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吻斌
我來自河南,冬小麥種植大省,這兩天正好在和家人聊起來小時候小麥收割的事情,就看到的這個問答推送給我了(今日頭條真的有毒,連這個都能算出來),也就回答一下。
先說一下記憶中收割麥子的程序。如果從最開始準備工作開始,到最後麥子收完入倉為止,割麥季大約要持續三到四周的時間。
第一,做一個麥場。在麥子成熟之前的一到兩週,先要做出一個“麥場”出來(麥場就是收割完堆放麥子、打場(把麥子脫粒的過程)、揚場、最終裝袋的地方),一般是地頭挨著的幾家人(通常是親戚)合夥,選擇一家的地頭,將即將成熟的麥子先收割了,然後把地碾平、壓實,後續所有的工序都在這個場地進行。
第二,割麥。麥子成熟時,幾家人合作,一起將麥子收割完畢,拉到麥場中,記憶中最早是用鐮刀割麥,後期變成收割機割麥(早期的收割機只負責收割,不負責脫粒)。
第三,打場。將麥子攤在麥場裡,最早利用牛拉碾子,還有的用拖拉機碾壓麥子,使其脫去外殼。
第四,揚場 。選一個有微風的天氣(沒有風無法無法將麥殼吹走,風太大容易將麥子吹走),利用木掀揚起碾過之後的麥子,使得麥粒和麥殼分開。
第五,裝袋入庫,交公糧。
記憶中,小時候割麥是一個很愉快的經歷,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放麥假。這是學生階段最開心的事情。城市的人可能不知道這個事情,小時候每到麥子收割季節,學校都會放麥假,大約是三到五天的時間,而且如果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唯一一個沒有作業的假期,其實一直不知道當時為什麼要放這個麥假(希望權威人士能夠解答一下),個人思考,可能是因為小孩子放假可以幫家裡一點忙,還有朋友解釋說是因為學校的老師也要回家收麥子,放假主要是為了他們收麥子方便,具體什麼原因,至今未懂,但是這個假期的美好記憶還是不能忘記的。 第二,熱鬧。記憶當中,每次到割麥子之前的一週多左右,家裡人就該忙活了,親戚之間你幫我收割,我幫你收割,大家合夥一起割麥、打場、揚場,小孩子在田間地頭玩耍,大人們在地裡忙活,熱熱鬧鬧的。 第三,吃得好。收麥子需要幾家人合作,為了節省時間,一般是每家輪流供應著地裡面勞作的人飯食,這樣每家做的東西都不會太差,尤其是小孩子,吃慣了自家的飯菜,再吃別人家的總覺得是香的。記憶當中,收割麥子的時候大人們都是啤酒、變蛋、麵條、湯之類的飯,小孩子可以喝汽水、吃西瓜等,在八九十年代,小孩子還是很開心的。 第四,玩得好。好多家的小朋友一起在田間地頭玩耍,很是開心。 第五,收穫的喜悅。收麥子的季節,大人們都是開開心心、熱熱鬧鬧的,拿出最好的東西招待幹活的人,我想主要是收穫的時節,大家都滿懷收穫的喜悅吧。
回想一下,已經將近三十年沒有參與收割麥子了,還是很懷念當初的收麥子的情景的,而且現在都是聯合收割機,一般幾個小時就將上面的所有工序完成,效率是提高了,但是卻沒有了當年的那種熟悉的感覺了。 又是一年麥收季節,各位小夥伴,你媽喊你回家收麥了麼?
