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雲重重的山水長卷——《千里江山圖》的八大疑點

《千里江山圖》據傳是北宋王希孟的作品,位列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這幅畫究竟是傳世傑作,還是後世造假的產物,坊間一直有爭議,我更傾向於後者。我認為這幅《千里江山圖》至少存在以下八個方面的疑點:


疑雲重重的山水長卷——《千里江山圖》的八大疑點

《千里江山圖》局部

疑點一:疑竇叢生的題跋書法

今天人們對這幅畫的瞭解,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畫卷後邊蔡京的題跋。為了方便大家分析和解讀,我們先把這段文字錄在這裡:

政和三年閏四月八日賜。希孟年十八歲,昔在畫學為生徒,召入禁中文書庫,數以畫獻,未甚工。

上知其性可教,遂誨諭之,親授其法。不踰半歲,乃以此圖進。

上嘉之,因以賜臣京。謂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疑雲重重的山水長卷——《千里江山圖》的八大疑點

蔡京的題跋

作為當朝太師,又是書法高手,蔡京深受宋徽宗的喜愛,他曾多次在宋徽宗的畫作上題字。宋徽宗傳世的唯一一幅山水畫為《雪江歸棹圖》,卷末正有蔡京的長篇題跋。

疑雲重重的山水長卷——《千里江山圖》的八大疑點

蔡京為趙佶《雪江歸棹圖》所寫題跋

對比兩幅題跋中的“臣京”二字,《千里江山圖》中“京”字最後多了一筆,很難想像作者會把自己的名字寫錯。

疑雲重重的山水長卷——《千里江山圖》的八大疑點

再拿蔡京寫於政和五年的《唐玄宗鶺鴒頌題跋》來對比,這種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政和三年”與“政和五年”以及“天下”等字的對比,我們不難看出其中的差距。尤其“政和三年”的“政”字,作為整幅書法作品的第一個字,作者無論如何都應該鄭重其事,而不至於把當今聖上的年號寫得如此不堪。

疑雲重重的山水長卷——《千里江山圖》的八大疑點

政和三年PK政和五年


疑雲重重的山水長卷——《千里江山圖》的八大疑點

天下PK天下

最後“謂天下士在作之而已”,這一行字給人一種草草收兵的感覺,考慮到這是跟皇帝有關的文字,作為官場老油條的蔡京會如此草率嗎?

卷末的第二段題跋文字出自元代大書法家李溥光之手。首先,我們可以看到卷面上有多處塗改的痕跡。其次,就單個字而言,也有描摹的痕跡,如“明”“布”等。有些字簡直堪稱張牙舞爪,如“所”,有失一代書法大家的水準。

疑雲重重的山水長卷——《千里江山圖》的八大疑點

李溥光題跋局部

疑點二:破綻百出的題跋文字

不僅書法令人生疑,關鍵是兩處題跋的內容都有問題。

先看蔡京的題跋,“政和三年閏四月八日賜。”完整的表達應該是“政和三年閏四月八日皇帝陛下以此圖賜臣京。”現在這句話既沒有主語,也沒有賓語,顯然缺乏對皇帝起碼的尊敬。

整段文字,我們看不到蔡京對於“皇帝陛下”隻言片語的讚美,這跟《雪江歸棹圖》的題跋風格判若兩人。在那段題跋中像“皇帝陛下以丹青妙筆,備四時之景色,究萬物之情態於四圖之內,蓋神智與造化等也”這樣的彩虹屁頻頻奪人眼球,在《千里江山圖》的題跋中這種文字卻難覓蹤影。

再者,北宋“畫學”是培養宮廷畫家後備人才的地方,如果這個“希孟”被提拔到畫院待詔似乎順理成章,但他僅僅是進入文書庫,文書庫不過是謄抄三司過期財務檔案的地方,年輕的“希孟”有什麼資格又有什麼條件可以完成這樣的驚世大作?

再看李溥光的題跋內容。他說:

“予自志學之歲,獲睹此卷,迄今已僅百過……又其設色鮮明,佈置宏遠,使王晉卿、趙千里見之,亦當短氣……”

“志學之歲”指的是15歲,出自《論語》,子曰:“吾十有五志於學。”據考證,李溥光5歲出家,19歲正式受戒。15歲的他還是廟裡的一個準沙彌,他是如何得以欣賞這幅傳世名畫的?“迄今已僅百過”也有問題,看過100遍無論如何不能稱為“僅”,而應該說成“迄今已百過矣。”王晉卿、趙千里分別指北宋畫家王詵和南宋畫家趙伯駒,他們的成就有目共睹,跟這幅《千里江山圖》對比一下,孰高孰低大家可以自行判斷。

疑雲重重的山水長卷——《千里江山圖》的八大疑點

王詵(晉卿)《漁村小雪圖》局部


疑雲重重的山水長卷——《千里江山圖》的八大疑點

趙伯駒(千里)《江山秋色圖》局部

疑點三:從天而降的傳世名畫

這幅畫令人生疑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它的出現過於突兀。在它進入清宮之前,一直在清初大收藏家梁清標手中。在它成為梁清標的藏品之前,我們既見不到關於作者的隻言片語,也見不到畫史關於這幅長卷的記載,豈非咄咄怪事?

