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乡问答
蜂群中出现“白头翁”的常见现象
一般来说,蜂群中出现“白头翁”的情况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我们操作不当引发,一种是出现了死蛹病,一种就是我们常见的巢虫。
第一:操作不当引发
如果我们在检查蜂群的时候过于暴力,导致蜂群中有的封盖幼虫死亡,这种情况下会出现零星的白头翁现象,并不连成线,而且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有巢脾破损的情况,这种情况说明是我们采用不当引发的。
第二:蜜蜂死蛹病
蜜蜂会有各种各样的病敌害,其中死蛹病也是蜜蜂的病敌害之一,如果封盖的蜜蜂幼虫死亡,那么巢房也会出现“白头翁”的现象,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白头翁”大片存在,蜂群中未必有巢虫,这说明是蜜蜂死蛹造成。
第三:巢虫造成
如果是巢虫造成的“白头翁”现象,由于巢虫在蜂脾中的滋生方式是以打“隧道”的形式在巢脾中间蛀食,所以对蜜蜂幼虫的危害也会随着这个“隧道”产生,我们通过巢脾表面观察的时候,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白头翁”产生的情况是成线条形状的产生,这说明是巢虫危害。
巢虫产生的原理
一般来说,一个蜂群中产生巢虫的原因是蜂群中要有适合巢虫滋生的条件,这个条件最初的位置是在蜂箱底部,由于中华蜜蜂具有咬脾习性,蜂箱底部会留下大量的巢脾蜡屑,这些巢脾蜡屑会成为巢虫的成虫产卵的沃土,在巢虫成虫在巢脾中产卵孵化以后,巢虫才会上脾危害,而巢虫能否上脾危害,与蜂群的群势也有关系,如果蜂群过强,巢虫也难以上脾,另外就是上脾以后巢虫的生存能力,一般来说,巢虫主要是以成就的巢脾为生活条件,新的巢脾巢虫无法生活,所以如果我们的蜂巢中的巢脾过旧,又再一次给巢虫提供了生存的可能。
预防方法
就巢虫来说,一般在养殖中是不提倡治疗的,因为巢虫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预防方法就是参照巢虫产生的原理,养殖强群,每年更换蜂脾,定期打扫蜂箱底部,采用抗巢虫能力强的蜂王,做好这几步,巢虫基本上就不会产生了。
蜂部落
中蜂对巢虫抵抗力差,若饲养管理不当,易受巢虫危害。
从已有资料和养殖经验来看,自然生存的蜜蜂之所以飞逃,90%以上是由巢虫危害造成。人工饲养的蜜蜂,有近40%左右的蜜蜂飞逃,也是由巢虫危害造成。由此可见,巢虫是中蜂养殖中最为常见、危害最为严重的敌害之一。
一.巢虫对蜜蜂的危害型式
巢虫也叫绵虫,是蜡蛾、蜡螟的幼虫。危害蜂群最常见的有大蜡螟和小蜡螟。
中蜂爱咬脾且清巢能力差。蜡螟通过巢门或箱体缝隙处潜入蜜蜂巢箱,产卵于箱底蜡屑、箱体缝隙或蜜蜂较少的老旧巢脾上,如果温度适宜,虫卵4天左右即可孵化出房,孵化出的幼虫,便以蜡屑或巢脾为食。由于蜜蜂驱赶,多数在箱体边角、缝隙、底板等蜡屑内生活。若蜡屑被食尽或蜜蜂群势小、巢脾多,缺乏蜜蜂保护的巢脾,可被大量巢虫危害,在巢房底部穿洞蛀食吐丝,形成类似蛛丝状的纵横洞体。若为子脾,被巢虫穿底而过后,往往造成蜜蜂幼虫、蛹及未出房的幼蜂死亡。死亡后的蜂子会被蜜蜂拖出巢外抛弃。这就是我们在蜜蜂子脾上常见的线状或片状“白头翁”的主要成因。如若巢虫密度大,巢脾被世代或不同代叠加的巢虫会啃食贻尽,只留下大片棉絮状茧丝。大量蜜蜂为了护子而不停驱赶巢虫,有时无奈还会将巢虫危害的巢脾整块咬掉。轻则影响蜜蜂繁殖和生产,重则只能弃巢飞逃另觅新家。