大事小理
雖然說好多年沒有下地收麥子了,那難忘的歲月總是像電影紀錄片一樣停留在最深的記憶裡。一幕一幕,播映著曾經火熱的勞動場景。天空,永遠是那麼藍;大地,永遠是那麼寬廣;小河裡的水,永遠那麼清澈;成熟的麥子,永遠散發著特有的清香。光陰的故事啊,有(勞)累也有笑。
每到收麥的季節,人們就要早早起床。因為割麥子全部要靠人力。不勤快,就要落人後呢。一般是女人做飯時,男人收拾割麥的用具,給牲口拌足草料。因為它們出力的時候也到了。吃過飯,女人奶飽嬰兒,交給留在家裡做飯的婆婆。能幹活的勞力都要急急忙忙的向田野裡出發了。
薄霧籠罩麥田,太陽還未從地平線上升起,人們的心情是暢快的。微風掠過耳邊,有一丁點兒的涼意。偶爾聽見一兩聲鳥叫,像空谷裡的幽響。割到大樹底下的時候,枝葉上的露水偶爾也會滴到脖子上,嚇人一跳,以為落雨了。雖說離村莊遠了一些,雞鳴狗吠的聲音還是會隱隱約約的傳過來。清新的空氣裡有淡淡的麥子成熟的味道,特別好聞。微小的露珠串在尖利的麥芒上,手還沒有碰住,就已經抖落下去了。只有腳下的野草溼漉漉的,不一會兒,就把粗布的鞋子茵透了。
小孩子幹活沒有長勁。興高采烈的割一陣,就會垂頭喪氣的丟掉鐮刀,一屁股坐在割倒的麥蒲上,嚷嚷著手上起了血泡。機靈點的孩子不說累,只說,該磨鐮刀了,割不動。大人心知肚明,畢竟是孩子嘛,才剛剛割麥第一天,可不能洩他們的氣。於是就會心疼的拉著孩子的小手,用手揉揉,然後,拿起鐮刀,細心的在石頭上磨起來。畢竟,農活太髒太累,又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幹完的。孩子們能減輕些大人的負擔就不錯了。
最難忘的,是94年左右的麥收。大伯大叔們八百塊錢合夥買了一部小麥脫粒機。用小四輪上的機器做動力。當時,大多數的農民都是用牲口或者小三輪碾場,很受限制。勞動強度大,效率低。攆好的麥子被塌場是每年都會遇到的。麥子經雨後,品質下降,就交不上公糧了,有可能那一年就要吃劣質的麵粉。
新機器試用後,特別好使喚,效率提高很多。況且,只要把割倒的麥子拉到場裡。幾個人就可以操作。這邊麥子填進去,那邊黃澄澄的麥粒就出來了。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攤場,翻場,起場,曬場,揚場等等那樣繁瑣而累人的工序了。哪怕是毒辣的太陽底下,也不能有片刻的休息。要知道,麥子不收到囤裡,農民們睡覺都不會踏實的。
記得有一年,割完了幾家的麥子,一垛一垛的堆在場裡,摞起好高。準備著第二天脫粒。吃晚飯的時候,天上升起來濃濃的雲彩,讓人有一種不妙的感覺。空氣悶熱而潮溼。壓抑得人們喘不過氣來。很多村民謠傳著剛聽的天氣預報,後半夜開始有雨。好幾天呢!家裡的大人都慌張起來。那時候,好像還沒有聽說哪裡有賣塑料布的,那麼多焦乾的麥子還沒有脫粒,萬一被雨淋了,後果不堪設想!
正好,在城裡上學回來的大哥二哥都在家。不缺人手,大家分工明確,說幹就幹。有運麥秸的,接麥粒的,挑麥穰的,垛麥秸的。都忙的不可開交。但是,各負其責,忙而不亂。機器和脫粒機的轟鳴聲很大,人們說話的聲音幾乎都聽不清楚。幸好,小四輪上有大燈照明。在鄰居家又找來了幾個汽燈。場院裡燈火通明,機器喧騰。人們幹著,大聲的交流著,沒有一個人嫌累。要麼,幹一陣,大家換換工序,喝點水。繼續!
不知道忙活了多久,幾家的麥粒都脫完了。在場的每一個人,除了鼻孔和嘴巴以外,臉上,頭上,身上,脖子上都是厚厚的夾雜著麥糠的灰塵。像個土人一樣。機器停止運轉以後,大家幾乎都癱軟在地上了。好像做夢一樣的感慨,麥收就這樣結束了嗎?可以痛痛快快的睡個懶覺了!
真的。直到現在,我都無法想象,人們那時候咋會有那麼大的勞動爆發力。就不怕累病,累倒?偏偏什麼意外都沒有。這就是中國的農民吧。為了一口飯,拼卻半生力!不過,如今收麥可省事多了,人們站在地頭,一眨眼的功夫,整個麥季就結束了!是不是更有無限的感慨!
我是今夕月映。關注三農話題,永遠在路上!
今夕月映
這個話題,勾起了我們內心深處,那揮之不去的難忘記憶!六零七零後,有幾個沒有觸動到內心深處深埋已久的最柔軟的部分,是一段青春記憶,是一段歷史,更是一部時代變遷的記憶。
小時,一到收麥時節,幾乎是全家總動員,頂著炎炎夏日,兄弟姐妹齊上陣,年齡懸殊不大,計劃生育政策的真正實施是在1980年,以前的兄弟姐妹都多。兩個三個孩子的家庭居多。
我是家裡最小的,收麥時也不甘落後,哥哥姐姐每人分幾趟,我的總是少兩趟,經常是哥哥接姐姐,哥哥姐姐一起接我。
白天天熱,有時會選擇在明亮的夜晚,趁著月光,一個晚上能割一畝多。
從有記憶拉麥子是用牛車、馬車、驢車等套個架子車裝的麥子,年齡稍長的孩子,要學著踩麥車,地遠為了少跑趟,就把車子裝的高高的,越踩越高,膽子小的是不敢幹這個的,站在車上顫顫巍巍,哪裡還敢移動?