蔡京的題跋落款是“政和三年”,也就是公元1113年,第二個題跋完成於“大德七年冬十二月”也就是1304年1月,兩次題跋之間相距191年。此後,梁清標於1650年前後題簽“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又時隔340年左右。是否流傳有緒是判斷一幅古代作品真偽的重要標準,如果說這幅畫的第一個收藏者為蔡京,我們無從得知從蔡京到李溥光這191年期間這幅畫去了哪裡,更無從得知從李溥光到梁清標這340年間它身在何處。

疑點四:橫空出世的天才少年

再說畫家王希孟。根據題跋,他是經由徽宗皇帝親自調教的畫壇青年才俊,而且他的畫作被徽宗賞賜給當朝太師蔡京,無法想像他的名字居然會被當時最權威的《宣和畫譜》遺漏。《宣和畫譜》是北宋宣和年間由官方主持編撰的宮廷所藏繪畫作品的著錄集。共計20卷,成書於1120年,比蔡京題跋的完成時間晚了整整7年。書中共收錄魏晉至北宋畫家231人。《宣和畫譜》本是在宋徽宗的授意下編訂的,而據傳蔡京正是主持編訂者之一,他們為什麼會忽略這樣一位徽宗皇帝的得意弟子。此後,也沒有任何一本畫史對這個天才畫家有相關的記載。

疑雲重重的山水長卷——《千里江山圖》的八大疑點

宣和畫譜

再者,題跋文字中並沒有說希孟就叫王希孟。收藏者梁清標曾向他的好友宋犖(1634年~1714年)展示此圖,宋犖為此寫了一首《論畫絕句》:

宣和供奉王希孟,天子親傳筆法精。

進得一圖身便死,空教腸斷太師京。

於是,我們知道作者名叫“王希孟”,但這已經是清朝的事情了。宋犖怎麼知道這個“希孟”姓“王”,我們就無從得知了。

我之所以認為《千里江山圖》涉嫌造假,還與這幅畫的硬件有關。這幅畫畫在長達12米的絹上,這是一種很厚的絹,價格不菲。其次是顏料。傳統青綠山水畫以石綠、石青為主。石綠來自孔雀石甚至翡翠一類的玉石;石青則來自藍銅礦等;其中的白色則是硨磲粉。這些都屬於稀有之物,非常昂貴。唐宋青綠山水畫家中,無論唐代的大小李,還是宋代的趙千里,他們都是皇室宗親,有著優厚的物質條件。而王希孟只是一個文書庫的檔案謄抄員,如何能夠得到這麼昂貴的畫材?

疑點五:青綠山水畫中的奇葩

只要對中國古代山水畫史稍加梳理,我們便不難發現,這種風格的青綠山水畫不要說跟宋徽宗的畫風不符,放在整個唐宋時期的青綠山水畫中也屬於另類。

從隋代展子虔的《遊春圖》,到唐代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圖》;從南宋趙伯駒的《江山秋色圖》,到明代仇英的《桃源仙境圖》,無一例外符合“六法”中“骨法用筆”的基本原則,有的甚至是勾線填色的傳統技法。而唯獨《千里江山圖》採用了“沒骨法”。

疑雲重重的山水長卷——《千里江山圖》的八大疑點

唐代李昭道《明皇幸蜀圖》

所謂“沒骨法”,指的是不用墨線立骨,直接用彩色作畫。雖然該項技法古已有之,但真正流行於世已經到清代了。回到北宋,至少王希孟的老師宋徽宗趙佶在他的《雪江歸棹圖》中仍是遵循“骨法用筆”的基本原則,即使畫一寸高的小樹,他也是使用雙鉤的畫法。而我們眼前的這幅《千里江山圖》,通篇使用的卻是沒骨畫法。尤其在畫樹的時候,不用勾線,一筆直接畫出樹幹。這在宋代山水畫中幾乎是絕無僅有的。

疑雲重重的山水長卷——《千里江山圖》的八大疑點

宋徽宗《雪江歸棹圖》局部


疑雲重重的山水長卷——《千里江山圖》的八大疑點

《千里江山圖》中的“沒骨法”