二.巢虫的防治
1.物理防治方法
①饲养强群,保持蜂脾相称。糊严巢箱缝隙,定期清理巢箱卫生或替换蜂箱。每群蜂每年保证至少有1/3新造脾子,将2年以上的废旧巢脾取出化腊等,是消除巢虫危害最为经济、便捷、有效的方法。
②由于巢虫畏光怕高温,将替换的蜂箱曝晒或用火消毒。将巢虫隧洞及巢虫用镊子全部剔除。利用曝晒或振动,迫使藏匿的巢虫爬向脾面或跌落的特性,人工捕杀。
③将不含蜂子的巢脾放入冰柜或冰箱中,在0~5℃中冷冻5小时左右。
④用10%盐水浸脾2小时后用摇蜜机摇出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2.化学防治方法
①在蜂箱内悬挂“巢虫清木片”,对巢虫及成虫有驱避作用,但不宜长期使用。
②将被巢虫危害的巢脾放入备用箱体,在碗或碟盘内少许可燃物上放置3~5g的硫磺点燃,封闭熏蒸1小时左右。但硫磺燃气及多数药物只能杀灭幼虫和成虫,对卵虫无效,应间隔10~15天重熏一次。
因化学防治药物较多,各大网站有售,这里不再赘述。
亢岁平
意蜂抗巢虫能力强,群势强,蜂胶很粘,蜡螟怕粘住,所以意蜂不生巢虫。
一、预防:(1)安装诱杀灯,巢虫高发季节,在蜂场周围安装光控杀虫灯。需要注意的是,杀虫灯要安装在蜂箱的后面,防止夜晚蜜蜂见到灯光,对蜜蜂造成伤害。(2)饲养强群,强大的蜂群对巢虫有清除能力。(3)保持蜂脾相称,不给巢虫上脾蛀食的余地和机会。(4)蜂箱缝隙要糊涂严密,严控巢门的高度和宽度,钉一排小钉,不让蜡螟和糖蛾等害虫进入。
二、整治:(1)一旦发现箱内有巢虫滋生,就立马换一只经过处理的蜂箱。先对蜂箱进行高温杀菌杀虫处理,方法是用电热风筒(热风枪),对箱内全部吹一遍。对换下来的蜂箱也这样处理。(2)将滋生了巢虫的巢脾报废,立即放入锅内加高温处理,不留后患,。(3)调整好巢脾蜂路,蜂路调为9毫米宽。(4)巢内放“巢虫清木片”,将那些还未孵化的巢虫卵杀死。
以上防治巢虫的方法仅供喜欢养中蜂的朋友们参考,不妥之处请蜂友们在评论区留言赐教。
太极峡蜂情
中华蜜蜂巢虫危害什么表现,如何防治?
中蜂巢虫可以分为内、外两种。蜜蜂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会产生一定的垃圾,这些垃圾小的蜜蜂会自行运出巢内,有的需人工帮助清理,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清除,垃圾中会产生棉虫,它成虫后先在箱底繁殖,当形成一定团队后就爬上巢框进入巢脾,然后在贴近巢房底部打隧道吐丝。它边打洞边吐丝,吐出的丝象棉花,比蜘蛛网还细,但十分坚韧。蜂群内一旦出现这种巢虫,蜂王的产仔圈迅速收缩并停止产卵,工蜂消极怠工不出勤而且行为很暴躁,最后蜂群弃巢飞逃。防治的办法就是勤于观察,保持蜂箱内清洁、干净、卫生。
另外是外部虫害。外部虫害如蚂蚁、胡蜂、蛤蟆等。胡蜂对蜂群有一定的危害,如果发现蜂场内胡蜂多时,可注意它的飞行方向,朝它的飞行方向寻找到巢穴设法在晚上烧掉,或用敌敌畏毒死。蛤蟆只在严热的夏天爬到巢门口吃乘凉的蜜蜂,但它们数量不多,注意检查就好了。最麻烦的是蚂蚁。蚂蚁对蜂蜜的香味可以说是垂涎三尺,一旦发现蚂蚁进入蜂群盗蜜,在蜂箱底撤上樟脑丸粉沫,在蜂箱周围喷上灭蚁灵,可有效制止蚂蚁对蜂群的危害。
百花土蜂
蜂箱内容易滋生巢虫的地方
蜂箱底部容易滋生巢虫,中蜂喜欢咬脾,蜂箱底部积累有残蜡,这些残蜡成为巢虫成长的温床,所以,特别在夏季的时候,这时是巢虫繁殖的旺季,养蜂人可以帮助蜂群清理残蜡,有利于蜂群预防巢虫的滋生。
蜂群内的老旧巢脾,老旧巢脾呈现黑褐色,这是由于蜂巢房内哺育出多代蜜蜂,蜜蜂在工蜂巢房内脱落的茧衣堆积,造成老旧巢脾的颜色加深,同时,蜂巢房内的巢房壁变厚,这就是工蜂很难咬动老旧巢脾的原因。所以,养蜂人可以在流蜜期给蜂群准备新巢脾,给蜂群进行更换新巢脾,有利于蜂群提高清巢能力,有利于蜂群预防巢虫的危害。
养蜂人防治巢虫的方法
巢虫的防治方法很简单,养蜂人可以使用巢虫清木片,将巢虫清木片防治在蜂箱的这些位置,在蜂群内容易滋生巢虫的地方,可以预防巢虫的滋生和危害。
蜂友会
中华蜜蜂巢虫病的病原是巢虫,是蜡螟的幼虫,是中蜂的主要敌害,它以蜡屑为食,并钻入巢房底部蛀食巢脾,逐步向房壁钻孔吐丝,使蜜蜂幼虫到蛹期不能封盖或封盖后被蛀毁产生“白头蛹” ,常造成蜂群逃亡或大批封盖蛹的死亡。
防治巢虫病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从饲养管理入手
(一)饲养强群
强群对巢虫有较强的抵抗能力。饲养强群的基本方法是随时保持巢脾上有充足的蜜和粉,蜂群内分工合理,同时必须保证蜂多于脾或蜂脾相称。这样,即使蜂群遭受巢虫危害,由于其群势强壮,子脾面积大,受巢虫危害的面积相对小些,损失不明显,从而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养蜂生产。
(二)选用优质蜂王
中蜂一般一年换两次王。大多数蜂场自己育王,多年保持自繁自养的状态,致使本场内种性退化,蜂王维持群势能力、产卵力、蜂群抵抗病敌害的能力下降。因此,有条件的蜂场,一般两年引进一只优质的种王,以增强蜂场内的遗传优势,提高蜂群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三)消除巢虫的生存空间、切断其繁殖路径,狠治巢虫
⒈及时更换新脾,淘汰旧脾,可以有效地消除巢虫的生存空间。中蜂具有喜新脾、厌旧脾的特点,蜂王优先在新脾上产卵;巢脾过旧,工蜂就会将黑旧的巢脾咬掉。工蜂咬脾,蜡屑堆积箱底,给巢虫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空间。因此,在蜂场日常管理中,应经常清扫蜂箱底部,收集蜡渣、赘脾、老巢脾,并及时化蜡。
⒉及时杀死蜂具如蜂箱、巢脾中的巢虫卵和幼虫。用酒精喷灯烘烤蜂箱,将隐慝在蜂箱缝隙的巢虫卵和幼虫彻底消灭。同时,将抽出的可用巢脾放入-7℃以下的冷库中(北方一般在冬季的夜晚,将巢脾搬出室外冷冻一夜即可)冷冻5-7小时也能达到杀灭隐藏在其中的幼虫和卵。此外,中蜂生产的巢蜜中常隐藏有巢虫卵和幼虫,采用冷冻方法杀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⒊及时消灭巢虫的成虫—蜡螟,也能防止巢虫滋生。巢虫一般在夏秋两季较多。蜡螟多在夜间从蜂箱缝隙及巢门钻入蜂箱,在蜡渣上产卵。第一,修补破旧的蜂箱,堵塞蜂箱缝隙,傍晚用稻草将巢门遮掩或关闭巢门,防止蜡螟夜间爬入箱内。第二,养蜂人员应经常用蝇拍拍打蜡螟。第三,利用蜡螟的趋光性,天黑后,在放置蜂具的屋子里,用手电筒照亮墙壁的一角吸引蜡螟,发现一只打死一只。第四,将糖与纯蜂蜡1:1比例的糖蜡浆,放在蜂场里,引诱蜡螟前来吸食,使其溺死其中,也可以杀灭部分蜡螟,减少巢虫密度。但白天必须收回,避免工蜂前来采食,引起盗蜂。