後來就有了小八匹,四輪拖拉機車,割麥時,有小八匹前面帶的小型割麥機,人開車小八匹來回的跑,人會很累,用四輪拖拉機帶的收割機,人坐在四輪上,就省力多了。但有這些機械的,在當時還都是有錢人家買來掙錢的。
這時,拉麥子也用上了小八匹、四輪拖拉機,後來有了時風車,站在上面,可以活動的地方大多了,膽子也大了起來,可以來回的走動。甚至拉回場裡都不用下來,一直坐到場裡。小孩子坐在上面,別提多神氣了!
打場最初的記憶,是用牛、馬、騾子、驢拉著石磙,一圈又一圈的循環,等一個地方碾好了,再向周圍拓展。碾完後還要起場,用撒叉翻過來重新碾壓。然後收起來等有風時揚場。這時,鄉親們自覺的組成互助組,你幫我,我幫你,小孩子們則在場裡翻跟斗,學著大人的樣子,揚場翻場。
揚場也是個技術活兒,父親總是吃罷晚飯後,帶著草帽,到場裡等風,有時我也會跟著去,什麼時間起風了,就趕緊起來,趁著風兒,逆風把麥子揚起來,風兒就會把麥糠吹出去,還要用大掃帚把沒有碾壓碎的麥穗用掃帚掠去,有時一夜要起來多次,瞌睡了就躺在茅草搭的草菴兒裡眯一會兒,睡覺也總在半夢半醒之間,等有風了,再起來揚。
後來有了小型打麥機,用小八匹或四輪拖拉機帶著打麥機,麥子打完了,打麥的人也變成了土人,只要一說話,露出一排白牙。
再後來,有了大型的收割機械,我們那裡叫“康麥因”,現在還這樣叫。現在還在使用著。
又是一年收麥季。現在的人更懶了,只要帶著錢,或拿著手機,輪到該你收割時,一個電話,你去人就行了,麥子給你送到家。甚至現金都不用帶,用手機刷微信或支付寶就OK了。
一部割麥史,其實就是一部農村發展的一個縮影。
不知你的記憶裡,有哪些難忘的收麥記憶,不妨也分享出來!
雲眼看世界
說一下小時候收麥子的經歷。
收麥子是一項非常辛苦的農活,既要忍受烈日炙烤,又要忍受麥芒刮刺,還要克服長時間彎腰的酸累。對於孩子們來說,烈日和割麥還好,因為可以戴涼帽,而彎腰割麥子因為危險也常常是大人們的活,唯獨麥芒是誰也逃脫不了的。認識並熟悉麥子的人會知道,麥芒在後期成熟後會由原來的青青軟軟變為黃色堅硬,像一根根長長細細的針。如若不做任何防護在麥地走一圈,保你出來後胳膊腿上緋紅一片,又痛又癢,還不能撓,那酸爽沒有進過麥地的人是體會不到的。
所謂防護,便是穿長袖長褲加襪子布鞋,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的,不出幾分鐘,便會汗流浹背,衣服像水洗過,鹹鹹的汗水順著額頭流到眼睛裡,沙的人睜不開眼。
雖然孩子不用割麥子,但是卻要負責扎麥子,即將大人們割好的橫鋪在田地裡的麥子紮成一捆,一捆十幾斤重的樣子,一塊地要扎五六十捆。
終於費勁力氣捆完麥子後,就要進入下一道工序——脫粒。那時農村為了方便村民儲蓄麥子,每個村莊都有個小場地,叫打麥場,類似於現在的小廣場。村民們把割完捆好的麥子用人力車或者三輪車拉到打麥場裡,然後租用一臺脫粒機,開始給麥子脫粒。脫粒也是一個需要人手的力氣活,因為要把捆好的麥子快速地扔到機器裡,機器出口要派兩個人專門拿麻袋接麥粒,因此,脫粒工序一般是一個家族幾個家庭合夥作業。
脫粒是按時間收費的,為了節省費用,人們常常選擇中間不休息。一個高似山丘的麥垛,上百捆麥子,需要迎合快速運轉的機器瘋狂向裡面扔麥包,一個麥垛打完估計要三十到四十分鐘,一個回合下來,常常累得暈頭轉向的。記得那時“中場休息”時,因為太渴,直接把頭埋進大人們剛剛打的冰涼的井水桶中一頓狂喝,也顧不上是涼是熱是生水還是開水了,只要是水能解渴就行。
寫完這些竟然長出一口氣,那時那刻的情景歷歷在目,麥場上頂著炎炎烈日忙碌不停的人們就是中國上億農村人的縮影,一年四季與土地為伴,在日曬雨淋中勞作,在滿懷喜悅中收穫。
二十年過去,如今的農村已不再是記憶中那個靠天吃飯靠人勞動的農村了,也不再有麥收、秋收體力透支的勞累,田間依然忙碌,但是還伴隨著現代化機械的轟隆聲和高效率。田間很少有孩子的身影了,也不會再有快要崩潰的絕望了,麥假秋假也已消失很多年,為現在的孩子們感到慶幸。
活在現在的時代真好。
不知還有多少人與我共鳴?
