,其實是解開了康熙心中的一個心結,所以康熙聽了張五哥得一番話,就賞給了張五哥一個“天大的面子”——答應張五哥的請求,釋放因為受太子牽連正在囚禁的十三阿哥胤祥。
康熙的心結,其實是一個“關於好人”的心結或者糾結。這個“心結或糾結”是因為康熙在第一次廢黜太子之後下旨“公開推舉新太子”,在面對新太子的“選票”一邊倒的局面產生的。
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心結或者說是糾結呢,我們還有從“推舉新太子”說起。。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當中,康熙四十七年,那個已經讓康熙越來越失望和不滿的太子胤礽終於被康熙廢黜,在廢黜太子之後,康熙下詔“公開推舉新太子”。
康熙的這個決定,不僅是電視劇當中的一個故事情節,在正史上康熙在第一次廢黜太子之後的確是授意上書房討論推舉新太子。
在中國整個封建社會的歷史上,立儲制度一直存在,儘管這個制度有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立嫡,立長,立賢”,但是歷朝歷代,立儲的決策權一直是牢牢掌握在皇帝手裡,屬於“聖心獨斷”,絕不徐其他任何人染指,康熙的這個做法實屬罕見。
能夠遇到這種“千年不遇”的絕好機會,康熙的皇子們都覺得自己的運氣不錯,大臣們居然有了決定儲君歸屬的權力,那麼皇子們就必然要把自己的“工作重點”轉移到如何爭取更多的選票上,而不可避免的忽視康熙皇帝的“聖心”。
康熙的皇子們當中,最興奮和得意的應該就是那個人稱“八賢王的”八阿哥胤禩,這位以“仁德”著稱的的廉親王在朝中的大臣們當中有著非常好的口碑,這位親和,儒雅,幹練,沉穩的“八賢王”在相當數量的文武大臣的心目當中,就是一個“寬厚仁和”的皇子,也是他們心目當中的太子最合適的人選。
對於自己的人氣指數,八阿哥胤禩還是有相當的自信,事實上他的確是要比其他的皇子在人氣方面優勢非常明顯,志在必得的八阿哥胤禩不會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開始了緊鑼密鼓的各種活動。八阿哥胤禩的功夫沒有白費,他在推舉太子的“選票數量”上遙遙領先於其他皇子,形成這個優勢的原因除了八阿哥胤禩的人氣值和口碑之外,他演的一出“江湖術士道破天機”和爭取到上書房首輔大臣佟國維的支持有很大的關係。
順便說一句,在正史上,八阿哥胤禩在康熙朝只是一個貝勒,直到雍正登基之後,胤禩才得到“和碩廉親王”爵位。而江湖術士的“預言”這出戏其實是大阿哥一手導演的,佟國維倒是真的死心塌地的支持八阿哥胤禩。
這個局面是康熙沒有想到的。他本來對“公開舉薦”新太子的舉措的掌控能力很有自信,同時認為已經做了近四十年的儲君的太子胤礽應該口碑不會那麼不堪,但是事實證明康熙的這兩個判斷都出了問題,首先是他發現自己對立儲的決策權正在逐步的失去控制,同時他更加緊張的是他對朝廷百官的控制力和影響力正在被八阿哥胤禩逐步侵蝕。
康熙決定必須迅速的恢復對立儲的決策權的絕對控制,同時也要迅速的打擊八阿哥在朝廷上下官員當中的人氣。
但是在這個時候,康熙在下手之前還是感到了糾結,由糾結而產生了一個心結”——這個八阿哥胤禩在很多的大臣們的眼裡是一個“賢德的好人”,是一個理想“皇位繼承人”,並且在所有的阿哥當中,八阿哥胤禩的“好人”口碑是獨一無二的。他在糾結,一旦處理了這個經過“民主選舉”的“新太子”,和大臣們怎麼解釋?為什麼“好人”就不能當太子?
在一次獨資的散步過程中,他和張五哥聊起了“好人”這個話題,他問張五哥在他眼裡誰是“好人”。張五哥的回答很真實:十三阿哥胤祥是好人。
張五哥這麼說,最直接的原因,是因為十三噶胤祥救過他的命,說起來張五哥也算十三阿哥胤祥的“舅子”,所以康熙會這麼理解:你說十三阿哥胤祥是好人是因為他就過你的命?張五哥的回答卻是出乎康熙的意料:
十三阿哥的確救過我的命,但是並不是因為救過我的命我才說他是好人,接著張五哥歷數十三阿哥胤祥忠心,俠義,正直。康熙問到:你說十三阿哥胤祥是好人,那就是他最適合當太子了?