⒋仔细查找巢脾上的巢虫,将其杀死。被侵害的巢脾,查出隧道后,用镊子取出巢虫并杀死;或者将巢脾放在凉水中浸泡,也能杀死巢虫;对于那些还没蛀出隧道、生活在粉脾上的小巢虫,可将蜂抖落掉,将巢脾放在阳光下,巢虫一见光,马上会爬到脾面上,用镊子取出杀死。上述方法,虽然可以彻底杀死巢虫,但应注意防止蜂王丢失。
二、药物防治
(一)熏蒸法。对抽出的多余巢脾及换下的蜂箱,应及时保存并做熏蒸处理。方法一,每箱用5-10克的二氧化硫燃烧产生的烟雾,对蜂箱、空脾密闭熏蒸30小时。方法二,用90%的冰乙酸(冰醋酸)或96%的甲醛蒸汽熏蒸巢脾及蜂箱30小时,能够有效地杀死缝隙中的越冬幼虫和病菌。
(二)浸泡法。蜂箱及空巢脾用5%的石灰水或1%的烧碱溶液浸泡30小时,然后洗清后晾干,可以消除隐藏在其中的越冬巢虫。
(三)中草药防治巢虫。方法一,将百部20克浸入到500毫升60%以上的白酒中,放置7天。用洁净的水将浸出液稀释一倍喷蜂及巢脾,以有薄雾为度,3天一次,3-4次为佳。方法二,每箱放10粒左右的八角果,也可起到防巢虫滋生的作用。但八角果的气味容易消失,应经常更换。
(四)对遭受巢虫危害严重的蜂群,可用专杀巢虫的药物—“巢虫净”消灭巢虫。取5克巢虫净,加水稀释至1500毫升,喷洒巢脾,晾干后保存。若在流蜜期,可取出巢脾后抖落蜜蜂再喷药,晾干后放回蜂箱。
三、生物防治
(一)苏云金杆菌的伴孢晶体,在被巢虫食入后,就会释放出有毒物质将其杀死,而对蜜蜂无害。印度科学家用0.14%的苏云金杆菌乳剂喷脾,蜡螟吃后的第五天死亡率达90%,为了达到长期的防治效果,可以把苏云金杆菌的芽孢杆菌压入巢础内,巢虫上脾危害时即被毒死。
(二)利用寄生蜂防治,当今已发现蜡螟绒茧蜂寄生在蜡螟体上,把卵产在蜡螟幼虫体内,靠吸食蜡螟体液生活,使幼虫死亡。在巢虫危害盛期到来之前,把培养的寄生蜂放入蜂箱内,让其寄生、产卵繁殖、吸食蜡螟幼虫体液至死,达到防治的目的。
华南峰之子
大蜡螟其幼虫叫巢虫或绵虫是蜜蜂害虫,是中蜂养殖的重要敌害。蜂群受害后轻则影响群势和产蜜量,严重的导致蜂群逃亡。
大蜡螟幼虫老熟后 即作茧化蛹,茧衣非常厚实。化蛹场所常在箱底、箱内缝隙或巢框上梁的腹面,或废弃的旧巢脾中,蜂群飞逃后的老式蜂桶中。幼虫如在木质器物上化蛹,常啃食身下的木质器具成半凹状,然后结茧。多的话幼虫还有集中化蛹的习性,茧衣一个挨一个,黏结成团块状,外面又有丝网保护,所以很难受到工蜂的伤害。
防治方法:
主要以预防为主,治疗方法是针对巢脾因为绝大部分巢虫潜藏在巢脾之中。
1、春秋换脾,根据大蜡螟发生危害规律,冬、春之际,当平均气温低于大蜡螟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11. 36士1.42)摄氏度时.因气温较低,大蜡螟幼虫集中在蜂群的巢脾内越冬,暂时还不能羽化为成虫产卵,因此是消灭其越冬虫源最有利的时机。所以在晚秋流蜜期和早春第一个大流蜜期及时抢造新脾,淘汰旧脾和虫害脾,在春季第一个大流蜜尾期之前逐步将蜂群内大部分旧脾换下熔蜡,消灭过冬幼虫。除春秋两季外,其他流蜜期也要尽可能多分蜂、多造新脾,及时淘汰老、旧巢脾。
2、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巢内卫生和饲养管理,培养强群保持巢内蜂脾相称,饲料充足.增强蜂群抗巢虫的能力。为防止蜡蛾窜巢产卵,中蜂应尽可能散放。应经常打扫巢内卫生清除掉落箱底的蜡屑、蛹及幼虫,并注意杀蛾灭卵。
3、 妥善保管和处理好多余的巢脾 不论哪个时期换下的旧脾,都不能长期弃置不管里面有大蜡螟幼虫,应在换下后的2~3天熔脾化蜡,杀死其中巢虫。一此较好的巢脾如需保存,可在冰柜中于一18摄氏度冷冻24~ 48小时:或燃烧升华硫熏脾,杀死其中幼虫,然后置干燥密闭处保存备用。
4、夏季遮阴保湿 蜂群秋繁期烫箱灭卵入夏后蜂群宜置于室外泥地上,或将其移入土坯、砖基、水泥蜂箱中饲养。高温期注意对蜂群遮阴防晒. 增加巢内湿度,可以减轻巢虫为害。蜡蛾喜在蜂箱缝隙中产卵。8月至9月中旬是蜂群越夏后恢复群势,培育秋冬蜜采集蜂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巢虫的高发期。定地饲养的蜂群,在外界蜜源有所改善、蜂群恢复繁殖的情况下,应每隔10~15天换箱,用火焰喷灯灼烤蜂箱内壁及箱缝一次,连续进行3~4次,消灭箱缝中的虫卵,防止初孵幼虫上脾危害。如果蜂场上没有火焰喷灯,也可点燃柴堆或秸秆,将换出的空箱内面反复罩在火焰上灼烤几次,也可达到相同的效果。
5、及时治疗被害群,预防飞逃 如蜂群已被巢虫危害, 应对被害严重的蜂群进行治疗:
整体换脾 如蜂场健康群多,可将被害群中的子脾分别疏散到几群健康群中,与健康群中的子脾对调。被害脾应放在健康群边脾的位置,待脾中正常蜂蛹羽化出房,再将巢脾经冷东用或用升华疏熏烟处理,杀死脾内巢虫后再交蜂群清理利用。分批换脾 在气候炎热、蜂群越夏有自然断子现象的地区,巢虫危害严重的蜂场,也可乘断子期,先自蜂群中抽出半数巢牌,脱蜂后在冰柜中冷冻1~2天,杀死脾中巢虫,然后再将其换出另半巢脾冷冻。由于此时蜂群内无子,采用此法时应在巢门前加装塑料防逃片,直至蜂群中出现新的封盖子脾时为止。分区换脾 被害群可通 过加继箱或平箱加框式隔工板分隔
乡野邓哥
一、从饲养管理入手
(一)饲养强群
强群对巢虫有较强的抵抗能力。饲养强群的基本方法是随时保持巢脾上有充足的蜜和粉,蜂群内分工合理,同时必须保证蜂多于脾或蜂脾相称。这样,即使蜂群遭受巢虫危害,由于其群势强壮,子脾面积大,受巢虫危害的面积相对小些,损失不明显,从而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养蜂生产。
(二)选用优质蜂王
中蜂一般一年换两次王。大多数蜂场自己育王,多年保持自繁自养的状态,致使本场内种性退化,蜂王维持群势能力、产卵力、蜂群抵抗病敌害的能力下降。因此,有条件的蜂场,一般两年引进一只优质的种王,以增强蜂场内的遗传优势,提高蜂群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三)消除巢虫的生存空间、切断其繁殖路径,狠治巢虫
⒈及时更换新脾,淘汰旧脾,可以有效地消除巢虫的生存空间。中蜂具有喜新脾、厌旧脾的特点,蜂王优先在新脾上产卵;巢脾过旧,工蜂就会将黑旧的巢脾咬掉。工蜂咬脾,蜡屑堆积箱底,给巢虫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空间。因此,在蜂场日常管理中,应经常清扫蜂箱底部,收集蜡渣、赘脾、老巢脾,并及时化蜡。
⒉及时杀死蜂具如蜂箱、巢脾中的巢虫卵和幼虫。用酒精喷灯烘烤蜂箱,将隐慝在蜂箱缝隙的巢虫卵和幼虫彻底消灭。同时,将抽出的可用巢脾放入-7℃以下的冷库中(北方一般在冬季的夜晚,将巢脾搬出室外冷冻一夜即可)冷冻5-7小时也能达到杀灭隐藏在其中的幼虫和卵。此外,中蜂生产的巢蜜中常隐藏有巢虫卵和幼虫,采用冷冻方法杀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⒊及时消灭巢虫的成虫—蜡螟,也能防止巢虫滋生。巢虫一般在夏秋两季较多。蜡螟多在夜间从蜂箱缝隙及巢门钻入蜂箱,在蜡渣上产卵。第一,修补破旧的蜂箱,堵塞蜂箱缝隙,傍晚用稻草将巢门遮掩或关闭巢门,防止蜡螟夜间爬入箱内。第二,养蜂人员应经常用蝇拍拍打蜡螟。第三,利用蜡螟的趋光性,天黑后,在放置蜂具的屋子里,用手电筒照亮墙壁的一角吸引蜡螟,发现一只打死一只。第四,将糖与纯蜂蜡1:1比例的糖蜡浆,放在蜂场里,引诱蜡螟前来吸食,使其溺死其中,也可以杀灭部分蜡螟,减少巢虫密度。但白天必须收回,避免工蜂前来采食,引起盗蜂。
⒋仔细查找巢脾上的巢虫,将其杀死。被侵害的巢脾,查出隧道后,用镊子取出巢虫并杀死;或者将巢脾放在凉水中浸泡,也能杀死巢虫;对于那些还没蛀出隧道、生活在粉脾上的小巢虫,可将蜂抖落掉,将巢脾放在阳光下,巢虫一见光,马上会爬到脾面上,用镊子取出杀死。上述方法,虽然可以彻底杀死巢虫,但应注意防止蜂王丢失。
二、药物防治
(一)熏蒸法。对抽出的多余巢脾及换下的蜂箱,应及时保存并做熏蒸处理。方法一,每箱用5-10克的二氧化硫燃烧产生的烟雾,对蜂箱、空脾密闭熏蒸30小时。方法二,用90%的冰乙酸(冰醋酸)或96%的甲醛蒸汽熏蒸巢脾及蜂箱30小时,能够有效地杀死缝隙中的越冬幼虫和病菌。
(二)浸泡法。蜂箱及空巢脾用5%的石灰水或1%的烧碱溶液浸泡30小时,然后洗清后晾干,可以消除隐藏在其中的越冬巢虫。
(三)中草药防治巢虫。方法一,将百部20克浸入到500毫升60%以上的白酒中,放置7天。用洁净的水将浸出液稀释一倍喷蜂及巢脾,以有薄雾为度,3天一次,3-4次为佳。方法二,每箱放10粒左右的八角果,也可起到防巢虫滋生的作用。但八角果的气味容易消失,应经常更换。
(四)对遭受巢虫危害严重的蜂群,可用专杀巢虫的药物—“巢虫净”消灭巢虫。取5克巢虫净,加水稀释至1500毫升,喷洒巢脾,晾干后保存。若在流蜜期,可取出巢脾后抖落蜜蜂再喷药,晾干后放回蜂箱。
三、生物防治
(一)苏云金杆菌的伴孢晶体,在被巢虫食入后,就会释放出有毒物质将其杀死,而对蜜蜂无害。印度科学家用0.14%的苏云金杆菌乳剂喷脾,蜡螟吃后的第五天死亡率达90%,为了达到长期的防治效果,可以把苏云金杆菌的芽孢杆菌压入巢础内,巢虫上脾危害时即被毒死。
(二)利用寄生蜂防治,当今已发现蜡螟绒茧蜂寄生在蜡螟体上,把卵产在蜡螟幼虫体内,靠吸食蜡螟体液生活,使幼虫死亡。在巢虫危害盛期到来之前,把培养的寄生蜂放入蜂箱内,让其寄生、产卵繁殖、吸食蜡螟幼虫体液至死,达到防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