跳舞的米線
拾麥子的美好回憶,童年的記憶那麼的美好,每一天都有一個故事,每一天都是一個美好的回憶,我從小在農村長大,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生活過的多姿多彩,我們不僅可以掏鳥蛋,掏小鳥,拿個大掃把撲蜻蜓,捉蝴蝶,玩泥巴,撈小魚,捉蝌蚪,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有美好回憶。
農忙的季節對我們孩子來說是非常高興,快樂的時光,記的小時候每年夏天農忙麥子成熟的季節,農村小學都會放上幾天的假期,讓孩子們回家幫爸爸媽媽收麥子,第二天,奶奶帶著我和姐姐下地拾麥子,一個拿著藍子一個拿著口袋,給你們換西瓜吃,一聽高興壞了,地裡拾麥子的夥伴兩三個,三五個,看那一塊地剛拉走,拿著的口袋飛奔而去,這有兩個,那有三個的袋子裡扔的亂七八糟,每當袋子快要裝滿,用腳丫子往口袋裡一蹬一蹬的,為了能多裝點,也顧不上熱,小小的身膀拉著大大的口袋,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收麥子特別不容易,所以我要多拾點,恨不得都拾回家去,能多換些西瓜給爸爸媽媽吃。
回到家奶奶把我和姐姐拾的麥子,到在地上,拿大木棍子反覆的敲打,才能把麥粒打幹淨,用手工編的大簸箕,簸幾次把麥糠和雜物簸出來,等有吆喝有換西瓜的不,換幾個給爸爸媽媽吃。
童年拾麥子在我的記憶裡永遠是美好的回憶。
小鳳帶你看農村
你對收麥子有哪些難忘的記憶?
都俠出生在農村,從小是跟著外公外婆長大的,對於收麥子一點都不陌生,每年一進6月份大隊的廣播裡都在宣傳秋收小麥的景象,我還清晰的記得那年廣播裡曾經有這麼一句話《誰英雄,誰好漢,三夏戰場比比看》。
到了開鐮那天村裡上上下下都忙開了,在村裡的大街上各種馬車,牛車都拉著剛割下的小麥到大場上去脫粒,在大場上有的人忙著往機器裡放小麥脫粒,有的人在揚場,有的人在涼曬小麥,好不熱鬧的景象,我們小孩子在大場上玩耍,有的上花秸垛,有的在麥粒兒上玩耍。
那一年實行了土地改革,分產到戶,外公也分到了幾畝地,在秋收的季節,我和外公,外婆一起下地割麥子,這一天早上3點就讓外婆把我叫了起來,外公拿著幾把鐮刀和一個大水壺,還帶著好多的雞蛋,外公推著車把我抱上車一起來到地裡,這時天還是黑的,我們就一起開始割麥子,割麥子很累,我割了沒有多少就累的不行,腰也直不起來,躺在麥子上就睡著了。
天慢慢的亮了,我醒了,看到自己就割了那麼一點點,而外公,外婆已經割了好長的一段距離,外公說天熱了,今天收工,明天接著幹,就這樣割了兩三天終於割完了,外公找來馬車拉到場院裡去排隊脫粒,然後把脫完的麥子拉回家放到院子裡涼曬,一年的收成全在這裡了,這一年我吃到了白白的饅頭,烙餅,在也不用吃窩頭了。
三夏秋收是農村最忙的季節,因為雨水在這季節較多,要搶收搶種,如不及時收割,麥子就會爛在地裡,麥子就會長芽,那一年的收成就泡湯了,現在好了,收割小麥全部機器化,到時把麥粒拉回家就可以了,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將來農村的發展會更好。
都俠廣場舞
作為一名地道的農村人,對於收麥子是再熟悉不過了,不過近兩年來越來越機器化的發展 已經很少有人像小時候一樣手動鐮刀收割麥子了,都是用的收割機,省時省力效率提高了不少,原來要七八天農忙現在一兩天就好了,不過我記憶最深的還是小時候全家一起收割麥子的情形。每年農忙時,親戚也都會一起幫忙。
1:早上天剛矇矇亮,爸媽就起床,拿好提前準備的工具鐮刀還有繩子(用來捆麥子),再帶點餅或饅頭和水就下地了。我因為年齡小去地裡也幹不了多少活,就可以晚點去,但不能不去。我到地裡的任務就是把割下來的麥子堆起來,再去撿散掉了的麥子。到了11點多,非常非常熱了 麥穗颳著胳膊就會很疼很疼。
我們村子的地比較分散,每一戶都有好幾塊地,如果趕在中午這塊地的麥子割完了,爸媽就會分成一小捆一小捆的綁起來把麥子帶回家。要是沒有割完,就先散放再地裡,下午再過來繼續。
2:到家後爸爸把麥子從車上卸下來,我和媽媽則是準備午飯,一點也閒著。看看菜地裡有啥菜就吃啥,全部摘回來炒個大鍋菜,大家坐一起邊吃飯邊討論下午要打麥子的事。 大麥子最少需要4-5個人一起,親戚都會過來幫忙。忙活完了再進行曬麥子。
3:印象最深的就是曬麥子,每年曬麥子都是雷雨天氣,特別不穩 說下就下的,交代給我的任務就是每天中午看天,陰天了就叫大家起來收麥子。每天就是收起來蓋好 再攤開曬曬,有時收好麥子了 天又晴了那時我也不懂,經常抱怨,被爸媽訓了好幾次。
4:麥子終於曬好了,還有最後一道工序,就是揚麥子,趁著有風的天氣,媽媽用木鍬一點點把小麥往天上一扔,下來的就是雜質和小麥分離了,感覺好神奇。收拾乾淨裝袋子,儲存下來就可以了。
現在回想起來就幾道工序 好像也不是太複雜,實際過程中前後需要半個多月的時間,就會麻煩很多了,不過村裡人一輩子都是這麼過來的,大家都也習以為常了。 現在也都機械化了,用不了那麼多人,收割機不到一小時就搞定的,大大提交了效率,節省下來的時間村裡人也可以去打工貼補家用,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這些場景以後也不會輕易看到了,現在回想起來也是很懷念的。
對於收麥子您當地還有什麼其他風俗習慣,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哦。
農村張小峰
新農民川子為你解答疑惑!馬上就要進入收麥子的時間了,很多農民工都從外地趕回了家中,幫著農村的留守老人一起收麥子。說起小時候,其實收麥子時候還是有很多樂趣的。
在我小時候,家裡的孩子比較多,那個時候的我們在麥子沒有熟的時候,就會一把一把的吃麥子。而且越嚼越香,越嚼越有勁兒,跟泡泡糖似的,不過現在的泡泡糖已經不多見了,都是些口香糖。快要收麥子的時候,由於天氣太熱,那個時候,大家都會去小賣部買冰袋。現在人們可能不知道什麼叫冰袋了,那個時候,能夠吃的上一個冰袋其實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對於現在的我們,其實根本體會不到那個時候的天真跟快樂了。對於我們小孩子來說,其實都是一些非常快樂的事,因為小時候非常窮,只有在收麥子的時候,才能買上一個冰袋,而且那個時候的冰袋都是按一分錢一個的,不像現在幾塊錢一個雪糕。
除了這個,還記得那個時候的天氣是特別熱的,雖然很熱,等到麥子收回來以後,小夥伴們還會鑽進麥子裡。因為是剛收回來的麥子,所以裡邊都是潮的,被太陽一曬,整個都是潮熱潮熱的,說實話,跟現在蒸桑拿差不多。對於這些,其實小時候雖然家裡不算富裕,但是也沒有幹過什麼特別累的活,對於收麥子的記憶也只是幾個小夥伴一起玩耍的情景。
新農民川子
手機用戶6991663202
剛剛的昨天,父親病了,一直以來,都是父親母親主力軍在農村收麥。我只是回去幫幫忙。馬上沒幾天,麥子熟了!父親如果休養靜臥不能下地的話,我就要抗起一切來了。祝父親安然無恙,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