張五哥的回答更加讓康熙感到吃驚:好人不一定都適合當太子,十三阿哥是好人,但是他太講義氣,太過剛直,容易得罪人也容易被人利用,所以十三阿哥是好人但不適合當太子。
康熙對張五哥的回答非常的讚賞!他覺得張五哥無意間解開了他的一個很大的心結,那就是究竟要選什麼樣的皇子來當未來的皇上,當然他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堅剛不可奪其志”的人才是最佳人選,所謂“寬厚仁德”也只能是“譁眾取寵”,最終無法解決他已經非常清晰的感覺到的“吏治腐敗,弊政積累,國庫空虛,稅收不暢”的根本問題。估計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康熙決定了立即結束“推舉新太子”這個鬧劇,同時復立胤礽為太子,讓局面趨於穩定之後,有利於他對他的這些個皇子們進行更進一步的深度觀察,但是通過張五哥的話,他已經在內心堅決的否定了那個“寬厚仁德”的“八賢王”胤禩。
康熙高興之餘,就賞了張五哥一個“天大的面子”,答應了張五哥的請求,讓他去親自奉旨釋放正在囚禁的十三阿哥胤祥——一方面他本來就挺喜歡這個“有情有義”的兒子,另一方面也是釋放一個信號:廢太子胤礽已經的到了自己的原諒。
但是,八阿哥胤禩正在興頭上,對於這個重要的信號,幾乎是視而不見,按照九阿哥胤禟的話:放出來又怎樣?還不是八阿哥遙遙領先?但是,老奸巨猾的佟國維卻敏銳的感覺到了“風向”的根本變化,當他試探性的問康熙:釋放十三阿哥胤祥總得有個理由吧?康熙回答:朕心疼兒子了,這個理由行嗎?
佟國維覺得大事不好,自己已經掉進了一個大坑,估計十有八九爬不出來了。但是佟國維的老謀深算還是讓他很快的在不利的局面下,迅速的和康熙達成交易,用配合康熙打擊八阿哥胤禩為條件,通過退出保住佟氏家族的地位和榮耀——他的侄子隆科多上位替代他成為佟氏家族的代表。
張五哥儘管是一個佃戶出身,機緣巧合做了康熙的貼身侍衛,但是此人卻不簡單,見人見事看的很透,他說事三阿哥是好人,同時說好人不一定能當太子,其實是想盡力的保護他的這個恩人,他在康熙身邊耳濡目染,對“推舉新太子”的險惡看得還是比較清楚,因此拓本能的想讓十三阿哥胤祥遠離這個險惡境地。
但是,康熙卻在張五哥的話當中感受到了另外的一層意思,那就是“好人不一定能當太子”——這個心結算是打開了。
步武堂
《雍正王朝》中的張五哥可以算是天底下最幸運的人,康熙以一國之君的尊貴身份,屈駕親臨法場救下了即將被斬首的張五哥,並且當眾宣佈張五哥為自己的貼身侍衛。張五哥也從一介草民突然變成了皇帝身邊的侍衛,可以說是實現了逆襲。
康熙之所以這樣抬舉張五哥,除了是做給天下臣民看以外,也是想讓自己的皇子們好好體會張五哥的孝道。畢竟,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使得康熙身心疲憊。可太子被廢后,卻加劇了眾位皇子們的爭鬥,更使得老八胤祀擁有了壓倒性的優勢。
康熙為了打擊老八胤祀,除了用委婉的話術使得佟國維退休外,還通過與張五哥的對話,巧妙的找到了理由釋放了胤祥,此種信號讓大家清楚老八胤祀並不是自己心中合適的人選。
那康熙與張五哥的對話又是怎麼回事呢?
康熙問張五哥:朕這麼多皇子中,哪一個你覺得最好呢?
張五哥不假思索的回到道:是十三爺。
後來張五哥又說了十三爺胤祥的很多優點,例如忠厚老實等。
康熙又問:那胤祥能當太子嗎?
張五哥回到道:人好,不代表可以做太子。
康熙聽完很高興,沒想到一個侍衛居然以這樣的方式說出了這樣的話,康熙也知道張五哥說的是實話,其實張五哥說的話也是自己所認為的。
於是康熙高興之際,對張五哥說:朕要給你個天大的面子,你現在去理藩院,把十三爺接出來。
其實當時康熙將胤祥關起來,也是形勢所逼,康熙知道胤祥是無辜的,所以康熙也一直想找個機會把胤祥放出來。沒想到在與張五哥的交流中,使得康熙下定決心,不顧群臣反對,“以朕心疼自己的兒子”為由,放了胤祥。
一個小小的侍衛都能懂得感恩,心疼胤祥,為什麼我這個做皇帝的老子,為什麼就不能光明正大的心疼自己的兒子呢?
其實康熙也是借張五哥為名,釋放胤祥。即便,沒有與張五哥的對話,也會以其他方式釋放胤祥的。但沒想到張五哥不像其他勢利的人,沒有在胤祥落難的時候落井下石,也沒有因為胤祥幫助過自己,就說胤祥適合當太子。這也是康熙高興的原因。
當然,張五哥的身份其實也是一個謎。不過我認為,康熙在去法場之前就已經知道了張五哥這個人。
是在哪裡呢?
江夏鎮。就是康熙當年曾經下榻過的地方,並且在那裡賜了一塊“禮儀德化”的匾額。
在那裡,康熙見到了張老太爺一家,包括張五哥,也讓康熙記住了張五哥。所以康熙親自去法場救下了他,還當場任命張五哥為自己的侍衛,並且在康熙駕崩時,也是張五哥拿著金牌令箭去找的胤禛。
對此,你覺得康熙為什麼聽完張五哥的話,感到很高興呢?歡迎留言評論。
歷史局中人
按常理,就是一品大員也不敢妄議太子人選,張五哥一個御前侍衛,不但敢說,還敢領賞,真不按套路出牌。
那麼《雍正王朝》張五哥說十三爺忠厚不能做太子,康熙帝聽了為什麼高興?
有書君來先和大家捋一捋劇情。
當時太子被廢,朝中立八爺的風聲很盛,康熙正為立誰為太子頭疼,那天康熙與張五哥在雪地散步,不經意地問張五哥:“朕眾多兒子中,哪一個最好?”
張五哥不假思索的回答十三爺。皇帝說是否因為他救過他,張五哥直言不諱,一半是,一半不是。
最主要的是十三爺心懷坦蕩,行俠仗義,從不暗中算計人。
皇上問他是不是覺得應該立十三爺為太子。
張五哥馬上否定了皇上的說法,且說出了自己的理由,十三爺人太直,不會轉彎,容易輕信別人,不適合做太子。
皇上高興的連續說了四個好。還說要獎賞張五哥。
張五哥便斗膽說求賞放了十三爺。
於是便有了小侍衛保皇子一說。
根據這段劇情,有書君認為康熙高興的原因:一就像康熙自己說的張五哥講了真話,講了實話。
二是因為張五哥求放十三阿哥,正中康熙的下懷,正合康熙的心意。
一、康熙高興臣子說真話,說實話。
皇帝稱作孤家寡人,有多少人在皇上面前都是唯唯諾諾,阿諛奉承,是難以聽到臣子真話實話的。可是張五哥卻敢於在皇上面前說真話,說實話。
張五哥確實認為十三阿哥忠厚,人品好,從心底敬重他。
太子犯了錯,失德被廢時,其他阿哥唯恐避之而不及,只有十三阿哥顧念手足情深,去探訪太子,並陪著太子。
這是康熙所欣慰的,至少還有一個兒子不是明哲保身,而是顧念兄弟情義的,這在皇家是難能可貴的。
胤祥在康熙心中確實如張五哥所說心懷坦蕩,行俠仗義,從不暗中算計人。
而且康熙大帝也認為胤祥宅心仁厚,但無霸氣,難成大器,不宜立為太子,所以康熙和張五哥對胤祥的評價是一致的。康熙為有一個知己而高興。
張五哥認為十三阿哥救過自己,哪怕他被圈禁,仍然是心中最好的人,借皇上說要賞賜自己,趕緊求皇上放了十三阿哥。
這樣說真話,說實話,而又知恩圖報的人,皇上當然喜歡一個和自己想法一致的人,當然高興有一個這樣的人,侍奉在左右。
二、張五哥求放十三阿哥,正中康熙的下懷,正合康熙的心意。
因為太子被廢,大阿哥被圈禁,十三阿哥被圈禁,八爺黨一黨獨大,到處都是立八爺為太子的呼聲,康熙權衡利弊。
為了平衡眾阿哥之間的力量,心裡早就想把胤祥給放出來,但是苦於找不到一個臺階下。
正像鄔思道所言,康熙大帝乃鮮有的聖明之君,馭權之術早已爐火純青,對幾個孩子看的透透的。
為了防止“八賢王”虎視眈眈自己的皇位,康熙當然得讓其他的皇子來制衡他。
康熙深知張五哥這樣忠心耿耿的人,只要給他一個機會,他一定會替救命恩人求情的。
當張五哥說求皇上放十三爺,他說的這些話,正中康熙皇帝的下懷,既順水推舟賣了人情給張五哥,又替自己找了一個很好的臺階。
同時又讓胤祥能夠解除禁閉,恢復自由之身。讓眾阿哥互相制約,互相制衡,這真是深不可測的帝王馭人之術。
康熙大帝識人心,懂權衡,深諳馭權馭人之術,難怪後世人稱之為千古一帝,真乃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