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教育见闻
在朱熹的眼里,天理人欲的区别是:“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朱子语类》卷十三第二十二条),也就是说,自然需求是“天理”,欲壑难填则是“人欲”。
换为现在的现实而言,吃鸡鸭鱼肉是“天理”,吃濒危动物,就是“人欲”,娶妻生子是“天理”,包二奶、三奶、四奶就是“人欲”。说白了,就是主张人应该节制自己的欲望,不能任由欲望泛滥,否则无底的欲望会毁了人类自身。
这样看,朱熹所说的“存天理,灭人欲”不但不扼杀人性,还是在保护人性,是很符合现在的思想文明的,即人类应该节俭一点,收敛一点,不在太穷奢极侈。
无论是人类自身还是人类身处的环境,之所以出现太多问题,就是因为欲望太多不加节制的原因。吃东西不加节制,什么病都来了;对他人不断压榨,人际关系坏了;对环境无穷索取,环境恶化了……这都是人类被欲望牢着鼻子走,自作自受的结果。要是听取朱熹一席话,恐怕就没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如果说“天理”有一点基本的、自然的、哲学味道的话,“人俗”则是繁复的、人为的、世俗的。欲望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但过度的欲望又是人类毁灭的力量。朱熹认为,虽小人不可能没有“天理”,虽圣人不可能没有“人欲”,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圣人“灭尽人欲,存尽天理”。所以,朱熹这句“存天理,灭人欲”,其实又是讲人的修炼与修行,就跟《礼记·大学》讲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相似,都是通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来达到某种品质能力,使自己和世界和谐。也不知道后世哪个歪嘴和尚,将朱熹的经给念歪了,仅凭只字面去理解,将“存天理,灭人欲”理解成扼杀人性之说,认为是禁欲主义。一代大儒朱熹会有这么弱智么?倘若朱熹主张扼杀人性,甚至连两性生活都要取消,则人类还如何繁衍,对于帝王来说,这种思想也是很可怕的,主要灭绝人类,国家哪里还有人口劳动力,皇帝也不可能要推广他的学说。元仁宗不可能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明太祖朱元璋也不可能将朱熹的“理学”钦定为科考内容。想必是朱熹在哲学层面思考人类因欲望带来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铤而走险,无所不用其极;思考人类因欲望带来的种种折磨和痛苦。他想从最本原的、最初始的地方去还原人的本性,结果他就找到了“天理”这个东西,并认为“天理”就是最初的人性,即人之为人的道理,而脱离了“天理”的人性则成了“人欲”,即人这变为非人的道理。他认为人之为人的道理是至高无上,谓之“天理”。人要回到人之为人上,就要“存天理,灭人欲”。现代社会,人们在追求了繁复丰富之后,又发现,“平平淡淡才是真”,简单平凡也是幸福,岁月静美就是好。如此看,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放在现代,也并不落后,甚至与“环保主义”相得益彰,值得提倡。
曹sir
后世人评判宋明理学时,多言“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人的自由等。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卷七)简单的说,朱熹主张的是明理见性,人为自己的私欲所蒙蔽,所以看不到自己的真实面貌,所以不能体悟到天地之理,要想体验到、找到万事万物的共同之理,就要除去人的私欲。
孟子提出了“尽心”、“存心”、“养心”之学,“尽心”就是要在认识上达到自我超越,“知性知天”;“存心”也便是“养心”,即是养性知天,所以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孔子的意思是人有不同,但初始共同的地方很多,但是由于习染性情就变的很复杂多样了,孟子在这个问题上认为人的“真我”是一样的,为什么不同哪?主要是因为人的私欲,所以他提倡要超越“自我”,实现“真我”,这也就是他发挥孔子思想的一个方面,也是他给宋明理学家留下一个可以发挥的地方。程颢提出了“存天理,去人欲”的思想,他和朱熹一样是从“理”上来的。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但这句名言并非由朱熹发明。
长期以来,“存天理、灭人欲”一直被当作朱熹的发明而流传。
事实上,这一概念在《礼记·乐记》中已经出现,其中说道:“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这里所谓“灭天理而穷人欲者”就是指泯灭天理而为所欲为者。
二程说:“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这里所谓“灭私欲则天理明”,就是要“存天理、灭人欲”。
后来,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刘三辰
朱熹这一理论是否成立取决于两个条件:
一,自身强大,没有外敌。
二,故步自封,甘愿落后沦为末等。
所以说,朱熹的理论具有极大的时限性且远远落后于时代,除非是世界上最落后没有资源的不求进取的农业国家,其它的那是自掘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