疑點六:言過其實的繪畫技巧

李溥光在題跋中說:“其設色鮮明,佈置宏遠,使王晉卿、趙千里見之,亦當短氣。”從色彩和佈局兩個方面高度讚美這幅畫的藝術成就。很多讀者也往往驚歎於畫面絢麗的色彩,而忽視了對技法的研究。就技巧而言,這幅畫恐怕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好。首先,整幅畫中的山頭造型千篇一律,看上去更像是同一座山的複製粘貼。當然,你也許會說,一個18歲的少年不太可能擁有豐富的寫生經歷。退一萬步說,如果這幅畫真的出自一位18歲年輕人之手,那類似自我複製的山頭恰恰說明它本身並不具備成為一幅傳世名畫的藝術水準。這些山巒造型更像是作者想象出來的。

疑雲重重的山水長卷——《千里江山圖》的八大疑點

千篇一律的山頭

山水畫,除了山自然少不了水。很多人驚歎《千里江山圖》中水紋畫得細密,其實不過是有耐心罷了。這些水紋無論遠近都一樣粗細,絲毫沒有透視關係。就藝術性而言,跟南宋馬遠的《水圖》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疑雲重重的山水長卷——《千里江山圖》的八大疑點

馬遠《水圖》PK《千里江山圖》

再說說用色技巧。高明的青綠山水畫家會通過一次次揉按的用筆,讓石綠和石青等礦物顏色徹底吃進絹中。正如《繪事瑣言》所說:“至於用綠,亦宜數層漸加,不可一次濃堆。”看看這幅畫,很多地方的顏色倒像是堆上去的,有的甚至崩落到其他地方。作者在使用這些昂貴顏料時,顯得大手大腳,很有些土豪的味道。

疑雲重重的山水長卷——《千里江山圖》的八大疑點

顏色像是堆上去的,有的甚至崩落了

疑點七:比比皆是的畫面硬傷

如果說畫技不精可以歸之於畫家太年輕,那些在造型方面存在的硬傷則實在難圓其說。例如船的畫法。我們知道,宋代造船業非常發達,這一點在《清明上河圖》中亦有所表現。我認為,《千里江山圖》中那個被某些網友讚不絕口的帶有透視效果的木船,很可能就是從《清明上河圖》中搬來的。只不過人家的船前後各有6人搖櫓,《千里江山圖》裡這麼大的船卻僅有一人搖櫓,這人莫非天生神力?

疑雲重重的山水長卷——《千里江山圖》的八大疑點

圖中木船造型很可能來自《清明上河圖》

再看橋的造型,這也是畫面中最令人忍俊不禁的地方。畫中很多奇葩橋,給人一種搖搖欲墜的感覺,你甚至根本不敢走上去。畫面中最醒目的是那個造型精巧的廊橋,它好看但不實用。還有那座石板橋,居然被塗成了藍色。


疑雲重重的山水長卷——《千里江山圖》的八大疑點

選址奇特且搖搖欲墜的奇葩橋


疑雲重重的山水長卷——《千里江山圖》的八大疑點

中看不中用的廊橋

疑雲重重的山水長卷——《千里江山圖》的八大疑點

藍色石板橋

疑點八:難覓蹤跡的宮廷意境

宋代繪畫之所以興盛,離不開朝廷的大力支持。作為一個結束了五代亂局的新的朝代,帝王需要建構全景山水來表現江山一統的自豪感。因此,傳世的宋代山水畫中,無論是北宋的郭熙、李成、范寬,還是南宋的馬遠、趙伯駒、劉松年,代表皇家氣派的宮殿式建築比比皆是。反觀這幅《千里江山圖》,除了村舍還是村舍,似乎大宋王朝的江山所擁有的只是不計其數的村落。不必說宮廷建築,即使高大建築也難覓蹤影。如果不是細心觀察,你很難看到遠處山坳裡那些隱隱約約的樓閣式建築,我甚至懷疑它們是後來補上去的。

疑雲重重的山水長卷——《千里江山圖》的八大疑點

村落之一


疑雲重重的山水長卷——《千里江山圖》的八大疑點

村落之二

疑雲重重的山水長卷——《千里江山圖》的八大疑點

遠處山坳裡難得一見的樓閣式建築,有人認為是寺廟。

綜上所述,這幅《千里江山圖》堪稱疑點重重,它極有可能是梁清標僱人偽造的。據記載,在這方面他早已輕車熟路,他手中擁有的大批古畫也正是畫工們的參考資料。至於他的造假過程,那就需要另外一篇文章來論證了。



文/溪橋步月 作家 學者 代表作《非常魯迅》。


分享到:


相關文章: