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生存的意義在於:接受世界不完美,努力讓自己過得開心”對此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這個問題,在常人是這樣認為的。作為體認到神的存在的我則不這樣認為。

我在識得宇宙演化原理後,開始探索宇宙有沒有神的問題。

宇宙有沒有神,用馬克思的話說,這不是理論的問題,而是個實踐的問題。不從事修煉的人說無神,修煉的人說有神。於是遵照佛家修煉方法,我走了佛家修煉的實踐方法認識道路。針對我多災多難,多坎坷,一直都在貧困中煎熬,夜夢中借同行老工友之口對我說:"你就是要多交學費!”

《老子》根據宇宙演化原理,即老子“道生一……”之25字宇宙大道,給出兩個基本的社會摸式:"以智治幫,邦之賊矣;以不智治邦,邦之德矣。"即私有制和公有制。老子痛斥私有制是強盜體制。題目所言,是人們在強盜體制下的無奈;在公有制社會,則社會義"德性"對每一個社會成員的要求,因此不再是被迫無奈,而是自覺地修煉個體的心性使之符合人的社會性一一德。

這是我從事佛家修煉所悟到的一層理。

根據宇宙演化原理,


手機用戶61577282781


曾經的我事事追求完美,比較在意別人的眼光。小時候我在班級裡學習成績比較好,很在意老師同學們的評價,做任何事都是小心翼翼,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家長眼中的乖乖女,同學們眼中的老好人!就是這樣早就了一個心裡極其脆弱的我,經不起一點不好的評價,自尊心及強,以至於後來經歷了一點點的小挫折就把我壓倒了,後來很多年之後才領悟過來,為時已晚。

現在的我想開了,世界上哪有那麼多的完美,看看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你羨慕的人不一定像表面那麼光鮮,所以不必羨慕別人,只需要問一下你內心究竟要什麼,保持本心,盡力而為,知足常樂即可!


抹茶訴訴


不贊同。

對於人生存的意義,其實我一直都在尋找著,從很早的時候,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答案,但是每一次又被自己推翻了。

曾經認為人生存的意義就是了來到這世界,感受一番人世間的酸甜苦辣鹹。

經歷一番難忘的經歷,吃一些苦頭,漲一些教訓,學會一些道理。從哇哇墜地的那一刻出生,到老去離開這個世界之後,這期間的經歷,每個人會有不同的感悟,這大概就是人生存的意義。

轉念一想,感覺不太對,我個人也不認同。因為我覺得這些事情並沒有任何的意義,為什麼我要哭著來到這個世界,最後說不定還要哭著離開這個世界,這一來一去的經歷真的有用嗎?有什麼意義呢?

我不知道。

我覺得沒有意義。

而且我時常想,也沒有人問我願不願意來到這個世界,也沒有人問我是不是想要來經歷這一番?

後來我又想了很多的可能性,可最後都被我用這一個理由給否決了。

因為我覺得人生存在這世上本來就沒有意義。

所以後來我又比較贊同的就是這句話:人生存於世,沒有意義可言。

我相信了很長一段時間,或許還會一直相信著,很久很久吧……

後來還是被自己否決了。

因為既然沒有意義,又為何要生存於世呢?

我不明白。

沒有意義就是意義?扯淡!

再再後來,我看了一本哲學書,大概看到了與人生存於世的意義差不多的話題。

書裡面亞里士多德認為人生必須追求“慾望的終極目標”,彷彿人生來就是為了追求這件事情而存在。那究竟是為什麼呢?亞里士多德稱之為“至善”。

“為了什麼”的極致,就是“為了幸福”。

要知道自己的人生目的何在,就要反覆的追問“為了什麼”這個問題。當你明白這個問題的答案時,你就找到了人生的目的,也就是人生存的意義,也就是“為了幸福”。

“幸福”正是人的“美好生活”,也就是“至善”。因為已經感到滿足,就不會繼續追問“那幸福又是為了什麼”,因為“幸福就是幸福”。

我想了很久,最後贊同這個觀點。因為後來我也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句話,“當精神水平超過了物質水平,人就開始變得矯情。”

我覺得就是這樣,為什麼我總是要問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生存的意義是什麼呢?因為我覺得自己現在過得“不幸福”,對自己的現狀生活不滿意,物質水平低於精神水平,就開始胡思亂想,就開始矯情。

記得《三體》裡面有一個警察對書裡面那個主角科學家說過一句話,大概意思就是文化水平高的人才會想那麼多,我們這種低水平的人,忙都忙不過來,哪還有那麼多時間去想那麼多世界觀之類的東西。

我覺得也說的很對,所以我相信了,相信了這個哲學命題,也相信亞里士多德。

到現在我也相信著,但是我還是會經常問自己,人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意義是什麼?

因為我本身並不想來到這個世界。所以其實從一開始就否定了,哪怕後面相信再多的定論,我也還是會繼續問自己,哪怕我的物質水平超過了精神水平。

因為人就是非常貪心,得到了想要的之後,就會想要得到更多,永遠都得不到滿足,所以永遠也不會幸福。

所以,人來到這個世界生存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本身就沒有意義。


二次元界小魔鬼


生存意義在於接受世間不完美,

讓自己開心~舉手🙌同意!

我喜歡的不得了!

絮絮往事知多少?

只因沒過六一節,👫

年年無視春光好!🌺

~ 年年無視春光好!🌸

無奈加班少不了,

只求飯碗保得住,

加薪升職少煩擾。

~ 年年無視春光好!🌷

全因胸中文墨少。

錦繡華章晦又澀,

不如打油滿街跑。

~ 年年無視春光好,🌻

月月房貸不能少,

天天埋頭把活幹,

時時想著老和小。

~ 年年無視春光好,🍁

兜裡沒錢行不了,

世間太多煩心事,

不去想來不去惱!🤓







桔紅蘋果


謝約

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多視角多層面看 本質上還是世界觀人生觀帶來的對生命意義的理解或追尋的差別

如果你認同宗教所說的 認為人生其實就是一場修煉 是生命向更高層次的一種提升的一個必須過程 最後攀升迴歸到宇宙另外層次的能量圈 迴歸能量本體並和能量圈共存 同時 在你追求彼岸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 或者修持的定中感受到快樂 那你的意義就在那裡 快樂也就在那裡

世界完美還是不完美 那也僅僅是你的視角 你站位的基點所得到的結論 萬物不停演化 生物鏈條的位置已經確定 你就是空中霸主雄鷹 面對大海你也沒辦法覺得完美 所以也沒意義指責世界 也無能為力指責世界

但是 畢竟普通人多 也不是每個人都可能相信宗教 也未必有緣分進入修行的大門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我們作為普通人 大概生命的存在也沒意義 只是存在了後 要找到一個存在的支撐點 來抗拒太多的不如意 然後就有了意義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感受快樂就是意義 但任何事都有它的兩面性 沒有痛苦也就沒了快樂 就對比不出來快樂 好像都是高山也就沒了高山 所以 不愧對生命的做法 大概就是品味生活中的滋味了 感受自然中各種的生命 盛開 或者凋零 或者飄落 當你面對夕陽的時候 無數的回憶 無數的苦辣酸甜 讓你的靈魂更豐滿吧

和接受不接受不完美的世界兩碼事 與其說你覺得應該接受這個不完美的世界 還不如讓這個世界能接受不完美的你


三千一一2019年


有人說“人,生存的意義在於:接受世界不完美,努力讓自己過得開心”對此你怎麼看?

個人不贊同。

宋人方岳有詩:“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人生在世,不快樂總多過快樂,無論你接不接受,認不認同,快樂總有停歇的時候,即使被快樂感染也是一瞬而過的事,而悲傷卻可長久蔓延,即使短暫不想起,依然相伴,總有些人努力想要治癒一些傷,卻窮盡一生也無法解決。

所以,人是為了他們愛的人而活著的。

若不因此,活著的人們,明知不如意,為何咬牙堅持?

人存在的意義,不在於接受世界不完美,在於接受自我的不完美,卻依然堅持為了他們愛的人活下去。

為了守護住那些愛著人,人才會追求改變自我,儘量變成最好的自己,讓自己擁有守護的力量,好能在不完美的世界裡守護住那些他們愛著的人。

你可以不得到其他人的認可,但那些你愛著,同時也愛著你的人,這些人都是你生命裡的重要人物,註定與你牽扯不清,他們對你的認可,一定會是你需要的,同樣你的認可,對他們也是種特別的需要。

有些人活著找尋自我價值,而很多人只是活著,就拼盡了全部力氣,生活對大部分人而言,本就是件殘酷的事,他們活著,全為了他們愛的人。

無論你接不接受,世界本就是不完美的。

努力快樂,也總不易做到,唯有接受,看淡世事無常的現實,接受不完美的自我,並儘量完善自我,鍛煉出成熟的內心和一身生存的能力,在這凡世,好好活著,為愛著你的人和你愛著的人,均添一份心安。

我是默寫,

一個接受吐槽的90後。


小影純分享


看到這個問題,不禁莞爾。因為生存的意義這個命題的本質問題就是人為什麼活著,人活著做什麼?作者說是接受世界的不完美,努力讓自己開心。這是一種理解,或許有更好更深的理解。

我曾經就花了幾年時間漫步書海,與先賢神交,涉及多個領域去追尋答案,本來現在正在發表的

《涅火重生之煉獄之旅》就是與眾位分享我追尋人生的意義的過程及答案的。但在這個快節奏講究效率的時代,很少有人能靜下來慢慢地去體悟,總是想快速地找到答案。同時也因為我看到這個問題而產生了共鳴,所以提前把整個過程及答案作一個簡略地系統地提煉、歸納和總結。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真的不是一兩句話或一兩篇文章就能詮釋得了的,也不是一下子能體悟到的,我們得靜下來,聯繫自己的人生經歷,用一段時間或整個生命去體悟。因為她不一定就有終極答案,在找尋的路上可能就能找到適合你的那雙鞋。

好了,不囉嗦了,言歸正傳。

首先,人生短短几十年,最終我們都要邁向同一個歸途,只是早晚不同而已。那麼在人生這趟列車上,我們到底為什麼而活?我們活著幹什麼呢?下面就幾個不同領域來探討一下:

一、佛學

佛家講究輪迴,死後會去地獄或西方極樂世界。覺得世界是無常的,認為人生如夢紅塵是苦海,眾生應脫離苦海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所以它要普渡眾生,讓眾生俢行並信仰它,把所有的男女比丘大小沙彌,拯救眾生於水深火熱之中。讓大家斬斷七情六慾,多積善因善果,來世得福報,或者俢行到脫離輪迴,前往西方極樂世界。

它的修行有幾個梯次:凡夫、居士、比丘和比丘尼、羅漢、菩薩、佛。(羅漢以上,即可稱為聖人,聖人果位從低到高 依次為——小乘四果: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大乘果位:初地菩薩~十地菩薩,佛。)

佛家的教義是追求那種似是而非的中間真空狀態,當然它的很多修行方式也有可取之處,比如靜心靜坐,減少和剋制慾望等對養生還是有很大好處的。

只是我不禁思考,到底有沒有西方極樂世界,要死後才知道,活著的人都不知道。好,就算是有,那麼那麼多人修行,總會有修行深淺高低之分;另外一個問題是信仰和資源是有限的,你們菩薩之間會不會有爭鬥?

所以即使是凡人修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也只是眾多修行者的底層而已,也是其他大能菩薩的信俸者或小弟而已。往上修行就得去搶佔資源。好,就算你修成了佛,佛能長生嗎?佛長生了卻斬斷了七情六慾,沒有了牽掛,那他要長生幹嘛?不孤獨寂寞嗎?所以修行成了佛又如何?怎麼去得自在逍遙?只不過是更高一個維度的人間罷了,是啊,佛門未必是淨土。

二、道學

道家追求清靜無為,無為而為,超然物外,打破身體限制能成就仙能,超越天道

道家的修行體系: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返虛,聚虛合道。 天仙,玄仙,金仙,太乙金仙,大羅金仙,準聖,聖人(道)。

另一種體系是

:第一重:入道;第二重: 求道 ;第三重:問道;第四重:學道 ;第五重:悟道;第六重:觸道;第七重:養道;第八重:得道;第九重:忘道(先得道,而後忘道);第十重:舍道 ;第十一重:成道;第十二重:丹道(金丹大道);第十三重:人道(欲修仙道,先修人道,凝練嬰兒);第十四重:仙道(散仙道,成為一方散仙);第十五重:地道(地仙道,已經壽命無窮,能夠嬰兒離體,遨遊寰宇);第十六重:天道(傳說道家修煉的最高境界就是尋求天道,證得天仙業位)。

但是在這個修行體系中,同樣需要資源,同樣得去爭奪,那如何去清靜無為,超然物外呢?這不是矛盾的嗎?而修行的終極目標是獲得長生,長生過後呢?老而不死是為賊,與你同時期的人都死了,最後只剩下你們幾個得道成仙的,看著眾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一直在輪迴,不累嗎?不孤單嗎?高處不勝寒啊!長生了又如何?而且時刻還要防止其他仙聖奪你的資源和性命,就和那些修真玄幻小說裡一樣,有什麼意思呢?時間久了,都會累的,最後死亡反而成了你的一種奢求了吧。

三、儒學

儒家思想是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講究中庸之道;要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要我們君權神授,天人合一與天人感應,實現大一統格局;講究君臣父子等級觀念,三綱五常; 提倡仁義,仁者愛人,以德治理國家;宣揚天命,但懷疑鬼神,子不語怪力亂神;施行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倡導和諧,友愛,克己,為人,團結凝聚的群眾主義倫理道德。

儒家的層次:儒生、儒者、儒仕、仕人、學仕、大學仕、大儒、鴻儒、聖人。

儒家把人有分為三六九等:“賢人”、“善人”、“成人”、“士”、“君子”和“小人”等。

從這裡看儒家也有追求,成聖賢達天道。而卻又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鄒狗。其實成了聖人又如何,終究不過是化作黃土一抔而已。

(小結:這三家包括其它西方的真主、上帝、神等等都差不多,只是選擇的路途和修行法則不一樣而已。實際上最後大家都到了一個地方就停住了,弄了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作為終極目標,讓世人去努力修行。只是如果這些仙啊佛啊聖人真主上帝神啊,他們如果有一天碰到了一起會不會打起來?哪個厲害些?資源只有那麼多,能養活他們那麼多的大能仙佛嗎?所以這也不是我們凡人所走的路啊?而且在歷史長河中追求長生的卻早已作了古,追求永世的也早已變成了黃土一抔,在時間的長河中,一切都會塵歸塵土歸土,誰還記得你曾來過?誰能證明你曾來過?)

四、哲學

哲學的目的只有兩個:一是認識宇宙本源,二是安頓人生。認識宇宙本源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安頓人生。起先那些哲學家思想家如前三者一樣去研究,研究不出一個所以然來。然後又慢慢地發散研究把哲學細化,有些研究也有一些成就,如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等,不過最後越走越遠,到現在宇宙的本源也沒有研究出來。

但是我們得知道如何活著啊?所以現在很多學哲學的人都宣揚哲學無用論,他們一個個都為了生計而奔波,你研究也得先填飽肚子才行啊?而且現在學哲學的人就業很難,有的學著學著就扔掉了,等達到了一定的物質基礎後才能再去研究。

許多思想家作家名人也是如此:

叔本華是一個悲觀主義哲學家,繼承遺產解決了溫飽問題,一生不婚喜歡獨居,

一身才華生不逢時,發表的思想書籍等被同期的哲學家黑格爾等打壓得很悲慘,到了晚年才得以正名,正名時高興得如同范進中舉欣喜若狂。他認為越幸福越痛苦,越少痛苦或沒有痛苦才是幸福……

海明威也是一個悲觀主義作家,他認為人生是一場悲劇,作家的靈魂都是孤寂的

,所以他在功成名就(得諾貝爾文學獎)後不久就選擇了擺脫累贅的軀殼去追尋靈魂的解脫,三毛也是如此步了他的後塵……

泰戈爾在詩中追求到最後非常崇拜神,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到晚年也去研究了神學……

冰心對生活迷掙扎、彷徨和落寞體現在小詩中,最後她用追求母愛、童真和自然之美來掩蓋內心的迷茫……

五、心理學

心理學應該是用來解決人的心理問題,分析人性等以期讓我們更好地活著都說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在我們眼裡他們是瘋子,可是在那些或許瞭解了世界本質瘋子眼裡我們才是瘋子。

記得《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中,很多觀點不得不讓我們深思,所以最後出現了一種情況:治療心理和精神疾病的行業成了高危行業,有接近百分之四五十的人不得不轉行或是自己住院成了瘋子中的一員。由此不禁唏噓,或許他們只是思想比我走得遠一些而已,只是超越了這個時代的理解罷了。

記得在《堂詰柯德》中我們取笑堂時,堂何嘗不在笑我們呢?他沉浸在自我的騎士精神世界裡,到死前才醒悟把所有的騎士書籍都焚燒掉了,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那些達官貴人我們有幾人能記得他們呢?反而是被我們取笑的瘋人堂卻流傳千古了,那麼到底是誰笑誰呢?在歷史的長河中他留下了一朵浪花,而我們呢?一抔黃土,一縷青煙罷了。

六、科學

科學的發展越來越日新月異了,但是我們的科技文明相較於茫茫宇宙才剛剛起步而已,有太多的現象或事物用我們現在的科學水平無法去解釋,科學也一直在不斷地糾正、更新和完善。但是要知道存在即是合理,不能解釋並不代表不存在啊

特別是量子力學的研究,很多東西都在顛覆我們的傳統觀念,隨著研究的深入也許會慢慢解開一部分答案,但是那個所用的時間太久遠了,久到我們早已作古了,而且現行的科學也無法去為我們解決人生的意義這個思想領域的問題啊。

七、凡學

可能你會覺得奇怪,怎麼會有這個學說呢?因為前面六個領域(其他的領域沒有贅述),都沒有完全解決我們要探討的問題,但是我們得活著啊!不能去等他們得出結果後才去生活啊。人生每天都在現場直播,總不能讓我們行將就古或者泯滅於時間長河中才去了然吧。

這是我們所有人現時所正在探討和思考的問題,也是我們所急需的。我們要採百家之長,融眾生之智慧,找到一條屬於我們凡人俗人的路,以便讓我們知道為什麼而活,怎樣更好地活著?

我就身先士卒拋磚引玉吧!

在現時我們沒有解開終極真相之前,我們活著就是為了讓我們的靈魂找到歸宿,讓我們的內心活得坦然、淡然、安寧。當我們來到生命的終點時,最起碼此生少遺憾或沒有遺憾,我們便能安然地離去,無悔此生了

如何讓靈魂有個歸宿呢?三點:一是咱們繼續去探索真相;二是我們選擇各自現在所在的領域一起去慢慢完善探究;三是咱們去宣揚凡學的觀點,幫助更多的人。

凡學的前提:要解決基本的物質基礎,脫離了這個前提一切都是空談,不能違背社會道德和法律的基礎,所以我們要腳踏實地,懂得“天才大多早夭,大器多半晚成”的道理,要學會積少成多,明白匍匐前行,要懂得堅持不懈,戒驕戒躁,這樣才能一鳴驚人一飛沖天。

凡學的修行層次:入世——出世——再入世——再出世——超然

1、入世由簡入繁):人生而入世,白紙染色,經歷所有;

2、出世由繁化簡):挫折磨難後頓悟、清醒,尋找生活本源;積澱、含蓄、靜默、修身養性;淨化靈魂,洗滌思想,總結經驗;初步悟清本質,看破虛妄;

3、再入世繁簡相融):用理論指導實踐,豐富人生過程,驗證所得所感;再次鍛鍊心性,完善自我、證明自我、追求自我、超越自我;

4、再出世融後歸一):再次體悟,淨化洗滌靈魂,總結經驗,基本悟清本質,看破虛妄,為下一步超脫做準備;

5、超然一化為無):思想和靈魂開始昇華,達到無我境界,追求超然,迴歸於“道”。

凡學的做法身體——心態——思想——外化

1、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脫離了這個最基本的前提,一切都是空談。所以要

修身,要遵循自然,堅持鍛鍊,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性和生活規律,樹立健康的生活觀念;

2、心態:養性,對修身也起主要作用,修身是物質基礎,養性是精神需求,要靜、涵、默、儉、淡、寡慾少求,學會放下,能看清事物的本質規律,並不斷地去調整提高;

3、思想:也就是讓靈魂有所寄託,解決信仰,追求問題的本源,形成一套適合自身的世界觀,形成自己的行為準則;

4、外化:也就是行,也就是心態和思想的外部表現,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仁義禮德善超然等只是為了讓個體更好地施與行為,適應社會。

(總之,用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態,深邃的思想通過各種個體行為外化出來,然後讓靈魂安然,達到超然的境界。

當然凡學才開始,只有一個基本的雛形,一篇文章也無法完全敘述清楚,我也才走到第三步,所以還需要聚集大家的智慧,不斷地去添枝加葉,讓她慢慢地變得豐滿,變得更為完美,更適宜於為我們普通人所用,讓她成為指引我們人生的航標。讓我們在這短短的人生當中,達到內心的淡然和安寧。

人生不只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宇宙的本源和人生的意義這條路也許不一定有盡頭,也許只是我們一葉障目而已,在這條路上我們都是孤獨的行路人,在人生這場修行中,但願我們大家都能收穫內心的淡然和靈魂的安寧,這便是我對大家最好的祝福。

此生也有涯,此路許無涯......生而為人很無奈:或許開始就是悲劇;或許繁華落盡才知返璞歸真;或許一切都是幻境只是死亡前的回溯而已;或許沒有或許。但不管怎樣,我們現行要做的就是:珍惜擁有,活好當下,且行且珍惜。


似曾vs相識


說的很有道理。人們總說小孩子最簡單了,活得最開心了,無憂無慮。那是因為他們對這個世界瞭解的還很少,接觸的也很少。他們得到的只有家人的關愛,親人的呵護,被人捧在蜜罐裡,怎麼可能會不開心。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踏入校園,就會有學習的壓力了,然後開始跟同學老師相處,就會發現人跟人是不一樣的,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性格,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習慣,每個人有優點,同時每個人又有缺點。我們只能努力改變自己,去適應大部分人。再隨著年齡的增長,步入社會,會發現這又跟校園裡不一樣,這是一個更加廣闊的天地,隨著接觸的範圍越來越廣,我們會發現生活,工作都會有很多不完美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生活已經不易,一定要善待自己!每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即便我們在生活中處處碰壁,即便我們總是遇到生活帶給我們的難題,我們也要保持樂觀的心態,把這當作是生活對我們的考驗,開心過好每一天。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我們應該盡最大努力做到笑看風雲!


草莓78446


很贊成這個觀點,並一直在努力踐行之。

世界不完美,人生有缺憾。生活也總是在對人們不斷摧殘: 生老病死、妻離子散、傾家蕩產。面對不能回頭的人生,要奮起抗爭不留遺憾; 如果不能改變,也只能接受並從容面對、繼續向前。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想開了,接受了,一切都會釋然。

努力做好自己,一切向好、快樂向上,對自己的人生,對他人影響都是正能量的提現。可以走近鳥語花香,可以融入大自然; 可以琴棋書畫,可以垂釣河邊。在家含飴弄孫,下廚做飯; 在外走親訪友、健身運動、天南地北的消遣。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接受不完美,在快樂中努力向前。人生的意義也莫被辜負,妄來人世間。


讓幸福沒有遺憾


我很早之前也思考過類似的問題,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是賺取更多的錢,是事業的成功,是健康的身體,還是讓家庭幸福。後來得出了一個答案,答案是追求內心真正的快樂。無論是掙錢、事業成功、身體健康還是家庭幸福,其實這些都是為了滿足內心的慾望,滿足了慾望後自然就會快樂,反之亦然,我一直認為這個答案是對的,一直持續5—6年的時間,當我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紀後,才發現滿足內心的慾望讓內心得到滿足和快樂並不是人生真正活著的意義,因為無論是金錢、事業、健康、家庭,這些都是存在很大變數的,你的這些慾望是永遠不會得到滿足的,掙多少錢是目的,到達什麼高度的事業是終點,你會永遠健康嗎,家庭會永遠和諧嗎,這些沒有固定答案的東西為目標,人是永遠不可能被滿足的,只會讓人在痛苦和快樂之間不斷反覆循環,無論你多有錢,事業多成功,身體目前多健康,家庭目前多幸福,你就能沒有煩惱了嗎?你就永遠滿足了嗎?不會的,新的慾望和煩惱肯定還會在前面等著你的,那麼人生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現在的我才明白人生活著的意義是通過人生的經歷慢慢去塑造自己內心的信仰,建立自己的人生原則並堅決遵守這些原則,以不變應萬變的心態去處世做人,你才會獲得內心的滿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